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徒步丈量文化的厚度(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5-4-21 13:04     标题: 徒步丈量文化的厚度(一)

文化的厚重需要身临其境的感知,田野的道路需要一步步的丈量。2014年9月28日,时值金秋,细雨蒙蒙,移通学院非遗中心的学子踏上了走往郊区的泥巴路,也踏进了民俗文化的最深处。
这次的探访的村落为“濮岩村”,第一站便是“濮岩寺”。一行人在蒙蒙细雨的伴随下,沿移通学院后面的一条大道步行约四十分钟,来到一座古朴而高大的山门前。山的前面是一所大学,下面是一条崭新的公路。山门的横额上,题写着“濮岩寺”三个行楷大字。山门上竖排一副对联,上联是“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为“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走进山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殿。这座大殿,坐北朝南,巍峨壮观,是濮岩寺里的大雄宝殿。走进大雄宝殿,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北面山岩上,供奉着几龛栩栩如生的摩崖造像,有面目慈祥的如来,有活泼愉快的飞天,有三头六臂的金刚,还有传说中行侠仗义的济公活佛。这些摩崖造像,有古代开凿的,也有现在补修的。
沿着大雄宝殿侧面的台阶,踏上几步,经右边侧门进入濮岩寺大悲殿。大悲殿里,供奉着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面目慈祥的千手观音,背靠雄厚山岩,一千零七只手成放射状伸向四周,形成一个蔚为壮观的千手扇面。
大雄宝殿的左侧是财神殿,财神殿下散落着几块石碑,第一块行书碑刻“絕路常開”,落款为“辛巳年孟夏 德川 书”。第二块立于1999年的行楷碑刻“濮子墓诗”,诗文为清代乾隆年间合川官吏沈怀浚撰写。第三块正楷碑刻立于1998年,碑文为“游濮岩寺歌”,落款为“成化八年壬辰四月政仕赐进士资政大夫都察院都御史经游官郡人李实”。第四块楷行相间的碑刻立于1998年夏四月,碑文为“濮岩铭”,宋元祐五年(1090年),合川知州刘象功在《濮岩铭》中记载了濮岩寺盛况:“距城三里有僧舍,依大江林麓,楼观耸云如画者,伏于缣事间,其绝俗幽邃,历历可指。”
据称,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沦陷区学生流亡合川,国民政府则在濮岩寺下半部分设立国立二中,上半部分则作为“宪兵屯练处”。解放后,国家在国立二中基础上设立合川师范学校,下半部分继续作为校舍使用,上半部庙宇分别在“文革”中遭到破坏。我们今天游览的濮岩寺,是在古代濮岩寺上半部分基础上维修重建的一座庙宇。
随着步伐的放慢,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什么菩萨都要坐在莲花上”“为什么观世音也叫观音”“为什么地藏王菩萨在地狱”“菩萨的每种手印都代表什么意思”。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证明了学生研究文化的视角和角色在慢慢的深入。
离开濮岩寺,沿大道前行三公里,到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汇处,沿滨江路前行约一里,便是今天的第二站“三佛寺”。
三佛寺依山而建,气势磅礴,各殿堂均按我国古代传统民清建筑形式修建,整个建筑群体布局严谨,结构精致,主次分明,疏密得体。山门为新修建筑,上书“三佛寺”三个金色大字,下面是竖排对联一副,上联为“古刹濒嘉陵烟涛微茫普陀景”,下联为“灵山封鱼城云霓明灭鹫岭春”,门的对面是新建的江景公园,矗立一直金色卍字佛手。沿山上行,雄伟高大的天王殿、正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等主体殿堂,依次座落在倚山势而建的广阔台基上,一殿高于一殿逐级高升,气势磅礴。寺庙大门与嘉陵江直线距离仅为二百米,与举世闻名的古战场遗址钓鱼城隔江相望。
据称,三佛寺始建于南宋乾隆五十年,因江中水多滩急,众商贾捐资于石崖上雕塑佛像一尊,予以供奉,意在保佑过往船只平安。
寺名以重庆潼南大佛、合川涞滩二佛为序,取名曰:三佛寺。寺院在文革时曾被损坏,一九九四年在政-府和宗教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逐渐修复,至2003年经人民政府和民族宗教事物局正式发文批准为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2013年进行了全面的重修。
参观完两座寺庙,一帮学生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开来,每人都在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
出了庙门,沿江而下,继续接下来的村落探访……
[attach]32999[/attach]
[attach]33000[/attach]
[attach]33001[/attach]
[attach]33002[/attach]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