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河北滦南农村现在丧葬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2:45     标题: 河北滦南农村现在丧葬习俗

  滦南农村从1982年实行火化,火化已成风俗,丧事不太重视办事简单,早上去世的当天火化出殡,下午去世的第二天出殡,有的人家甚至半天就办完干活去了。但必要的几个程序是有的。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临终,停尸,叫道,火化,、送行出殡,这些习俗,早上去世的当天火化出殡,下午去世的第二天出殡。
  以下是详细介绍:介绍的复杂其实特别简单。本地讲究第一个老人去世长子承丧打幡摔盆,第二个老人去世次子承丧打幡摔盆。长子不在了,次子承丧。没有儿子女儿承丧。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2:46

临终
  本地讲究逝者咽气之后装裹穿衣服,老人没咽气不能穿寿衣。老人快要临终的时候会去村里喇叭上广播泛某个字的一大家族的赶紧去,帮着收拾东西,借东西。
  人一咽气马上在褥子底下垫上秫秸穿衣服,叫做不背着炕走,再顺炕沿放两根秫秸,铺上寿衣店买来的褥子准备穿好衣服横过来;寿衣里装上纸钱,逝者两手攥着果子。穿好之后横过来放到之前铺好的褥子上,盖上蒙脸布,准备停尸叫道。
  整个过程一直到停尸孝子们是不能哭的,只有叫道之后才可以哭嚎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2:58

停尸(停尸后也不能哭)
  1.把春凳放在堂屋东北角,把逝者抬到春凳上,逝者头冲着房子栿头(朝南或者朝北)的方向,面向上
  2.停尸的时候都用春凳(如下图),没有春凳用长凳子和门板子搭一个和春凳一样大小的床,但是门板上得用高粱杆串一个拍子放门板上。
  3、逝者头上盖上一块白布用檀香烫七个孔的蒙脸布。最后用寿单盖好,寿单不盖鞋和头。最后找一个生铁片压在逝者胸前。
  4、在逝者头前放两个小方凳(栿头朝北的放在逝者脚底下或者头直边上,)方凳上放三个碗(一碗沙子插三炷香,一碗水果,一碗桃酥)。方凳前面放一个瓦盆烧纸,瓦盆底下正中心钻一个孔。最后在灶门点上蜡烛或者油灯。(东南部讲究女性烧纸用饭筛子,男性用瓦盆)
  停人的时候逝者的头必须冲着房子的栿头方向,栿头朝北的要头朝北停人,在北门口发送。

[attach]33726[/attach]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00

注:停尸以柎头为准,房子柎头朝北,头朝北停,开堂屋北门,在北门发丧,柎头朝南,头朝南停,开南门,在南门发丧。
  栿头就是房子南北承重梁的大头,大头在北边,房子北门是正门,大头在南边,南边是正门。
  本地房子堂屋南北开门叫做过道屋。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01

叫道(指路)
  从人咽气到停尸孝子是不能哭的,只有承丧人叫道之后,才可以哭才可以烧纸,并且播放哀乐报丧
  叫道:村里懂得扯孝的妇女扯22尺白布缠到不带勾的扁担上或者扁棍(扁担钩勾不能取下的扁担要把勾绑上,防止乱晃)。长子脚踩堂屋下门槛顺,一手倒扳上门槛扶着扁担,扁担令一头冲着逝者头,一手拿着铁勺子敲上门槛,一边敲铁勺子一边向外边喊,××三股道从中间走啊,喊三遍。之后孝子们才能大声哭号,烧纸。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05

报丧和吊唁
  报丧:分为给村里人报丧和给亲戚报丧。叫道之后还要在房顶架两三个大喇叭冲着村里各个方向播放哀乐或者葬礼进行曲报丧,比防空警报声音还要大,十里八村都能听到哀乐声,通知村里的人有人升天了。村民听到哀乐声就会知道有人过世了,一切准备好了,可以去吊唁了,就会去村里超市买一摞没剪的黄纸去吊唁。因为不为逝者叫道孝子们不能哭,不能烧纸,也不能放哀乐,村民也不能过去吊唁。
  通知完村里的人就给亲戚们打电话报丧,已不像旧时派人报丧。因为早上去世的派人报丧赶不上上午十点的火化,只能电话通知。
  
