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台湾学者谈如何投稿SSCI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5-6-7 21:06     标题: 台湾学者谈如何投稿SSCI

作者:吴齐殷(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前言


  台湾的学术界,近年在学界的自我要求与国科会等学术成就评量与学术资源分配机构的推波助澜下,学术生态确实有了极大的转变,其中锁定目标向SCI或SSCI期刊进军投稿,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或共同关怀)。当然,对有些身处学界的人员而言,却也是「共同的痛」。但无论如何,要在当今台湾的学术界求取生存空间,“必须”在SCI 或SSCI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的要求,也逐渐成为获取职位、升等或研究资源的必要条件或是评审条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要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会聚集于此,认真讨论此一议题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绝大多数(或更大胆的说:所有的)曾经向SSCI 期刊投稿过的人,都曾有过被退稿的经验,即便是各领域的学术巨擘,亦难逃此项“命运”。笔者即曾经听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林南院士说过:被SSCI 期刊退稿,乃是极其正常自然之事,我就常有这样的经验,没什么了不起的。林院士更进一步地陈述他与其前辈,美国社会学大师James Coleman,之间曾经有过的精彩对话的往事。林院士自述:当年他刚拿到博士学位,前往John Hopkings 大学任助理教授,当时James Coleman 正好是John Hopkings 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那时候他们这些可怜兮兮、没有任何投稿经验的助理教授们,为了拼 tenure,终日惶惶地努力做研究、写论文,却往往在投稿SSCI 期刊时,频吃闭门羹,终至灰心丧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有一次林院士有机会造访James Coleman 的研究室,乃趁机向他讨教如何写出可以被SSCI 期刊来稿照登的研究论文,以及如何可以避免投稿被拒的窘境?林院士说:当时他本来预期James Coleman 这位在当时已经是誉满天下,文章散见于各大重要社会学乃至其它社会科学SSCI 期刊的这位大师,一定能传授他一些“人所不知”的伟大秘诀或是高深招数,使他也能在短期内就成功地进军SSCI 期刊。没想到,James Coleman 在听完林院士的“不幸遭遇”之后,不发一语,只是转身打开其研究室里一个超大书柜,只见书柜里尽是一篇篇的论文稿件,堆积如山,几乎要塞爆整个书柜。
  林院士说他那时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只见James Coleman以极为平淡的语调对林院士说:这些都是我历年来被SSCI 期刊退稿的论文。我并没有比你幸运,也不见得有过人的能耐,我的论文之所以能够登在SSCI 期刊上,是因为我锲而不舍,文章被退了,就再改再投,再被退,还是再改再投,一直到我的文章被接受方休。
  
  这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投稿 SSCI 很简单,论文写好了,送出去受审就是了;被退稿了,也没关系,拿回来再改就是,改好了再送审就是,就是这样一来一往,反复折冲,当送出去的论文不再被退稿的时候,就是“投稿SSCI且成功的被接受刊登了”。林院士接着说:他自己的研究室,现在也有这样一个书柜,专门收容这些被SSCI 期刊退稿的论文,但他从来没有弃之如敝屣,随时都可以把他们拿出来继续修改,仿效James Coleman 的策略,如今林南院士,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社会学大师了,在美国以及在两岸三地,都享有极高的声望,更不用提他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各大重要SSCI 期刊了。
  
  本来讨论至此,此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就算是完成了。但为了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而且以上所讨论的主题,基本上算是投稿的基本法则,实际上,若能针对此议题,深入厘清其逻辑义理,则投稿SSCI 期刊时,更能胸有成竹,令“投稿成功”早日到来。
  
  因此,以下仍拟从学术生产的特点和规则、审稿过程、传送讯号、写作的重要性及投稿策略等几个不同的面向,“深入”讨论如何投稿SSCI。
  
  

学术生产的特点和规则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应该都知道,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真理的探问与事实的发觉”,学术论文的撰写,基本上就是要铺陈以上两项的知识拓展情况,而专业期刊就是用来登载以上成果的园地。为使新知识更有系统而有效地的累积与传布,一般学术论文都会有固定的格式与写作次序,便于辨认新产出的论文是否提供了有用的、甚至是突破性的新知识或新发现,而不是既知知识的剩饭重炒。这也是SSCI 期刊在审查其送审论文时,一个最基本的判准。格式不符的论文,甚至连审查的门坎都尚未进入,即可能已被快速刷掉,若作者不查,即可能就此永远无法见天日。若写作格式没有问题,通得过 SSCI 期刊的规定,这时论文才有可能进入审查的过程。
  
