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民间文学240常慧颖小组
[打印本页]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1-4 13:09
标题:
民间文学240常慧颖小组
由于通知不到位,信息不流通,和注册邀请码的问题,我们的小组课题研究讨论今天才放到论坛上……(同志们这真的不怪我……
)
现对我小组情况进行总结:
一.小组成员:
常慧颖
李博
黄韵臻
施玫君
翟敏
周娜娜
崔莫言
付赛琳
徐和康
二.学习情况:
请老师参见云课堂论坛
三.小组研究课题:
三大名楼的灵异仙侠传说(和名人故事),重点在仙侠传说,名人故事作辅助
四.研究课题分工:
(1)黄鹤楼小组:施玫君
翟敏
周娜娜
(2)岳阳楼小组:崔莫言
付赛琳
徐和康
(3)滕王阁小组:常慧颖
李博
黄韵臻
五、计划安排:
(1)黄鹤楼小组:研究中心,要求实地考察、文献整理等多管齐下
(2)岳阳楼小组:主要以文献调查整理方法为主,如条件允许,尽量进行实地考察
(3)滕王阁小组:计划进行实地考察、文献整理、采访调查等方法来研究
运动会之前,要求大家初步了解自己负责名楼的初步资料,
11.9日24:00前将资料发到本论坛
运动会期间到11月中下旬,认真学习《人类学田野调查实习》
11月下旬、12月,进行实地考察、资料汇总,研究论文汇总撰写等工作
以上安排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请大家注意QQ讨论组的通知~
2014.11.4 常慧颖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1-27 22:17
标题:
黄鹤楼小组·调查问卷
关于黄鹤楼景区名人文化的问卷调查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来自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民间文学调查小组。黄鹤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调查广大游客对黄鹤楼景区及其名人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黄鹤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所有内容均不涉及隐私,调查资料仅用于学术研究,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选出您最认可的答案。
非常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1、您的居住地是()
A、武汉本地人 B、湖北本省人 C、都不是
2、您以前来过黄鹤楼吗?
A、来过 B、没来过
3、您来参观黄鹤楼的原因是:(可多选)
A、重温历史,感受文化气息
B、学习或工作需要
C、景点宣传,旅游必去
D、休闲娱乐、游览风景
E、路过顺便参观
F、其他
4、您觉得黄鹤楼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A、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B、历代名人留下的真迹作品
C、各式各样的精美的纪念品
D、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5、您知道有哪些与黄鹤楼及其景点相关的名人传说吗?(可多选)
A、搁笔亭——崔颢题诗,李白搁笔
B、跨鹤亭——吕洞宾跨鹤飞升
C、鲁班帮助工匠修建黄鹤楼
D、鹅碑亭的传说
E、李时珍悬壶古楼下
F、费祎与辛氏酒店
G、王羲之与鹅池
6、您对以上名人传说的了解程度如何?
A、都非常了解,对整个故事传说的情节都很熟悉;
B、不太了解,仅知道有关的名字
C、不了解,以上故事传说从未听说过
7、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这些名人传说的?
A、家在本地,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
B、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
C、旅行社介绍
D、其他
8、您认为名人传说对黄鹤楼的历史地位有什么影响?
A、对武汉文明城市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B、是城市文化底蕴的所在
C、可以吸引游客
D、知道这些名人传说的人很少,没什么影响
9、您认为黄鹤楼及景点名人传说的流传有什么意义?
A、教育后代,影响国民
B、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C、增强市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D、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10、您了解黄鹤楼的名人传说之后有什么体会?
A、了解名人事迹
B、感受名人文化
C、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D、没什么感觉
11、与原址相比您对黄鹤楼现在的建筑风貌有何感想?
A、是较好的继承与保护
B、构造虽然不同,但其文化内涵仍一脉相承
C、只是简单地复制,得其形未得其神
D、形神都相差甚远
12、您认为黄鹤楼作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宣传到位
B、政府扶持与开发
C、商业价值(如各种“黄鹤楼”商标的产品)
D、黄鹤楼本身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E、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
F、景区风景优美,基础设施完善
G、其他
13、您觉得眼前的黄鹤楼和您心目中的黄鹤楼相符吗?
A、比想象中的要满愿意
B、差不多
C、不满意,没想象中的好看
14、您认为您以后还会再来黄鹤楼参观吗?
A、再也不想来了
B、一定还会再来
C、依情况而定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1-27 22:19
标题:
黄鹤楼小组实地调查安全预案
民间文学江南三大名楼之黄鹤楼小组实地调查安全预案
为了做好此次实地调查的相关工作,抓好此次调查活动的安全问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我们小组所有成员人身财产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此次调查活动的安全预案。
一、人员安全教育问题。
加强所有成员的安全意识,增加组员安全知识,提高组员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故在活动之前,社会实践活动人员必须事先了解黄鹤楼景区周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对成员进行安全方面知识的教育。
二、活动计划问题
事先制定每项活动的具体计划。在进行活动之前,必须要有计划、有纪律地实行活动调研,避免造成活动无目的、人员工作无秩序而导致时间浪费和人员安全问题的出现。
三、安全工作分工问题
由于本小组人员较少,仅有三人,因此每位成员应当互相帮助,互相提醒。由翟敏同学负责保安工作,确保在活动进行期间人员的安全;由周娜娜同学负责监察,预防、察觉可能发生的安全意外情况,提前做好防卫工作;由施玫君同学负责医务,主要是对己经出现了意外情况的人员进行医务救济并能够及时通知救援人员和报警。
四、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一)安全问题
1、自然灾害问题。如暴风雪、强降雨等突变天气。应对措施:
(1)事前了解天气预报,上网了解当地当天的地理情况。
2、人身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遇到抢劫等。应对措施: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由于语言沟通问题,地方人员可能会带有歧视眼光。对此,我们应该主动并善于与当地地方人民交流和沟通,不得粗言滥语甚至出口骂人。
3)人身安全第一。在遭遇强盗时,不可盲目与其争斗,而应视实际情况,尽可能报警呼叫救援。
3、财产问题。由于人生地不熟,对交通和各地方的地理分布不清楚,可能会遭到路人的欺骗;再有,在公交车上或者在街道上可能会遭遇到盗贼或者强盗,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对措施:
1)熟悉活动地点的地理分布。活动之前,务必事先了黄鹤楼周边以及前去黄鹤楼的路途的交通和地理环境。
2)公交车上、街道上小心保管自己的财产和重要资料,发现偷窃或可疑人物及时联系调研小组。
3)出去调查时,尽量不要随带贵重物品出去。
(二)当地的民族风俗问题
1、语言沟通障碍问题。由于来黄鹤楼旅游的游客众多,各自所说的方言的种类多,调研小组在进行活动调研获取信息时可能会不理对方表达的意思。应对措施:
1)认真倾听对方传递的信息;
2)若对方会说普通话,用普通话进行沟通;
3)当游客不会说普通话,寻求身旁会说普通话的人帮助翻译;
2、游客可能忙于游览,或者黄鹤楼管理负责人可能比较忙,没有给予我们支持与合作。应对措施:
1)在选取访谈和调查对象时,先事先观察,寻找比较悠闲的游客;
2)提前和工作人员联系沟通,,协商好访谈交流的时间,避免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冲突;
3)善于谅解和尊重对方的行程安排和工作。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1-27 22:20
标题:
黄鹤楼小组访谈小方案
黄鹤楼小组访谈小方案
访谈对象:黄鹤楼公园管理人员
访谈问题:
1、您认为大多数游客来黄鹤楼参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于黄鹤楼景区相关的名人传说您了解多少?
3、您认为名人传说对黄鹤楼的历史地位有什么影响?
4、您觉得有需要向广大游客宣传、讲述这些名人传说故事吗?
5、您觉得黄鹤楼有什么精神象征意义吗?
6、您觉得黄鹤楼在武汉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7、您对目前黄鹤楼的旅游建设有什么看法?
8、与原址相比您对黄鹤楼现在的建筑风貌有何感想?
9、与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有什么不同之处?您对黄鹤楼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您觉得该如何利用黄鹤楼有史以来的名人效应使黄鹤楼成为“形神兼备”的名楼?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2 12:59
标题:
滕王阁小组实地调研访谈问题汇编
1. 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这些重修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奇闻异事呢?
2. 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那么这个“八怪”都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说法?
3. 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样流传和发展的呢?
4. 滕王阁的第二层和第四层是《人杰图》和《地灵图》在这两个图中包含怎么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呢?
5.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那么这个民间习俗是怎么样产生和流传的呢?
6.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陈江说滕王阁前身是粮仓,也有记载说滕王阁是藏经阁,给滕王阁的身世增添的许多传奇色彩,那么滕王阁的前世今身都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7. 《滕王阁序》中序言说滕王阁,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我们都知道在兴建大型建筑时都有一些选址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则传说对于滕王阁又怎样的意义呢?
8. 滕王阁门前地上画有太极八卦图,那么这个图与滕王阁之间又怎么样的关系与说法?
9. (问路人)请问你有了解的有关滕王阁的民间传说故事吗?如果有请问是从哪里得知的?
10. 我们都知道江南三大名楼有滕王阁,黄鹤楼和岳阳楼,你知道其他名楼的传说故事吗?又是如何得知的?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2 13:00
标题:
滕王阁小组实地考察安全预案
一、 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28日~11月30日
二、 活动地点
江西南昌
三、 活动人员
常慧颖、李博、黄韵臻
四、 活动安排
1. 集合
14:30武昌火车站集合
2. 行程安排
(1)11.28:
20:00抵达南昌,安排住宿
小组会议:29日行程安排
(2)11.29
8:00出发,前往滕王阁、图书馆、博物馆进行考察调研
3. 返程
11.30日9:00返程,15:00抵达武汉
五、 突发情况预计与应急措施
1、自然灾害问题。如强降雨等突变天气。应对措施:
(1)事前了解天气预报、地理情况
(2)提前通知接送人员
(3)携带足够的金钱、食物
(4)如若天气极端恶劣,考虑取消出行
2、人身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遇到抢劫等。应对措施:
(1)安全第一、冷静处理
(2)设立紧急联络人
(3)有需要,紧急联络当地警方
(4)小组成员不单独行动,3人集体行动!
