标题:
[直播]第一分会场:经济民俗学与应用民俗学(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05
标题:
[直播]第一分会场:经济民俗学与应用民俗学(一)
主持人:游红霞(华东师范大学);评议人:李扬(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12
标题:
张成福(青岛理工大学):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俗实践者能被视为公众民俗学者吗?
青岛海云庵糖球会、一位公众民俗学者:鲁汉 的例子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13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山东两大汉:张士闪教授和鲁汉。。。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5-10-24 14:21
隔壁会场发来贺电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23
标题:
刘斐(平顶山学院):伏牛山区域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模式创新与实践
围绕着伏牛山区域探讨了特色民俗,如名人文化、传统村落文化。(总之是概述类)
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开发保护问题、品牌建设问题、管理者与专家学者的协作问题等等。
开发原则:典型性之类等等。(说的太快了,呀呀呀)
模式创新与实践:打造主题公园。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区域特色为宗旨,打造品牌。与现代媒体联姻。教育。
(由于时间关系,发言到底为止。。。)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26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李扬教授评议:刘老师提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联系到实际层面,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在青岛这类项目也是既有成又有败。希望刘老师能够搞出几个项目来,实践这些想法。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28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现场提问:当代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民俗认同的一些问题?
回答:年轻人更喜欢参与性的。而且,确实是这个样子。马街书会传承人——进行相关教育培养。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5-10-24 14:28
来串个门。。。。。。。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43
标题:
林海聪(中山大学):人与动物的伦理困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物保护”为例
玉林的地方政府试图通过企图将其纳入非遗名录,这样就可以将其依法举办狗肉节。但是,问题解决的了吗?
我们是将动物视为资源?还是生灵?
中西方动物观念——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平等观念的问题;人与人的关系投射到动物自身之上。
中国:佛道素食主义,儒家要求我们在使用动物的时候要求我们顺其自然。
少数民族的动物崇拜。
案例:一位民国女士的动物保护行为,世界主义的精神。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在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动物保护现状的矛盾:溜号了这一段。。。
关于动物保护的三个层面:申报、保护、宣传
案例:”象牙“交易的反思
本论文的最终落脚点:换位思考、彼此尊重、理性沟通。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5-10-24 14:46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山东大汉可不止这两位,哈哈。
山东籍的民俗学者一串串啊。。。
李万鹏、刘德龙、叶涛、张士闪、李扬、张勃、刁统菊.....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4:49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李扬教授评议:
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是当今扯不完的两个问题。
西方的爱狗情结谈,案例很丰富,如汉城奥运会,海豚湾影片,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动物保护的一个维度:动物是否具备情感的问题?医学实验抗议事件。
谈到译著《人与兽》。
非遗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复杂的事件。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5:00
标题:
鲁汉(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关于民间手工艺传承的当代性思考》
鲁汉老师是一位公众民俗学者,不,是民俗学者
菏泽捏面人的手艺考察,找到清末的一块石碑(藏于垃圾堆。。。),文革时,它作了牛槽子,侥幸逃过一劫。
在石碑上记载民间艺术,十分罕见珍贵。
作为专门研究手工艺的学者,应该冷静分析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史。民间手工艺并非静止的。我们认为”地道“的手工艺无一不是发展、传承、变异到今天。如北方的“面塑艺术”。
民间手工艺的发展方式,如将民间手工艺的从业者推向学校,即“民间工艺讲师”,或者将其推上市场,而且,手工艺特别要适应当代新民俗,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而且,它的市场性越高,它的存在和发展才越有希望。
微信公众号与传统手工艺的宣传问题。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5:04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李扬教授评议:鲁汉老师是青岛著名的民间艺人。我们过去过于强调“原汁原味”,而让传统工艺陷入了凝滞停顿。如天津泥人的“光头强”造型。再次,又谈到了苏霞来每羊大学讲学的实例。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5:08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现场提问:从市场角度谈工艺推广?