  村民或者亲戚过来吊唁,孝子们是不能出来迎接的,亲戚们到门口,红白理事会的大只宾会冲着堂屋喊:孝子接且(客的意思,家乡念且这个音),伺候,请啊。然后孝子们跪在灵床边上大哭,亲戚们进去哭几声,然后去上账。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06

搭灵棚喇叭棚(旧时有吹喇叭习俗,个别村庄现在还有)
  在院子搭灵棚,灵棚里放一张桌子留着摆放骨灰盒,在门口一侧搭喇叭棚请鼓乐队吹喇叭。
  灵棚:对着堂屋正门和大门口正门,南北通透。
  注:老房子栿头朝北的北边没院子在北边街上搭灵棚喇叭棚,没地方骨灰盒放堂屋不搭灵棚。
[attach]33727[/attach]
图片喇叭棚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5-6-4 23:09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应该是“大知宾”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10

五、戴孝(头上的孝布出灵都得解开蒙在头上)
  戴孝分4种:儿子儿媳的孝是一样的,闺女的孝是一样的,姑爷女婿类的是一样的,其余的亲人是一样的
  儿子儿媳的孝:最重的孝,头戴孝冒,头系着6尺白布包头,六尺白布叠成四指宽从后边向前绕,把扣子系在脑门上,两边自然下垂;身上披14尺白布,用绳子系上。双腿上系白布条代替旧时的孝鞋。如下图1
  闺女的孝:不戴孝冒,头上盖一块布,白布包头也是六尺,直接系在头上活扣系在右边,身上披14尺白布,用绳子系上。一条腿上系白布条。
  姑爷女婿的孝:身上不穿孝,把包头系在腰上,孝冒掖在里面。
  其余亲人的孝:男的头戴孝冒,白布包头六尺活扣系在左边,身上一样,腿上不系白布;女的不戴孝冒,直接系白布包头,和闺女一样,但是裤腿不系白布。如图2
图1儿子儿媳的孝
[attach]33728[/attach]
图二其他亲人的孝,火化场拍的
[attach]33729[/attach]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15

  买车马库童九连灯(不论贫富纸扎就下面这点,样样有说道)现在只有个别村庄还保留买纸扎的习俗
  
  生前数:象征死者灵魂和寿数,用剪成三段的白纸扎在一起,一岁一条,另外加两条,代表天长一岁地长一岁,生前数挂在大门口,男左女右。死者为男性儿女双全的上写:公故先考某府太公讳XX几十有几之生前数,或者之前数,之阳前数,都可以;(生前数每条纸剪三段代表三生有幸,前世今生和来生,三生有幸)
  
  引魂幡:上写:公故先考某府太公讳XX几十有几之引魂幡
  莲花椅:出灵时放生前数的。上写驾鹤西游或者授仙台。
  
  金童玉女:伺候亡灵的,放骨灰盒两边,上写金童前引路,玉女送归山或者玉女伴西行。
  
  纸车马:逝者灵魂坐的。上写车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或者车马行万里,一路保平安。
  
  金库 银库:上写封条和公故....之金银宝库,驾鹤西游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封条和公故....之金银宝库这两条白纸交叉贴在上面。
  
  九连灯:两个插在门口喇叭棚两边,照亮逝者西行路。上写:宝灯高照西行路,连环九盏赴极乐。
  死者为女性的话还的弄一个喝脏水的猪:上写天蓬开路,一路伺候。

图片依次为:生前数、喇叭棚上挂的九莲灯,
[attach]33730[/attach][attach]33731[/attach][attach]33732[/attach]

[ 本帖最后由 蝈蝈儿 于 2015-6-8 21:07 编辑 ]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16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对,打错字了。就是红白理事会的司仪,家乡话叫做“大落忙的”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21

开眼光(火化车来了举行的仪式)
        开眼光要用一杆秤秤和一面镜子镜子还有温酒壶。
        开眼光:把酒壶酒盅,秤镜子放在盆里有人端着,长儿媳妇揭开蒙脸布,手拿老式酒盅和酒壶灌上水,用棉花蘸水在眼睛上比划一下,并说,爸或者妈,开开眼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然后一手拿着秤,一个手拿着镜子,呼唤着爸或者妈,明的是镜啊,灵的是秤啊。呼唤三遍
        旧时是用酒壶拴上绳子在井里打一壶水,不能沾地,挂在门上,叫做无根水,为逝者洗洗眼睛。农村20年前开始用自来水,此习俗消失。

