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卢爱华) [打印本页]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0-18 20:49     标题: 民间文学210课堂第五小组(卢爱华)

选题:武汉市地名传说
地名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之一。但是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一步步迈进,很多原有的地名都被更改成简单易记的名字,如建设一路、工业二路。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悠久的地名,年轻一代人除了觉得有趣、搞笑、土气之外,也无法再说出地名的由来了。所以,还原武汉市地名传说有着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由于我们只剩下半个多学期的时间,武汉地名数量庞大,我们只能选取其中一类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我们的第一步任务是整理归类武汉市各地地名。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0-19 21:13

一、        选题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武汉市内不少传统的特色地名都被更改成为具有现代气息的简单明了的地名,如建设一路、工业二路等。但是,地名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之一,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名中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特色、民间智慧、人文风俗。关于武汉市地名传说故事的调查研究除了能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武汉的历史,了解武汉的特色文化,还能尽可能地还原武汉市地名的由来,激发人们对于武汉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1、        还原武汉市地名传说故事,给大家展现一个有历史纵深感的武汉。
2、        了解武汉当地的特色文化,了解武汉的历史。
3、        深化对民间文学的理解。
三、        研究方法
收集现有资料,进行实地调查。
四、        研究内容
武汉市地名中包含的传说故事
五、        研究步骤
1、        对武汉市各地地名进行梳理、归类,选出最有代表价值的地名深入研究。(3人)
2、        收集有关的文本文献。(1人)
3、        做研究综述。(2人)
4、        设计调查方案。(全组讨论)
5、        开展实地调查。(全组)
6、        整理调查资料。(1人)
7、        完成调查报告。(2人)
8、        做成PPT形式,进行小组展示。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0-21 09:32

六、        分工及时间安排
对武汉市各地地名进行梳理、归类,选出最有代表价值的地名深入研究。(窦瑜彬•武昌,赵青•汉口,宣扬•汉阳)
收集有关的文本文献。(鹿越)
做研究综述。(刘雨飞、卢爱华)
设计调查方案。(全组讨论)
开展实地调查。(全组)
整理调查资料。(何肖蓓)
完成调查报告。(辛辰、李敏)
做成PPT形式,进行小组展示。

11月15号之前完成步骤1、2、3。
12月上旬完成实地调查。
12月中下旬完成调查报告以及做好展示准备。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32

晴川阁,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代嘉靖26年至28(公元1547—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
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34

归元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兴建,得名于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之语意。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也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与宝通禅寺、古德寺、莲溪寺并称为武汉佛教的”四大丛林“。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35

古琴台:
    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38

汉阳造:汉阳兵工厂是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到湖北后主持创办的军工制造企业,原名湖北枪炮厂,于1892年动工,1894年建成,虽然创建时间晚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军工企业,但由于不惜巨资从德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连珠毛瑟枪和克虏伯山炮等成套设备,所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汉阳造)、陆路快炮、过山快炮,均是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成为晚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40

墨水湖:
    名称来源及传说有许多种,最主要的传说有三种:一曰湖色浓碧,因富含藻类和微生物,经千百万年不断繁衍死亡而存积湖内,致使湖水墨绿,故名。二曰古代有个秀才住在湖边,每日勤奋著书写字,常到此洗笔(也有说是五代十国时期,昭明太子写《昭明文选》后,在湖内洗笔),而把湖水染黑,致湖色墨黑而得名。
    第三种传说是一段神话故事:
    “在远古,从汉阳五里墩到七里庙一带是一片沼泽湖汊,芦苇蓬蒿丛生,有条乌龙经常在此兴风作浪,百姓深受其害。为制服恶龙,百姓们决定建筑一条长堤,把乌龙困死。他们日夜苦干,刚把堤筑起一人多高,就被乌龙一个翻身扫毁至尽。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见大家垂头丧气望着湖汊发呆,便站住脚,捻着胡须,对大家笑吟吟地说:“白天干、晚上挑,不如钢钉钉龙腰”。接着,老人同村民们一起干了七七四十九日,炼成一根三丈三尺长的大钢钉,让大家抬起对准五里墩、七里庙之间一处,猛地一插,让年青力壮的人轮流抡锤猛砸,顿时,地动山摇、狂风暴雨,地下传出翻滚嚎叫声,不一会,乌龙挣扎抬露出头,张口喷吐出一大股黑血后死去,这股黑血瞬间将七里庙外渍出一个黑沉沉大湖。原来这白胡子老头是玉皇大帝派的天神,来助人们斩龙除害的。令人惊奇的是,渍成的湖水墨黑可以写字、作画,附近的学子都来取湖水使用,于是当地百姓都叫它墨水湖。”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42

龟山风景区:
“龟山古名翼际山,又名大别山、鲁山。在汉阳城北,为武汉市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龟山、蛇山、洪山之一,占地面积443亩。龟山南临长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威武盘踞,状若巨鳌,和武昌蛇山夹江相对峙,形势十分险峻,为兵家必争之处。”
“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乱,数载不克,后灵龟自空飞扑怪身始降服,治水遂得以成功,事后灵龟化为一山,即龟山。”
———摘自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阳风景名胜》
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毛泽东主席的“龟蛇静、风樯动”的诗词,龟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南临长江、北带汉水、西背月湖,南濒莲花湖”的自然景观也堪称绝唱。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45

禹王庙:
原名禹稷行宫。在龟山禹功矾上。为纪念大禹治水成功而建,故名。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元大德、明成化时两次重修。明天启年间(1621-1627)再修,易为今名。清顺治九年(1652年)又修。原供奉大禹像,后增后稷、伯益、八元、八恺等先贤像。旧时丹廊碧殿,金窗玉槛,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今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1986年按原风格修缮。其正殿,左右廊庑,门厅等,朱棂秀户,檐角舒展,端庄雅丽,古粹飞奕,与晴川阁前后紧邻,互相媲美,各呈特色。宫内还陈列有大禹治水文献,以及关于纪念大禹的遗迹记载等。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0-28 12:55

关于汉阳的旅游景点的地名来源如上。【反正会在word文档里汇总,这里忽略吧。】刷屏完毕。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2     标题: 【六渡桥】

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三民路相交的地带,原有一桥,名六渡桥,又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等多种称呼。名源亦不止一说。一般认为是三百多年以前成河的玉带河上的三十多座渡桥中的一座。当时的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3     标题: 【宗关】·【水厂】

