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乡愁”的实质是一种传统美德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李扬教授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耳朵
时间:
2015-4-3 11:52
标题:
“乡愁”的实质是一种传统美德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李扬教授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同样也引起中国海洋大学学子的热议。就这一话题,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民俗学专家李扬教授。
记者:李教授,您好。最近热播的《记住乡愁》栏目,引发了大家对于家乡民风民俗的热烈讨论,那么,在您看来,“乡愁”所要表达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李扬:对于这个栏目,我也有所关注。这部纪录片是中宣部等四个部门联合央视走遍了山东等十余个省市区,历时半年之久才拍摄完成的,其制作十分精良。“乡愁”作为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它所表达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愁”隐藏着人们对于城乡社会结构变动的不安情绪。目前全国大约有60万个自然村落,5000座古村落。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许多的自然村落正在消失,变为城镇或城市,人们的生活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传统的居住环境消失了,家族观念被打破了,农民渐渐转向工业、商业、第三产业等其他行业……在“安土重迁”的农村观念中,一时间很难接受城乡社会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种种变化。
二、“乡愁”不仅仅是农村社会的 “乡愁”,而且也是大部分城市人的“乡愁”。为什么这么说呢?许多的城市人,包括我们这一辈,还有许多年轻人,都与农村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的童年时代,有段时间就是在农村地区度过的,当前在城市谋生的许多年轻人的父母也都居住在农村。乡村,是许多中国人的第一故乡,“乡愁”同时也是这部分人的“乡愁”。城乡结构的变动,对于这部分城市人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
三、“乡愁”是现代中国人的寻根之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股“寻根文学”的热潮。其实,《记住乡愁》这部纪录片也是“寻根文化”在新时代的另一种彰显形式。这部纪录片在文化层面上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根脉在哪里等许多的重要问题。比如说,屏山村的孝道传家、白鹭村的积善成德、汤满村的诚实守信等等,这些传统美德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补充的养分。
记者:李教授,您认为“乡愁”能够被人们“记住”吗?
李扬:这部纪录片的名字虽然叫“记住乡愁”,但是,我想,它表达的内涵绝不仅仅是让我们“记住”。其实,比“记住乡愁”更为重要的理念是“留住乡愁”。如果“乡愁”仅仅是停留在被“记住”的层面的话,那么我们的文化寻根之旅就是失败的。
在民俗学领域,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俗”是“历史的化石是遗留物”。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是完全正确。同样,如果“乡愁”仅仅是被“记住”的话,那么“乡愁”也就成为了“遗留物”。换句话说,“乡愁”也就成为了中国人的“记忆”,在现实社会中它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它所代表的中华美德也变为了“历史的化石”。
其实,“乡愁”传达的是中国人的道德理念、价值判断、生活准则等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实质是一种传统美德,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那样简单。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关于“真、善、美”理念的表达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对于“乡愁”的理解,不应该过于狭隘。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动,但是我们对于道德的追求同样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乡愁”的核心就是中国人对于“真、善、美”的向往。
所以,关于“乡愁”话题的讨论,除了被“记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留住”,也就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记者:李教授,您从事民俗学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教学经验十分丰富,请您结合海大的民俗学专业课程设置等情况,谈一谈如何让传统的乡风民俗被学生 “理解”“记住”和“留住”?
李扬:我校文新学院设置了民俗学、民间文学两门课程,另外还开设过民俗文化全校通识课,其中民俗学是山东省首批百门高校精品课程之一。在古代文学硕士点下,设置了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方向,迄今为止已经培养了40余名硕士生。这些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同学们初步认识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现在的民俗兴趣小组有成员百余人,新近成立的国学社也专设了民俗组。每年都有许多同学选择民俗学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或者SRDP、“三下乡”的主题,进行相关调查。相信这些课程和活动,都会让同学们记住、留住、传承民俗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 第1887期(2015年4月2日) - 第01版:专版
作者:
小虫虫
时间:
2020-6-16 07:35
前来考古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