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紧急求助】近代女性的生产活动与长途旅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09:03     标题: 【紧急求助】近代女性的生产活动与长途旅行

大家好!
紧急求助!

我这学期在日本选了一门民俗学的课程,教材是近代(二十世纪初)日本九州旁边一个小岛上的内容。
我需要写一部分内容的读书报告,老师说希望我和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
可是我对中国的内容也不是很了解,想要请教大家。

具体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女人在稻田劳作,教材中日本当时当地的女性和男性一起在稻田中劳作,并和男人竞争工作效率。
中国稻作地区也是这样吗?还是传统所说的男耕女织,女人不下地去呢?

第二部分是少女在结婚前为了开拓眼界去进行长途旅行,之后再回到家乡结婚生子继续劳作。
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种现象,中国女性有这种情况吗?

请问关于这两方面内容,请问大家有什么对应的参考文献资料吗?
急求!先谢过大家了!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1-18 09:52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你提到的第二部分内容,我并不熟悉,目力所及,似乎也没有见到。但现在(80后、90后)结婚前去长途旅行的情况很普遍,我的朋友,有相当一部分女性,结婚前会独自去与昆明较为不同的地区旅行,比如马尔代夫、柬埔寨、苏梅岛、尼泊尔、新疆、甘肃、青海等。

你所提及的第一部分。我愿意分享一点所见。
     哈尼族(族群主体生活在云南南部,以及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毗邻地区)在进行山地梯田水稻种植时,妇女和男性一样参加每个环节,有些环节妇女的细心更有助于提高劳作效率,比如插秧、祭祀、开秧门、收割、育种、捉梯田鱼等。但这并非出于“竞争”工作效率。而是山地水稻极其艰苦的耕作条件使然,需要这样的角色分工。男人更多负责梯田水利系统的修建、犁田、运输等工作。当然,相当一部分哈尼族并非种植水稻田,而是游耕,游耕旱作这样的粗放生产中则男性的作用更大。
     在云南其他平原(坝子)稻作民族中,比如大部分傣族、白族、汉族,部分彝族等,女性参与劳动也非常普遍,但也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亚热带、热带地区以家庭为单位的稻田体系,需要女性作为劳动力参与其中,对于中小规模精耕稻田而言,女性劳动能力与男性并无太大差距。但对一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稻作区而言,男性承担更多劳动。多季、多种精耕水稻,女性的普遍细腻更有助提高效率。
    在滇池平原,汉族、彝族、白族的水稻村落中,女性参与劳动也和上述情形一样。在人民公社时期,男女老少都算劳动力,计工分。但实际情形表明,青年男性挣得的工分往往远超女性。因此说女性参与稻作,是从特定情形的角色分工出发的,而不是出于盲目的“平等主义”、“平均主义”。
    一孔之见。
    建议参考日本学者  欠 端实、君岛久子、伊藤清司等论文。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11:30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您解惑!
原来是这样,之前一直以为农业生产活动女性是不参与的呢,孤陋寡闻了。
我马上去图书馆查找一下您推荐的论文,之后若有问题可能还要向您请教。
关于第二部分,真的有这样的旅行啊,因为什么去选择独自旅行呢?有没有旅行者写过回忆录或者旅行随笔呢?
再次谢谢您!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4-11-18 11:55

上次在课上听老师提过,福建还是哪里的一个地方,主要都是女人种地的,因为男人需要出海打渔,相比起种地更危险,所以即便男人在家也是由女人种地。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4-11-18 12:30

以“稻作文化”查一下中文文献试试呗,这方面有一些材料。
长途旅行肯定不会太多,一般是男性的“休闲活动”或者交游方式。女性长途跋涉,在朝圣活动中才会出现。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4-11-18 12:34

楼主是在城市长大的吧。
       上次在云南大理,了解到白族传统上是女人干活和女人管家的。汉族的话,你设想的“传统所说的男耕女织,女人不下地去”,倒像是在说牛郎织女,实际上也要看时代特点、地区差异。中国这么多民族,差异性也大,你的比较还是不要太泛泛了吧,不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种比较。

[ 本帖最后由 虾哥 于 2014-11-18 12:35 编辑 ]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1-18 19:37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长途旅行这个,我说的是城市里的,,原因我不清楚,但是他们会在网络社交、微信等终端晒出照片或者感想。但我想这个纯粹是旅行,似乎和结婚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11-18 20:50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 - 学科知识仓 -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BD%AD%C9%DC%D4%AD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20:59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原来是这样,谢谢您!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21:00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好的,我去查一查,谢谢您!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21:01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谢谢您!我家在北方,家里女人一般不下地,对稻作文化确实不了解。看来还真是有差异的~
作者: 夕夏    时间: 2014-11-18 21:02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这就去下载来读,谢谢您!
作者: 小顽童    时间: 2014-11-19 13:37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北方的女人一般不下地?楼主家是哪里的啊?中国疆域太大了,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还有时间的因素,在当代,即使在北方,很多女人也是需要下地干农活的,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是主力,而男人更多的是出去打工了,一个村子里留下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4-11-19 17:12

我看到林淑蓉的论文《物/食物与交换:中国贵州侗族的人群关系与社会价值》(另一篇《侗人的食物与性别意象:从日常生活到婚姻交换》也涉及到)这篇文章,提到侗人的生产活动是以男人所属范畴的“田”对比女人范畴的“地”,是其性别分工和象征体系的基本原则。还提到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男人负责开垦,女性负责种植与采摘,成为一种“社交性”的农活分工。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1-19 18:27

很期待楼主把读书报告写好后在这里晒一晒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