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追思先贤】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治学一代师 ——为纪念姜彬先生而作
[打印本页]
作者:
忆谦
时间:
2015-3-30 22:45
标题:
【追思先贤】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治学一代师 ——为纪念姜彬先生而作
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治学一代师
——为纪念姜彬先生而作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 游红霞
1921年,一个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年份,姜彬先生诞生于浙东名镇——慈溪观海卫,他是中国的同龄人。在大革命的风云变幻下,慈溪的海是那样神秘而恐怖,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使姜彬先生萌发出对诗意的向往,更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成就了民间文艺学界的一代宗师。
姜彬先生见证了解放前中国社会的跌宕浮沉,他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在战争年代,为了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情操、提高自己文艺创作的能力,他着意搜集民间口头作品,倾力关注和研究民间文学。姜彬先生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生涯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由起初的文艺工作过度为学理探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民间文学,探索民间文学的各种历史形态和发展过程,以及“五四”以来学术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历史与经验。1958年,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发起“新民歌运动”,这曾经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向,是“文化大跃进”的标志。当时,姜彬先生以笔名“天鹰”撰写专著《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从文艺学的角度描述新民歌创作的基本情况,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奠定了姜彬先生民间文学研究的基础。
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又一次陷入动荡,姜彬先生一面承受着各种冲击,一面对民间文学事业锲而不舍。七十年代末“文革”风波平息,民间文学界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年过半百的姜彬先生一如往年意气风发,兢兢业业地从事着民间文学研究,他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着力于从学术史的角度研究民间文学。
姜彬先生的重大学术贡献是对吴语民间文学的研究,他是民间文学研究“吴语协作区”的领军人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他联合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的民间文艺研究者成立“吴语研究学会”,着重探究吴歌(尤其是长篇吴歌)及传说故事(《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时,江浙沪形成了一个吴歌研究的高潮,并且逐渐波及到吴越民间故事研究、吴越民间传说研究、吴越民间神话研究等其他的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此外,姜彬先生与时俱进,对社会主义新故事进行深入的挖掘,这项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成果累累、人才辈出。80年代末,时值1986年他从上海社科院退休,仍坚持工作,先后担任《民间文艺季刊》(1986-1990)、《中国民间文化》(1991-1996)的主编,《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的主编,还主编出版了《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等学术著作。这一时期,姜彬先生把民间文学的研究拓展到民间文化领域,这一转型的标志是两项国家重点项目:“江南民间信仰民俗研究”、“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研究”,两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奖项。
姜彬先生的民间文化研究以区域文化为背景,并拓展到对民间民俗文化的综合研究,他将学术视线聚焦于滋养着他的吴越大地,专注于“吴越民间文化系列研究”,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学术贡献。姜彬先生有敏锐的学术视角,他留心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吴越一带日趋城市化、现代化,佛、道、巫等民间信仰及其种种仪式,仅存于部分农村、山区、海岛的少数中老年人的脑海中,青年人更是知之甚少,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日趋式微,即将成为历史陈迹。姜先生感到情势紧迫,必须抢救。于是,“吴越民间信仰民俗”成为他第一个区域民间文化课题,副标题是“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姜彬先生不顾年迈的身体,亲历亲为,跑遍江南各地,并发动基层文化工作者做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他召集组成一个十余人的课题组,在这些报告的基础上反复研讨,撰写出一部五十多万字的学术专著《吴越民间信仰民俗》,199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这部著作先后获得上海社科院的特别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是吴越民间文化系列研究的奠基之作。
