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中:给予民间文学应有的发展空间
时间:2014年12月09日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万建中
80年前,钟敬文先生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名称,指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内容,“就是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特点、起源、发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叙述与说明”。简言之,民间文艺学是一门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在现行学科目录中,该学科就被称为民间文学。
在民间文学下面,还有神话学、史诗学、传说学、故事学、歌谣学、谚语学、谜语学以及民间戏曲、民间说唱、民间语言等,它们是民间文学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同时本身又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门类。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区域内广大民众群体创作和传播口头文学的活动,它是以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的,为一个表演的过程。口头文学属于民众自己的知识,是民众自己叙述的知识,是民众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展演。
在高校开展民间文学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大潮汹涌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民间文学方面的课程可以弥补大学生在基层文化知识方面的缺失,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优化知识结构,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传承。56个民族极为丰厚的民间文学资源和遗产有助于激发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当前民间文学学科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校民间文学学科点的不足,学界对民间文学学科认识的偏差,尤其是学科体制将这一学科排斥于学科目录之外,严重制约了这一学科的继续发展。
中国民间文学(含民俗学)学科原本在中国语言文学门类之下,是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并列,设置于中文系。在现代文艺类的体系中,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外国文学并列,这三种文学形态在精神特质上也各有特点和功用,互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997年学科目录调整,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归入一级学科社会学,与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并列。教育部2012年版的“学科目录”中,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仍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依旧为法学类“社会学”属下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没有获得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园地。
民间文学在国家学科体制中的位置发生陡然的变化,从文学门类二级学科降为法学门类三级学科,被作为民俗学的一部分放置在社会学之下,学科的独立性丧失,学科发展愈发艰难。为适应学科目录的变化,有少数几所高校把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从中文系调入社会学系(院),而社会学又不能接纳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发展空间不仅没有扩大,反而急剧萎缩。这甚至意味着在未来10年内,与这一学科命运休戚相关的从业者及学人将继续遭遇那些由于学科分类有失科学带来的问题,承受那些因学科身份认同困扰导致的压力与忧虑。民间文学学科延续着十分尴尬的处境,陷入极大的发展危机当中。
文学属于人文科学,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方面均存在很大不同,将中国民间文学置于社会学之下,有悖于民间文学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似乎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不需要民间文学的参与。于是,民间文学学科被边缘化。
在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分类中,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被归为社会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不在同一系统。民间文学专业的学科在中文系通常被视为特殊专业而被“特殊”对待。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为便于录取时各专业之间生源可以互相调剂,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基础课试卷是通用的,唯独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是单独进行的。其他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专业之间互选的情况非常普遍,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则很少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所开课程一般也是“自产自销”。教学方面如此,科研方面同样难以摆脱孤立的命运,民间文学的教师很难进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梯队中,共同做某一课题。在申报课题时,民间文学专业的教师常因不能确定所报课题应该归属哪个学科而左右为难。
在教育体制内,民间文学学科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导致民间文学学科点的建设严重滞后。如今,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大和华中师大等少数高校能够培养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博士,能够招收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的高校同样为数不多,屈指可数。高学历的民俗学人才匮乏,具备增设民俗学学科点条件的高校几乎阙如。许多高校民俗学硕士学科点的教师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原本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与教学的,由于热爱民俗学才转行的。全国大部分省份没有民俗学学科点,这种情况同与民俗学关系密切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就所有文科的二级学科而言,这种情况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要让民间文学摆脱当前的困境,可以采取两种调整方式:一是将民间文学重新纳入中国语言文学门类,理由如下:1.中国民间文学一直是在中国语言文学大的学科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如今,90%以上的民俗学学科仍在中文系或人文学院。2.中国民间文学属于人文科学,与中国语言文学有直接的关联性。3.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实际上是在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民俗学学者主要在研究民间文学。
另一可行的而又有广阔前途的措施,就是建立和发展民间艺术学。民间艺术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与已是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相对应。民间艺术的种类非常丰富,由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谣、舞蹈、乐曲、民间小戏、民间说唱、杂技等)和民间美术(绘画、建筑、手工、刺绣、剪纸、泥塑、陶器、中国结等)三大类组成,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是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因子。民间文学可以作为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在民间艺术学的学科框架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民间文学的发展完全不必与民俗学捆绑在一起。民俗学可以继续留在社会学,民间文学则进入民间艺术学科体系之中,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前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市政协常委)
原帖由 宁锐 于 2014-12-10 06:02 发表
要让民间文学摆脱当前的困境,可以采取两种调整方式:一是将民间文学重新纳入中国语言文学门类.另一可行的而又有广阔前途的措施,就是建立和发展民间艺术学。--设想很好!缺人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