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第五期·非遗所思】 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性别归属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5-1 18:35
标题:
【第五期·非遗所思】 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性别归属
[学生王先/文]
2015年4月29日(星期三)晚上7点半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书沙龙如期举行,这次的文章载体是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讲师王均霞博士的《从“事象”到“情境”: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目标生成》。王均霞博士这篇文章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女性民俗研究的方法及其目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是较好的知识体系。孟老师在此次的沙龙中借这篇文章不仅向我们讲解了中国女性地位的转变史,同时还与参与沙龙的同学们探讨了当代男女性别角色的互换问题。在孟老师看来,性别问题并非简单的民俗问题,而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首先孟老师为我们概述了古代社会长期以来以是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基本状态。当然,这并不代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如此。中国先秦时期的女子相对还是比较自由的,从《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吴越春秋是的范蠡与西施、汉代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等都可以看出女子爱情是相对自由的。而汉初时的吕后、窦太后则可看出女子对权力的掌控,不过西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得以政权的巩固,随即开始了对女子地位与权力的剥夺。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开始广泛流传(但对此,不少学者也提出“女”应该是“汝”的通假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将女子“锁在”家族之中,此时大家族中已出现了裹小脚的现象,即使唐朝出现了大周武皇,但也不可避免的是女子地位并没有得到持久性的“上位”。南宋是宋明理学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代,而源发于周代的“三从四德”则使女性的地位彻底改变,时至明朝,女子裹小脚的风俗已经普遍存在,各种女学更是发达。
晚清时,从西方社会传入的女权运动开始在我国广为传播,民国初年裹脚等限制女性的陋俗逐渐被革除,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女性在生活中的角色才被完全正视,不过这种来自制度上的解放并没有彻底改变,像典妻、抢婚、童养媳等陋俗的民间遗存,而农村里严重的重男轻女情形至今犹存,而受到儒家宗法制度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年节或家中有客时,男女吃饭分庭而坐,女子不能上桌的习俗依然有所延续,而女子不能进祠堂等规矩同样在民间普遍存在。看今天,虽说男女平等,但处处透露着:女子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工作上,女子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几乎所有职位男子都能胜任,对于女子而言却非如此。老师为我们举了两个行业——厨师和工程师,一般来说在家做饭的都是女性,但在大型酒店中却都是男性做大厨,这真是男子厨艺天分更高吗?工程师就不用说了。这有同学反驳到“保姆、护工、产科医生难道都是以女性为主吗?这些行业现在不都有男的了么!”由此可见,原本专属于女性的职业,也成为男性进军的对象了。
有人说,现在流行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大家都知道现在许多30多岁的女博士都没有结婚,难道是她们的要求太高?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不必多说。由此出发,大家又讨论到爱情、婚姻中的男女关系上。当然许多同学认为应该女主内男主外,但也有同学认为男主内女主外也是可以的,不过也有同学提出非得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吗,两个人难道不能AA制吗?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事,无论谁主外谁主内,只要两人没意见,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情况下,只要生活过得幸福都是可以的。
王先同学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她觉得即使在当代男女平等了,但女性仍然是弱势群体。无论是和朋友聚餐,还是出去有网,对于男性而言女性都应该是被保护的对象。吃饭时就该男子请客。其实许多情况下不必如此。而无论从生理上还是观念上认为女生是弱者,这都是很正常,因为连不少女性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而辛坤龙同学则站在他们男生的立场说到“为什么会出现求神拜佛者大都是女性,其实是由于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不是她们可以去做的,例如狩猎、打铁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远古时代的各种禁忌,这不是一个时代几个人几句话就能搞定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会有很多闲暇时间,而她们所获取的生活资本几乎都是依附于男性的。作为相夫教子的女性,除了对家庭实质生活的料理外,还需要从精神的角度保障全家的安全,故而才会出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求神拜佛者。而关于职业方面,就拿我校自动化系来说,一个班也就那么几个女生,而这不仅与专业的性质有关,更与我们的教育形式和家庭、生育等观念密不可分。因此不是说女性不能做这个职业,而是有很多社会因素的束缚。而那些女博士,她们都那么厉害了,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男生是配不上的了!不过这也只能解释为男生自尊心在作祟。”男生朱林国同学则觉得上世纪女性地位的转变无疑是好的,但发展到现在似乎有些混乱了。
所以有人就觉得现在所提倡的男女“平等”是对的还是是错的?而这个“平等”有该从什么角度去界定?现在好像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社会学有社会学的说法,政治学有政治学的理论,而女性主义(女权运动)的提倡者们似乎又有另一番表述。而从现实的生活中去看,很多高校,甚至中小学的男生已经女性了化,从而有种称呼叫“伪娘”,而女生的男性化则被称为“女汉子”。玩cosplay的多为男子,而近年出现的“立式女性便池”和“无性别”公共厕所以及更为广泛的“厕所性别论”,是在表明男女性别的愈发模糊还是愈发清晰呢?有些学校男女共用一栋寝室楼,这样真的好吗?现在男女角色似乎开始互换,似乎除了政治上的因素,这个社会好像又要回到“母系氏族时代”了。如果男女平等是嫁接在这种表现上的话,那真没必要提倡了。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5-6-23 23:03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