(5)提前了解出行线路,告知紧急联络人。做好详细的经济预算
(二)当地的民族风俗问题
1、语言沟通障碍问题:认真倾听、耐心解答,杜绝发生冲突
2、游客可能忙于游览,或者管理负责人可能比较忙,没有给予我们支持与合作。应对措施:
在选取访谈和调查对象时,先事先观察,寻找比较悠闲的游客;
提前和工作人员联系沟通,出示相关证件,协商好访谈交流的时间,避免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冲突;
善于谅解和尊重对方的行程安排和工作。
六、 物资准备
1. 证件:学生证、身份证、一卡通、介绍信、火车票
2. 调研器材:录音笔、相机、纸笔
3. 生活用品
4. 食物、饮用水
5. 充足的现金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2 13:02
大家,16周我们就要准备好展示啦,请还没有实地调查和整理文献的小分队加快进度啦~下周二之前分队的成果要出来哦!然后我们在进行汇总、提炼、找寻规律!以及讨论展示的分工~~~~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7 10:46
标题:
黄鹤楼小组研究报告
黄鹤楼小组研究报告
(参考附件)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7 10:48
标题:
简略版黄鹤楼小组研究报告
黄鹤楼小组研究报告
课题:黄鹤楼文化中的名人情结之探讨
研究方法:文献法、田野调查法(访谈和问卷调查)
正文:
所谓黄鹤楼的名人情结,指的就是在众多关于黄鹤楼的故事传说、诗词文赋当中,主人公或创作者往往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人物,黄鹤楼的形象因为这些名人的存在得到强化,大众也由于名人的关系而对黄鹤楼更加崇敬。当然,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名人本身,而是名人身份背后象征的文化。因为名人是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缩影和文化符号,名景往往源于名人的存在,所以说,黄鹤楼千年多来“乱世则废,治世则兴”的原因就在于黄鹤楼的名人情结始终存于人们的心中。
一、历史文化语境下的黄鹤楼名人情结
历史名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并无其人,但却家喻户晓,如吕洞宾,此类主要是探究吕洞宾传说与黄鹤楼道教色彩的关系;二是人是真人,事非真事,如班固、孔明,这类名人大多属于“箭垛”式人物;三是真人真事,例如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王羲之“一字鹅”等,这些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留下的文艺珍宝是黄鹤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文就依据这三大类来具体分析黄鹤楼的名人情结的产生、表现和意义。
(一)吕洞宾崇拜——中国文化的仙道信仰
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神仙之说,黄鹤楼的仙话也在专谈怪力乱神的志怪小说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任昉所著《新述异记》里。关于黄鹤楼,仙踪传闻、跨鹤之仙传说何其多,而吕洞宾独占鳌头,从民间对吕洞宾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道教名仙的崇拜,可以看到,道教的神仙信仰随着道教的发展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人们渴望长生成仙,渴望拜托人间的灾难疾苦,突破时空束缚,寻求一种普遍性和永恒性的情感归宿。以吕洞宾为代表的仙道名人传说就为黄鹤楼增添了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神异色彩,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命的向往,这是黄鹤楼胜于滕王阁、岳阳楼之所在。
(二)、道德与智慧的象征
黄鹤楼名人传说是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为依托,通过编创、传播他们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喜恶爱憎和对美好品质的颂扬。从这些并非史实的名人传说当中,我们可以窥见编创者和传播者的名人情结。因为一方面人们喜欢用历史名人的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文化道德倾向,同时,又可以借名扬物,物以名显;另一方面,名人是人们崇敬、膜拜、学习、追求的对象,黄鹤楼因为这些名人的传说而达到了具有了为世人尊崇的高知名度。人们在参观黄鹤楼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对先人智慧的崇仰,同时受到美好道德的熏陶。
(三)、文人流韵——名家名作中的黄鹤楼
在那些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和文人墨客的奇闻异事里,包含了历史文化名人个人的气质、人格和精神。人们来到黄鹤楼,就是来瞻仰、来实现心中对名人崇敬的愿望。带着自己和名人们相似或不相似的心境,登上不同作品中描述的同一座楼,望向同一面奔腾不止的大江,体会名人曾经有过的情感,在这样的文艺欣赏和历史情怀交融的时刻,和历史文化名人们达到心灵共鸣。甚至可以说,一个游客他慕名来参观黄鹤楼,他可能不懂得这里是吕洞宾升仙的地方,不懂得这座楼“是神匠鲁班造的”,但他会想,我要去看看崔颢吟咏过的黄鹤楼,去登上那座李白赞叹过的黄鹤楼!这就是名人情结。
二、现实生活中的黄鹤楼名人情结
黄鹤楼文化的名人情结并不仅仅只是在书籍文献中可考,为了进一步探求现实生活语境中人们对黄鹤楼文化的体认,我们小组进行了田野调查方式,包括对到黄鹤楼景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和景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交流。
小结:
通览问卷,可以看到游客多外省人,是慕名而来的。他们从报刊、书籍、网络等媒体上知悉黄鹤楼的传说,心生好感,游览此地,希望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积淀。
然而由于黄鹤楼多次毁坏,重建楼颇失形神,相当的游客对此感到失望。抱着感受文化的愿望而来,却没能体验到古人遗风。所以人们心目中对于黄鹤楼文化有史以来的名人情结还是有的,但是却在处于一种可能淡化的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相关名人传说的传承力度不够。如调查,明显流传的只有“李白崔颢”的故事,想必得益于语文课本的《登黄鹤楼》。其余传说可以说是渐归尘土。同时大众媒体显然在流传时缺乏力度,徒然一个标题怎能让人记住?何况处于当今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二、许多人仅仅停留在快餐式消费的低层面,面对真正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点,可能也没多少人会主动体认景点真正的文化意义。三、黄鹤楼的旅游开发策略不够完善。尽管黄鹤楼公园内有很多关于名人传说的建筑,但是对于缺乏导游、独自参观的游客来说,是难以对黄鹤楼的名人传说、诗词文化有较为深刻、完善的了解和体认的。古建筑文化想要保留风骨,真正担当文化积淀的角色,起到教化作用,的确不是易事。毕竟古今心境不同,建筑保存艰难。正因如此,传承好诸如名人传说的精神财富,才可保留根基文化。
(二)访谈实录整理
采访者甲,即黄鹤楼小组成员
被采访者 乙,即黄鹤楼奇石馆一监督人员
时间:2014年12月5日
地点:黄鹤楼公园奇石馆
甲:现在有很多游客都来黄鹤楼参观,您觉得他们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乙: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黄鹤楼是一个名胜古迹,然后也是很有名的江南名楼之首的一个楼。享有盛誉的一个景区嘛。
甲:人们都说它是天下第一大楼,您觉得为什么它会比其他那些楼更吸引人呢?也就是它比其他楼更有优势的地方在哪里呢?
乙:嗯,我们这个黄鹤楼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楼,它是公元223年建的,虽然现在它是重建的,但它的历史是最久的。
甲:还有吗?
乙:还有一个就是它的规模是最大的,跟其他名楼比起来,它的占地面积最大。
甲:您认为名人传说对黄鹤楼的历史地位有什么影响吗?
乙:像李白和崔颢他们那些诗人本身有很大的名气,那些传说为黄鹤楼提升了知名度,所以我觉得黄鹤楼的很多名气也是传说中的那些名人带来的。
甲:您觉得黄鹤楼有什么精神文化内涵吗?
乙:首先它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成了武汉市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可以说它是武汉的象征了;其次,从它是有一种道教的宗教文化意义的,在建楼的时候,附近有一位老道人炼丹的故事,就是传播道教的文化,所以道教文化自黄鹤楼建成以来就与黄鹤楼融合在一起了。
甲:关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问题有些争论,您能谈谈吗?
