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岷江上游羌族宗教文化以近论体系进行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较早关注和解读羌族宗教文化的西方学者有陶然士(Rev. T.Torrance)、葛维汉(D.C.Graham)。英国牧师陶然士(Torrance,Thomas)先后出版了《青衣羌——羌人的历史、习俗和宗教》(The History,Customs and Religion of Ch’iang)(美国圣公会,1920,原件保存在今阿坝州汶川县档案馆)、《中国最早的传教士:古代的以色列人》(China''First Missionaries:Ancient Israelites)(Thynne and Co,1936)等著作,探索了一些有关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观念,1924年3月12日,他在成都华西边疆研究会上的讲演《羌族宗教的基本观念》中初次提出羌族宗教“(而)只能是一神教,和犹太人的宗教同源。” [2](P.125)后整理成文《羌族宗教的基本灵性概念》(《中国西部疆域研究社期刊》,1935),但他的研究主要还是为了传教目的。1933年,葛维汉(Graham,David)在《羌人的习俗和宗教》(The Customs and Religions of the Ch''iang)中对羌族宗教神灵信仰作出了详细列举和论证,指出羌族不是一神论者,也不是以色列人的后裔。 [3](P.219)加曼(Schuyler V. R. Cammann)基于自身1938年在羌区的生活经历和学术观察,他也反对陶然士将羌人视为“西部犹太人”的命题。加曼在《四川西部的羌族:被误称为“中国西部的犹太人”》(Monographs ofthe Jewish Historical Society of Hong Kong, Vo.l III ,1990)指出面对20世纪中期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羌民族宗教文化习俗将与坚强的羌民族一样继续存在。日本学者中岛敏《宋朝与西夏西羌部落之争》(《历史学研究》1卷,1934,6),主要讨论宋和西夏战争对西羌的影响。白川静《羌族考》(《甲骨全文学论丛》第9册,自印,1958)对羌族的历史进行探讨。1980年以后,日本学者对羌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松冈正子所著《羌族与四族: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的少数民族》(东京书房,2000),从民族学切入羌族研究。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者工藤元男与四川大学卢丁教授共同主编了系列丛书《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和《四川西部人文历史文化综合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研究报告之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两本书在田野与考古基础上对羌族社会、宗教、历史、文化进行调研与探索,发掘大量珍贵的学术资料。法国学者石泰安著、耿升译《川甘青走廊的古部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对川甘青走廊中一些古老部族进行研究。英国学者詹·乔·弗雷著、李新萍等译《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中国文联出版社,1992)一书中,对羌石雕和碉房建筑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韩国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辨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对殷周羌族、周代姜姓诸族进行考证分析。Ralph Covell著、焦玉琴译《羌人的宗教及民族渊源考》(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一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中对羌人的起源、羌族的宗教以及陶然士、葛维汉的工作做全面的分析。
Ralph Covell曾经指出,要了解一个封闭民族的宗教信仰及文化,有两种途径,一是由人类学家与该族民对话,调查宗教遗迹,探察历史档案;二是由一个非常细心的考察者,长期切实的与他们共同生活,并参与他们的宗教活动。 [9](P.231)综观开始于20世纪初的国内外学者关于羌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虽然其目的各异,但大多是建立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其艰辛努力整理出的有关羌民族宗教文化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客观上为后来的研究者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有筚路蓝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