图片开眼光用的酒壶和秤,图片来自网络(这两种东西已经没有了,村里买来的在村部放着,谁家有事谁家拿去)
[attach]33733[/attach][attach]33734[/attach]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24

撬秧 火化
  开完眼光孝子们闪到一边躲开风口,马上就撬殃:落忙的拿一根扁担棍插入死者的腰下撬三下把肚子里的气体排出去。一边撬一边朝着大门口喊:看热闹的躲开风口,撬秧了
  
  撬殃之后,长子拿着老式布口袋兜住死者头部,其余儿子协助把逝者抬到担架上,出过堂屋以后把布口袋扔上房顶,抬着逝者上车(逝者头里脚外放置,),出堂屋逝者上面遮一块布,后边亲人大哭跟随,上车。逝者的女儿不上灵车,逝者的女儿和其他孝男孝女们上灵车后边的大巴车和小轿车,灵车上只坐儿子和儿媳。孝男孝女们上车之后,喇叭吹起,吹着大悲调在灵车前面开路,灵车奏着哀乐缓缓向西行。喇叭把火化车送到村口,一直吹奏大悲调,直到灵车走远,喇叭回家继续吹奏。
  
  在前边灵车副驾驶的位置要坐一个一家族没出五服的拿着一串纸钱,出村以后,过桥过十字街的时候撒纸钱。叫做买路钱。
  到了火化场,在告别大厅,把逝者盖的寿单揭下来,留着包裹骨灰盒。大家瞻仰一下仪容,推进火化炉,孝子们去休息厅等候,选骨灰盒。
  
  火化回来,在路上过桥的时候,孝子们要念叨:爸爸或者妈,过桥了。大巴车奏着哀乐进村,喇叭迎接,长子由其他男孝子搀扶抱着骨灰盒下车,长子抱着骨灰盒在前,其他孝子在后,长儿媳打头带着孝女,排好队,喇叭吹起大悲调在前开路,缓缓往家走,一边走一边念叨:爸爸或者妈,到家了。孝子的泪不能掉在骨灰盒上。进家门,把骨灰盒放到灵棚里的桌子上,贴上相片,开始烧纸。,桌前摆两个凳子放供品两碗,一个香碗,打狗棒,和烧纸的瓦盆。金童玉女放在骨灰盒两边。
图片:打狗棒,也叫下水罐。

[ 本帖最后由 蝈蝈儿 于 2015-6-8 21:17 编辑 ]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39

出殡
  火化回来,孝子们吃饭歇会儿就要出殡了。出殡时落忙的要端着盆(盆里放一面镜子一杆秤,一根针,一个温酒壶,一个棉花团,一把刀一个剪子},其他帮忙的拿着打狗棒和香碗。
  
  出殡的时候孝男孝女们白布包头散开蒙在头上,吃一块豆腐,。
  
  出殡的时候,如果是第一个老人去世长子摔盆打幡,次子抱着骨灰盒,(第二个老人去世,次子打幡摔盆,长子抱骨灰盒)其他儿子抬着莲花椅(上面放着逝者的生前数),其他孝子拿着车马库童,花圈。(一个儿子的儿媳妇抱着骨灰盒)
  长子头顶丧盆拿着引魂幡退着往外走,次子抱着骨灰盒对着长子正着走,长子在大门口对着骨灰盒长把瓦盆摔碎,(摔不碎不能摔两次,用脚踩碎,摔两次等于死了两个人)开始出殡去骨灰堂。
  
  出殡队伍是鼓乐队在前开路,长子在前面打藩,长子两边是帮忙的扛着九莲灯,后边是次子抱着骨灰盒,次子后边后边是其他孝子抬着莲花椅,上边放着逝者的生前数;莲花椅后边其他男孝子拿着车马库童,再后边是儿媳妇打头的孝女,儿媳妇后边是侄媳妇,再后边是闺女和其他女亲属;最后边的落忙的拿着花圈,端着盆,浩浩荡荡去骨灰堂。
  