乙:每个地方的人民都希望自己的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所以为了自己家乡发展的更好,都会去争取一些东西,所以都说自己家乡的楼是第一大楼。其实不光是江南三大名楼这样,大多数景区所在的省市的人们都是这样的。
参考书籍和文献:
[1]冯天瑜主编:《黄鹤楼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军事哨楼游宴场所城市地标_黄鹤楼历史文化意蕴探寻》_梅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4年 第53卷第6期
[3]《文化资本视域下的黄鹤楼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_马培红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 第26卷第5期
[4]《旅游业中的历史文化名人效应》_赖伟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年 第20卷第6期
[5]《名人效应与乐山旅游的发展》_陈果卿 《郭沫若学刊》1999年第2期
[6]《黄鹤楼传说研究》_韦姣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2014年
[7]《黄鹤楼传说的_神仙情结》_刘守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3卷第5期
[8]《黄鹤楼文化的审美特质》_邵荣霞 《长江文化彩廊》
[9]《广告中的名人效应心理学分析》_张彦军 《兰州学刊》2003年第5期
[10]《黄鹤楼的传说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_姚伟钧 《武汉文博》2011年第4期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0
标题:
滕王阁名人轶事汇编
唐高宗三叹王子安
王勃才高八斗,年少成名,被沛王李贤看中,在沛王斗鸡时为助兴写下《檄英王斗鸡文》,传至皇宫,高宗读毕怒而叹道:“歪才,歪才!”,此为一叹。后来王勃写出《滕王阁序》流传甚广,一天当高宗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拍案叹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读完诗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能穿七孔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命人传唤得知王勃已逝,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
白居易饯别钟陵郡
白居易贬迁江州三年之后,升任忠州刺史,路过南昌。南昌的官员们久慕他的诗名和酒名,在他到达的那天,在滕王阁上设下盛宴为他践行。洪州都督带着一班官员在滕王阁迎接新刺史,笙歌艳舞,觥筹交错,白居易面对盛宴之景内心却五味杂陈。临别之际,受都督邀请留下墨宝。即《滕王阁-钟陵饯别》
韩文公作记慕高阁
韩愈辗转仕途之时,已是滕王建阁王勃作序一百多年之后。韩愈在少年时,就听说过“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对滕王阁十分向往。唐时王仲舒重修滕王阁之后,修书给韩愈请他作记文。因而韩愈虽为真正到过滕王阁,却凭着自己对滕王阁的向往以及前人的描绘作出《新修滕王阁记》。
李博士骑鹿游灵阁
晚唐时颇有才气的诗人李涉早年曾在庐山隐居读书,并养有一头白鹿以自娱。一天夜里李涉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至洞天欲曙,白鹿见主人如此钟爱滕王阁,便奋起双蹄驼李涉飞往洪都,让它凌空饱览了一番滕王阁胜景,返回白鹿洞,李涉方知是南柯一梦。后来李涉苦读三载终于金榜题名,因着梦中奇遇,出仕之后曾两度到过滕王阁,并作《重登滕王阁》诗。
张若谷设宴待少年
北宋仁宗年间,时年十三岁的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因送兄赴京会试,来到了南昌。一日,他兴致勃勃的前往滕王阁游览。面对这飞阁流丹、层兰叠翠,亭台轩榭、江渡津馆的胜景,不禁诗性大发,援笔蘸墨,一气呵成,写下一首七言诗。刚写完,遇到素来爱才得南昌太守张若谷大人。张大人见他文质彬彬且文笔不俗便高兴与他交谈起来,后于滕王阁中设宴款待少年才子。
王安石拓碑滕王阁
宋神宗年间,刚刚罢相归来的王安石回乡探亲路过南昌。五十多岁的瘦弱老人缓步登上滕王阁,头发花白,面带忧郁,背部略呈佝偻之态,目光仍然坚定如斯。他久久伫立于韩愈《新修滕王阁记》碑刻之前,品吟多时,命人拓下碑刻。然后漫步回廊,举目眺望,但见滔滔赣江缓缓流淌,白波逐浪,远山濛濛,愁云密布。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留下一首诗,然后离开了滕王阁。
苏东坡亲书王勃序
苏东坡才高八斗却仕途不顺,但他性情豁达,磊落豪爽,不以为意,潜心诗词书画。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成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宋四家”。相传,他酷爱王勃的《滕王阁序》,曾反复吟诵,并亲书全文。后人将苏轼书写的《滕王阁序》刻石立碑,藏于滕王阁内。
辛弃疾谷雨会诗朋
南宋时期,爱国诗人辛弃疾在公元1181年被调任隆兴(今南昌)知府兼江安抚使,这是他第二次来江西。时逢谷雨时节,为排解心中的忧闷,他特地在滕王阁摆上酒宴,遍请豫章文人骚客,雅集赋诗,各抒胸臆。为引导气氛,辛弃疾率先作出《贺新郎-赋滕王阁》,阁外一人自称诗徒要求入阁参加诗会,其他人都瞧不起他,辛弃疾独知他非凡物,延请入阁,后果作出佳作。
文天祥诗咏报国志
南宋时期,深秋时节,肃杀之气在南昌肆虐,风雨飘摇之下,已移建城墙之上的滕王阁勉强保持着最后一点雍容华贵的气度。文天祥身披战袍步履坚定的登上了滕王阁。山河依然壮美,而家国已经破碎,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潮澎湃,思如泉涌,留下诗篇。
虞道园作文纪新阁
元元统二年,江南行台御史大夫来到南昌,在南昌官员的陪同下,登游滕王阁,见阁已破败不堪,下令重建。新阁落成后,南昌官府特派使者到临川请诗人虞集参加落成大典,并为新阁撰写记文。虞集当时正抱病在家,不能赴宴,但他认为昔日韩文公以能为滕王阁作记,名列“三王”之次为幸,时很大的荣耀,于是欣然命笔,写下《重建滕王阁记》。
朱元璋毁床警臣子
明时,朱元璋始战胜陈友谅便于洪都滕王阁大摆庆功宴,滕王阁上张灯结彩,一片辉煌之景。酒宴之间朱元璋察觉到军中蔓延着的骄傲满足之邪气,为警示臣子,于宴上提及陈友谅之败,为挫一挫骄兵之气,在滕王阁耳厅中当着众人之面下令毁去陈友谅曾用的金床。
卢太学狱中作图记
明朝嘉靖年间,河南大名府浚县的牢狱之中来了一位有名的才子卢楠。卢楠得罪了知县因而被诬陷入狱。卢楠在狱中苦闷抑郁,幸而得到后来的石姓县令的帮助得以在狱中品读书画。这其中,尤以滕王阁图最为打动他,见过此图后,卢楠产生了对滕王阁深深的向往之情,抽出纸笔,濡墨挥毫,一气呵成写就了《滕王阁图记》。
唐伯虎装疯避祸患
明正德年间,南昌出了一个胡作非为、横行霸道的宁王朱宸濠。有次,他广选美色并征召丹青妙手唐寅绘“十美图”。唐寅绘图之后,被宁王强留南昌。宁王之妻娄妃爱惜唐寅之才,为避免将他牵扯进来,想方设法的暗示唐寅离开是非之地。一日,唐寅登滕王阁远眺,顿悟“江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景,挥毫泼墨,画出《落霞孤鹜图》并题诗一首,作毕便收到娄妃派人送来的信号,随即装疯,后被宁王遣送回苏州,不久宁王叛乱,娄妃投江,而唐寅因装疯躲过一劫。
汤显祖观赏《牡丹亭》
明万历二十七年,适逢九九重阳,滕王阁的重修工程竣工,江西巡抚在阁中大摆宴席,安排了戏班于阁中演出汤显祖新剧《牡丹亭》并请汤显祖赴宴。在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滕王阁中,牡丹魂梦去来生生死死,汤显祖以及在场观众都被那至死不渝的爱情所感染而不能自抑。《牡丹亭》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汤显祖感叹“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当即欣然命笔,题写了七绝《滕王阁上看<牡丹亭>》二首。
佟蝶仙携蝶寻故园
滕王阁的创建者李元婴,史载其擅长丹青,所绘蛱蝶自成一派,被称为“滕派蝶画”。可惜他的蝶画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人们一度认为“滕派蝶画”已经失传。
1996年初,滕王阁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他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滕派蝶画并没有失传!他们的老师佟冠亚先生正是滕派蝶画的继承人,并在开封创办了中国滕派蝶画院。此次他们两人奉师命,千里南下,寻根滕王阁。
郭沫若审判纵火犯
1926年九月十九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师程潜所属王柏龄师攻克南昌,但很快遭到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的反扑而撤离。
十月九日,北伐军再次攻打南昌,形成包围之势。守城将领张凤岐等人令其将城内消防用手摇水龙数十部搬上城楼,喷射出火油和硫磺,,在南昌城四周建起了一道火墙,将北伐军攻城部队阻于其外。滕王阁也因此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次年一月十一日郭沫若宣读判决书,处决纵火犯。
姚铁松索联成笑谈
姚铁松来到江西当抚台,上任后,南昌知府李春园按例陪同抚台大人游览当地名胜,二人便到了章江门外的滕王阁。他也想在滕王阁留下点什么,但因为自己的文采不好,所以打算索取李春园的匾额搞出了笑话。
康熙帝书序敕滕阁
康熙帝喜爱研习书法,看到董其昌写的《滕王阁序》真迹十分喜欢,便兴起临摹。康熙四十一年,滕王阁毁于战火,康熙令人将他临写的《滕王阁序》做成石碑。康熙四十五年,一场大火将滕王阁烧毁,奇怪的是近在咫尺的圣碑却完好无损。雍正九年,阁又遭到火毁,圣碑依旧安然无恙,因此留下了圣碑镇火一说。
蔡士英捐俸重建阁
顺治皇帝派蔡士英巡抚江西,蔡士英在江西感叹道滕王阁毁于战火,暗下决心,待时机成熟定要重新修建滕王阁。蔡士英治理江西三年,赤羽渐消,顺治十一年秋,蔡士英带头捐出俸银希望不动用国家税赋,他还亲自撰写了《重建滕王阁征诗文檄》。
解学龙阁畔练水军
解学龙在崇祯五年来巡抚江西,到任后使局势稍安,他也时时惦记想要重修滕王阁。解学龙根据江西川流特点,注重操练水军。当时解学龙在滕王阁指挥演兵声势浩大、威震东南,留下了不少赞誉的诗文。
郭太守为兄勒遗文
明末,河南新乡卫河北安的郭家村除了一对同登皇榜的兄弟进士——郭淐和郭湸。这对兄弟与滕王阁有一段不解之缘。
郭淐看到有关滕王阁的文章对滕王阁有着仰慕之情,期待有朝一日可以登上滕王阁。万历三十一年郭淐任江西学政,工作完成后便在吴达的带领下如愿登上了滕王阁,并做了《记》。回家后他与郭湸说有机会一定要带你去同游这座江南名楼,但很遗憾19年后郭淐病故。又八年后,崇祯三年,郭湸到南昌任太守,每每等阁都会想起家兄,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找出当年所做《登滕王阁记》做成石碑立于阁中,并写了一篇深情的《书兄太史<登滕王阁记>后》刻于碑阴。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0
标题:
滕王阁访谈实录
1、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这些重修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奇闻异事呢?
如今是滕王阁第29次重建,导师并没有讲有关滕王阁重建期间的奇闻异事,只是说滕王阁重修的原因。由于滕王阁是木质结构,极其容易被烧毁或腐蚀,并且滕王阁位于江边,战火很容易侵袭,因此滕王阁屡遭损毁。最后一次毁坏也是最严重的一次,1926年北伐战争,滕王阁被泼上煤油烧毁,以防城内外相接应,把沿江十里长街烧了三天三夜。
2、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那么这个“八怪”都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说法?
“八怪”宝鼎仿北京大钟寺的八怪宝鼎,取之寓意是金石永固。
3、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样流传和发展的呢?
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改编的。
4、滕王阁的第二层和第四层是《人杰图》和《地灵图》在这两个图中包含怎么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呢?
主要是涉及到名人本身,以人物的籍贯、工作、生平经历为主。比如张道陵,张天师道教祖师这样子来讲解。慧远大师,东汉佛教创始人。这样子介绍。徐孺下陈蕃之榻故事介绍给大家,并不会很详细的说明。
5、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那么这个民间习俗是怎么样产生和流传的呢?
