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回眸 [打印本页]

作者: 孔军    时间: 2015-6-10 17:39     标题: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回眸

向云驹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以下简称“抢救工程”)是进入21世纪以后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并实施的大型民间文化工程。这个工程从2001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冯骥才任主席的主席团后,由他力倡并确定的一项大型文化工程,并以之为中国民协的重要重点重大工作。工程自2001年开始酝酿,2002年筹备准备并于当年12月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3年2月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启动实施。此后历时十余年,获得一系列文化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国内影响。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

  抢救工程是21世纪我国首个超大型文化工程,向外与国际上几乎同步展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代表作名录、国际保护公约等)相呼应,向内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家四级名录建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非遗立法等)相合力,掀起了21世纪第一波文化大潮,拉开了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幕,是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

  抢救工程是中国民协自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以来,60年间实施的三大文化工程之一。这个工程的实施提振了全国民间文艺界的士气,极大地普及了民间文化知识,引发了全民性的民间文化自觉,空前地使各级人民政府和党政干部重新审视、认定、推崇民间文化的文化根基性、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此间多年,民间文艺界专家学者为工程奔走呼号、为工程身体力行、为工程思想行动、为工程实践试验、为工程宣传推广、为工程呕心沥血。工程改变了全国民间文艺家的书斋学者的形象,使他们的学术与广大的农民农村、民间民俗、匠人艺人、老村老寨、老房子老手艺、老技艺老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抢救工程是新世纪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创新的摇篮和孵化器。工程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促使我国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政策出台,催生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制度的制订和施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文化风尚,改变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营造出的社会氛围中,国家设立了文化遗产日制度,重设和新增了民俗节日为国家假日的制度,制定和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前所未有地投入数十亿巨额资金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推行“我们的节日”民俗节日活动;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对羌族文化遗产予以前所未有的关切和扶持,实施了一系列民间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品类纳入教育课程和教材……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大踏步突破传统樊篱,抢救性保护、动态保护、活态传承、教育传承、大遗产观、整体保护、生态保护、景观保护、记录保护、数字保护、综合保护、传承人保护,一系列新观念、新理论、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更见实效、更有成效。

  抢救工程在我国新世纪文化思想出新上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思想是工程走在时代前列的推力和动力,理论是工程超越历史、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的精神奥秘。工程在实施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理论,不仅贡献于学界,也为全社会增添思想财富和精神遗产。理论上解读了在当今时代民间文化遗产为什么容易濒危,如何挽救和保护濒危;哲学上思考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社会、思想、精神、艺术、美学、哲学的价值,用“文化的另一半”“农耕文明遗产”“精神家园”“杰出传承人”“民间创造、精英选择”等等来定位定性其价值;学术上研究分类,辨析理论,重建田野,记录口述,建立档案,立体普查,审慎整理,科学编纂;实践上应对民间文化困境,倡议国家文化战略,呼吁全民动员文化自救,放眼全球文化碰撞,定位人文精神重建,申明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呼吁文化良知良心和文化责任与担当;工作上解读文化保护困境,提出保护建议和意见,施行文化行动救助民间文化……

  抢救工程获得了一系列震惊世人的文化成果。民间文化的研究由于材料的新出和新貌,引发了更加深入更加学术的研究,学科建设、学术成果层出不穷。22卷大型丛书《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以空前绝后的规模、文图、影像和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记录,受到中外学者的一致赞誉。民间剪纸、唐卡、泥塑、节俗、口头遗产、神衹绘像、美术图典、史诗、神话、古村落、民间故事、服饰文化、传承人口述史、传承人名录与谱系、皇会、雕塑造像、皮影、民俗志、民间工艺、民间文化代表作、民间文学经典……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成果。抢救工程还在施行中创造完善了田野调查、口述史、文化普查的方法论,形成了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方法,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海外传播的调查、整理和出版,对学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抢救工程留下的各种文献档案,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工程的发起、推进、发展、提高的过程和历程,这些档案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档案记录的是中国21世纪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历史。这些文图档案还存录下各种信件、文件原件和手稿、书稿、表格、会议记录、工作简报、讲话记录、公函、批示、通知、手册等等,把一个文化工程的背景、内幕、流程、历程、过程都提示、展示、指示出来,呈现出历史的丰富、生动和细节。十余年持续不断的舆论关注和各种各样关于工程的即时的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了各种大大小小工作的展开,也呈现出其中的新闻价值、思想价值和理论观点,这些记录与报道拓展了工程的广度与深度。鲜活的图像则让工程的历史形象化、可视化、对象化,可以从中一睹工程实施者的精神风采和工作场景。

  目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展开民间剪纸的全面普查,中国唐卡艺术的调查、整理、出版,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中国传统村落普查立档等。回眸历史,我们看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一个滚雪球的工程,越滚越大,越做越多,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向云驹 作者为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