宗关和水厂都是汉口汉水铁桥至江汉三桥一带的泛称,几乎是同意语,但又名有自己的来历、所指。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
水厂即宗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建水厂,是武汉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相沿至今。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4     标题: 【姑嫂树】

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的泛称。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1521年,明兴献王世子朱厚璁从钟祥赴京继承帝位时,曾乘船经过此河,后人便将此河改称为接驾河(后又谐音改名捷径河)。有个姓刘的船民在接驾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此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哈哈  这名字很好玩哈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6     标题: 【舵落口】

舵落口地处桥口区与东西湖区的接壤线上,在解放大道西端汉水堤脚内,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一名拖落口,古时为水陆交通码头,明清之际属汉阳县凤栖里,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此驻防兵四名。1920年出版的《夏口县志》说,"舵落口在桥口上十六里。东带汉水,为西通德安府(今安陆市)之大路,铺面数十户。现设有警察,以资保卫。"舵落口正街仍有部分麻石路面和市瓦板房等集镇旧貌保留至今。
舵落口之名源于当地流传的一则神话:数百年前,这里原有一湖,湖边有一仙翁,一日伫立船头,从一只葫芦里放出一股黑气,霎时一声雷鸣,其船沉于湖底,仙翁腾空而去。当地渔民捞起沉船,不见其舵。一年大早,湖水干涸,渔民在沉船处的泥沙下发现脱落的船舵,忽然变成一条红龙,腾空降雨。人们感念仙翁脱落于湖中的船舵化龙降雨的大恩,便称这一带为舵落口。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7     标题: 【集家咀】

集家咀泛指汉口沿河大道与民族路相交的一带。
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封于钟祥的兴献王朱佑杭的世子朱厚璁按"兄终弟及"旧例到北京去继承皇位,曾经路过汉水入江处的两岸渡口,后人即称这两个渡口为"接驾咀"。为加区别,汉阳岸称为南岸接驾咀,简称南岸咀。汉口岸的接驾咀后来讹传为集家咀。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为码头,为汉口"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一。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9     标题: 【保华街】

公元1861年,一个叫巴夏里的英国人在汉口圈地:自江边花楼街往东八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东角止,作为大英帝国在汉口的“租界”。
1898年,英国人把租界向北扩展,直抵今中山大道,还在租界与华界之间筑起一道围墙。
1923年,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会同汉口商人集资收购今黄石路、保成路一带地皮,意欲与租界势力抗衡。后几经周折,于1930年将围墙拆除。为纪念这段历史,将沿墙边这段零落参差的路段命名为“保华街”。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19:59     标题: 【长堤街】

长堤街,长4000米,在“街龄”相若的街道里,没有比它更长的。它早先是一道长堤,公元1635年(明崇祯8年),汉口通判袁火昌主持修筑,东止今江汉区东堤街直至长江边,是为后湖堤,或称长堤———为纪念袁通判,也叫袁公堤。有了袁公堤,才有了堤内汉正街的成长、发展和繁荣。最后才是街: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汉口筑城堡,就在袁公堤外筑城开壕,一为防“寇”,二为防洪。汉口有了城堡之后,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就有居民在堤两边建屋起楼,逐渐形成以堤身为轴线的几乎与汉正街平行的街市。
长堤街,用了近2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堤到街的嬗变。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20:01     标题: 【江汉路】

1861年英国开辟租界,当时临近英租界的现武汉关至花楼街口仅有一条土路,称太平路,自此以北至铁路还是一片荒地。
随着租界的开辟和建设,当时在法国立兴洋行当买办而名噪一时的地皮大王刘歆生成立了填土公司,专门从现解放大道以北地带取土,回填现江汉路一带,以垫高地基建房谋利。后来,刘在英租界西北边缘回填的一片洼地被纳入英租界,使英租界扩展到了西至现中山大道,南至现江汉路。为褒奖刘歆生,英租界当局呈准英女王将花楼街口至循礼门的新马路命名歆生路。1927年中国人民经过斗争收回英租界后,歆生路与太平路合并,改称江汉路。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0-28 20:03     标题: 【汉口】

(最后扯扯汉口啊)
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以上只是部分  最终修改后会汇总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0 21:10

我去图书馆找过,能找到的相关的实体书只有《武汉老地名》《武汉老街巷》,已经借回来了,你们需要看的可以问我拿。还有一本比较有意思的是《拾穗集——民间团队的七年行走》写的是襄阳的各种民间文化,分为走读城市、田野笔记、三国觅踪、民艺档案、汉水流年、荆汉小镇、人物春秋、草根印迹几个部分,其中走读城市和田野笔记这两部分应该会给我们的调查一些启示。还有没有电子版也没有实体书的有《武汉地方志》《武汉地名丛谈》《武汉年鉴》,可能需要我们在稍后开展实地调查的时候抽两三个人去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查找资料。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0 21:1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VHQZDY5fGOryUUHNG9G
这个文档下载要收费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0 21:24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超出了可上传大小,你们在知网上搜一下就看到了。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19:39

地名中有许多古老的传说,这些带有故事性的地名都是时间较久远的,其中的地名故事与传说一代一代传下来了,更有的是我们后代已经不知道在自己所站的地方背后有多么丰富与传奇性的故事,它是老百姓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的体现,也多多少少从侧面反映了历代普通百姓的文化心态。与地名有关的传说,常常涉及到封建帝王、将军、神仙、佛祖佛法,关系到官欺百姓、孝子孝妇,涵盖了买卖、砍柴、逛街等生活琐事。许多地方所流传的关于本地地名得名之由的神话、传说、故事,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于自己的故土的浓郁的乡情。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19:49

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地名的起源非常古老。早在上古时代具体的地名业已产生。人们首先接触、认识的应当是他们周围的具体的地理实体名称,随着生产、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地名的记载也就逐渐增多,先秦时期的地名数量就已经无法估算。人们对更多地理实体名称的总体观察和了解,将它们进行概括,归纳和升华,最终导致了“地名”术语的诞生。
在地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我们知道,在了解各个地方的地名由来时,去考察当地的历史、人文、习俗、经济、语言以及自然地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地名的文化内涵是地名所包含的深层的东西,地名所反映的是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通过地名我们依稀可以探析早期人们的心理世界,领略这个城市丰富的历史过往,领略当地古老的历史风俗以及当地的美丽传说。武汉经历了几千年的悠久岁月,沉积了厚重精深的文化,研究武汉地名的文化内涵,可以在诸如历史文化、宗族文化、民族历史、道德观念、图腾崇拜等许多方面体会其文化价值。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13 21:20

