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寻访“百岁村”,收集“遗失”的歌谣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4-21 13:24
标题:
寻访“百岁村”,收集“遗失”的歌谣
在喧嚣的城市,我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起床、吃饭、工作、睡觉……当我们的心逐渐变得麻木,当我们看待世间的眼神渐渐变得默然,孰不知,悄然间,在某个地方某种文化某些人群已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遗忘。
“青棚子,绿帽子,里面带珠子,有青也有紫。”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站在葡萄架下,抬头望着颗颗饱满欲滴的珍珠般的葡萄,牵着你小手的那个人用手帕擦拭你的垂涎,轻声的教你说着这样的谜语歌谣?你可否还记得,炎热夏日,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有那么一个人,手持蒲扇,轻轻扇动,带来的阵阵凉风包裹在你的周围,嘴里轻哼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那些如风的往事都快要遗忘了吧?曾经回荡在自己整个童年的曲调,那块手帕、那把蒲扇,还有那个人都被遗失在了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弹着那些时间和事件的弦,唱着无声的歌谣。可世界就是这样,当某种东西在遗失的同时总会出现那么一些人努力的保护着它们不被消失。
2014年11月22日13点,我院创意写作中心毕然老师、钓鱼城研究院赵尔阳老师率领的“合川民谣调查收集行动特别小组”,出发前往钓鱼城附近的一个名为“百岁村”的古朴村落,去收集那些被遗忘在过去的民谣。几经转折,一行十三人的队伍终于登上了前往“百岁村”的汽车,当窗外的景色逐渐由高楼大厦变为了田埂绿野,充斥燃料刺鼻的空气变得清新自然,抬头看看前方布满泥泞破旧的站牌,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雨刚停,路上的积水还未蒸干,和着泥土,成为了一道道前进的阻碍,一步一个脚印,就这样我们艰难的向着村子里进发。在十字路口处我们碰到了一位老人,后面跟着她的女儿背着曾孙,手里还提着买回来的甘蔗和菜蔬,我扶着老人,肩负起送她回家的任务。路很长,很滑,我扶着老人小心的走过一个个水洼。路边开满了金色的野菊花,微风拂过,轻轻摇曳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一个迷途的少女倚靠在一旁嘴里哼着我听不懂的歌,偶尔从树林里窜出几只带着棕色斑纹的小麻雀,站在树枝上耷拉在脑袋看了看我们,又拖着肥胖的身体摇摇晃晃的飞走了。
“老人家今年高寿啊?”
“86岁”
“噢!您老果然是高寿啊,身体还挺硬朗的啊!”
“还行吧!我现在就是一个药罐子,占一个人口数,对家里来说是一个负担。”
“其实吧人老了都这样,只要吃得下饭,睡得着觉,每天心情快快乐乐的就知足了,你看你现在儿孙满堂了吧。”老人笑呵呵的答应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出了几丝红润,嘴角一笑露出了仅有的那一颗大门牙,本来就不大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隙,“老人家,你还记得你年轻时候的事情吗?给我讲讲吧。”
“记得啊,我年轻的时候吧,最开始就是跟着别人一起修房子,我那时候身子板硬,抢着男人的活儿干,拖水泥,搬石块......”我很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位矮小、佝偻着背的老人,暗暗钦佩,“之后身体就不行了,重活干不了了,就跟着别人一起,晚上工作别人干活我就负责拿个火把照亮,熟悉的好朋友吧就将就着我,跟着不熟悉的人一起别人就骂我只会偷懒还要钱吃饭,简直连牛都不如,别人骂我我也不还嘴,毕竟别人占理儿啊,其实那时候偷懒的人挺多的,可谁叫我是个女人呢。后来我就有了大女儿,就回家种田了,我们家里什么蔬菜都种,六月份的时候大丰收,那场面就感觉家里有吃不完的粮食,充满了希望。”
说到这里老人浑浊的眼睛里竟发着亮光,每个人都会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可历经时间的沉淀后回味起来也是韵味无穷,即使是苦的,或许也会带着草木的芳香,沁人心脾。
“老人家你年轻的时候会唱一些民谣吗?能现在给我唱来听听吗?”老人很腼腆一再推脱自己老了,以前的东西都忘了,哪儿还会唱什么歌啊,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终于说服了老人。
“唱个歌,唱个歌,我来唱个扯谎歌。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爸爸生婆婆。
我从嘎嘎当门,嘎嘎还在坐箩窝,
舅爷还在摇嘎婆。”
老人黝黑的脸上透出了红润的光泽,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唱完了还害羞的捂了捂脸,她说这是她以前哄小孩子的歌,几十年了,都忘得差不多了。我将老人送回了家中,硬是要留我在家里吃个便饭,我委婉拒绝了。走到田埂之上我回头看了看,老人竟一直默默的伫立在家门口,向我挥手道别,眼角分明流出了晶莹透亮的液体,我慌忙的转过头去,鼻子酸酸的,迈着大步往来时的方向走去,我知道我的身后有着一位矮小的老人,默默的伫立着看着我离去,很少有人这样陪她聊天甚至听她唱歌,我能看到她长而直的影子那么孤单,在田埂上不断延长,一直铺满我来时的路。
民谣不仅是一种悠久的文化,同时也贯穿了老人过去的经历与回忆。其实人就是这样,以前爱唱歌,唱破喉咙都没有人听懂,如今有人想听了,却不想唱了。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反思是否已经沉沦在这钢铁的森林里,却忘记了在记忆深处的重要的人或物呢?是否还记得那时的歌谣,以及给你唱歌谣的人呢?
[attach]33031[/attach]
[attach]33032[/attach]
(通讯工程系2014级2班 陈翔宇)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