南昌有两座文笔峰,预示这座城市兴衰的标志性建筑,绳金塔是旱笔,是镇火之用,滕王阁是水笔,是镇水之用。南昌有这样一句“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指的是滕王阁,葫芦喻指绳金塔的塔顶,如果这两座文笔峰倒塌了,也预示南昌这座城市落寞了,所以这也是滕王阁屡毁屡建的原因,这个词从什么朝代开始并没有很清楚了解。
6、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陈江说滕王阁前身是粮仓,也有记载说滕王阁是藏经阁,给滕王阁的身世增添的许多传奇色彩,那么滕王阁的前世今身都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这两个情况都没有听说过,滕王阁以前也被称作为仙人旧馆,滕王阁是文人雅集的地方、登高作赋的地方。滕王阁六大功能还有一个是登高祭祀先人的作用。当时像文天祥和谢枋得,谢枋得号叠山,我们叠山路就是以他的名号来命名的。为了纪念这两位民族英雄,滕王阁曾经有祭祀他们作为类似祠堂的功能。主要是文人墨客诗人雅集的地方,登高望远的地方。
最初李元婴建造滕王阁,在公元653年。李元婴当时在江西做都督,都督相当于现在省长的地位。以前赣江的位置不在于此,现在的广场都是填土建造而成。李元婴爱好打猎,有一次他打猎至此觉得这边风景好,李元婴精通音律好歌舞,所以经常在此欣赏表演。当初李元婴并未建造亭台,只是将山坡铲平,但由于下雨会显得狼狈,因此李元婴听取手下的建议,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亭台。由于李元婴在山东山东滕州做过职,因此取名为滕王阁。不久李元婴到四川阆中做刺史,因为怀念在江西的生活,也在阆中建了一座滕王亭。王勃到滕王阁游玩当时,李元婴已经不在滕王阁了,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到:“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由于有文人的名篇,所以比滕王亭要出名的多。
7、《滕王阁序》中序言说滕王阁,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我们都知道在兴建大型建筑时都有一些选址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则传说对于滕王阁又怎样的意义呢?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意思就是说宝剑的光辉照耀此处,说明此地物产很丰富,此地出了很多的名人。天上有28个星宿,南昌以前位于翼和轸这两个星宿之间。古代人会占卜看星象,看到斗牛星宿的光辉直指此处,掘地发现了有两把宝剑。
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至于有什么奇闻异事并没有。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1
标题:
滕王阁故事资料
滕王旧事
滕王奠罗文姬羊酒
豫章书。罗文姬,字叔善,南昌罗元干之女。少有令德,行不瑜阂。年十六,适郑氏夫疾笃,执文姬手日: “汝盛年当别适人”。姬誓不嫁,郑止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葬夫讫,投环死。都督滕王闻之,奠以羊酒。邑入杨怀秀为赋哀之。
滕王师友
豫章古今记。李思元,字文成,洪州高安人。好学擅文,行谊峻洁。年十六,举进士。为文林郎,时滕王元婴镇豫章,请为师友。
滕王不劳赐物
张鹭朝野金载云,滕王婴,蒋王晖,皆不能廉慎。大帝踢诸王名,五王不及二王。救日: “滕叔蒋兄自解经纪,不劳踢物与之,以为钱贯”。二王大惭,朝官莫不自励,皆以取受为脏污,有终身为累,莫敢犯者。
滕王表青石
豫章记曰:显庆四年,渔人于江中网得一宵石,长四尺,阔九寸,其色光润异于众石。悬而击之,鸣声清越。行者闻之,莫不驻足。都督滕王表送于瑞府。
(原载清朱蛮〔江城旧事〕)
李元婴歌舞建阁
(异间传说)
肖朝晶
瑰伟绝特的滕王阁,是唐太宗的弟弟李元婴于永徽四年创建的。李元婴是个骄奢淫逸的花花太岁,何以会想到要建这么一座宏伟壮观的楼阁呢?
初唐时期,国泰民安,歌舞之风,盛极一时。李元婴生平最爱歌舞游观,当他从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了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吹弹歌唱,寻欢作乐,有时甚至通宵达旦。
相传有一天,李元婴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在都督府里观看歌舞腻烦透了,便想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散心。这时,有个名叫刘世昌的幕僚,他木是南昌人氏,对南昌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自然十分熟悉,于是立即趋前说道: “南昌城西,赣江东岸,风景优美,地方开阔,都督大人何不到江边一游。”
这天正是仲春时节,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李元婴偕同王妃,带领一班僚属和歌舞乐伎,乘坐车马浩浩荡荡来到了赣江东岸。只见江畔冈峦起伏,江中舟揖来往穿梭,好一派繁荣景象!当他登上冈峦最高点时,举目远眺,但见西山巍峨雄峙,浓荫迭嶂;南浦上空,流云飞渡,蔚为壮观;再低头俯瞰,又见对岸远处三村桃花盛开,艳红似火;悠悠赣江,滚滚北去,顿觉心胸开阔。此处果然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他一高兴,便令人在冈峦之上摆开酒筵,奏乐歌舞。
一时之间,笙箭齐鸣,歌女们轻启朱唇,抚琴歌唱。悠悠的歌声随风飘上重霄。李元婴一边喝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对歌女们说:
“乐已奏响,你们怎么不起舞啊!”
他这一问,舞女们一个个卜通卜通全都跪了下来,不敢抬头。
“这是怎么了?”李元婴心里觉的很奇怪,责问道:“今天春光明媚,你们干嘛不跳舞?全都跪下做什么?”
舞女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不敢吭声。过了一会儿,领舞的慧娘壮着胆子答道: “启察都督大人,这冈峦之上,乱石高低不平,实在难以起舞啊!”
他的王妃举目一看,果然乱石遍山冈,于是代舞女们求情道: “都督息怒,这冈奋之上,乱石遍布,荆棘丛生,是无法跳舞的啊!”
“既然王妃代你们求情,那就免了吧!”李元婴有些扫兴地说。
刘世昌是个最一善阿次奉承的人,鬼点子又多,小眼睛骨碌碌一转、说:
“都督何不令人铲平一块地方,然后再舞呢!”
刘世昌的一句话,害得随从士兵们搬石的搬石,铲土的铲土,一个个累得汗流侠背,折腾了一个多时辰,仍无法整平一块地方。
这时,李元婴酒也喝足了,人也困倦了,他也懒得再等下去了,于是便吩咐打道回府。
刘世昌一路上寻思着:怎样才能让都督在冈峦上观看歌舞呢?假如能想出办法,那可是首功一件啊!回到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整整一夜,终于被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就向李元婴建议说: “都督大人,倘若在江边的冈峦之上建一楼阁,背城临江,居高临下,既可揽山川之秀,又可观歌舞之乐,岂不美哉!"
“好主意!”李元婴一听,拍案叫绝,于是便命人择日动工建造。
几个月后,一恤飞樵翘脊,画栋雕梁的巨大楼阁巍然耸立在赣江东岸冈峦的制高点上。落成典礼的这一天,李元婴在大小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阁楼之上。只见这一楼阁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十分巍峨壮观,心中好不高兴!但楼阁既已建成,阁名却尚未想好,李元婴征求大家的意见说: “此阁如此雄伟壮观,你们说说,叫个什么名字好?”
大家纷纷议论开了:
“此阁背城临江而建,就叫‘临江阁’吧!”
“此阁雄峙洪城,就叫‘洪都阁’吧!”
“此阁乃是都督所建,叫‘都督楼’最为合适。”
大家各执已见,莫衷一是。这时,刘世昌眨巴着小眼睛说: “都督学识渊博。依我之见,还是请都督大人亲自题名吧!”
经他一提,大家都说: “是啊。还是请都督大人亲自题名为好。”李元婴高兴得哈哈大笑,在楼阁之上踱着方步。正当他苦苦寻思时,忽听一声 “圣旨到! ”
李元婴忙领着群僚跪下接旨。原来是皇上加封他为滕王!刘世昌立即有了主意,笑眯眯地说: “今日乃阁成之日,又是都督受封滕王之时,真是喜上加喜啊!我想此阁叫滕王阁,最为适宜”。
众官员们交口称赞说: “说的对,说的对,叫滕王阁,最好不过了!”
李元婴咧着大嘴笑道: “好吧,就依尔等之议,命名为 滕王阁,吧!”
从此,滕王阁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原载上海《采风》报)
李元婴与《百蝶图》
李元婴政声狼藉,是一位风流王爷。他在洪州别无建树,唯留此阁,算是一生中的善举。
李元婴确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李渊诸子有三位是画家,以李元婴为最。元昌善画人物,元菇善画走兽,而元婴则善画蝴蝶,曾画过著名的《百蝶图》。他的儿子李湛继承李元婴“蝶派”画法,画蝶分“大海眼”、“小海眼”、“江夏斑”、“村里来”、“菜子花”,均按蝶之花纹题以奇异名称,画界奉为“滕派蝶画”,元婴堪称“滕派”鼻祖。
李元婴滕王阁画蝶非常出名;正如当时诗云 “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元代虞集《滕王阁》就写到:“天寒江阁立苍茫,百尺栏杆遒夕阳。岁久鱼龙非故物,春深蛱蝶是何王?”明代江应珍《登滕王阁》里也写道:“十载扁舟去五湖,烟花千里又洪产邵,个中不减麒麟阁,何处能寻蛱蝶图⋯⋯。”清代的邹基咏诗道:“榻得滕王半幅归,儿分春色动屏岭,双钩海眼偷花活,淡点江斑隐竹徽。幻似梦游庄子枕,轻如舞化葛仙衣,龙沙旧本凭谁记,粉态犹傅醉墨挥。”无不记载李元婴所作蝶画的价值。故当今重建滕王阁,专家们建议一切附设栏杆图案,多采用蝶形或双蝶为标记。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2
标题:
滕王阁小分队调查报告
滕王阁小组研究报告
课题:
滕王阁及相关民间文化中的名人情结探索
研究方法:
文献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
调查时间:
2014年11月
调查成员:
常慧颖、李博、黄韵臻
调查地点:
华师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滕王阁
调查报告正文: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滕王阁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共九层,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突出背城临江,瑰玮奇特的气势。
滕王阁不仅仅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雅集登临至此,留下不朽名篇佳句,在民间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和神话。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的佳话故事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演变,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发展。在滕王阁的毁建史和南昌的兴衰史不断演变的时候,这些名人故事和灵异传说也不断为滕王阁的文化添彩。
滕王阁的闻名遐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名人登临造访,人民大众也对名人和滕王阁更加崇敬和认同。滕王阁作为城市地标和文化象征,屡毁屡建,历经历史沧桑却屹立不倒至今的内在原因,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民大众对名人名楼的情结。
一、滕王阁名人仙侠传说故事探索
小分队成员到我校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以及滕王阁等地搜集整理了有关故事传说,以《滕王阁名人轶事》、《醒世恒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古今滕王阁研究文选》、《滕王阁图说古今》、《滕王阁诗选》等相关著作和《试论民间故事与滕王阁诗文创作》等大量研究论文、期刊为研究材料,整理出大量相关的名人故事和仙侠传说,我们将传说故事分类整理如下:
类型 数量 举例
建楼传说 1 滕王李元婴建楼
滕王传说 4 《滕王奠罗文姬羊酒》、《滕王师友》
名人传说 28 《唐高宗三叹王子安》、《韩文公作记慕高阁》、《王勃“腹稿”》、《王勃作序诗一字千金》、朱元璋庆功宴
仙侠灵异传说 1(3版本)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宋】曾慥《类说• 滕王阁记》版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马当风送滕王阁》版本、【新中国】《滕王阁志》版本
当地相关灵异仙侠传说 5 许真君镇蛟、丰城龙剑、斗牛之气、仙尉梅福飞升、洪崖先生
此外,和滕王阁相关的还有大量的诗篇、牌匾、楹联等等。但是,与滕王阁相关的民间文化最多的、联系最紧密的还是名人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滕王阁因名人诗词曲赋和传说故事文明,名人故事和诗词篇章也因滕王阁而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以下,将对滕王阁相关的典型名人故事传说和相联系的灵异仙侠传说进行分析解读,揭示滕王阁文化的名人情结的产生和体现。
(一) 王勃作序——愈具传说色彩的故事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民间通俗的角度来看,滕王阁的出名并非因为滕王李元婴建楼,而是因为唐初四杰——王勃的一篇洋洋洒洒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勃自身天才的学识和英年早逝的经历给这一次本身就具有戏剧性的作序奠定了成为传说的前提基础。王勃本身的许多故事传说已经具有将王勃本身神化的色彩,如:“腹稿”的故事,人们传言每当他写碑文或赞颂辞时,就先磨好数升墨,拿被子盖住脸躺着,一旦灵感来了,他突然起来,一挥而就,从不更改。当时人们说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而这次登滕王阁作序因其原因的模糊性和作序过程说法的多样性,为王勃作序带来了许多具有传说色彩的故事。这就导致了“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传说的产生和演化。