  平时和逝者生前关系好的,出灵队伍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都会烧纸路祭。出灵的时候村民们买好没剪的黄纸在自己家门口站着等候。出灵队伍路过,大只宾看到的有人要路祭烧纸的时候会高喊:队伍停下,伺候,孝子跪下,请且烧纸,请啊,然后村民在自家门口点着黄纸。烧完纸,大只宾高喊:孝子谢,路祭的人辈分大的还会喊孝子重谢。再喊孝子起啊,然后出灵队伍继续前行。大只宾喊孝子跪下的时候所有一家族的男孝子全部跪下,抱骨灰盒的孝子不跪。女孝子只有儿媳妇跪下。
  
  出殡队伍来到村外十字道口,队伍停下,长儿媳拿着拿棉花和镜子梳子在生前数上比划,念叨着爸爸或者妈呀,洗洗脸梳梳头照照镜子上车了,念叨三声;再拿针在生前数上比划说:扎扎耳朵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然后依旧拿着秤和镜子呼唤着,明的是镜啊,灵的是秤啊,拨的是正啊;
  
  然后长子把前数从莲花椅上抱下来围着纸车马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呼唤着爸爸(妈妈)上车啊;然后把前数放到纸车马里面;这时落忙的把马腿用老菜刀剁下来,象征着马车已经走了,然后点起一把火把纸车马,九连灯等烧掉(金银库不烧,留着去骨灰堂或者坟地烧);这时亲人们大哭,直到火熄灭。这时带表亡人已经告别乡亲们平安西去上路了。火熄灭,停止哭声,出殡队伍继续前行,去坟地或者骨灰堂。捆扎孝衫的纤维绳和腿上扎的腿带都要剪开烧掉。
[attach]33735[/attach]
图片就是出殡,逝者没有儿子,长女打幡,次女抱着骨灰盒

[ 本帖最后由 蝈蝈儿 于 2015-6-8 20:59 编辑 ]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4 23:41

以上是1982年实行火化之后的习俗。从那以后开始简办,办事仓促。现在有的早上死了,九点就去火化,中午就出灵,下午就去干活去了。
        在旧时破四旧之前还有送纸报庙,破土打墓,入殓,开吊,文官点,主送行的习俗。下面介绍三四十年前的习俗。封建迷信色彩严重。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5-6-5 10:04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现在对丧葬礼俗的研究很多都是传统的那种,很少涉及到工业时代的火葬问题,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中国的殡葬改革制度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外是有学者开始研究的,比如:Jonathan Carl Jackson:Reforming the Dead: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ist Merit and Agnatic Descent in a Chinese Funeral Home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05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我认为改革是对的,我地农村改革了快40年了,应该提倡,因为传统的丧事耗费时间长,封建迷信色彩严重,耽误农业生产。比如说我地农村,早上死了人,中午或者下午就出灵,这是应该提倡的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09

  旧时,每个村庄都有一座五道庙,村里死了人都要去五道庙烧纸,破四旧之后,扒坟拆庙,此习俗从此消失。下面介绍破四旧之前送纸的习俗:
  人咽气装裹好,停在堂屋东北角,承丧人叫道之后,孝女哭丧烧叫道纸,孝男去武道庙送纸,第一遍送纸叫做倒头纸,送倒头纸是亲人排队到“五道庙”(亦有称“五帝庙”者)烧纸,由男的先送,参加送纸的是“五服内的家人”,越亲的越在后边,排头的手提白纸灯笼,排第二者端小簸箕,里面盛烧纸。白天送纸也要打灯笼,因为这是为死人照路的。男的送纸回来,女的才慢慢地从家出来,她们排队和男人们相反,是越亲的越在前头:合着眼,哭着,叨念着,走一步,缩(退)半步,慢慢腾腾,因为此时两边站满了“看送纸的”人,在品头论足:看谁走得稳不稳,哭得像不像(悲不悲),看看媳妇们对老人想不想、孝不孝。有的“新媳妇”刚到婆家就赶上死人,“看送纸的”也就顺便看看新媳妇啥模样。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12