  

审稿过程


  SSCI 期刊审稿过程的特点乃是:双向匿名的,一般是所谓的同侪评审制,这意味着“社会等级结构的失落”,也就是说:一篇出自较资深且较有经验的研究学者之手的论文,有可能被较资浅较缺乏研究经验的学者所审查,其结果有好有坏。意思是说:双向匿名的审查制度,有其优点,但也非全无缺点。简而言之,审稿时,一般会假设审稿人的角色就是秉持客观与公正的态度,就其所专精的学术领域的研究优劣判准,以之衡量所审查论文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并据以判断该论文是否值得予以刊登,将该论文的新知识或新发现,分享给学术同侪。但这是一切合乎理想的期望,事实是:审稿人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个别审稿人不负责任或水平有限之故,造成的误读或误解的情事,时有所闻;审稿过程中的政治因素,也有可能使得一篇佳作,始终见不着天日,例如,理论思路或学派间不同的意见或冲突,都可能逾越理性的判准,而使得受审的论文得不到公允得评判,而失去被刊登、公诸于世的机会。于此,本文并无意臧否SSCI 期刊的功过,只是要真切的指出:作者应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意见,但也不要过于认真,作者心中也应自有一把尺,知道如何看待(或说正确评价)自己的作品。这里要说的是:对作者而言,将稿件送审是一个艰辛的学习过程,必将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折冲、樽阻,才能逐渐摸透个中玄机,找到一条“投稿成功”的路径。
  
  最后,审稿过程中一个常见的批评是:这项研究对概念的测定或使用的变量与理论思路不符。如果看到这般的评语,作者就该仔细倾听审查人给的修改建议,因为这意味著作者传送了错误的讯号给SSCI 期刊以及可能的评审人。下一节,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详加讨论。
  
  

传送讯号


  一般状况下,SSCI 期刊上,都会详细罗列说明该刊的投稿须知与刊登原则,通常所有的SSCI 期刊,都会强调它们欢迎「高研究水平」的论文,然而,“研究水平”是怎样被体现出来而可以衡量的呢?其中,在论文中展现作者曾大量阅读文献,面面俱到,就是一个重要的“讯号”传递给该刊主编及未来可能的审查人。但要注意的是讯号本身的不对称性,换言之,审稿人的精力、背景都是有限的,要让审稿人能够清晰无误地辨认出作者所发出的“本研究合乎高研究水平的评量标准”讯号,唯一的方法,作者就只有透过文章发出讯号。讯号的内容则至少应包括:本文的显著贡献是什么?“读者”应注意本研究的哪些方面?
  
  第一个马上可以吸引“读者”(包括审查人)眼光的讯号,就是提问。作者在论文中是否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有极大意义的研究问题,乃是所有SSCI 期刊最为关注的焦点。最重要的是提问必须“与研究文献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联系”。再来就是新理论(或新观点)的铺陈,研究方法的逻辑性与必要性,与分析数据等,也都必须交代清楚。这方面的讯号重点在于:实质性地讨论理论思路和实证假设,而不是蜻蜓点水般的比划一下,点到为止。这种点到为止式的研究,在SSCI 期刊的立场来看,伤害是最大的,因为所传递的讯息是:作者没有能力也缺乏诚意去进行一项学术研究。即便之前有很好的提问,至此对论文的好印象都将嘎然而止。如果是量化的经验研究,则作者必须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表述,因为这意味著作者“努力”的讯号。总之,想要成功地在SSCI 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论文中至少要清晰地传递以下的“重要”讯息:
  一、要能与重大理论思路建立联系。
  二、要清楚的说明为什么这个研究值得被刊登?
  三、研究主题要鲜明,只集中在一点,不及其余。
  四、要能引人入胜,提供完整的故事线索,吸引读者兴致勃勃地读下去。
  五、要做到实质讨论,不仅仅只是机械式地满足期刊的基本要求,还要能提供实质的兴趣。
  六、研究或分析模式别出心裁,提供新的模式或新的思路、角度或门坎。
  七、要能深入浅出,把艰涩的理论论述,以常人能懂得方式,表述出来。
  