该传说最初版本记载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而后又有宋人曾慥《类说• 滕王阁记》、《分门古今类事•异兆门上》等,记载仅有短短几句话。而后的记载便是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作话本。这番传说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具体化、详细化,也更具有灵异仙侠色彩。传说已经不仅仅限于王勃赴滕王阁作序这一过程,还联系了王勃水上受惊身亡之事。王勃作序及其身世在民间传承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更加浓烈的神秘色彩。而滕王阁,也在这番传说中名声大振。人们对于《滕王阁序》的广泛知晓和对王勃的传说故事的普遍了解,促使了滕王阁及其文化群的闻名。
我们从该传说的演进过程也可以了解到民间百姓在传送王勃事迹过程中添加的“神化”色彩,这很明显的体现了百姓对于王勃的才识、经历、身世的敬仰、崇拜等。因此,“马当神风送滕王阁”传说本身的产生和传承,就体现了名人情结和名人情结对滕王阁文化的影响。
(二) 地方仙侠灵异传说引入名人诗词曲赋
江西南昌本地具有许多传唱已久、普及率极高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传说,如:许真君镇蛟、丰城龙剑、斗牛之气、梅福、洪崖等。这些传说早已深入黎民百姓的认知之中,特别是江西传说已久的许真君的故事,对百姓的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影响。
在我们的资料搜集整理中,对于名人登阁作诗作赋的故事有许多。楼阁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这些名人的诗词曲赋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民间对于这些诗篇辞赋的传送,让滕王阁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提升。而民间风俗文化、传说故事等典故引用到诗词曲赋中,也提高了这些作品的传诵率和知名度,也就间接提升了滕王阁的文化影响力。黎明百姓的名人情结,使得名人作品传颂普及,间接促使了滕王阁楼阁文化群的发展;而楼阁文化发展成熟之后,会吸引更多的名人登临造访,如后来的滕王阁结社:“滕王阁社”、“十三郡结社”、“环漪阁社”、“复社”等等。文人雅士不断慕名云集,留下更多的不朽诗篇,也进一步促进了滕王阁文化的成熟。
因此,百姓通过对名人诗赋中民间传说的认同感导致了名人情结的提升,间接促进了滕王阁楼阁文化的发展成熟。
(三) 伟人登楼活动中的名人情结影响力
我们注意到在名人故事中,登临滕王阁的伟人,如:韩愈、朱元璋、辛弃疾、蔡士英,他们在登阁之后还进行了许多文化活动,如楼阁重建、结社、摆宴等,这些活动对滕王阁的楼阁文化影响力在几个方面都有提升作用:
1. 楼阁重建
我们知道,滕王阁一共历经了29次重建,在历史的长河中,滕王阁遭受了多次毁灭性的打击。而一些名人、伟人,如韩愈、蔡士英等人筹资对滕王阁进行重建,必然重塑了吸引更多名人雅士登楼的可能性。这些名人自身的名人影响力必然维系着民间的名人情结,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筹资对滕王阁进行重建,恢复了滕王阁的楼阁文化,也给予楼阁文化继续发展延续了可能性。
2. 文人结社
一些名人,如辛弃疾、韩愈等,由于自身的影响力,能够吸引、号召许多文人雅士前来滕王阁,登高作诗、相聚作赋,甚至结社进行固定的活动。一位名人,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大众的名人情结,吸引更多的名人登临进行活动,这些慕名前来的名人和相应的活动,又能吸引更多的名人莅临,从而以指数递增的惊人态势提升楼阁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名人情结,再一次为滕王阁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3. 名人活动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辛弃疾摆宴和朱元璋的庆功宴。名人在滕王阁举办的各种宴席和活动既吸引了许多名人慕名而来,又直接提升了楼阁知名度和地位。这些名人在滕王阁的活动,甚至可能形成一种风俗,或者本身就是当地风俗的产物,如:重阳节登高作赋。我们知道,民间风俗传统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以上,充分体现了名人情结对于楼阁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当代滕王阁的名人情结——基于实地考察
滕王阁名人情结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可磨灭。我小分队成员在实地考察中也进行了当代现实中名人情结的调查总结。
(一) 访谈记录及实地考察记录:
1. 访谈实录:
采访者:滕王阁小分队成员
被采访者:滕王阁导游服务处负责人
时间:2014年11月29日
地点:滕王阁导游服务处
(1)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这些重修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奇闻异事呢?
如今是滕王阁第29次重建,导师并没有讲有关滕王阁重建期间的奇闻异事,只是说滕王阁重修的原因。由于滕王阁是木质结构,极其容易被烧毁或腐蚀,并且滕王阁位于江边,战火很容易侵袭,因此滕王阁屡遭损毁。最后一次毁坏也是最严重的一次,1926年北伐战争,滕王阁被泼上煤油烧毁,以防城内外相接应,把沿江十里长街烧了三天三夜。
(2) 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那么这个“八怪”都是什么呢?又有怎样的说法?
“八怪”宝鼎仿北京大钟寺的八怪宝鼎,取之寓意是金石永固。
(3) 走进大厅,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样流传和发展的呢?
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改编的。
(4) 滕王阁的第二层和第四层是《人杰图》和《地灵图》在这两个图中包含怎么样的民间传说故事呢?
主要是涉及到名人本身,以人物的籍贯、工作、生平经历为主。比如张道陵,张天师道教祖师这样子来讲解。慧远大师,东汉佛教创始人。这样子介绍。徐孺下陈蕃之榻故事介绍给大家,并不会很详细的说明。
(5)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那么这个民间习俗是怎么样产生和流传的呢?
南昌有两座文笔峰,预示这座城市兴衰的标志性建筑,绳金塔是旱笔,是镇火之用,滕王阁是水笔,是镇水之用。南昌有这样一句“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指的是滕王阁,葫芦喻指绳金塔的塔顶,如果这两座文笔峰倒塌了,也预示南昌这座城市落寞了,所以这也是滕王阁屡毁屡建的原因,这个词从什么朝代开始并没有很清楚了解。
(6) 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陈江说滕王阁前身是粮仓,也有记载说滕王阁是藏经阁,给滕王阁的身世增添的许多传奇色彩,那么滕王阁的前世今身都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这两个情况都没有听说过,滕王阁以前也被称作为仙人旧馆,滕王阁是文人雅集的地方、登高作赋的地方。滕王阁六大功能还有一个是登高祭祀先人的作用。当时像文天祥和谢枋得,谢枋得号叠山,我们叠山路就是以他的名号来命名的。为了纪念这两位民族英雄,滕王阁曾经有祭祀他们作为类似祠堂的功能。主要是文人墨客诗人雅集的地方,登高望远的地方。
最初李元婴建造滕王阁,在公元653年。李元婴当时在江西做都督,都督相当于现在省长的地位。以前赣江的位置不在于此,现在的广场都是填土建造而成。李元婴爱好打猎,有一次他打猎至此觉得这边风景好,李元婴精通音律好歌舞,所以经常在此欣赏表演。当初李元婴并未建造亭台,只是将山坡铲平,但由于下雨会显得狼狈,因此李元婴听取手下的建议,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亭台。由于李元婴在山东山东滕州做过职,因此取名为滕王阁。不久李元婴到四川阆中做刺史,因为怀念在江西的生活,也在阆中建了一座滕王亭。王勃到滕王阁游玩当时,李元婴已经不在滕王阁了,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到:“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由于有文人的名篇,所以比滕王亭要出名的多。
(7) 《滕王阁序》中序言说滕王阁,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我们都知道在兴建大型建筑时都有一些选址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则传说对于滕王阁又怎样的意义呢?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意思就是说宝剑的光辉照耀此处,说明此地物产很丰富,此地出了很多的名人。天上有28个星宿,南昌以前位于翼和轸这两个星宿之间。古代人会占卜看星象,看到斗牛星宿的光辉直指此处,掘地发现了有两把宝剑。
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至于有什么奇闻异事并没有。
2. 实地考察:
我们实地造访滕王阁,参观登临滕王阁,对于阁内文物陈设、牌匾、文献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具体可参照图片记录。
(二) 考察分析
在采访和实地考察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对于滕王阁,人们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王勃的《滕王阁序》,许多游客还在参观途中诵读、背诵《滕王阁序》,大多游客(包括本小分队成员)都集中参观了阁内五楼苏东坡手书黄铜板复刻的《滕王阁序》原文。从此现象可以看出,名人名作、书法作品等对当代滕王阁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
对于导游服务处负责人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导游们在为游客服务介绍时,都会着重讲解滕王阁的《滕王阁序》、王勃“马关神风送滕王阁”的传说、丰城宝剑、斗牛,以及“文笔峰”等当地风俗。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和名人作品等,在导游对一批批慕名前来的游客介绍中提升着滕王阁的影响力。对于文化景观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往往能在当代极大促进文化景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小结
通过这次小分队的文献搜集和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滕王阁的历史、文化等知识。通过针对性的文献整理、第一手资料的获取及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名人情结对于滕王阁楼阁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在当今社会。我们还通过分析,得到了名人情结对楼阁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方法,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名人情结对于滕王阁的影响力,并得出了结论。总的来说,这次田野调查实习的收获颇丰,为我们小组的调查研究带来了积极且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尼志强:《王勃“卒年说”与<滕王阁序>异文探微》,《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20卷第1期
[2] 陈顺增:《滕王阁记趣》,《商神采风》1997年第2期
[3] 王巧林,萧朝晶著:《古今滕王阁研究文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张丽:《试论民间故事与滕王阁诗文的创作》,《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6卷第1期
[5] 吴之屯:《滕王阁得名考暨<滕王阁序>新注》,《安徽史学》1999年第1期
[6] 王秀婷:《滕王阁的文化及其与文人关系考述》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7] 徐忠,宗九奇著:《滕王阁图说古今》,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8] 李昱,刘春蕾《滕王阁文化艺术研究浅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 蒋彰明《王勃及其<滕王阁序>》,《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1卷第6期
[10] 徐忠,宗九奇著:《滕王阁名人轶事》,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1] 徐进著:《滕王阁诗选》,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 顾希佳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隋唐卷、宋元卷)》,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2
标题:
催促
请岳阳楼小分队负责人将岳阳楼的调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发上来~~~~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0 18:33
标题:
吐槽
这么优秀的调查报告老师不给高分就没天理了~~~~~~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0:30
首席必须打够八字
作者:
徐和康
时间:
2014-12-11 20:35
这么优秀的调查报告老师不给高分就没天理了+1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0:37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为甚你的宝葫芦比我多:[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0:40
多发贴就有啦!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0:45
标题:
小组讨论展示的相关内容
小组课题展示的三点说明
作为网络课堂民间文学课程的重要改革内容,小组课题展示具有重要意义,特此说明:
第一,小组课题研究在学分考核中占40%的比例。小组课题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选题与准备及调查(15分)、课题展示(10分)、调查报告或论文(15分)。小组课题研究由本课堂的所有组长担任评委,评出小组的平均成绩,所在小组组长根据组员的具体参与情况给出一个系数(0.1-1),由平均成绩*系数得到。
第二,课题展示由四周更改为两周,所以,小组展示的时间相应缩小一半,由原计划的20分钟减为10分钟。
第三,小组展示评分标准:形式:以图片、视频和文字为主的PPT展示(3分);主讲人:熟悉课题,并能准确、深入、简洁地讲解(3分);内容:要完整,材料集中,观点鲜明(4分)。
大家先仔细看看三个小分队的调查报告,然后讨论下:
1.展示形式
2.展示内容
3.人员分工~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0:47
岳阳楼的呢呢??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0:51
滕王阁也屡建屡毁呀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0:51
呼叫崔莫言……发调查报告啊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0:53
标题:
民间文学视野下的岳阳楼文献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向:岳阳楼本身以及名人墨客的文学精神和地方民俗、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二、研究问题:岳阳楼的建设始末、名称来源、岳阳楼的民间文化符号、岳阳楼的传说、故事、牌匾、诗文等文化内涵
三、文献来源:大部分文献来源于期刊论文、岳阳市情网、互联网论坛、网站,以及地方志等纸质图书
四、调查时间:2014年11月
五、参与成员与分工:崔莫言撰写报告、付塞琳和徐和康收集资料
六、立论:
首先,岳阳楼作为民间岳阳楼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就必须“格物致知”,把探究岳阳楼兴建的始末和历史建制的沿革作为首要工作。
但是岳阳楼不仅是一个客观实在的建筑物,还是一个精神象征和民间的文化符号。英国地理学家纽拜曾经说过,“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 风景的创造源于人的勤劳与智慧,是人类劳动改造世界的物质丰碑,而湖光山色的自然景观,又在融汇了当地文化、历史、艺术等人文景观后升腾出一种精神内涵,壮丽的自然美景与灿烂的传统文化相互辉映,成为各个时期人类文明与思想文化的结晶。岳阳地区“山水楼阁,相须而显者也’,自然景观依托本土丰富的神话传说,楹联镌刻,以及骚人墨客山水流连中的移情之作,逐渐沉淀出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赋予它们以有形的生命,从而使自然景观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山和水总能刺激人民群众的想象力,百姓们寄情洞庭山水,游览闲聊之间,创造了了一大批神奇而古老的传说。岳阳楼之所以“楼天下”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文人骚客的吟咏酬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这些怪陆离的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传说经过口耳相传,在人们沉醉于此同时,岳阳楼也随之深入人心,闻名遐迩了。
虽然在文献调查是我们把这些文人的吟咏和百姓的谈资分开来调查,但是这两方面的内涵确实紧密相连、无法割裂的。文人的文人性格和人文精神全部来源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之中,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其文学就有什么样的气质内核,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想象力,其文学就有什么样的形象面貌。而文人文学对民族的性格、文化的深化和再现反过来又影响了这个民族的价值选择和精神传承,二者是紧密结合的。
七、文献数量与分布情况
类型 数量 举例
岳阳楼的兴建始末以及历史沿革 4 《论岳阳楼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 张庆余
《从历代岳阳楼图看岳阳楼建筑形制的演变》何林福
洞庭山水与岳阳楼 3 岳阳市情网、(宋)岳阳风土记、(明乾隆)岳州府志
岳阳楼的民间文化符号 4 《从诗文看岳阳楼文学现象》 蒋丽
《岳阳楼诗词联匾浅谈》 陈湘源
名人故事 5 秦始皇传说 、李鲁班修建岳阳楼、 左宗棠“见龙在田”
民间传说 7 洞庭湖畔龙凤呈祥的传说、洞庭湖一龙赶九龟的传说、岳阳藏龙河与珍珠山的传说
八、文献研究论述
一、岳阳楼建制理念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首先从历代岳阳楼的修建和建制来看,可以很明显体现出我们民族的审美选择和民族性格。
岳阳楼耸立于岳阳西门城头,左揽洞庭,右挹长江,雄姿英发,气象万千……“水际含天色,虹光入浪浮”、“丛林多故社,单戍有危楼”……雄伟壮观的岳阳楼已经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了湖湘风光的代表。(岳阳市情网)主楼为二层三檐, 四面突轩,十字脊之四当饰翘首龙吻, 中构四角攒尖顶, 上置莲花座焰光塔刹。 楼建凸峙湖边的两层台基上, 外绕护栏, 四面皆有石级通楼内。楼台坐西朝东, 一楼正面六根檐柱一字排开, 中间檐下悬匾(《从历代岳阳楼图看岳阳楼建筑形制的演变》何林福)……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楼形壮观……雕梁画栋、匾额楹联、玄墨丹青鳞次栉比……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岳阳楼位置与自然风光相协调,外部结构庄重雄奇,内部结构布局严谨,与人文风情相融合,着很大程度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与性格。儒道互补的精神追求自古就深深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也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和潇洒自在的理念,这在在岳阳楼的地理位置选择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我们民族的儒家性格所追求的庄重厚德、坦荡大方又见之于外形。岳阳楼内部的匾额楹联和玄墨丹青又诠释了我们对知识和文化的崇拜。
二、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传说体现出的文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相互影响
①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爱国,提到爱国就不得不提到屈原。岳阳是屈原的第二故乡。屈原的确在岳阳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点,亦可从岳阳至今仍口口相传于民间的众多传说故事予以佐证。他从湖湘文化中吸取养料。 屈原选择在端午这天投江,也是他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精心安排。五月五日,原是岳阳土著的越族人民祭龙的日子,有一系列重要活动,屈原想藉此深具影响的节日投江殉国,以唤起楚国臣民的爱国热情,完成复兴楚国大业。由于屈原的巨大影响,果然使远古时期流行于岳阳的一些民间风俗,都赋予了全新的内容而流传千古,并走向世界。
屈原在岳阳生活的这段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多脱胎于南楚巫文化的“母体”,然后在此投江殉国,实现了他人格精神的升华。最后葬于岳阳。郭沫若说:“由楚所产生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离骚》,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无论何时何代的中国人,都是在他的伟大影响之下,都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毛泽东说: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费德林回忆录•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屈原精神诞生于岳阳,光大于岳阳,他是岳阳无尚的荣耀。
而岳阳楼作为岳阳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湘湖地方民俗都能体现“爱国”这一核心精神。屈原作为岳阳楼文化的来源,赋予了其非比寻常的民族精神和文学文化意义,而岳阳楼也成为了“爱国”的符号想成,永远留存在人民心中。
②忧患意识和坚贞不渝的进取精神
忧患意识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它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人们在追求“生”的价值的同时,要承受的痛苦和磨难。孟子抓住忧乐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生于忧患”的论题。表达乐极生忧的隐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而范仲淹则在忧乐这对矛盾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忧”,提出了“先忧后乐”的思想。“先忧后乐”的精神,把传统的忧患意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并成为岳阳楼人文精神的永恒主题。这种结穴于岳阳楼的忧患精神“不但成为终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座右铭,更是成为后世一切社会变革和拯救危机的精神动力与源泉”,“并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民族精神,融入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范仲淹的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对岳阳楼地区的人文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许多岳州地方官吏“深慕公之为人,而追寻芳镯,思欲企而及之者也。”,他们继承并发扬了湖湘学派“经世济用”的优良传统,革故鼎新,安土乐民,多次重修了岳阳楼,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精神。
忧患意识既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压力,又是生命追求的强大动力。“它能激发人的生命热情,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生命的价值。”这种强旺的功业理想和进取精神代表了儒学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它既表现为仕途通达时士人们坚定的政治信念,又表现为贬抑南方时的惜时之叹,壮志难酬时的内心焦灼。在岳阳楼文学创作中,有大量的诗文作品就表现了这些怀抱着济世事功理想的贬滴文人们时不我予的忧惧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这种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岳阳当地的故事传说之中也有相当的体现。
(二妃传说)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传说二妃死后成为湘水女神,叫做湘君,又称湘灵、湘妃等。湘君游玩、居住的地方因此名为君山,当地的人们在安葬二妃后,又立“二妃庙”以永久的纪念她们。关于二妃传说的文学史料,最早见于战国时屈原的著名组诗《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等诗篇。这里“湘君”指舜帝,“湘夫人”指二妃。在《九歌•湘夫人》中,从“筑室兮水中”到“灵之来兮如云”的16句,湘君憧憬着如何布置与湘夫人的新居,都全部运用神话材料,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神奇浪漫的意境。汉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二妃葬于湘山(即君山)的记载。后世的典籍中也多有关于此事的记述。如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中记:“帝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嗣后,丽肠道元的《水经注•湘水》载:“大舜之险方也,二妃(娥皇、女英)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任防的《述异记》也载:“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坳哭,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斑斑然。”《群芳谱》、《竹谱详录》等诸书都沿袭旧说。
二妃对舜忠贞不渝的爱情,直至投水殉情的动人传说经伟大诗人屈原咏唱后,不仅增添了浪漫神秘的神话色彩,也吸引了后世文人骚客对这一忠贞爱情故事的赞美。唐贾至的《初至巴陵与李十二张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二》“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在“白云明月”之中“凭吊”湘娥,既是崇敬二妃忠贞不渝的品质,也是对自己远滴异乡的慨叹。
(鲁班传说节选)张太守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便打定主意,只等良辰吉日,动工建楼。第二天立即出榜,招聘名师巧匠,担任工程总管。
有一天,从潭州(今长沙市)来了一个青年木工,名叫李鲁班,自称擅长土木设计,无论什么亭阁楼台,宫殿庙宇,都能设计得尽善尽美。张太守便命他主管工程,限他一个月之内,画出一座三层、四角、五梯、六门、飞檐、斗拱、盔顶的楼阁图样来。
李鲁班成天躲在房子里,画了又画,算了又算,整整搞了七七四十九天,纸样画了一大堆,不是绘成一座土地庙,就是画成一个过路亭。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一点结果。
张太守气极了,他对李鲁班说:“眼下工匠来了这么多,只等你的图了。真该死,你误了我的大事!再宽限你七天,到时候交不出来,绝不轻饶你!”