  实行火化之前,村里死了人要埋在村里坟地的,这就涉及到破土打墓。实行火化后村里建立骨灰堂,破土习俗从此失传。
  
  破土打墓:打墓就是由几个“打墓的”去死者的祖坟挖墓穴。墓穴应该挖在哪里,只有家人知道,各家的墓穴的方向都不同,头枕何方,脚踩何方,原有“风水先生”根据五行八卦已找好阴宅的位置,头冲的方向埋着该家的祖宗,然后依次向下排列,下一辈的人,埋葬时顶着上辈人的脚。如果,每一代人都是单传,几辈的坟就形成一条线,如每一代都有几个后代,这个坟盘就成了以祖宗坟为轴的大扇面形。所以要由承丧人去点明穴位,并亲自“破土”。就是承丧人扛着镐去坟地,选好位置刨第一镐,先刨一镐,然后扔下镐头不准回头,立即回家办丧事。按传统说法,“破土”有三层意思:第一,指点给打墓人挖墓的地点,第二,旧时挖人祖坟乃是大罪,主丧孝子刨了第一镐则表示是我先挖的,并且是我请人来挖的,我不怪罪;第三,表示挖开坟地冲出的晦气不会带回家里。打墓第一镐是为死者建阴宅奠基,所以,和为活人盖房一样,刨第一镐的大镐上要系上一缕“五色线”。
  大户人家打墓破土与普通人家不同。办丧事要请“文官点主,武官破土”。武官破土不是亲自去刨上一镐,而是主丧孝子用铁钉画上一个圈,武官在远处射出一箭,劲不能大,不能小,正好箭头朝下插进圈里,既可圆了主人的面子,又可耀武扬威,亦显示自己箭法高超。射完箭又被请回待茶,还另有重谢。能“文官来点主,武官来破土”的人家,谁还敢惹?破土以后的活儿,就是几个打墓的事了。主人家还要拿来点心和白酒(点心俗称“赏墓的果子”,一般是由闺女或娘家出钱买的)。
  墓打完以后,几个打墓的站在墓穴的上边用铁锹把下边的脚印刮掉,不然,下葬时将自己的真魂埋进去是要害病的。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14

  实行火化之前都是用棺材下葬,涉及入殓习俗:
  旧时入殓的习俗:入殓(包括开眼光,撬秧,拨正,钉棺盖)
  村民们都吊唁过了,亲友们差不多都赶到吊唁了,开始作入殓的准备。
  铺材。先将棺材里面用白纸糊一遍,然后在棺材底洒一层草木灰,草木灰上铺一层谷草,上边再铺上棉花,棉花上是一层白纸,纸上边压两行铜钱,一行六枚(入殓前每隔一拣出一枚),表示为老人带上“压箱底”的钱,以备阴间去花用;拣出的则是死者留给子孙的“福钱”。
  开眼光:用白线绳拴上酒壶到井里汲一壶水,提上来后不许沾地,叫做无根水,然后用稻草把酒壶拴上挂在门上,长儿媳用酒壶里的水为死者洗洗眼睛,念叨着,眼观六路啊,叫做“开眼光”。
  撬秧:村里的老人拿着扁担进来撬秧,连撬三下,一边撬一边对着门口喊:撬秧了,躲开风口啊。院子里的所有人都闪到两边,不对着门口,免得被“殃”打了,怕“殃”打后生病的。
  撬秧之后,孝子拿一个口袋,兜住逝者的头部,抬到外面灵棚的棺材里,灵棚对着正门口。棺材大头冲着正门口,逝者的头在棺材大头一侧;逝者抬出堂屋时,上面要遮着一块布,还要把兜逝者头用的口袋扔上房顶。
  拨正:把亡人放进棺材紧接着就是拨正了,孝子拿着一杆秤一面镜子在逝者面部晃动:喊三遍:爸爸或者妈,明的是镜啊,灵的是秤,拨的是正啊。告诉逝者灵魂不要走偏。
  