刘斐和鲁汉老师认为应当强调”参与性“,”体验性“,单纯的市场推广是比较失败的一种模式。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5:11
标题:
田兆元、陆艳(华东师范大学):《公众节庆活动踩踏事件分析与管控的民俗学维度》
哎呀呀,电脑电量还剩14%......马上关机了,呜呜呜,有电的小伙伴快来接力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10-24 15:12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哈哈哈,有胡子,长得胖,才是大汉
作者:
宇栋
时间:
2015-10-24 15:22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你肿么跑到那里去了?不是第六组吗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5-10-24 15:54
图图呢?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6:37
哎呀,妈呀,一直惦记着直播,导致刚刚的报告都是脑袋空白的状态~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6:37
先来传一点点图图吧~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09
标题:
经济民俗学
[attach]34928[/attach]
[attach]34929[/attach]
[attach]34930[/attach]
[attach]34931[/attach]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14
经济民俗学与应用民俗学
第一分会场下半场
主持:李柯 评议人:田兆元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17
发言人:刘慧
题目——认同性经济模式下:上海老饭店本帮菜食客体验研究
发言主旨:通过对老饭店食客群体进行多方面的问卷调查,将老饭店的食客群体进行了类型化研究,并将他们主要定位为“老上海”群体、“上海女性群体”、“家族”式群体、“新上海”群体以及其他综合性群体。通过展示不同类型食客对本帮菜饮食消费体验的多元、综合性需求特征,阐述了本帮菜是在一种饮食体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认同,并最终促成了本帮菜的发展与传承。
思考:如何拓展传统饮食文化研究范式,如何实现传统饮食文化研究向应用型研究的转换。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29
田兆元老师评议:探讨饮食民俗学,除了传统的研究范式,还应该思考如何将研究服务于市场,作为一种商业智库。比如,除了烹饪技艺、传承人等核心对象,还要关注菜谱的全面研究、菜品的消费、食客的心理、市场的反馈,同时,还有企业管理模式等。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32
发言人:杜实
题目:一个国有汽车厂的田野调查与工业民族志思考
发言主旨:我国C市的汽车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代表性的国有工业企业,以民族志视角展开田野作业,包括对其党委的宣传部门、厂区的生产车间、职能部门和厂属工人生活区进行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搜集,了解这一传统大型国企的生产环节、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与对外宣传,勾勒生活区工人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空间和社会组织,并在工业民族志描述的基础上获取到我国以往对工业企业和工业社会较为欠缺的第一手观察和访谈资料,道出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企业与城市工业社区变迁的“转型故事”,最终以汽车厂的田野调查资料对工业民族志本身做出反观性思考。
思考:关于国有企业与城市工业社区变迁,除了民族志式的书写,还能作何种跨学科的研究?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33
田兆元老师评议:
从应用民俗学的角度,我们除了理清老牌企业的发展史,还可以思考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政府智库。
比如,我们的研究中能不能提出”发展地域文化经济“、”振兴老牌企业“的方法,模式等。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37
发言人:李晓城
题目:略论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品牌的建构——基于对贞丰县布依族“六月六”的调查
发言主旨:基于对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布依族“六月六”的调查,关注传统少数民族节日在当下面对新的传承语境做出的适应与改变,并对少数民族节日品牌化的构建方式进行探讨,认为“保护性开发”的模式能够成为传统少数民族节日良性发展的可适用性路径。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5-10-28 09:52 编辑
]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38
田兆元老师评议:这样一个民间自发,政府主导、强烈干预的节日,有着共同的问题,比如“过度开发,经济为上”等,我们要“防范经济过度干预文化”,也是经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讨论的民俗,都有它的特性,我们要认同它的特性。贞丰县布依族“六月六”,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技艺,我们要承认它的这种贡献。关于祭祀节日,我们是否可以从民俗的角度开发出一套区别于旅游的祭祀模式?
有一种节日,是自我的节日,要继承我们的传统;还有一种节日,是一种公共娱乐性的节日,我们也不能拒绝与否定;市场选择与文化选择都有其合理性。我们的文化也需要借助市场的规律,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所以,我们需要平和、理性的看待这样一种文化现象,不必过度的批评。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5-10-24 17:41
发言人:钱永平
题目: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成功经验与启示——以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为例
主旨:国家级非遗项目平遥道虎壁王氏妇科传至当代已有29代人,历代传人坚守王氏妇科中医核心要素,编撰医书传于后世,建立起家族内部管理体系和成熟的传人培养机制,在民众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当下非遗保护应重视代际人才的培养过程,建立非遗传承者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传承人传承非遗的各项能力,调动传承主体最大的保护能动性。
作者:
李晓城
时间:
2015-10-28 09:47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我的发言居然没有“发言人”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5-10-28 09:51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直播的志愿者是现场直播,自己还有发言任务,难免会有文字输入跟不上的情况。。。我们在会后会尽量编辑完善。还望理解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