李鲁班吓得冷汗直冒,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一个人坐在湖边上哭起来了。木工、石匠见他哭得实在伤心,都跑去劝他说:“哎哟,你这个青年人哪,何必这样认真呢,不知道就不知道嘛,好好地在张大人面前认个错就是了。”
也有人说些风凉话:“既然取名鲁班,就一定有鲁班的本领,设计一个小小楼阁算得什么!”
李鲁班听了这些话,便诚恳地说:“各位师傅,我在乡下也做了六年手艺,茅屋瓦房盖过百十来栋,真没有想到画个楼阁图会有这么难呀。事到如今,只好请众乡亲帮帮忙,往后再重重地报答诸位。”
这时,有位白发老人站到人群前面来了。这位老人家,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两个月来,他每天都在工地上转来转去,问长问短,他对李鲁班说:“我看真鲁班也是从小苦学出来的,如果光躲在房子里画图,是难得画出个好楼阁来的。还是要和别的师傅多多商量才好。”“看样子,你一定也是个木工师傅了?”李鲁班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说:“你老人家见多识广,请你费神帮帮我的忙好吗?”
老人说:“我没有画过图,只不过呢,我这里有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的。”老人把背着的包袱打开,里面装的是一大堆长的、短的、圆的、方的,还编了号码的木柁柁,他随手往地上一摊说:“若是还差点什么的话,到连升客栈的楼上找我就是了。”说完之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鲁班抱起那堆木柁柁,蹲在工棚里苦思冥想,摆来弄去,竟连饭也忘记吃了。
有个年轻木匠见他这样入迷,抓起几个木柁柁往草堆里一丢,说:“哼,那个老汉疯疯癫癫的,说不定是个吹牛皮大王,你也真的相信他?”旁边几个老木匠连忙说:“年轻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人家年纪那么大了,他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你凭什么说他吹牛皮?”老木匠们一个个坐下来和李鲁班一起按着木柁柁上面的号码,慢慢地摆弄起来。他们摆了又摆,突然,大家高兴地齐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呀,一座顶漂亮的楼阁模样儿做好啦!”工匠们听见了,跑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座壮观的楼阁模型。不一会儿,整个工地的人都围过来了,人人夸赞不已。可是看来看去,还有个飞檐少了五个斗拱。
大家按号码仔细一查,不多不少缺了五个木柁柁。刚才那个丢木柁柁的青年木工,也跑来了,毫不在乎地说:“整整一座楼阁的模样儿都做出来了,差这几个木柁柁愁什么!等我来照样做几个补上去就是了。”
(鱼跃龙门)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得柳树精成仙,又在巴陵成功点化了何仙姑。一日,吕洞宾去蓬莱会友饮宴归来,轻飞洞庭,只见洞庭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吕洞宾心想,久居于如此钟灵毓秀之地的水族,也必有仙根慧种,吕仙便想着也去点化洞庭水族。
鲤鱼们得到消息晚,等它们赶到龙门,其他鱼类都跳过了。洞庭鲤力荐它们的鲤鱼王带头跳龙门。只见一只大红锦鲤从龙门一里外就使出浑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跳到洞庭湖上空,在风雨之中越过龙门,再落入湖水中,一眨眼功夫就变成了一条巨龙。鲤鱼们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虽有个别的非常接近,但最终还是过不了龙门。在众鱼的簇拥下,新科锦鲤来到吕仙前叩拜,吕仙对鲤鱼们留下一句“练好明年再跳”,然后轻轻一跃,乘鲤而去。《埤雅•释鱼》记载:“鲤鱼之贵,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是以仙人乘龙,亦为骑鲤。”意思是说,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跳不过去仍为鱼,而能跳过龙门的,只有善跳的鲤鱼,所以,仙人乘的龙,也是骑的鲤。
唐朝诗人李群玉在《洞庭风雨二首》中写道:“…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洞庭湖风雨大作之日,就是洞庭鲤鱼跳龙门之时。
又如(秦始皇传说)秦始皇瞧不起“五帝”,“上小尧舜,下邈三王”。秦简《编年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渡长江去洞庭湖湘山祠,不料遇到狂风大浪。秦始皇问身边的博士们:“湘君是什么神?”博士们答:“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娥皇、女英死后葬在这里”。始皇听后怒不可遏,命令三千正在服刑的罪犯“赭其山”,即把湘山上的树木全部砍光,让山陵裸露出赭石色,然后回到京城咸阳去了。那时“剃光头”,既是罪犯的标志,也是对人格的羞辱,秦始皇“赭其山”此举意在给虞舜颜色看。一心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后来体弱多病,开始对“洞庭大怒”进行反思:虞舜是被华夏民族神圣化的贤明君主,无端对其羞辱、惩罚,失道损德,理亏心虚。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乃虞舜的在天之灵向他显灵示警,也许是一种报应。因此,始皇开始对虞舜深深忏悔,以求宽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虞舜死后葬在九嶷山),以此来表达对虞舜忏悔的诚意。
洞庭龙王是秦始皇“洞庭大怒”的见证者,这次却又见秦始皇“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秦始皇临死之前对虞舜的虔诚望祀,先藐后尊的真诚忏悔,让宽厚仁爱的洞庭龙王为之心动。洞庭龙王赶着洞庭湖九只掌管延年益寿的神龟,竞游水面,一是与秦始皇一同“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二是去迎接秦始皇,为真诚忏悔的秦始皇祈福。洞庭龙王不仅对秦始皇的真诚忏悔由衷认可,而且对秦始皇北击匈奴,南服百越,灭六国统一中国而创下的伟业由衷认可。为忆念“功如丘山”的秦始皇,洞庭龙王就成了今天的龙山,九只神龟就成了今天的九座龟山。从此,“一龙赶九龟”“与山同在”的祈福吉祥场景深深植根于岳阳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洞庭湖畔龙凤呈祥的传说)汨罗江与洞庭湖交汇处有一座凤凰山,凤凰山名的由来源于洞庭湖畔龙凤呈祥的传说。洞庭湖历史上水患非常频繁,湖区百姓长期面临洪水的威胁。百姓们认为,洞庭龙掌管着洞庭湖,刮风下雨,湖水涨落,都与洞庭龙有关,洞庭龙自然就成了湖区百姓崇拜的神。传说,新春之际,洞庭龙王都要上岸来到凡界,扮成凡人摸样看热闹,和老百姓一起过新年。只要洞庭龙王一出现,总有金凤凰飞来,盘旋于洞庭湖之上。湖区百姓不识龙王,但只要看见金凤飞来,就知道龙王已经到来。洞庭湖畔,神龙和金凤同时出现,龙凤呈祥的景象预示着来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是,膜拜龙神的洞庭湖人就制作金龙,挨家接户舞龙灯,叫人们敬奉龙,求神龙保佑,祈求吉祥与幸福。久之,新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挨家接户舞龙,亦成为洞庭湖地区的传统习俗流传至今,而随龙飞临的金凤凰,也在洞庭湖边落户下来,成了凤凰山。
(左宗棠“见龙在田”的传说)以卧龙自比的左宗棠,少时曾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传说咸丰元年的某一天,左宗棠在岳阳夜游藏龙河(又名王家河)至洛王山野,层层梯田中突然青光满地,惊现一条巨龙身形飞舞,吟啸震天。左宗棠第一次惊见此异象,很是奇怪,回家后查阅《易经》。《易•乾》上有:“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这是易经的乾卦,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表现大人物的风范,并得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物的赏识。《小象》解释说,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左宗棠认为天象预示着自己将遇到贵人相助。咸丰二年,左宗棠果然被被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之幕僚,从此左宗棠抓住展示才能的时机,把满腹的“经世致用”学问用于实践,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坚贞不渝的“二妃”还是畏惧责罚、虚心求教、投身实践的鲁班、“好好练,明年再来”,暴风雨中挺身而跃的鲤鱼、忏悔以求一统的秦始皇、畏惧洪水而祭祀龙神的湖区百姓,还是以卧龙自比、经世致用的左宗棠,这些故事都体现了百姓畏惧上天,“仰不得愧于天”的忧患意识和自我砥砺、自我磨练坚贞不渝的进取精神。这些故事和那些文人的文学著作一脉相承的核心精神是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
三、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是中国思想和诗学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所持的基本思想。“天人合一”的突出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间并无绝对的分歧,自然是内在于人的存在物,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调谐;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达到一种完满和理想的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目标。天人合一在诗歌中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它开始作为一种审美境界和人生理想,成为这些习儒淑世而又仕宦坎坷的文人们平衡心理的一剂良方。滴远岳州后,奇异的楚天风物、壮美的湖山胜概,涤荡着文人们的心灵,淡化了黝落时的苦楚,“登斯楼者,盖无不开拓其心胸,扩舒其境界。”齐得失,忘福祸,安土乐怀中把家、国、天下的人生理想融入永恒的时间长河中,独享精神的超脱与安宁,在肉体和精神上获得永恒。
北宋时期盛传的诗酒神仙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神话传说,是文人士子们渴慕以仙家解脱世俗之假我,达到与宇宙永存之真我的最高化境的精神寄托。《唐才子传》载吕仙醉饮岳阳楼,俯鉴洞庭。时八月,叶下水清,君山如黛螺。秋风浩荡,遂按玉龙(笛名)作一弄,清音燎亮,金石可裂。久之,度古柳别去。”吕洞宾仙风侠骨、顽泼旷达的诗酒神仙形象影响了后世滴远登临者的迁滴心态。宋戴复古的《柳梢青•岳阳楼》一词的上闽:“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借吕洞宾“袖剑飞吟”的传说,表现自己登临“一快披襟”的豪放欢快。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0:56
10分钟的ppt,6分钟介绍三楼调查,4分钟比较。(水)[这论坛做得真差,不管是UI、字体、还是注册登陆]
作者:
2012213333
时间:
2014-12-11 20:58
这些楼的命运真是不好!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0:58
比较我们主要集中在名人情结及其影响的异同上吧,这也是我们的研究课题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01
标题:
继续水两贴
三份报告还是散的呀~明显民俗传承力度不够,有亮点?