  钉棺。拨正之后亲人们最后瞻仰一下遗容,但不许哭,免得泪水洒在死者身上。然后钉棺楔(xie些),此时孝子们(死者亲人,原来在过堂屋守灵者)跪在棺材后边(死者脚下)。当钉前左楔时,“劳忙的”(也有孝子负责的)喊:“头往右躲。”后边跪着的就边哭边念叨:“××,头往右躲。”钉前右楔时就喊“头往左躲”,钉后左楔则喊:“脚往右躲。”钉后右楔时喊:“脚往左躲。”总之,是亲人们祷念着告诉死者,躲开钉下去的棺楔,不要被棺楔伤着。钉完棺楔再起灵,就是把垫在棺材下的长凳正过来,将棺材放在上边,再将供品摆在棺材(灵)前,准备开吊。

[ 本帖最后由 蝈蝈儿 于 2015-6-8 21:22 编辑 ]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15

  破四旧之前喇叭参灵吊孝习俗(失传40多年了,凭着村里老人们叙述整理)
  白天,还有个吸引人的仪式,就是“参灵吊孝”,哀乐队选出一人。到死者灵前“参灵”,他是以喇叭吹奏代替哭声,边走边吹着哀痛的乐曲,头上、两肩、两肘上顶着五盏油灯,灯火不许灭,灯油不能洒,哀乐不能断,还要下跪行礼,参过灵再退回来。吹鼓手走到灵前,司仪高喊:孝子跪下,请啊,请啊,请啊,孝子谢。一共转三圈。一表示鼓乐队对死者的悼念,二则显示表演的精湛技艺。参完灵,办丧事的主人要有赏,闺女、姑爷还要另外加赏。其他人也可点曲,谁点谁出赏钱。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16

  实行火化之前的习俗:开吊和文官点主,殡葬改革之后这习俗已经取消
  开吊的时候孝子不是跪在棺材两边,而是跪在棺材后面。
  普通人家开吊和富户开吊不同,有简有繁,一般人家是直接到灵(棺材)前吊唁,而富户因亲朋太多,就在前院设一“虚灵”,亲友一般就在“虚灵”前吊唁,至亲在“虚灵”前吊唁完毕还要到后边“参灵”,吊唁时,亲人们始终跪在灵后低头,不能大声哭。
  点主。“虚灵”,就是用纸扎的牌楼,两边挂着挽幛,供桌上摆着祭品,祭品后是死者神主。“神主”就是死者的牌位,在这里代替死者接受吊唁,以后,有家庙的送进家庙,没有家庙的放在家里供上,也要按时烧香祭祀。
  写“神主”牌有一定程序。富户要请当地的“官老爷”“点主”。神主牌的“主”故意少写一点,只写一个“王”字,由孝子双手端着托盘,盘上放着用红布盖着的缺少一点的神主牌,全体孝子(妇)暂时脱掉孝服、孝帽,摘下白色挽幛,因为“点主”是丧事里的“喜事”,负责点主的“官老爷”或绅士,用一支新毛笔蘸白芨和(huò)朱砂(后由中药白芨演绎为白鸡血),在“王”上点上一点而成“主”。点完后背手将毛笔一扔,这时全院的人都来抢这支笔,谁抢到笔象征谁有福:学生抢到意味着要高中,商人抢到意味着要发财……点完主,点主官被请到客堂吃茶饮酒自有重谢,孝子将神主牌供在“虚灵”上,全体陪灵者重新穿上孝服,挂上挽幛,准备开吊。
  诵读祭文。开吊前,亲友及孝子、孝妇都候在灵前,由总执事诵读祭文。祭文是一种哀悼性的文字(即现在的“悼词”),祭文(写法见后文)中主要追记死者生平并称颂死者,但是偏重于对死者的追悼哀痛,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使前来吊唁者及陪灵者都沉浸在悲痛气氛中。
  吊唁。亲友们虽已在停灵或入殓后吊唁过了,还必须开吊时行既是悼念又是告别的礼节。吊唁开始,一般是:两个司仪,一个喊请且烧纸,另一个喊某村某某上香点纸,一个喊伺候,请啊,请啊,请啊,孝子谢。普通人家,亲友们低头向前,哭着拈香,跪拜,然后退出。凡是姑爷(女婿、妹夫等)只跪拜不哭。富户则大礼参拜,如三拜九叩的“九拜礼”等,这就是俗语说的“请客(qiě邑且)烧纸”。
  烧纸。客人、亲友烧纸是送给死者去阴间的“路费”、“安家费”,亲人们烧纸是对死去长辈的孝心,不但开吊烧纸,从一开始烧“倒头纸”、“五道庙”送纸到送行、出殡,整个过程都要烧纸。纸,就是纸钱,又称冥钱。活着的人认为死去的人到了另一个世界,是需要钱的,过“奈何桥”、上“望乡台”、见“五殿阎罗”、要通过“牛头马面”,都要花钱,“有钱能使鬼推磨”,花些钱免得受罪,能不下地狱,早早托生。
  这样的开吊只是一般人家及富户。还有更富的人家,场面就更阔气了。据说,西高庄开吊席棚搭满全村,村东西两头是牌楼和吹鼓手的台子,席棚内两边陈列着纸扎的金山、银库、车、马、童儿,做工考究,可与实物媲美。凡来吊孝者有人接过坐骑、车辆,随着响起长号,通知主宅,主宅里是“头道云牌、二道鼓”,知会里边来吊唁的了,然后响起笙管笛箫“十二音乐”,吊唁过“虚灵”,孝子过来谢孝。然后由执事领到客室待茶,并发给标志,标志是蓝、黄、白三色小花,开饭时按花色的档次分别入席。
作者: 蝈蝈儿    时间: 2015-6-5 14:22