去过几个地方,晴川阁我觉得很有必要去看一看,里面陈列着许多有关晴川阁的历史沿革,当然也涵盖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13 21:22

汉阳造是今年上半年去的,当时在网上看到它是个挺文艺的地方,所以就想去看看,去到那里,的确很文艺,各种涂鸦,比较现代吧。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13 21:27

古琴台离汉阳造很近啊!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1-13 21:31

你这说的跟没说一样= =+
引用:
原帖由 李敏 于 2014-11-13 21:27 发表
古琴台离汉阳造很近啊!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21:37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哈哈哈哈,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讨论出选题哈,武汉地名传说对武汉当下的某方面的影响,或者是武汉性格,或者是武汉特色文化,或者是旅游资源,或者是城市结构等等。明天晚上之前确定大致的方向吧。
关于武汉人的性格。
武汉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敢作敢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武汉人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却并不是那种莽撞粗鲁的人。武汉人天生胆大 敢为人先,从不拘泥于常规。武汉人心中有着他们自己的是非标准,一旦认定是对的事情,他们就会坚持着干下去,直到成功。
武汉人还有一种能文能武、谦恭有礼的性格 武汉人不仅热爱武功,也喜爱文学,并且也不拘小节。在夏天的晚上,经常可看见武汉男人们搭拉着个拖鞋,光着膀子,穿着个短裤头,在路灯底下斗两把地主,下一盘象棋,对他们来说是很惬意的事。他们喜欢率性而为,不嗜做作。
从江城名称的由来,武汉人的文学热便可见一斑。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对于武汉人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其实,武汉人不但火气大,而且“礼性”也大。武汉人说话,一般都会尊称对方为“您家”(吵架时例外),相当于北京人的“您”,一句话说完,也总要带一个“您家”,作为结尾的语气并表示尊敬。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1-13 21:38

如果要将地名研究和当代实际联合起来,其实很多地名早已失去了当初的传说意义,很多就仅仅只是一个地名存在于地域规划图之上。要怎么把这些老地名的发展沿革同我们的当代现实联合起来,并对其作出符合现实意义的探索研究,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著名的传说一般都会留下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著名的毕竟是少数。我们是应该侧重于研讨几个著名地名还是广撒网面向整个地名领域……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13 21:40

是要通过对这些地名的调查研究来总结出武汉性格或者其他吗?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21:41

关于武汉文化。
武汉市历史悠久,据黄陂墙体广告了解,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历史上武汉最负盛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武汉是“水城”,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水域占市域面积四分之一,武汉有3500年文明史,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武汉也是“钢城”,新中国第一座自己兴建的钢铁企业———武钢,效益雄居全国第二;武汉是“车城”,神龙轿车驶入家庭,声誉日隆;武汉还是“桥城”,坐拥大小桥梁1200多座。  这些,都令武汉充满诗情画意和文化魅力。 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件件殷商青铜器皿,展示着当时制造业的巅峰水平,开启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台知音,千古佳话,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萦绕于斯的荆楚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就物化在这残垣断壁、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 武汉内蕴的城市精神,不断升华着文化的境界与品位。这里有“首义精神”:武汉人敢为天下先,打响了推翻两千多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国家的第一枪,其爱国、民主、拼搏和创新精神永远激励后人;这里有“二七精神”:作为“二七”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施洋、林祥谦等烈士血沃江城,先烈们坚定的革命立场、勇气和大无畏牺牲精神,锻造了武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1-13 21:43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13 21:47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地名是个纪念册,这个比喻好恰当,当人们在翻阅这个城市的历史的时候,每看见一个地名,都像是在翻阅纪念册中的一页,充实而圆满。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21:49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可是我觉得文化这种东西是会深入人心的,即使现在的人已经不知道某个特定的地名的来源、传说,即便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已经不在了,人们依然会从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中汲取到其中的营养成分,就像是我们现在,如果不去查资料不去刻意了解,有谁会觉得孝道是儒家文化给我们强化的观念,而非所谓的本应如此、理所当然?也许这个例子不是很准确,但是我想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谁潜移默化的,具有延续性的,即使某个具体事物不在了,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依然可以延续的。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3 21:51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点赞!好棒的比喻!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1-13 22:01

武汉的地名大概有这么几类:
    ①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性和乡土特色,因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如六渡桥、司门口、堤角、单洞门。 
    ②富含时代特征的地名: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例如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城垒、军港和与军事人物有关的地名:偃月垒、夏口城、诸葛城、梁废城、锁穴、铁门关。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洗马长街、藏马洞、关帝街、磨刀石;与鲁肃有关的鲁山、鲁山城、白马洲、鲁肃湾等;与黄盖有关的黄军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武汉具有军事城堡的重要功能。明末清初以后,武汉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板厂街、打扣巷,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产生的一些地名还体现了武汉是万商云集之地,如药帮巷(河南药材行)、万寿宫(江西馆)、福建街(福建公所)、宝庆码头(湖南宝庆会馆)、广东巷(广东公所)、安徽街(安徽会馆)等。由此可见当时武汉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产生于大革命 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地名,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民主路,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③历史遗留:许多地名证实着武汉的地理变迁。如“汉阳”,证明了汉水曾经改道,“新河”分明是一条人工河,“辛安渡”说明这里曾是古渡口,“口”印证着这里有一座特殊的桥,它处在河的入江口处,“黄孝河路”证明了有一条消失的河。这些地名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沧桑之变。 
    ④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如鹦鹉洲、知音路、舵落口、骡走庙等。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如八吉街、谋知巷、半市街、时人馆等,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我个人觉得第二个很有趣诶,从地名来看武汉市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1-13 22:04

不过城市功能变迁这个问题似乎太侧重历史而不贴近当下?
引用:
原帖由 辛辰 于 2014-11-13 22:01 发表
武汉的地名大概有这么几类:
    ①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 ...