名人是营销资源,事实证明文献比屡毁屡建的楼靠谱。
作者:
2012213333
时间:
2014-12-11 21:03
标题:
再水!
话说我们这样搞是不是略分散啊~要不要总和联系下?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05
三份报告是每个小分队自身的调查报告,我们要做的就是联系和比较
没看懂你说的民俗传承力度不够和“亮点“是神马意思
展示和分工啊亲们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09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组长演讲不是固有传统美德嘛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10
标题:
水的不要太明显~
老师要求不能组长展示……我要打分哦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11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๑ŐдŐ)b这不科学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12
我觉得比较分析应该才是比重比较大的。。。
至少四分钟太少了些。。
不过10分钟实在好紧。。。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13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讲10分钟很简单(⊙_⊙)?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15
标题:
真相
分工是什么?选做PPT的和展示的勇士。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17
第三,小组展示评分标准:形式:以图片、视频和文字为主的PPT展示(3分);主讲人:熟悉课题,并能准确、深入、简洁地讲解(3分);内容:要完整,材料集中,观点鲜明(4分)。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大致介绍调查情况,然后分别讲3个楼最具代表性的故事——想要加深印象可以通过演话剧的形式;然后就介绍比较分析就可以了~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18
为什么我感觉岳阳楼的调查有一点点不一样啊?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0
因为他们没有实地考察,主要是文献整理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21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诗朗诵《登黄鹤楼》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1
分工的话,就需要:
整理资料
整理讲稿
PPT制作
必要的话需要表演
展示的勇士(基本可以定成博妞啦~)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2
标题:
回复 40#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摆宴某个传说故事,比如滕王阁可以简单表演《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24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我报名“围观加油”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5
9个人都要用工作的啊,不然分数会低的……负责人整理调查报告很辛苦的……大家体谅一下,分担下负责人们的工作吧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25
我们当初的选题不是跟名人情结有关吗?所以展示的时候是要围绕这个来的吧?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25
标题:
PPT 三大楼比较部分的思路
一、从楼阁重建、名人活动(包括传说和史实)来讲名人情结的历史性体现
二、从实地考察来看名人情结的当下状况(延续?加深?淡化?)
这样可以吗?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27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报名PPT,我只能做些简单工作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27
还要有话剧啊?主意不错
问题是 展示时间。。。。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27
标题:
回复 40# 的帖子
我觉得10分钟的时间里演话剧和诗朗诵都不太行得通诶。。。。。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7
对的对的,就是我27楼说的主题!这也是我们的重点,老师不是说要重点突出嘛~而且要完整的话就3、4分钟介绍下我们的调查情况就好~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29
啊啊的确,时间太紧张了,不过大家有没有别的可以增加表现效果的方法呢?比如做一个震撼一点的开场视频……顺便介绍下我们的调查过程,这样就不用讲了~然后直接进入论述名人情结的重点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30
标题:
主题相关
“名人是营销资源,事实证明文献比屡毁屡建的楼靠谱”
我的看法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30
看到我们的研究终于完成了,真高兴!第一次回复,我一定要凑够十五字!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32
标题:
回复 51# 的帖子
囧 震撼视频?? 是哪样子的?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32
营销资源这个词不太准确吧……楼的意义有很多,不然不会有人去毁、也不会有人去建……具体研究报告都有写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32
我可以做PPT吗?我会把它做得很漂亮的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33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这任务这么火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34
PPT要简洁明了,细致大方就好~~PPT根据讲稿制作~你可以的话就付赛琳来好了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35
展示内容:三大楼的建楼传说(可以简单说一下)、名人情结解释、名人情结在名楼传说的表现、名人情结在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表现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36
废话,整理资料和写讲稿什么的最麻烦啦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37
嗯嗯,着重介绍名人情结在3大名楼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从产生、影响、传承几个方面吧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38
反正做工作多的人肯定得分会高,不然就太不公平了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39
好啊好啊,组长真是善解人意、温柔美丽、威武霸气、倾国倾城、善良可爱、乖巧懂事(以下省略好几百万字)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40
知识储备不够啊,夸人都不知道用什么词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40
标题:
PPT展示内容
PPT展示内容
一、三大楼简介
二、引出名人情结(含义)
三、三大楼的名人情结的共同点(历史上——楼阁重建、名人活动;当下——游客的表现,景区的旅游开发的特点)
四、三大楼的名人情结的不同(历史上——楼阁重建、名人活动;当下——游客的表现,景区的旅游开发的特点)
五、总结:楼文化中的名人情结有何意义?(或其他……)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40
标题:
回复 55# 的帖子
"营销资源"相当于他们的宣传基础吗?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41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感觉 这两个 名人情结解释、名人情结在名楼传说的表现 是重点。 表现是指名人故事和传说?那这个岂不是最重点?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41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感觉 这两个 名人情结解释、名人情结在名楼传说的表现 是重点。 表现是指名人故事和传说?那这个岂不是最重点?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43
我觉得施玫君总结的挺清晰的~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44
总之,老师也好,组长评分也好,都是看绩效、态度和付出的。认真努力的必然分数高,学得多;尸位素餐的肯定不会有好的回报的。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46
重点不就三大名楼名人情结的产生原因、表现和影响嘛?
我们赶紧分工吧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47
收到!定会全力以赴,继往开来,共创佳绩。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48
据说,今天课堂展示的,老师比较重视形式多样,不喜欢我们理论化……据说今天有小组表演话剧、还唱歌……很受好评啊……
但是我还是觉得形式为内容服务,最好两者兼收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49
咱就按施玫君说的来吧,我觉得很清晰啦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49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我觉得名人情结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那些名人传说对于游客的吸引力。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50
标题:
回复 66# 的帖子
名人传说对楼来说,是文化底蕴,是游客来访的理由,慕名而来,但能见到的又是什么?这不是在批评政府没有履行责任,天灾人祸,不可能都能避免,现代建筑如此,何况悠久古楼?
传说有寄托,蕴藏着创作者和民族的文化价值。而在这方面,文学形式的故事远比那重建的楼更有表现力,至少在看过黄鹤楼后,我是这么认为。(也许是我没那份心情)
所以那楼只不过是副骨架,也许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我不是古人,不知前人访楼后,心里是否真的有触动?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1
对的,还有历史上名人对其他名人的吸引力、影响力等等,一传十十传百的赶脚~在现代的话,就是游客吸引力,现代的话用“营销手段”还是挺传神的。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2
这一段算是现实反思和评价,可以利用黄鹤楼小组的问卷数据进行说明~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52
咱们这个 到时候是要讲很多故事的话 应该会有趣一点吧? 每栋楼讲一两个代表性的故事啥的。。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2
咱们展示的形式?还是要有出彩的地方比较好吧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52
标题:
回复 74# 的帖子
我们不需要对名人情结做个理论点儿的解释吗?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1:53
也是那楼太寒碜,如果是故宫长城,也许不一样吧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3
嗯嗯,我当初想的是每栋楼1个就差不多了,因为时间不够,必要的可以演话剧~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4
标题:
回复 81# 的帖子
我记得黄鹤楼小分队的调查报告里面有一段名人情结的定义还挺好的呀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6
或者不是有那种《三国》的震撼开场白嘛,什么天下三分balabala的,我们刚好三栋楼,也是三足鼎立之事,来一段话剧表演或者视频,顺次介绍下3栋楼的代表传说和概况,感觉挺好的,然后直接进入我们的分析主题~
但是可行性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1:57
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并不是每个小组都能严格把控时间,周瑛那个小组展示了有50多分钟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1:58
嗯嗯,哈哈,他们是一节课就他们一个组,老师说:能讲多久就讲多久~~~~
作者:
2012213367
时间:
2014-12-11 21:58
标题:
回复 85# 的帖子
话剧表演。。感觉用的时间会比较长。 会不会喧宾夺主?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1:58
标题:
回复 76# 的帖子
不能更赞同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1:59
要弄个什么活动的话,可以弄个小短剧。
甲:这周周末去哪儿玩儿啊?
乙:当然是xxx楼了。
甲:为什么?
乙:因为我想去感受一下xxx当年站在那儿是什么样的心情。
、、、、、、
甲:xxx楼好玩吗?
乙:别提了。
甲:咋了?
乙:、、、、、、、、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2:00
其实我也觉得会用的时间长,本末倒置TT但是怎样才能既形式多样,有重点突出呢?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2:01
标题:
回复 84# 的帖子
就是ppt展示的内容应该要提到它吧?
作者:
翟敏
时间:
2014-12-11 22:03
标题:
吐槽
这作业是多容易跑题啊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2:04
有个提议,但是难度巨大,用相声的形式,兼具表演和成果展示,不过。。。难
作者:
木辞
时间:
2014-12-11 22:05
标题:
回复 90# 的帖子
可以啊
就几十秒钟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2:07
顺便在表演中把楼的概况和有代表性的传说故事演绎出来?
作者:
娜娜
时间:
2014-12-11 22:08
标题:
回复 93# 的帖子
这作业不是可以为反思提供事实例证吗?
作者:
付赛琳
时间:
2014-12-11 22:10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用“托儿”,一问一答,美其名曰“对口相声”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2:10
标题:
回复 97# 的帖子
但是重点在研究哦,要反思可以在研究报告中写,但是展示不太可能有很多的反思当代的内容
作者:
常慧颖
时间:
2014-12-11 22:11
但是相声的时间不宜太长,因为我们的“包袱”可能不够多,包袱抖完了就会无聊了,所以要把握好时间~我觉得相声的话,李博组织肯定特合适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