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谭慧芳 于 2014-11-11 12:31 发表
我们小组以积玉桥为出发点,往余家头一站一站的走过去并询问街道上的老人家。我发现有些街道的路名确实很有意思,例如三层楼等,这些地名的背后大都有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也是民间文学,可是一路过去,跟水有关的地名 ...
原帖由 柯勇 于 2014-11-11 12:46 发表
就像如果我们从来不进行实地调查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武汉有多少分布着水元素的地名,可能我们进行实地调查之前,所认为的武汉这么大的地方,包含有水元素的地名会非常多,而进行实地调查之后,虽然所发现的水元素地名 ...
原帖由 王祉薇 于 2014-11-11 12:47 发表
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武汉市也别称为江城,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民众对江河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武汉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武汉的地标文化与水也曾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原帖由 华师大吴依婷 于 2014-11-11 12:44 发表
我们小组负责洪山区的调查,在查看纸质地图和网络地图之后,我们选定了卓刀泉、虎泉、杨家湾、龙王咀、野板桥、平湖门、花堤街、鲶鱼套、螃蟹岬9个地名为调查对象。
在卓刀泉和虎泉的调查非常顺利,我们在卓刀泉 ...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2:52 发表
我们小组由三人构成,我、谭慧芳、邓雪芹。我们小组的调查区域是武昌区。武昌区区划纵深很长,基本上是沿着长江一条带状区域,但是也有区域和洪山区比较接近,甚至与洪山区重合。经过商量,我们小组主要调查沿着长江 ...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2:52 发表
我们小组由三人构成,我、谭慧芳、邓雪芹。我们小组的调查区域是武昌区。武昌区区划纵深很长,基本上是沿着长江一条带状区域,但是也有区域和洪山区比较接近,甚至与洪山区重合。经过商量,我们小组主要调查沿着长江 ...
原帖由 王燕君 于 2014-11-11 12:54 发表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水元素是一个相对来说有些模糊的概念。如果与水相关的都纳入的话,那涉及的范围会非常广。且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含有水元素的地名寻访到有价值的民间故事。而 ...
原帖由 柯勇 于 2014-11-11 12:59 发表
君姐,我已经在帖子里阐述了我们选取的地点类型和范围了,而且也并非一定报着非有名故事不录的心态,能寻访到什么都是我们事先所不知道的,最后,你还打算就区域来纠结啊?我觉得目前的区域选择是很合理的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3:01 发表
可是再晚也不会晚几十年吧!要知道武汉市的发展速度可是很快的。关键的是,原来就得有水元素的地名存在吧,不然能生造出来吗?还有就是,我们调查的区域多靠近长江,但跟水沾边的却不多,而且与水相关的地名怎么说 ...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3:06 发表
2、 三层楼。三层楼是武汉比较有名的一个地名,据老奶奶介绍,当年这里是一片泥巴地,四处的建筑都是平房,没有楼房。而这里有一座茶馆,茶馆有三层楼,故此片区域为三层楼。
PS:我们现在展示的是所有调查结果,不 ...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08 发表
我想问下大家当时的调查过程是怎么样的啊?
是随机寻访路人,然后进行问询并录音和记录的吗?
需要记录受访者信息么?需要分年龄段对同一问题进行采访的吗?
原帖由 柯勇 于 2014-11-11 13:08 发表
这么说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老师也曾经说过,当年武汉的繁华在汉口那边,武昌这边都是山啊水啊,荒郊野岭的地方,其次是,从历史上看,汉口那边本来就比武昌等地区发展的要早和快,无论是咱们国家的封建王朝时期 ...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3:06 发表
2、 三层楼。三层楼是武汉比较有名的一个地名,据老奶奶介绍,当年这里是一片泥巴地,四处的建筑都是平房,没有楼房。而这里有一座茶馆,茶馆有三层楼,故此片区域为三层楼。
PS:我们现在展示的是所有调查结果,不 ...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08 发表
我想问下大家当时的调查过程是怎么样的啊?
是随机寻访路人,然后进行问询并录音和记录的吗?
需要记录受访者信息么?需要分年龄段对同一问题进行采访的吗?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08 发表
我想问下大家当时的调查过程是怎么样的啊?
是随机寻访路人,然后进行问询并录音和记录的吗?
需要记录受访者信息么?需要分年龄段对同一问题进行采访的吗?
原帖由 黄晨 于 2014-11-11 13:14 发表
我们采用询问的方式,同时有录音。对于受访者的年龄,我们一般选择年龄偏大者,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询问过中年人,确实证明选择老年人是对的,很多地方不说中年人不知道,连80多岁的老人都不知道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04 发表
我觉得祉薇说的:“我觉得随着城市的扩大新建,有许多湖畔河流消失了,这些地名也随之消失了,比较古今,这正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变迁啊”,很有启发性。
通过水元素地名来反映城市化的影响很具现实意义。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21 发表
哦哦哦,知道了。
确实,有些地方存在改名的可能性,沿线路调查更清晰也更全面。
就是那这个调查的范围要怎么表示呢?
本看是调查几个区和水元素相关的地名(我原来理解的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地名中与水有关 ...
原帖由 王燕君 于 2014-11-11 13:17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第一目的还是搜集城市水元素地名背后的故事。故事性越强,便越有价值。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到河湖的某些变迁,那就是地理学层面的问题了,而不是我们民间文学该讨论的范围。所以,故事性太重要。有 ...
原帖由 王燕君 于 2014-11-11 13:17 发表
我觉得,我们的第一目的还是搜集城市水元素地名背后的故事。故事性越强,便越有价值。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到河湖的某些变迁,那就是地理学层面的问题了,而不是我们民间文学该讨论的范围。所以,故事性太重要。有 ...
原帖由 谭慧芳 于 2014-11-11 13:04 发表
在每一站向老人询问关于这个地名有关的故事时,我们也会询问老人家知不知道附近跟水有关的地名。我们在往三角路走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他说前面就是三角路还有一个三角塘,是武汉很出名的。可是再往前走的时候,询 ...
原帖由 刘佳 于 2014-11-12 23:25 发表
不好意思来晚啦
1.首先我们小组这次调查的组员都很积极,大家调研的氛围很好。
2.但是这次因为是第一次调研,没有经验,所以太过松散,没有询问到太多有用的信息。
经验教训:
1.事先应当准备好问题,逐节深入。 ...
原帖由 王扶桑 于 2014-11-11 13:42 发表
地名背后有故事就最好了。
不过我觉得起地名的时候大多应该还是按地理环境来取的,这种名字的来源也最容易比人熟记。
而有故事的地名不仅本来就少,而且因为故事流传受限很容易失传,再加上与地方环境没有直接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