作者: 宣扬    时间: 2014-11-14 09:47

好像对当下有影响的就只有几个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如果只挑著名的研究会比较简单,虽然也没什么新意,所以我还是比较偏向旅游资源。广撒网的会不好做吧
作者: 鹿越    时间: 2014-11-14 09:55     标题: 关于刘谦定

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武汉的民间文保人士的事迹
         武汉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首都”,当年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保护大武汉”的壮举,在中华民族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留下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抗战故事和抗战遗址。然而,由于日军的占领与破坏,加上近年来肆无忌惮的胡乱开发,武汉的抗战遗址已经屈指可数。
  2007年年初,一处重要的抗战遗址——武昌千家街冯玉祥将军旧居,被揭开了瓦,整栋大楼即将被拆除,刘谦定立即予以制止。但是正在拆房子的人根本不听劝解,为了阻止住拆房者的脚步,他赶忙将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媒体,然而媒体的到来似乎更加惹恼了拆迁单位。他们驱赶采访的媒体记者和市民,有关部门也认为这栋房子作为冯玉祥旧居证据不足。
    
    听到这,爱老房子如命的刘谦定可是着急万分。为了说服市里面留下这处老房子,他赶忙搜寻富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刘谦定先找到了《武汉市志·人物志》,上面说冯玉祥将军是1937年11月30日到武汉,而且住在哪住在武昌千家福音堂住所从事抗战宣传活动。为了更准确地证明这段历史,刘谦定又找来了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在政协北京文史资料中,有一篇冯将军的女儿所写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写到:“1938年春季我到了武汉,父亲比我先到武汉,我们家住在武昌千家街福音堂。”除了这些文字材料,刘谦定又找来了1936年的武汉市地图,上面清晰的标注这这栋建筑正是当年冯玉祥将军居住的福音堂旧址。
  刘谦定确认这一处正在拆除的老房子非同寻常,它原是外国传教士建造的,距今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像这样的建筑抗日战争以后在武汉三镇就没有再建造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曾经住过历史名人冯玉祥,可以说着栋房子的一砖一瓦都具有纪念意义,是一处老房子极具历史价值,应该被好好保护起来。
    此事引起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重视,为此专门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将此事作为民间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范例,为此类问题的评判作出了一个直观的回答。
   在节目中,着名学者毛佩琦教授指出:我认为这个房子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旧居。因为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凡是有重要纪念意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建筑、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都要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像冯玉祥先生在芦沟桥事变以后来到武汉就在这里参加抗日斗争,所以这个住址应该算有纪念意义的旧居。即使房子没有任何名分,但凡是有纪念意义的有历史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在保护之列,不在于它是否已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与否。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也指出:“如果一个城市失去了它的历史,建再多的高楼也是苍白的。”
    目前,两年已经过去了,冯玉祥抗战旧居虽然没有完全得到恢复,但是也未遭到进一步破坏,其主体建筑仍然完好,成为一个民间人士保护历史文化的见证。
作者: 鹿越    时间: 2014-11-14 09:56     标题:   一个人推动一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修缮保护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城东北角的一片街区,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和民国早期的江夏民居及欧式风格的历史建筑,这里也留下过大批历史人物的足迹,特别是武昌首义有关的很多着名人物,在此地都故居和故事,武昌起义时的第一面十八星旗就诞生在这里。而且,这里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公共图书馆诞生地。
   刘谦定昙华林情节可以追溯到上学的时候,他的母校文华中学创办于1871年,原址就在昙华林。从2000年起,刘谦定开始了对昙华林地区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工作,房子是什么时候造的,面积多大,以前住的什么人,现在什么情况,都进行详细纪录,还绘制详细的区域建筑分布图。找同当地老人谈话的过程当中,刘谦定常常刨根到底,收集到这些第一手史料与统计数据,形成了关于昙华林的珍贵资料。
  这时发生的一件事,民国第一清官——石瑛先生故居突然遭到拆毁,刘谦定立即出面制止,引起多方关注,最终把已经拆了半层按原样恢复,如今这栋漂亮的小洋楼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件事也让刘谦定意识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紧迫感。
  2003年初,刘谦定申请提前退休,他就开始致力于推介宣传昙华林街区的行动。他不断请朋友到昙华林看老房子,也请来媒体帮着宣传,在这样不断的推动之下,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政府官员的关注。刘谦定成为了昙华林的专业导游,让来了的人们在历史的震憾中惊奇的意识到,武昌城内居然还藏着这样一片宝地! 
   刘谦定在全面调查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涵盖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经过专家论证以后,于2004年最后定夺,被武汉市政府正式纳入2005——2020武汉城市文化发展十五年规划。直接影响政府对50多栋老建筑实施保护,其中挂牌保护15栋,政府昙华林又投了上亿元的资金。
   现在,昙华林历史街区已经整旧如旧,武汉市民、专家学者、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昙华林,已经成为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闪亮的名片。
作者: 鹿越    时间: 2014-11-14 09:58

看了这个也觉得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做对如今的民间民俗文化 的保护现状的分析。。。貌似也是可以的
作者: 鹿越    时间: 2014-11-14 09:59

我们如果做城市功能那一方面会涉及到一些跨学科的问题吧,对于城市规划方面,大家毕竟都不太熟悉
作者: 何肖蓓    时间: 2014-11-14 12:42

看了大家整理的资料和发言。
我觉得貌似历史神话传说要来的详细、有趣一些,但是如果真的走旅游景点这个主题,的确会有和其他小组撞车的可能。
而仅仅依靠一些地名来推测武汉人的性格特征也有些牵强。。。
所以我比较赞同鹿越同学的想法,对城市文化民俗建筑的保护现状的研究~
作者: 卢爱华    时间: 2014-11-14 13:43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但是感觉这个和“武汉地名传说”联系不大~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1-14 20:01

我也觉得只有旅游和商业这两点还对现在有作用。现在我感觉选题想着想着就和武汉地名没什么关系了。我觉得有些地名可以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影响。比如原来的租界,通商码头和商业中心,直到现在仍发挥当时的作用,这些地方敢于冒险创新,处于时代先锋,人们思维活络且思想开放,那么这些地名多少也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居民性格。同时这些地方的名字在历史演变中发生变化,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特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18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 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 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 “集家嘴”。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18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 也”,于 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19

广埠屯的由来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 应,他 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 头,楚王的仓库 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广埠屯】
街道口以东数百米,就是广埠屯。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将诸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还调给一支保卫藩王的护卫军。朱元璋规定,护卫军一半精力用来护卫,一半精力用来屯田,为的是怕护卫军恃强滋事,给当地带来财政负担。分封到武昌的楚王朱桢认为,屯田既是镇守和屯耕的结合,那就要选一处防守要地。广埠屯乃是入武昌东门(即大东门、小东门)的交通要道,卫戍楚城至关重要,于是选在此处置屯戍耕。因朱元璋以广字开头给秦、晋、燕、周、楚、齐诸王府仓库命名,其中楚王的仓库叫“广埠仓”。广埠屯也因此得名。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19

