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世界遗产”是死亡之吻?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11-12 11:13     标题: “世界遗产”是死亡之吻?

  “世界遗产”是死亡之吻?

  日期:2014-11-07 作者: 来源:文汇报

  “世界遗产”是死亡之吻?

  在意大利作家、记者Marcod'Eramo看来,一座古城一旦被称为“世界遗产”,城市生活就被扼杀了,只好等着被制作成一个死标本。他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控诉,近日被译成英文刊于《新左派评论》。

  许多“世界遗产”城市里,已鲜有本地居民,古城变成一个古装片影视基地,一个旅游陷阱,满街都在展示被发明出来的“传统”。它们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举办节庆:爱丁堡有戏剧节,威尼斯有电影节和双年展,萨尔兹堡、拜罗伊特更是常年承担“最高任务”。这些古城被贴上“世界遗产”的标签正是因为其舞台般的背景和画一般的静止生活,而这一标签吸引来的各种演出反过来维持它们的活气。

  “世界遗产”这一标签诞生于1970年代,正是战后经济繁荣刺激大众旅游业勃兴之时。由此,本真性被兑换为市场价值,如勃艮第酿酒商们就一直在为他们的红酒争取“世界遗产”的认证。它成为商业世界给旅游业罩上的意识形态外衣,名物分离,词汇带着魔力,变成资本的有力工具。“世界遗产”之名就是黑格尔所批判的“美丽心灵”在旅游业里的展现,以审美沟通的名义让人无所作为,接受旅游业带来的消耗和破坏。

  作者认为,实际上,现在看起来美得超凡脱俗的希腊神庙废墟,在当年带着木质屋顶和红蓝柱子的时候,估计看起来又矮又胖,招摇俗丽。现在,人们很难想象没有埃菲尔铁塔的巴黎天际线,可它在1889年世博会竖立起来时,是受尽了诋毁的。谁能说,两千年后,我们今天的大商场不会被说成是建筑杰作?又为何一定要把古城的模样定格在今天?

  苏珊·桑塔格 的硬盘上有啥

  现在,访问UCLA特藏图书馆,可以进入苏珊·桑塔格的整个数字生活——一台IBM笔记本电脑,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桑塔格使用的PowerMac G4,里面装着她所有的数字文件和电子邮件。

  这个副本采用了“深冻”技术。它不联网,USB接口也给封住,任何修改文件的操作,都不被保存。

  数字时代的人物档案让研究者抓狂。桑塔格写了17198封电邮。今年1月访问特藏馆先睹为快的桑塔格传记作家Benjamin Moser在《纽约客》上撰文说,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一下子朝着传记作者涌来,“让我一阵不安,我做了这么多年历史研究还从未有过这种感觉”——阅读一个人的文章和手稿是一回事,但翻检他所有电邮是另一回事,那种诡异、偷窥的感觉无可避免。

  能够这样浏览、搜索桑塔格留下的原生数字档案,刺激又危险,不过对于提倡“我们需要一门艺术色情学”的桑塔格来说,是件开心事。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说“我们必须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现在研究者们也面对着桑塔格更多的“更多”。

  2003年2月,桑塔格在电邮里对一位记者坚决否认她和女伴AnnieLeibovitz的关系,而实际上与此同时她的电脑里静静趟着她俩的多个文档和通信。我们现在知道,Leibovitz是桑塔格遗嘱的目击者,桑塔格的硬盘里也存有关于Leibovitz找人代孕的敏感文件。八卦和准确描绘一个人物的数字生活之间,分野越来越模糊。桑塔格终其一生致力于保护她的隐私,特别是性隐私,所以她选择在身后彻底公开自己的数字生活,还是一件挺让人惊讶的事。

  “日本曾经是一个警世故事,但我们现在搞得更砸,日本看起来反倒像一个榜样了。”

  ——诺奖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说,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和西欧一直认为,如果他们发现自己面临类似日本的问题,应该能比日本做出更有效的应对,然而实际上2008年以来西方国家的政策更糟糕。1996年以后日本的政府开支大幅回落,克鲁格曼认为是一大错误,相形之下欧洲极具破坏性的紧缩政策,以及美国在2010年之后收紧基础设施建设开销,是更大的错误。

  “福山有着亨廷顿所严重缺乏的能力,即通过引人入胜的行文来传达复杂概念。他既是一个敏锐的政治分析家,又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史学教授GerarddeGroot在《华盛顿邮报》撰写书评,认为《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是福山分析能力与文学能力的双重巅峰之作。而现在所谓严肃的政治科学领域中人,普遍缺乏写好看文章的能力。

“世界遗产”是死亡之吻?
http://whb.news365.com.cn/sxrw/201411/t20141107_1416015.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