  当然,要能在论文中发出这样的讯号,需要日常功力的积累。然而,论文基本的逻辑严谨性、研究工具使用的得心应手与否,都会影响到发出讯号的质量。论文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是先有数据和分析结果后再套理论。或是空有一大堆引文,却没有实质性的讨论,或是文献、变量有明显的漏洞、或是统计方法有明显的问题、或是对统计方法没有透彻的了解,这些都是对SSCI 期刊传递出“最好拒绝登我的论文”的强烈讯号。
  
  

写作的重要性


  一般常见的论文写作问题包括:语法错误(词不达意或文不对题)、组织松驰、头绪纷乱、格式不符等。一般这样的论文,即便研究内容再重要、再精彩,都很难获得SSCI 期刊主编的青睐。很可能立即退稿,连被审查的机会都没有。基本上,论文写作的第一要务是:形成有趣的问题。要先提出有趣的“故事”线索,但是要“直接”,千万避免语焉不详或故意卖弄玄虚,要使用简洁,但不是“简单”的语句,千万不要预先假设读者已经知道本研究的背景、数据或统计模式,否则“读者”一头雾水的后果,就由作者自己承担。再就是行文间要有自信,不要说连自己都不见得会相信的话。总之,能够唤起并且保持读者注意力的秘诀,即是在论文的写作中,做到具体、准确与实在。
  
  

投稿策略


  以上所讨论的乃是投稿SSCI 期刊的一般性原则或需注意事项。当然为提高投稿SSCI 期刊的“中奖率”,还是有一些具体的策略可寻。首先,众所周知,SSCI的期刊有各种不同的等级,也有各种不同的着重领域,还有更重要的:SSCI 期刊多如过江之鲫。这意味着,第一:可以拟定TOP DOWN 的策略,从声誉最高的SSCI 期刊试投起,若遭退稿,则可依据该刊审查人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之后试投等级稍低的SSCI 期刊,如此反复折冲几回,论文的缺失也几乎改尽,这时再投,就十拿九稳了。当然,如果某刊并未明确拒绝(如修后再审),则可尝试修改后重新再投。第二、可以尝试选定某一、二种期刊(最好是与自己的专长领域相关者),进行长期的驻点投稿策略,一旦编者熟悉并开始欣赏你的研究作品时,研究成果被该刊接受刊登的机会自然大增,这种作法的另一项额外功效是:可以长期累积自己在该领域的知名度。第三、 SSCI 期刊多如牛毛暗示:理论上任何一篇论文,都会有机会登上SSCI 期刊,也就是说,只要找对期刊,任何一篇论文,都应该有机会在某一本SSCI 期刊上刊登出来。
  
  

小结


  学术研究与发表学术论文,二者都不是“神秘”的工作,都有基本的规则可循。所谓的“功夫尽在文章外”,就是要从基本训练做起。其中,“依样画葫芦”是很重要的取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全心投入”与“锲而不舍”。努力进行学术研究并积极发表研究成果于SSCI 期刊之上,固然重要(而且会越来越重要),然而,研究者该记得的是:每个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品味”,都有自己独特而不同于其它研究者的研究风格,在SSCI 期刊同侪评审的制度之下,难免个人的研究风格,会不见容于当下的学术圈内,研究者需拿捏的是,如何能让二者并存发展,莫因投稿SSCI 期刊的考虑,牺牲了自我的研究风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文字版转载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KOddvPNy9gLpNwOZs7H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5-6-7 21:11     标题: 【转帖】[论文指导] SSCI投稿体会

  

一、中国文科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不大


  在自然科学领域, SCI论文中国明显地居世界较前地位;而文科发文量则大大落后,不少学者甚至对文科领域内的三检索系统都不知道。SSCI、 A&HC、ISSHP是文科三大检索,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社科论文大型检索工具。英文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全球社会科学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覆盖包括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领域(中国也有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前加了个C,即中文CSSCI)。中国大陆有1本英文期刊进入了SSCI检索。
  