粮道街
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而粮道街声名之彰显,却缘于此处多书香,此处多人杰。溯至明代,这里有勺庭书院,清代,这里有江汉书院,民国初,这里有大学一所、中学两所、专业学校三所……就拿粮道署来说吧,清朝被民国取代后,这个名是管嘴巴填肚子却让蛮多人饿肚子的衙门,即被改造成学校———私立中华大学。这所大学因出了个土生土长的青年革命家恽代英,曾经誉满天下.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19

水果湖
水果湖原本是指东湖的一个湖汊(即东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东湖主水体连接部位相对窄小),现在主营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
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水果湖边有放鹰台,传为唐代诗人李白放鹰之处。解放后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铲、稻壳烧土和陶制生活用具等,说明武汉地区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现在这一带有洪山宾馆、电讯中心大楼、计量中心大楼等高层建筑。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0

司门口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原来坐落于这个交叉点的西北侧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布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历史上的长街为蛇出所阻,止于蛇山南麓。蛇山以北至藩司衙门大门口的街道,称为司门口。明末迷信风水,要用破坏"龟蛇二山环卫"的办法保住大明江山,挖通蛇山(同时斩断龟首),使长街延长到藩司衙门的大门口,但仍习称山北一段为司门口。1935年扩建此路时,北端辟开旧藩司衙门,使马路延长到中山路,中间腰斩蛇山,上架钢筋水泥蛇山桥,使司门口的泛称延伸到蛇山以南,差不多包括了今解放路的主要商业闹市区。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0

昙华林
昙华林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1.2公里。原指东段,1946年将原来的正卫街、游家巷并入,沿袭至今。
昙华林的得名有两说: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多值昙花,聚而成林,古时花、华西字通用,故名昙华林;一说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昙",称为昙华林。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湖厂总督林则徐在此巷内建丰备仓。同治十年(公元18U年),天主教会在此开办文华书院(后改文华大学)、圣若瑟医院(现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仁济医院(解殊后并入市三医院)。清末,这里是革命团体日知会、育英学社的活动基地。1926年10月,北代军攻克武昌城后,北洋军阀的湖北省督军陈嘉谟、军长刘遇春躲人巷内文华大学,北伐军包围该校,迫使校长孟良佐交出他们。抗日初期,郭沫若带领的一批抗日宣传队员曾住此巷83号原军阀夏斗寅的旧宅内。抗日胜利后,文华大学改为华中大学,解放后并入华中师范学院,后迁桂子山。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1

都府堤
都府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侧,其东原有司湖,清时在此筑堤,堤近都督府衙门,故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代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人们仍习称为都府堤。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大门口,长560米,宽6至10米。此街的41号是毛泽东在1927年上半年主办农讲历时居住的地方,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写成的。蔡和森、彭湃、杨开慧、夏明翰、毛泽覃等都在这里住过。此街的10号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小,是1924年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陈潭秋的故居。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首次会议就是在这里举行的。现为中华路中学和江汉大学武昌分部校址。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1

积玉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东至沙湖北巷,南连得胜桥(街)北端,北至和平大道与一马路交会处。这一带原来有座桥,《江夏县志》记为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是座内室一丈多的石桥。每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1931年石桥毁坏,193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年又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1

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指此处原本有罗姓家族居住。也有人名之“落驾山”。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平定了叛乱以后,见死伤的人数不多,国家的元气未伤,决定继续出征,并将大营移到东湖南岸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上,对参加平定叛乱的人论功行赏,还赦免参与叛乱的人。这样一来,全军上下斗志昂扬,楚军在战斗中又接连获胜。后来,人们就把楚庄王设营的这座山叫做落驾山。
现名“珞珈山”,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一则去“罗家”这样的俗气,二则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2

阅马场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武珞路以此为起点,横贯广场的中部,向东伸展,西北与长江大桥的引桥公路相连,西南与彭刘杨路相通,是连通武汉三镇的主干道。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
三百年来,这里发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88年6月,武昌发生兵变,推举夏逢龙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设指挥部于阅马厂。1853年元月,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在阅马厂塔台宣讲革命道理。辛亥革命时,设武昌起义军政府于阅马厂北部的红楼,并在南部塔台拜将,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时期,数千名学生在阅马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北伐军攻占武昌城后,武昌人民在此集会,庆祝北伐胜利。此后又是人民庆祝抗日胜利、武汉解放的场所。1981年在这里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盛大活动。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2

三层楼
三层楼位于武昌城区的北部,泛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汇的地带。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清末,新河洲渐有居民,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楼己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由武昌至红钢城的16路公共汽车在此设三层楼站。附近有条小街,至今仍叫三层楼街。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2

杨园
杨园街位于武昌和平大道。 据考证,清朝时期,有一位洋人在武昌桥梁村(铁路医院原门诊部)修建了一座庭园,人们称之为洋园。后来,该洋园成为张学良的行园,但“洋园”之名一直没有更改。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洋园被更名为杨园,一直沿用至今,原来洋人盖的四栋楼房,现在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办公室。杨园街就是以此为名。
作者: 窦瑜彬    时间: 2014-11-24 10:22

户部巷
户部巷命名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为:明清两朝,武昌城内衙门云集。如今的司门口附近,以前是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机构所在地,故称为“司门口”。而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1-30 13:23     标题: 得胜桥

得胜桥是最有武昌特色的一条老街。有人说,这里是武昌的贫民窟;还有些人好奇:为什么叫桥却不见桥。在这条不到1000米长的街道,你会立刻被它的生动所感染,武昌得胜桥的穷热闹与这个城市虽然不相宜,但她有着自得的表情,像极了一个性情简单又略有些迟钝的小媳妇,虽然穷酸已成了习惯,却依然保持着自己应有的态度。在这里,随便走几步,你就能欣赏到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缩影。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得胜桥代表着来武汉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百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本色的伫立在这儿。它已经成为武汉人生活形式的最原始的一个缩影。在这里,经历着都市大变革的现代人总能从那熙熙攘攘、充溢着市井生活气息的氛围里找到生命最纯真的状态、一份灵魂的归宿。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1

凡有城市便有地名,地名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期。它连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它记录城市风物,也反映乡风民情。地名既是城市的标识,她也能向你诉说这座城的沧桑之变。 本世纪80年代,当把武昌县、汉阳县、新洲县、黄陂县四个毗邻武汉市区的郊县划归武汉市以后,这座城市的版图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支由西向东飞去的蝴蝶形。美丽的蝴蝶是千百年来"修炼"而成的,很久很久以前,她还是一个"点"而已。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都诞生在两条江的交汇处那样,古老的汉水和长江是武汉的母亲河。在汉水女神让她的漫漫清流注入长江的地方,注定了会有座名城诞生,这就是华中重镇武汉。武汉的城名当然是总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首字而得名,这体现了精练概括的命名原则。但武汉这个名词却最早见于明代初叶姚宏模的《重修晴川阁记》一文之中。而武汉作为行政区划的城市名称正式使用,是1927年1月由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定名的。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1

