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请问有谁在做“文化飞地”的研究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12-4 11:56     标题: 请问有谁在做“文化飞地”的研究吗?

请问有谁知道谁在做“文化飞地”的研究吗?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4-12-4 12:57

请问谁知道什么叫文化飞地吗?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4-12-4 13:48

随州市有1块飞地在河南信阳,小林镇的飞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是现在双冲村的一个小组,在河南信阳市吴家店镇辖区内,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去。
        据说在山东的飞地是河南范县老县城
       在湖北的飞地是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石槽沟村
老师说的文化飞地是指移民方言岛、文化孤岛之类的吗?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2-4 13:55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文化飞地,不完全是行政区飞地吧。我觉得木兰山人研究的不正是文化飞地么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4-12-4 14:11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4-12-4 11:56 发表
请问有谁知道谁在做“文化飞地”的研究吗?
不敢说“研究”,小可在2002年第4期的《民俗研究》上发表了一篇《一块文化“飞地”》短文,是为燕达和高嵩著《六百年屯堡》一书写的序言;同年12月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文化圈与文化“飞地”》,后发表于美国纽约出版的《中外论坛》(中文版)2003年第2期上,又收入拙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
作者: 大高    时间: 2014-12-4 16:22

引用:
原帖由 边缘人 于 2014-12-4 14:11 发表


不敢说“研究”,小可在2002年第4期的《民俗研究》上发表了一篇《一块文化“飞地”》短文,是为燕达和高嵩著《六百年屯堡》一书写的序言;

《六百年屯堡》序

刘锡诚



    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国思想界陆续冲破一些禁区和摆脱“左”的樊篱,各地开始大量发掘和公布了许多过去不敢问津的民间文化遗存,包括常被误解为封建迷信的民间宗教和巫术巫蛊等文化现象。1983年,周扬先生生前曾把这次思想解放,称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加以论述。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不久,贵州的文化界人士就把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介绍到了全国,从而使我们知道,在那里的乡野民间,至今还保存着五六百年前明代初年朱家王朝以“调北征南”和戍边名义由原居地安徽等地派去的皇家军队的后裔,他们的文化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被保存下来。80年代末,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人类学和民俗学家王秋桂先生主持启动一个庞大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研究”计划,安顺地区的军傩——地戏也被列入其中,因而在当地对傩文化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调查。课题完成后,秋桂向我们赠送了他本人与当地文化研究者沈福馨两人合作编著的《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民俗曲艺丛书,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年出版)一书,从而使我们有了更多的材料,对军傩——地戏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与以往专事地戏调查的朋友们所做的不同,燕达和高嵩这两位年轻的学人,选择了另外的一个角度,即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在安顺的一些典型的汉军遗民村落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他们着眼于那里的明代汉族遗民及其全部文化遗存。他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亦图亦文的叙事方式,撰写了一本包括遗民们的世系、语言、地名、礼俗、信仰、建筑、地戏、衣饰、商贾、工艺、节日民俗等方面内容的专著,并以《明王朝纪事——屯堡:过去的汉族》为题,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第5期上发表了部分章节。这种以田野调查和实证的方法,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获取的人类学、民俗学资料,对于研究几百年来文化的变迁,特别是地理环境与人文条件、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对文化的交融与抗拒、移动和变异所发生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样的文化传播和传承,在传统的人文学术界是压根儿被忽视的。因此,这方面的任何成绩,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建设的新贡献。

    历史上的移民问题,尤其是遗民问题,所在多有,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注意了。而从文化学上对由于遗民而形成的文化“飞地”问题、由于战乱兵祸或自然灾害或民族迁徙而导致的文化断裂问题等,却至今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如今几近泛滥的传统国学和新国学研究,对这样的问题,要么是根本没有兴趣,要么是根本不懂。而这样的研究,对于中国文化的整合与继承、对于解开中华文化的许多谜团,自然是非常有益的。以安顺明代遗民而论,除了史籍和方志上的记载而外,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动翔实的资料。清·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秋九月壬午,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征云南。”这支征伐云南的30万大军途经贵州,就以安顺为屯军之地,其家属(家口)也随之发至此地,设立屯堡。据《安顺府志》卷十五“风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领十二屯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这些来自安徽等地的内地汉族军人及其家属在安顺的一些地方落地生根,他们不仅在居住上自成体系(被称为屯堡人),而且带来了和坚守着他们的文化及其传统,如在狗场屯和鸡场屯建立了自己的家堂(家庙)汪公庙;他们尊奉着老家凤阳的传统礼俗,坚守着自己的神灵信仰,如大王菩萨、关帝圣君、杨泗将军、葛公大王、城隍、文昌、土地、田祖、厉坛、龙王、傩神、马王、牛王、五显、东岳、川主、华光、观音、灵官、鲁班、水星、祖芝、黑神、财神等;他们保存着并续写着族谱家谱,以追念自己的祖先和教导子孙不忘自己的来历;他们坚守着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和衣着服饰,只要见到穿着蓝色大襟镶边衣服的妇女,不用着意介绍就知道是自己的族人;他们还顽强地把祖先创制的传说、音乐、戏剧、手艺、雕像等文化保存和传承下来……对他们中的每一个家族、家庭和担负着传承重任的男子来说,把祖上创制的文化传承下去,以至永远,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在燕达和高嵩的书里,感触到了在这块文化“飞地”上,这些明代内地遗民为保存民族和家族的传统而作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卓越成就。