  从本人视野看,中国文科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声音几乎是难以听到的,或者即使有时能听到,也是寥寥无几,这与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从海归成堆的八所最知名的高校发表论文被文科SSCI收录情况(2004)统计来看,如1年南大 4篇 /浙大6篇/中科大6 篇/上交大8篇,台湾高校考核一般认为,发表SSCI的难度比发表SCI的难度高25倍。以上资料可用百度证实。SSCI发表周期长(一般1-2年才出版),难度大,在中国大学现行科研考核体制与职称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对这无兴趣或无能力。在国内不象SCI那样受欢迎,很少有人提及。
  
  本人在攻读学位的特殊压力下,这几年深深体会了SSCI,ISSHP之旅,虽褪了一层皮,白了点发,但也小有收获,以第一作者署名的文章将被SSCI,ISSHP 等收录近10篇。不知本校有写SSCI的经历的同事否?笔者以为,“做研究是踏踏实实的事业,发文章是件具有策略的任务”。两者兼顾最好。有些观点和思想很有参考价值。应科研处领导盛情相邀,本人不揣冒昧写下点经验感受跟同行与兴趣者分享一下。请不客气的斧正。
  
  

二、大前提:弄明白文科研究的中国与国际区别


  1.中国文科在国际上发声微弱原因。自然科学国际上很容易取得较一致的认识;有人指出文科至今未建立起一定范围内的理论与方法的共识,无法提供像自然科学那样明确的鉴定依据,即使存在社会效果,也难以用数字来显示;尤其在文化、意识等方面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国际大相径庭,导致价值观与判断的多种矛盾。其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背景决定了它尤其不能按照国外标准进行。
  
  2.中国特色问题。中文文科文章喜欢宏观叙事、主观定性判断,创造概念和中国特色东西。这与西方那种计量方法做实证研究,要求精确描述、精确测量变量是格格不入的。 如写文章喜欢用 “结构”、“体制”、“素质”,再加一个“性”或 “化”;或土地、人口等中国特色政策的东西。外国评阅人不了解中国背景,评阅人会问你,这种话,到底什么意思?肯定看得发怒了。如就是户籍两个字,本人在荷兰一杂志发文时,经历了6个评阅人,属不同国家(甚至有喀麦隆),由于文化差与研究方式差,外国评阅人不了解中国特色,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纸和我辩论,沟通起来困难,几页纸解释不清。还有中国人喜欢大讲意义,但老外直接切问题。这些差别没考虑清楚,文章写出来了也是白写。
  
  

三、你的文章选题是否会Surprising一下


  一些研究者都说,文章遵守: Be Novel, but Not Too Novel 。虽严肃的研究,但选题立意要象写小说。文章开场白非常非常重要,如在一大堆稿子中,introduction没吸引力没人愿意看下去,这是我的经验。“novelty of research topic”, 新意是第一要领。一篇文章的接收与否,关键是审稿人看到你的文章是否会surprising一下,如果是,你的文章就会被接收。 是否有新意,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SSCI 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你的文章如何从 众多的投稿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一个法宝。论文的标题,介绍部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想被检索一定要多花功夫在标题和摘要上,只要你觉得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点,就不要怕不会被外文收录。“做很少人做的研究领域,做难的研究领域”。
  
  

四、学科杂交是出好Idear的法宝


  杂交出良种,是一种优化机制。 要创新就要交叉学科,这可是现在大趋势。学科交叉仅仅是一个手段,交叉的目的在于从全新的角度认识问题的本质。交叉学科具有“远缘联姻”的优势: 生命力极为旺盛且能对其他交叉学科的孕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我攻学位的学校以优惠政策支持学科交叉,设立专项经费与专门的孵化基金非常有眼光。研究经济学有三条腿:数学、经济学、技术学,离了哪一条也不行。我的文章就是走“杂交学科 ”之道, 大胆“混血的结果。如第一篇把生态、 生存、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经济学、农户行为理论联系起来做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文章关键还是思想创新。在好的英文期刊里,一般不会因为语言不好而拒绝。最多是主编看一下,觉得有些思想,打回来建议作者找人proofread一下再审。而学科杂交是启迪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 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好思想的利器。立意定了,要阅读与了解所欲撰写的领域里所有已经发表过的文献,一步一步地找出研究的点,力避喜欢宏观叙事,通过提出假设、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统计进行实证分析。
  