湖北省的首脑机关座落在武昌东湖、水果湖侧畔,靠近古老的放鹰台文化遗址。这个在1956年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是目前武汉地区发现的一百多处文化遗址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处,呈现出早期屈家岭文化的特点。这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汉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聚居生息了。武汉市政府在隔江相对的江畔,那里有一座防汛纪念碑。这块碑以及陆续发现的历代的防洪碑记,都意味着"水"与这个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1

地名是城市的细部标识,要亲近一座城市,首先要从地名开始。请你试想一下那些问路的陌生人。而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储存有一个地名信息系统;请你观察一下那些答问的人,他们对于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多么熟悉,那便是我们通过地名保存着的关于家乡的最古老的文化遗产。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1

地名也是城市的档案馆,地名越多越复杂,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地名变更越快,说明城市发展的节奏越快。1986年,武汉市政府组织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名普查,出版了《武汉地名志》。该志记载了武汉城区有大小街道里巷1994条,其中大道17条,路378条,街368条,里巷1231条。这些街巷各有名称,极少重复,此外还有地片名数百条,其它地名数据千条。这部地名志总计收录了武汉城区现实地名8666条,历史地名3596条,共提供地名信息12262条。而在这以后大约每年以几十上百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着新地名,可见这座城市的规模。在1990年的现实地名中,自然实体地名有山、峰、河、湖、港、海、矶、口、汊、塘及其它共10类255条;聚落地名有城、道、路、街、里、巷、村、湾、墩、嘴、坊、岭、台、桥、山、口、湖、店、区、宿舍、杂等21类4905条。另外就是一些文史地名和经济地名。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2

武汉地名中的许多聚落地都是由自然地名演变而来的,像山、洲、岭等,而且它们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路、街、里、巷这些人文地名。这就说明了自然因素在地名中占有重要成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先勾勒了武汉三镇的基本面貌,而古往今来的武汉人在其中开山筑路,修堤建桥,盖屋建房,才密密匝匝地织出了五彩四溢的街道蛛网,于是才有了一张密集的城市交通图和地名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家园。武汉三镇鼎立的大体格局,便是由长江、汉水所定。公元14世纪60年代以前,汉口都是一片芦洲,与汉阳相连,那时以前的武汉都是双城并立之形。直到明代成化年间,汉水忽从今郭茨口冲出一道,从原由龟山南麓入江改为由龟山北麓入江,将汉阳一分为二,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以后才有了汉口的迅速发展。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2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武汉存在不少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它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性和乡土特色,因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如六渡桥、司门口、堤角、单洞门……。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2

武汉有大量地名是富含时代特征的,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例如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城垒、军港和与军事人物有关的地名:偃月垒、夏口城、诸葛城、梁废城、锁穴、铁门关。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洗马长街、藏马洞、关帝街、磨刀石;与鲁肃有关的鲁山、鲁山城、白马洲、鲁肃湾等;与黄盖有关的黄军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武汉具有军事城堡的重要功能。明末清初以后,武汉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板厂街、打扣巷……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产生的一些地名还体现了武汉是万商云集之地,如药帮巷(河南药材行)、万寿宫(江西会馆)、福建街(福建公所)、宝庆码头(湖南宝庆会馆)、广东巷(广东公所)、安徽街(安徽会馆)等。由此可见当时武汉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产生于大革命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地名,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民主路,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2

地名是无形的历史文物,许多地名证实着武汉的地理变迁。如"汉阳",证明了汉水曾经改道,"新河"分明是一条人工河,"辛安渡"说明这里曾是古渡口,"口"印证着这里有一座特殊的桥,它处在河的入江口处,"黄孝河路"证明了有一条消失的河……这些地名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沧桑之变。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2

至于那些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就更是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了,如鹦鹉洲、知音路、舵落口、骡走庙等。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如八吉街、谋知巷、半市街、时人馆等,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3

过去,汉口也叫"汉镇"。民国初年,称为"夏口县"。旧时的文人喜欢称它"汉皋"、"汉上"。远在春秋时期,这里称为"夏"。《左传》中解释说,夏,就是夏水。比起有1 700多年的建城史的武昌和汉阳来,只有500多年历史的汉口就算个小兄弟了,但它却是三镇之中的后起之秀。可以说你想象不到它是在多么狭小的地盘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的形状像一条卧倒在地的长长的扫帚。老武汉人大都知道,汉口街市起源于汉水入江口上下的沿河、沿江一带,这条依水的街道是汉口经济的发祥地,曾经店铺密集, 竹楼林立,也是汉口的第一干道。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3

长堤街原来是一条长长的大堤,长堤街以北,包括现在的中山大道是百里平湖一片。长堤一修,正街 、中街、夹街才在它的保护下兴盛起来,这狭长的一带,便是"扫帚"的"柄"。建堤取土,在长堤以外竟挖出了一条人工河,上自石乔口将河水灌入,下到现在的东堤街,水又环流入河,因此命名为玉带河。玉带河上有33座桥,这便是汉口地名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桥的历史原因。燕山桥、广益桥、多福桥、九如桥……都曾是玉带河上的桥,著名的六渡桥就是其中的一座。以前,黄陂、孝感的农户到汉口来进行农产品交易,就可以从黄孝河一直把船摇到六渡桥来。于是有人考证,六渡桥原来是"绿豆桥",它是农户交易绿豆的专用码头。这一说也不无道理。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4

"狭长的扫帚"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拓展势在必行。汉口的第二次拓展是城墙的修建。这条13里长的半月形城墙建于1864年。它上自石乔口,下达沙包(现在的一元路江边)。这城开了8座城门,由西向东依次叫玉带门、便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便门。这道城墙与汉水和长江终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保护体系,因此,汉口也有了"汉口堡"的称谓了,以后也有了不少的城门地名了。比起有10座城的汉阳和3座城的武昌来说,汉口只能说有半个城墙,人们把这弯弯的半个城叫做"月城"。1907年,既挡水患,又挡来犯的城墙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拆除后,就改为后城马路了。它就是现在的中山大道,它是汉口的第二干道,也是汉口的"脊梁"。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4

