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蒲天澍]民俗的胜利与立法的光荣 [打印本页]

作者: karin    时间: 2008-9-19 21:16     标题: [蒲天澍]民俗的胜利与立法的光荣

民俗的胜利与立法的光荣

腾讯Q吧 2008年09月19日13:51

蒲天澍   
 


近年来,一些民俗专家和社会学家,围绕除春节而外的两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立法问题,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并于今年内取得了众望所归的效果,端午节和中秋节因此被中国人大以法律形式确定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

如果说中国的端午节在世界各国中影响并不算大的话,那么,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则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一带,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韩国将中国的中秋节也纳入了他们的传统节日之后,国内的一些民俗学家和社会学家才开始急了,于是才有人大新近出台的相关法律,我将人大的此举看成是民俗的胜利与立法的光荣!

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本来是没有任何歧义的,但是,随着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大潮的日益接轨,国外的一些洋节也便开始以势不可挡的步伐冲击起中国的民俗传统节日来,从而使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受到了冷遇或是被洋节所冲淡。

人们不仅要问,如果说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宪政,科学,民主,文明的一系列带有浓厚的西方文明特色的东西,曾经为传统的中国所或缺的话,那么,何以在民俗方面,中国也会输给了洋人呢?

这样的大话题可能涉及到了东西方的民俗比较问题,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大问题,我们只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来加以回答,那就是洋节也有它的合理之处,甚至于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富于人性的光芒。

例如,中国虽然有知足者常乐的古训,但是,很少有这方面的令人信服的例子,但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大量的移民的国家里,却有一个人所尽知的”感恩节”(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也许我们对于美国民俗了解的太少,但是只要顾名思议,便约略知道了这个民族的民俗与性格了。

美国虽然是一个鼓励奋斗与成功的国家,但是,美国做为一个拥有大量移民的国家,移民们对于这片热土所带给他们的机遇与来自其它移民的关爱和帮助,总是怀有感激之情,就绝非一句知足者常乐所能总结的了。

如果说感恩节多少让国人有一点陌生的话,那么,由孙文所倡导的“植树节”(3月10日)便不难理解了。

关于植树,我们的古训中说得最多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却很少注意到植树造林对于当代人的植被的生态的和天然氧吧的现实意义。但是不论从眼前利益讲,还是从长远利益讲,国人这下怕是没得话说了吧?

再下来,还有诸如父亲节(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但是这些节日在我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并认为子不教是父之过,为了教育孩子,当父亲的就只能委曲自已,以身作则了,因为有父亲就必然有爷爷,有母亲就必然有奶奶,有皇帝就一定有太上皇,或是太皇太后,无怪乎中国人这样总结自己:姜还是老的辣,真正属于父亲和母亲的尊严与影响相对较少。

如果这些节日还嫌不够,那就再来一个劳动节,教师节,妇女节,儿童节,甚至于情人节(2月14日),狂欢节(每年2月的中下旬)等,甚至于还有愚人节(4月1日),总之,形形色色的节日是应有尽有,人类各群体各方面的权益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保障。

说罢了洋节,再回到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和中秋节,就会发现中国民俗中的两大特点,一是带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季节变迁的涵义,一是含有丰富的文化意味,端午怀屈原,中秋赏明月,都似乎与诗情画意有关。

虽然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士大夫们的逸情雅致不无关系,但是真正的民俗还是来自民间,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令小吃。

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大俗与大雅的混合体,实惠与抽象的化合物。

当然,中国的这两大传统节日,于大俗与大雅之余,也还是有它自身的合理性,那就是充分地照顾到了农耕时代的人们的季节性疲劳。

因为节日通常是人们赖以快乐的理由,和放松自己的机会。

类似的节日,还有元霄赏灯,重阳赏菊,相应的民俗则有元霄节的汤圆,至于重阳节的民俗是什么,大约除了吃了看,还是看了吃之类的。

但是,这样一来,中国的节日,就有些淡化了人性的光辉了,也无怪乎那样地经不起洋节的冲击。

但是,民俗毕竟是民俗,且早已经约定成俗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再已经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对于民俗的尊重与保护了,因此在一个以法治国的时代里,就只能将它们列入法定保护与传承的框架之中,并赋予它法治意义上的至高尊严。

让民俗专家和社会学者给国人宣传传统民俗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荒谬的事,因为尊重民俗意味着尊重国人自己。但是,人大在立法上却在稳步推进,丝毫没有懈怠之心,因为在中国日益世界化的今天,我们实在已经快要找不到中国民俗和中国特色了。  

责任编辑:davidyang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