    当下的中国学界,欧风美雨似呈不挡之势,几乎所有的理论构架和原理,都要靠贩夫走卒们长途贩运。好在如今有了超音速飞机,有了国际互连网,不必再用驴马驮骆驼载了,也不必再乘槎飘洋过海,费那样大的劲了,一夜之间就能把西方媒体上的新玩意儿搬运过来。当然贩夫走卒们的任务,就是贩运,对他们的贩运不能多所责怪。所以责有烦言,是因为那些“言必称美国”(不再言必称希腊了)的学者,他们对中国人自己的传统不懂不学不继承不发扬,只靠舶来洋货过日子,既“食古不化”,也“食洋不化”,甚至闹出了不少笑话。本书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到民间去,以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记录和拍摄的安顺地区某些屯堡人的现存活态文化资料,证实了我们的古代先哲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文化发展规律:“礼失,求诸于野。”在今天还是管用的。安顺屯堡人的老家安徽凤阳、江南一带,五六百年前的那些文化形态和文化面貌,在历史的沧桑中已经发生了巨变,许许多多民俗事象已风流云散,被历史的烟尘吞没殆尽了,可是在关山阻隔、交通封闭、信息欠畅、文化交融较为缓慢的安顺地区,他们的文化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文化上的“化石”,真可谓幸哉幸哉!

    他们的书就要付梓,要我为其写序。尽管我没有到过名扬四海的安顺,更没有亲身考察过那里的遗民及其文化形态,但我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十分感到兴趣,所以也就不揣浅薄,提笔写了上面的一通言论,权当序言。至于其中的观点能否成立,有多少谬误,就请读者和方家不吝批评指教了。(此文系为《六百年屯堡——明王朝纪事》所作的序言)
2002年6月27日写于北京寓所
燕达、高嵩著文、高冰摄影《六百年屯堡——明王朝遗民纪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2a10e0100g243.html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2-4 16:27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哈,终于现身了。。。祝闭关写作愉快!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12-4 18:15

引用:
原帖由 边缘人 于 2014-12-4 14:11 发表


不敢说“研究”,小可在2002年第4期的《民俗研究》上发表了一篇《一块文化“飞地”》短文,是为燕达和高嵩著《六百年屯堡》一书写的序言;同年12月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 ...
哈哈,居然真的惊动锡诚老师了?
正是因为您这篇文章,有家出版社找到我头上,想约您写一本类似于《六百年屯堡研究》的专著,
但我跟他们说,刘老师年纪大,可能不适合为了你们的课题去蹲田野。
于是,他们让我问问民俗学界还有没有年轻点的学者有这方面的成果,他们愿意资助出版。
这不,我就到民俗学论坛吆喝来了。

作者: 孟真真    时间: 2014-12-4 19:43

d=====( ̄▽ ̄*)b [顶!]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4-12-4 20:36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我是肯定不行了,尽管我有很多宏愿,看来无法实施了。连回忆录也写不了啦,写点散文随笔度日吧,这个题目好,您倒是个最理想的对象。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4-12-4 22:25

祝福二位施主吉祥!
引用:
原帖由 边缘人 于 2014-12-4 20:36 发表
我是肯定不行了,尽管我有很多宏愿,看来无法实施了。连回忆录也写不了啦,写点散文随笔度日吧,这个题目好,您倒是个最理想的对象。

作者: 张润平    时间: 2014-12-4 22:29

“飞地”问题还真值得探讨!现在剩下的也只得是”文化飞地“了。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12-5 08:55