  

五、站在编辑与审稿人立场撰写推销论文


  1.论文首先要过编辑部这一关。我的经验是中文进行翻译的稿子一般进不了编辑第一关。编辑短时间内作出的决定影响论文大半的命运。论文各环节都要规范,如果在几分钟内看到语言毛病,就很难送审了。哪怕英语再好,编辑一眼看出此人不懂科研“语言范式”,不是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导师一般都会说初写一定要搜集一些类似的国外高级刊物的英语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找到要表达相似意思的英文句子,使用它的句型,学习其范式。也要明白 “语感”这个东西是一辈子也学不来的。经过真正规范学术训练的人,眼睛都是很尖的。
  
  2.按水平高一点的刊物质量标准写,向低一点的刊物上投稿。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共同作者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花点钱找海外的编辑公司把关,提高成功率。我的几篇文章都是找一个外国同行。
  
  3. 我每次投稿,要求作者提供3-5个潜在审稿人(方法是推荐国外发过与你结果、结论相似文章的作者;推荐你论文中曾引用论文的作者)。他们如何采用我不知道。一个看上去平衡的潜在审稿人列表,在编辑的眼里才是有价值的,投稿也更有可能发到作者倾向的审稿人手里。在同行评议存在很大弊端的今天,可以考虑影响同行评议,有一些技巧,但过头会成拙。
  
  4. 引用两三篇自己的高水平论文。 编辑很有可能也会Google一下论文的作者,也就是说,建立自己在互联网上的知名度,把自己的学术简历和论文列表放在网上,都是很有必要的。在这方面,中国科研工作者做的很不够。
  
  5.数据与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你会进入黑名单 。
  
  

六、脚踏实地,用心血浇灌


  在中国现行土壤下从事人文社科领 的人要写几篇SSCI,是要准备脱一层皮。在文章动笔之前的田野调研工作历时半年,对基本概念与辨析、方法的熟悉也花了1年。文章综述是比较难的,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所以同时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了ISI Web of Knowledge文献方面的阅读,所撰写的领域里所有已经发表过的文献不管看不看得懂都要找到,也找过不少国内外专家交流。在心中沉淀撰写的领域,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并与在你的领域内的大牛们脑力激荡,然后逐渐形成共识,才不会走错方向。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有句古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特别注意精读那些英语是母语国家学者写的论文。接着找指导教授坐下来谈谈自己的构想,同时与同学一起脑力激荡,与国外的朋友讨论提高你的论文质量。
  
  整个过程慢慢磨,慢慢折腾。如第2篇,先投了一个1区top journal,3月后被不客气的拒掉。然后改投2区的一个期刊,3个月后混了一个“major revision大修”就说明有戏,那就乖乖的按照评阅人的意见修改。修改后minor revision,然后又一次major revision和minor revision,然后说要我找母语是英语国家的人修改语言, 不厌其烦解释一些中国特色的问题。然后accepted ,接着出proof,又通知说参考文献有拼写错误,最后网上公示。全过程有6个不同国家评委,1年半左右。出版的杂志估计还要半年。投第一、二篇杂志,有英和美差别,其姓名、参考文献人名缩写等细节都必须一点点的照顾其差异。 所以写基本上一般是“干中学”,不厌其烦讨论与修改。要有心理准备,连续修改个2年至3年,才有可能将一篇有学术意义的论文产生出来。比较国内学者和期刊的浮躁心态,恨不得投稿后3个月内就出版,正因为写SSCI检索论文性价比低,除非特殊的获学位压力,所以99%人都不愿写它。
  
  与国内“人情”或“权威”充斥的不正常的期刊氛围比,SSCI还是有自己的独立性(那6、7个审稿人分布于不同国家)与公正性。因为主编回信经常说,我的期刊宁愿等2、3年也不愿意把有问题的文章登出来坏自己的名声。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
文字版转载自:http://bbs.pinggu.org/thread-3226809-1-1.html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5-6-7 21:43

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5-6-7 22:19

很遗憾,我们暂时不具备这样写作、同行评议、投审稿、做研究的科研环境、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
作者: 谢燕清    时间: 2015-6-22 17:31

两方面都有原因吧。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