真正让汉口定型的是张之洞于1904年的一次大刀阔斧的壮举。他在汉口的西北角到东北角主持修筑了一条30余里长的大堤。这不但使堤内大片沼泽地变为万顷良田,而且使汉口城区大体定型,大堤当然应该命名为张公堤。直到如今,三干道--解放大道、四干道--建设大道、五干道--发展大道都在它的庇护下兴建起来的。汉口是在与水争地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城市。这印证了《汉口丛谈》的作者范锴所说的"汉镇之发展,长堤是赖也"。从中也可以得见张之洞这个人物在武汉城市发展上的重要地位。也难怪武汉三镇中与他有关的地名竟不下10个:张公堤、张之洞路、抱冰堂、奥略楼、警钟楼、方言街……。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4

汉口的发展史就是人进水退的历史,所以汉口地名中"水文化"色彩特别浓重也就不奇怪了。堤、桥、湖、海类的地名很多,其中有两个特殊的通名就是"墩"和"台"。它们原是水中的高地,可以供人居住生息,就成为聚落地名了。全市有墩164处,汉口就占了一大半。
汉口的历史地名中有许多洋名称:梅神父路、霞飞将军路、巴黎路、洋园……它揭示了这座城市有着曾经辟为租界的伤痛。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4

如今看来,蛇行环曲的汉口街道似乎杂杂无章,其实不然,它的命名是很有规律的。凡是与汉水长江平行的街道称为"大道"或"街",而街是汉口最古老的通名,如汉正街、黄陂街、花楼街、大夹街等,它们往往可以追溯到明清之季;凡与汉水长江垂直的街道则称为"路",如江汉路、南京路、天津路等。从大兴路到堤角,共有21条路与大江垂直,它们大多处在原租界内,其中的建筑有异国情调,而"里"、"巷"散落在它们中间。因此可以说,汉口的街道是由长江和汉水共同谱成的城市旋律。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6

三镇之一的武昌有过许多称谓。早在西汉它称沙羡县,到三国叫夏口城,东晋以后又称汝南县(这个名称透露了武昌有大量的河南移民的信息),直到隋朝开始称江夏县。江夏这个名称使用时间最长。民间根据所修城垣也把武昌叫郢城、鄂州城。可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武昌这个名字却并不属于武昌,而是属于湖北的鄂城。三国时,吴主孙权曾取"因武而昌"的意思,将鄂城取名为武昌,并且还将都城也移到这里。直到民国四年(1913年),国民政府才将武昌县(就是现在的鄂州市)改名为寿昌县;而将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可见江夏才是武昌最著名的古称。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6

相对于水文化色彩相当突出的汉口而言,武昌可以说得益于山了。对武昌旧城区,民间用"九湖十三山,外加一个黄河湾"的说法来概括它的地形地貌。其中仅仅自然实体类的山名就有69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依傍着一座山,例如武汉大学建在珞珈山,华中理工大学背靠喻家山,华中师范大学修在桂子山,而武汉工业大学位于马房山……。在众多的山中,惟有蛇山是众山之首。蛇山不但在地理上是武昌的脊梁,在城市发展史上它也是武昌城的历史起点,是武汉的人文发祥地,因此,可以说蛇山是武汉的祖山。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6

公元223年,濒临长江天堑的黄鹄山被一位军事家看中,认为它是"上控蜀川,下视吴起"的要地。于是他便命令在山上修筑了一座坚固难摧的城堡,在城头的黄鹄矶修了一座军事膫望台,以观烽火狼烟。这位军事家就是三国吴主孙权,这个膫望台日后就演变为声震中外的黄鹤楼。这个城堡非常小,周围不过二三里,只开有二个城门,因而它只产生了一个地名夏口城。到了南朝,它就扩展为"郢城",以后又经过了两次大的扩建,唐代改名为鄂州城,明代改名为武昌城。由此观之,武昌共有1 700年的建城史了。夏口城的建立成为了武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7

自古以来,武昌城是以蛇山为原点辐射开来。蛇山横亘城中,将城分为南北两块,历代军、州、府、县四级衙门密密匝匝地环布蛇山四周。城内街道大体顺着山势横平竖直地发展,山南为商业闹市,而街道多由湖堤变成,有些是明代楚王府的宫殿楼阁。山北是密集的万家民房,街道多依山傍湖。清末洋务运动中大兴土木,建厂修路,使城市发生较大变化。而在本世纪以来它的变化就更大了,所以新地名产生的节奏也不断加快。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7

从武昌的古今地名可以看出武昌的特点。它城门地名多,小东门、大东门、汉阳门还是唐代的地名,它们使用了1 100年。由官署衙门而得的地名多:察院坡、巡道岭、都司湖、抚院街、都府堤、粮道街、学道村、司门口……可见武昌在历史上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以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多:读书院、御书楼、学府街、崇文坊、文昌阁、方言街……;以王府旧宅命名的地名也多:王府口、后宰门、楚望台、梳妆台……;特别是三国遗址地名多:曹操庙、刘备郊天台、吴主庙、白马洲、关公桥……。这说明三国英雄人物曾将武昌作为他们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可见武昌是一座文化植被十分丰厚的古城。近现代以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都集中在武昌,而且长久以来都保持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是没有历史渊源的。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汉阳是一个真正的古名,它使用了1300年。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将汉津县改名为汉阳县以后,一直使用到现在。因汉津古城位于汉水之北,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地名的命名原则"山南水北为阳"而改名为汉阳的。在这以前,汉阳也叫过石阳、曲阳、沌阳、汉津。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汉阳的建城史还要早于武昌。它最早的城叫谷卩月城,是东汉一位姓戴的监军御史所修,由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所守。它的位置在龟山以北靠近月湖的汉水入江口的河床处,大约就在现在的江汉一桥之下的河道中。它是武汉地区最早的一座城。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三国以后,汉阳还建过9座古城,这些城中,仅有唐代所建的汉阳城保留下来了,直到1928年拆除。汉阳城先后开过8个和3个城门,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门地名。从以上建而又废,废而又建城堡可以看出汉阳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它就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汉阳在武汉三镇之中,是古今变化最大的地区。这主要决定于大自然在这里使用了许多"大手笔",而这都能从地名中体现出来。例如,汉阳本应处在汉水以北,才叫汉阳,现在却处在汉水的南面,这分明是汉水曾经改道。而汉水果然是改道过,其结果是使汉阳的版土几乎失去了一半。学术界认为,汉水改道是在明成化年间,它从原龟山以南入江,改为从今龟山以北入江,这就将原来汉阳、汉口连成一片的版图一分为二了。汉水的这一"大手笔"虽然使汉阳失去了大片疆土,但却使汉口脱颖而出,飞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又如,偌大一个鹦鹉洲,能藏兵数万,能宴会宾客,却忽然就湮没在水中,身消形隐,不见踪迹。而在江边又淤起一块巨型沙洲,使汉阳的面积陡增了20km2。那么还是叫鹦鹉洲吧,以表示对古鹦鹉洲的纪念和怀念。不过,此鹦鹉洲并非彼鹦鹉洲,武汉人就应该具备这些地名常识了。
汉阳的确是座山水变奏的城。它的老城区有大量从堤湖演变过来的地名,如三槐岭、顿甲岭、月湖堤、笼灯堤……
作者: 赵青2012213481    时间: 2014-12-1 13:58