引用:
原帖由 边缘人 于 2014-12-4 20:36 发表
我是肯定不行了,尽管我有很多宏愿,看来无法实施了。连回忆录也写不了啦,写点散文随笔度日吧,这个题目好,您倒是个最理想的对象。
锡诚老师自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笔耕不辍,著作宏富,多年积累喷薄而出,令人叹为观止。
您的成果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您的工作干劲也是鼓励我们前行的鞭策力量!
关于文化飞地的研究,出版社是想找一个有固定调查点,有成熟思路和目标的学者,目前我还不是他们的搜寻对象。
但我会把锡诚老师的教诲铭记心间。
其实我这几年因为羡慕泳超的洪洞研究成果,也一直在关注和等待、寻找一个适合我进入的田野,以实现我的“田野实验”。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4-12-5 15:22     标题: 回复 13# 的帖子

号外号外:施爱东要“告别文本”啦!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4-12-5 15:47

帮木兰山人说说他的研究:

他目前正在做太湖边的一块“文化飞地”的研究,是一个移民社区,不过这里的“移民”不是现代城市化意义上的移民,是很有历史感的移民。详细的还是听他自己说吧。

我的想法是,人类学早期的民族志其实就是做的“文化孤岛”式的研究,就理想的田野类型来看,文化孤岛、文化飞地当然是民俗学人类学最好的对象,因为它符合学者心中对“自在”社区的想象。所以,海岛的研究与湖泽地区的研究有相似之处,疍民、流民……等等,当然这似乎落入到族群研究的范式了,似乎是地方化与全球化、文明上山(下海)与否的问题。

锡城先生的研究让我想到了某些学者最近在西南地区做的军屯、卫所文化的研究,将其类比于建国后的兵团、三线建设、油田社区不知是否恰当。从这一点来理解中国,可以说文化飞地的研究并非是寻找一个个独特的文化奇观,反而能看到国家权力场域中(顺应或逃逸),移民是常态、移民社区是常态,因此造就的文化飞地是常态。

另外,民俗学家可能最为看重的是:何种力量让这些移民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是记忆生理还是心理,或是某种策略性的坚持?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今天去琉球、去日本、韩国、东南亚华人社区亦能发现所谓的文化飞地。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4-12-5 18:33

,老师估计也不是要我所做的这种移民社区的研究吧,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像走西口、闯关东、湖广填四川之类移民运动所形成的移民方言岛太多了,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很多。
山间野人总是会有很好的想法, 很受益呢。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12-5 20:41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4-12-5 18:33 发表
,老师估计也不是要我所做的这种移民社区的研究吧,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像走西口、闯关东、湖广填四川之类移民运动所形成的移民方言岛太多了,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很多。
山间野人总是会有很好的想法, 很受益呢 ...
要不你把博士论文的内容提要发一份给我,我帮你转给出版社编辑,说不定你的博士论文一答辩他们就帮你出版了。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4-12-6 13:38

引用:
原帖由 山间野人 于 2014-12-5 15:22 发表
号外号外:施爱东要“告别文本”啦!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12-6 16:58

不许笑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4-12-6 18:54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4-12-6 19:22     标题: 提供两块“文化飞地”

如诸位所说,“文化飞地”值得发掘和研究。燕达、高嵩有此著后,曾被美国福特基金会发现,先助他们到北大进修和学习语言,然后到美国去深造。
我还有两个地方,可供有志者去考察和研究。一个是太湖边上的一个可能是苗族的群体,她们至今还穿着类似苗族的纹饰的服装。在苏州甪直的博物馆里,有她们的陈列。台湾的《汉声》老板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和图录,但只是描述,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索。第二个地方,是武当山皱褶里的农村,李征康调查发现的伍家沟故事村一带,陈连山率领北大同学调查过的吕家河民歌村一带,这一带广袤地区是明王朝当年修建武当山宫观的时候,调去20万内地农民和手工工人大军,这些人落户于此地。当年有的村子可能是烧石灰的,有的村子可能是木匠群体,有的村子可能是烧砖的,等等等等。因大山环抱,这些村子至今还保留着内地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的残余。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4-12-6 21:43

老师提到的太湖边的苗族服装是指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中的“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吗?看介绍里说是”汉民族服饰的杰出代表,是吴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该服饰主要分布在以甪直为中心的360平方公里的水乡地区,其中以甪直镇的水乡妇女服饰款式最美,堪称代表。“但看有博文亦提到另一种说法:”1852年后,苏州市作为太平军的根据地,大量广西人(部分少数民族)进入苏州,其中一些人不满洪秀全等太平军首领的荒淫无耻、倒行逆施的行为,遂逃蹑于苏州市甪直民间---并带来了这种服装。(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f442f401014idi.html)”
作者: 边缘人    时间: 2014-12-7 07:55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对太湖边上的这个群体,我曾两次去过,但都没有深入探究,我比较相信是外来的少数民族的遗民这一说法。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