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根据一些学者的考察,近代汉字中出现"民族"这一词汇最早大约是在1837年,一份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中提到"以色列民族",这是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汉字"民族"这两个字。那时候在使用"民族"一词时是用于介绍欧洲的民族。那么,是什么时候把中国内部的各群体也开始称为"蒙古民族"、"满清民族"、"汉民族"的呢?这些具体的称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同样还是在清朝末年中国与西方相互碰撞的动荡年代。当时孙中山组织的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提出的政治口号叫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显然把汉人和满人分成两个不同的民族,等于是鼓动汉人的民族主义去反对满族。这个口号是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叫响的,但是大家有一点并不一定清楚,这就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汉人民族主义的口号,实际上是日本的右翼组织黑龙会下属一个机构叫做玄洋社向孙中山建议的,后来变成了兴中会的誓词。
马戎的观点实际上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代表人物就是张海洋、郝时远和金炳镐。《中国的民族政策该改吗?——围绕马戎的争论》这个实际上站在更中立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新一轮民族识别的讨论,可惜没有充分展开讨论,倒是Gardner Bovingdon的The Uyghurs: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让我大开眼界了,只是他把学者的观点与学者的身份背景故意联结起来,有点诛心了。不过,如何在“汉族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民族文化繁荣与凝聚国家认同感之间寻找平衡,恐怕将是很长时间内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话题,这或许也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5-6-5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