汉阳作为武汉地区建城最早的文化古城,在地名中可以找到许多见证。一是古城地名多,因而城门地名不少,南纪门、朝宗门、凤山门……;二是老街地名多,高公街、西大街、显正街、洗马长街……;三是文化古迹多,如晴川阁、归元寺分别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宗教丛林,而钟家村、琴台路、知音路……蕴含着美丽的传说故事;禹功矶、鹦鹉洲、郎官湖……这些地名中有道不尽的文化内涵。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2 20:57

引用:
原帖由 赵青2012213481 于 2014-12-1 13:58 发表
汉阳在武汉三镇之中,是古今变化最大的地区。这主要决定于大自然在这里使用了许多"大手笔",而这都能从地名中体现出来。例如,汉阳本应处在汉水以北,才叫汉阳,现在却处在汉水的南面,这分明是汉水曾经改道。而汉水 ...
查了下汉水改道的事情,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明初汉口一带,还是无人居住的芦苇荒滩。明宪宗成化年间,汉水主河道在龟山之北形成,并由此入江。汉水故道淤塞,主河道移至龟山之北后,原先的汉阳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岸,南岸一侧仍称汉阳,北岸一侧则称之为“汉口”。嘉靖年间,汉口的人口增多,已有城镇居民区“坊”的出现,汉水口南岸有崇信坊,北岸则有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汉口也在此时正式设镇,并设置有汉口巡检司对市镇进行管理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2 21:04

有人疑惑:书上说伯牙鼓琴在江中,知音钟子期砍樵在山上,今天的古琴台怎么离江面那么远呢、那能听到琴声吗?其实,改道前的汉江正是从琴台旁流过,故此才有“高山流水”。现在汉阳的很多湖都是汉水改道留下的,如潇湘湖、后湖等。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2 21:05

汉水改道后,北岸地势较高,居民日多,原来商贾云集的舵落口逐渐下移,至明末居民已逾数万,由长堤街、汉正街、花楼街向里发展,终于形成“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
作者: 雨薇雨薇    时间: 2014-12-14 14:52

我们学校所在的桂子山以前就叫做猪头山,更早以前叫做“鬼子山”,其演变是由于早年这里曾是抗日时期一个巨大的乱葬岗,光是有名字的坟冢就有7000余个。而战争结束之后,又按照其形状更名为猪头山。1983年,我校搬往猪头山,在山上遍植桂树,书香花香共同熏陶之下,猪头山这个名字变得不合时宜。故而又改名为桂子山。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2-16 10:53

在调查中我们也有了诸多发现,比如一些地名正随着城市变迁而逐渐消逝,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有很多相关的传说故事也在不断地被人遗忘,而这些地名以及深藏在这地名之中的各式各样的故事都是一种遗产,是属于整个武汉人民的文化财富以及精神寄托,所以我们应当呼吁起来,让大家多多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这座城市所留给我们的城市记忆。再比如,联系到民间文学这门课程,虽说这次是因为这门课程我们才开展了这次活动,但是通过这将进一个学期的准备与调查,我们全组人员也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之前我们对于武汉的印象,可能只是停留在那几个较为出名的地方,可是这次调查活动让我们深入到了许多我们之前都不曾知晓的小街老巷中,而正是这些不起眼不知名的街道才带给我们更多关于武汉的真实状态,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开展这次调查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0:57

直到今天,民间传说的定义、民间传说的特征仍然众说纷纭,但有三点是共同的:传说是故事或叙事;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置于发生过的历史中;传说的故事或叙事被它的讲述者和听众相信是真实的。
民间传说以其独特的价值受到民众的广泛重视,美国民族志学家费特曼曾指出:“传说对于有文字和没文字的社会同样重要。它呈现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特质或存在方式。”概括来讲,民间传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次,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再次,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0:57

联系到我们调查到的有关江汉路的故事,其中有关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价值;钟家村中的有关琴台的传说也被当做是琴台的一个旅游资源核心来宣传,体现了民间故事的实用作用;共勉街的一些传说体现了武汉人民热爱学习,肯上进的精神,而高公馆中包含的民间故事则体现出了高公已经武汉人民甘于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0:58

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面貌及心路历程。民间故事独特地伴随着历史,越是古老的故事,越具有历史的黏着和多层的积累,经过不同时代的传承,往往打上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价值。
这主要就体现在高公街的故事上,由于高公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同的年间就会有不同的修葺堤坝的措施,从而就产生了不同的民间故事,而这些民间故事都伴随着真实历史而保存下来,并且具有了某个时代的特殊性,从而具有了其特殊的文化史价值。其实不光光是高公街有这样的情况,武汉的其他地名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的故事。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们口中所传说的故事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带有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烙印。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1:00

(⊙o⊙)…
引用:
原帖由 雨薇雨薇 于 2014-12-14 14:52 发表
我们学校所在的桂子山以前就叫做猪头山,更早以前叫做“鬼子山”,其演变是由于早年这里曾是抗日时期一个巨大的乱葬岗,光是有名字的坟冢就有7000余个。而战争结束之后,又按照其形状更名为猪头山。1983年,我校搬往 ...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1:05

从语言学角度也蛮有趣的~~这么多地名,它们的由来和发展,背后都蕴藏和折射着一定的语言学规律。

[ 本帖最后由 辛辰 于 2014-12-16 11:10 编辑 ]
作者: 辛辰    时间: 2014-12-16 11:12     标题: [博闻]武汉地名与楚文化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作者: 李敏    时间: 2014-12-16 12:41

在进行实地调查之前,我们根据从网络和书籍上搜集到的资料,详细地制定了调查计划和大纲,拟定了我们要访谈的问题,对走访有很大的心理期待。但是在进行实地调查时,我们发现问题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走访的结果也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明朗。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