  破四旧之前的习俗:送行。破四旧五道庙拆除此习俗消失。
  送行就是把亡者从五道庙送到西天大路,九莲灯照路,金童玉女一路伺候,骑马坐着轿到西天;送行要串着村里每条街道走,第一就是让乡亲们看看门发丧的规模,第二就是让乡亲们路祭烧纸,凑西行的路费,多带点钱;
  出殡前一天晚上要举行送行仪式,落忙的要端着一簸箕生饺子或者面条,一个脸盆,脸盆里放着酒壶酒盅,一杆秤,一面镜子,针,菜刀,梳子;
  
  把九莲灯里面插上蜡烛,落忙的扛着九莲灯照亮夜空在前面引路,后面孝子们抬着莲花椅(莲花椅上放着逝者的生前数)和纸车马,金童玉女去武道庙上贡送行送亡人去西天大路;
  孝子们排好队,喇叭吹起,孝子们抬着莲花椅一路上念叨着:××跟着前数走啊,一直到武道庙。后边儿媳妇打头带着孝女们一路上合着眼大声哭号,有的还会边哭边唱。
  送行队伍绕行到村里的武道庙,在庙台上给五道将军供上饺子面条,点上香,给五道将军烧上几张送行纸,为的是请求五道将军让逝者来世托生人,再多赐予几年阳寿。
  烧完送行纸,然后人们挨个对着莲花椅给前数行礼,司仪高喊,请且上香孝子伺候啊,请啊,请啊,请啊,孝子谢;这时候看热闹的人山人海品头论足。
  行礼之后长儿媳给生前数洗脸梳头扎耳朵眼,给生前数拨正,具体做法是:拿着开眼光用的酒壶,棉花沾水比划一下,再拿梳子和镜子比划,念叨三遍,洗洗脸梳梳头照照镜子上车呀。再拿着针比划念叨三遍,扎扎耳朵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啊。最后一手拿一杆16两的秤,一手再次拿起镜子,念叨三遍,明的是镜啊,灵的是秤啊,拨的是正啊。
  然后后孝子抱起生前数,围着纸车马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念叨着,爸爸或者妈,上车呀,把前数装到车里,装车之后纸车马剁掉马腿代表要走了;最后送行队伍下庙,串村来到十字道口把纸扎烧掉。落忙的点起火,孝子们跪在地上大声哭号,火熄灭停止哭声代表亡人真正的告别乡邻平安西去了,这时候看热闹的无不落泪。(送行不拿金银宝库和猪,留着去坟地烧)
  下庙时候,村民们都会抢五道庙台上的饺子,叫做福饺子,吃了有福气。
  在村外十字路口烧纸扎代表四通八达,送行的时候路过别人家门口都会有烧纸摆供的叫做路祭,有要烧纸摆供桌的,大只宾会喊:伺候!孝子跪下!请啊,请啊,请啊。孝子谢,孝子起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