接下来,姜彬先生开始进行第二项研究工作,他根据自然地理的特点,将江南吴越地区分为三大板块:平原水乡、南方山区和东海群岛,在此基础上计划做三个课题,对吴越地区的民间文化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首先进行的是《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课题研究,当时,姜彬同志已经年越古稀,但仍坚持亲自外出做田野调查。为了了解江南稻作区的悠久历史,他考察了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为得到第一手研究资料,他率领一支精锐的学术团队展开“群体攻关”,召开一系列调查会和研讨会。姜彬先生博览全书,毕生专攻、既专且博,他念兹在兹、用力甚勤将调查材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深度开掘研究对象,并触类旁通地向广度拓展。课题组通力合作,撰写出浩瀚巨著《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的初稿,长达70多万字。姜彬先生治学严谨,对初稿反复审阅、字斟句酌,在七八月的酷暑下,挥汗如雨地批阅修改,精益求精,力争尽善尽美。这项课题从1991年启动,历时长达六个春秋。1996年,《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沉甸甸的学术精品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先后获得上海社科院特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和全国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如果说“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课题是对吴越平原水乡文化的探究,那么与之同时进行的“吴越地区岛屿与港口文化研究”则是对东海群岛文化展开的。早在90年代初,已经80高龄的姜彬先生就已经将民间文学研究的领域由江南水乡拓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把吴越地区的岛屿、港口的诸多民俗事象列入研究项目。1997年开始,姜彬同志主持《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课题。他依然发动大家作深入调查,写调查报告,亲自到宁波沿海地区和嵊泗列岛等东海岛屿进行考察和调查,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研讨。正当书稿写到一半左右时,2002年6月初,他的胃部被发现生了个癌肿。然而,病魔损害了他的健康,却摧折不了他顽强的意志。他努力支撑着日见虚弱的病体,仔细审阅加工每位作者的稿件,一边化疗一边工作,如此延续了两年半时间。他在病中以精深的造诣和超凡的毅力写成《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一书的《序论》。
在姜彬先生的晚年时期,身体每况愈下,然而他倾其所有发挥着最后的能量,着力研究南部山区的民俗文化,开始《吴越山区文化与民俗》的课题。那是一段“夕阳红”的岁月。他在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看稿、写序。病榻上的姜彬先生难舍民间情怀,念念不忘田野作业,他曾走出病房,在吴越南部山区一位渔民的搀扶下,健步攀登上一座陡峭的山岗。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怎能不让世人敬佩!
姜彬先生是民间文艺学的泰山北斗,也是卓越的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凤泊鸾漂。他在从事吴越民间文化研究的间隙写了不少散文,有记游的,有写人的,有回忆革命战争年代的,有记录出国访问印象的……1999年出版的散文集《江海情怀》,长达30余万字,一字一句彰显着姜彬先生优美的文采、高尚的情操。
2004年12月16日,巨星陨落,姜彬先生于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民俗学界痛失巨擘,扼腕叹息。姜彬先生一生为人正直淳朴、诚恳善良,他有广阔的胸怀,澹泊明志、宁静致远,从不计个人得失。他有高风亮节的情操,有平易近人的亲和。他一生安于贫贱,对真理孜孜不倦。姜彬先生是成果卓著的学者,也是伟大的教育者,他言传身教,带领一批批研究生,让民间文学事业薪火相传,他为上海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设计了宏伟蓝图。
姜彬先生做学问强调实证研究、重视社会调查。他一边认真学习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理论;一边带领一个个学术团队,走遍了我国大江南北,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无数个城镇与村落,从事各项社会考察与实践活动。据姜老的得意门生蔡丰明先生回忆,他曾在1986年冬天,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带领蔡先生等研究生住进南江东海乡的一个农民旅馆,盖着一条薄被采访了许多村民。1999年夏日,姜彬先生又率众弟子爬上浙江宁波慈溪踏篷山的山顶,考察徐福东渡的踪迹。在江苏苏州、无锡、太仓、昆山,浙江宁波、慈溪、余姚、嘉兴、湖州等许多村落与城镇中,几乎都留下了姜彬先生的足迹。除了在书斋教书育人、培养民间文艺学的衣钵传人外,姜彬先生还在社会上培养了一支支活跃于江南城乡的调查队伍,启迪一大批民间文学爱好者走上了学术之路。
姜彬先生是优秀的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他最早提出“区域民间文化学研究”的命题,树起吴越地区民俗研究的大旗,创建了广受学界重视的江南民间文学学派。作为学界的传人,当秉承姜老的治学精神和人格情操,力争将其事业发扬光大,为民俗学界添砖加瓦。
[
本帖最后由 忆谦 于 2015-3-30 22:48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