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打印本页]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0-16 08:18     标题: 民间文学410课堂杜牧倩等小组

本小组研究主题:汉剧
         请大家在10月16日至10月23日这周内,搜集有关汉剧相关材料往上跟帖。稍后我们再对具体细节做进一步讨论。
        另外,本周自学主题是神话,也请大家抓紧时间学习。
作者: 秦芳婷    时间: 2014-10-16 09:27

跟上跟上~~~汉剧fighting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4-10-16 22:46

优秀团队的成功秘诀

由于学术发言讲究原创与个性,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启迪,因此,对小组讨论有三个金苹果建议:一是原创。凡引用,必注明出处,否则视为抄袭;二是讨论。课题的原创性深入,必须是一个个小问题的发现,一次次争鸣式的对话,而不能各言其语。三是评奖。每周由组长推荐或大家投票选出最优发言人。
作者: 王佳艺    时间: 2014-10-17 16:05     标题: 汉剧简介

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武汉汉剧院,主要演员有陈伯华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自百度)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0-18 11:18     标题: 汉剧溯源(引自搜狗百科)

汉剧属皮簧腔系,早期称"楚腔"、"楚调",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声腔系统。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作者: 谷兰兰    时间: 2014-10-23 08:49     标题: 调查借鉴

)鄂: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职工活动中心(8月8日)
    下午5:00,我和汉剧史学者、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月仿先生(一级编剧),一起参加一次汉剧票友活动。本次活动是由江汉区水务局下属分公司工会主席、汉剧票友董梅生先生作东主持。董今年53岁,是著名汉剧鼓师董仲箎的之子。虽1988年始学三生,但已经上台公开演出多场。由于对汉剧的喜爱,积极参加汉剧票友的活动,并自己灌注唱片,自娱自乐。今天活动前的晚餐由董梅生准备,共有两桌,在公司食堂进餐。据董介绍,票友活动由在座的票友轮流坐庄,每月活动3-4次不等。
饭后,在公司职工活动中心进行票友活动,参加人员有十五人之多,有武汉市纪委常委、监察局长洪子华;也有下岗员工陈昌义(陈原是一家工厂的书记,改制经营小酒馆,拆迁后失业,但坚持玩票);有汉剧著名的一末老演员,“小余元洪”之誉的贾振南(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叶剑英等的接见),也有业余票友、武汉市剧协副主席吴大堂等。乐队有四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中阮和边鼓、板等。开始时忘带边鼓,司鼓用鼓签敲板凳脚,以司节奏。大家唱的剧目很多,有汉剧的经典选段《甘露寺》、《重别台》、《三娘教子》等,也有票友唱了京剧《锁琏囊》、《失空斩》、《四郎探母》等剧目。在场的人员,除乐师之外,每人都唱了两个以上选段。唱到好处,众人高声叫“好!”,若有失处,下得场来,众人毫不留情的指讁评点。几位老票友,在别人演唱时,甚至也到场中,来配合作一些身段。活动持续到23:00,人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活动。整个活动,虽然参加者身份不同(有领导干部、有汉剧演员、有下岗职工),年龄有别(老者年近7旬,少者30出头),但大家作为票友参加活动,却十分融洽、平等和愉快。基于对汉剧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家组成了这个看似松散,实质极具凝聚力的社团。
作者: 谷兰兰    时间: 2014-10-23 08:51     标题: 借鉴2

暑期的调查活动,总起来讲,较好的完成了原定的调查任务。主要有如下收获:1、通过对艺人、研究者、剧团的采访,对广东汉剧(及周边的闽西汉剧、湖北汉剧)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历史与现状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2、获取了一些第一手的录像、录音及采访资料。同时按调查计划,也搜集到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3、加深了对戏曲本体的认识与感情,一种“活”的直观的感觉。这些是在书本上、校园中获取不到的东西。4、体验到了作田野调查的苦与乐。与人打交道总的规律是,凡是与汉剧艺术有感情的人,对我们的调查都是热情的。
但尽管如此,这次调查使我深深的感受到,粤、闽、鄂三地的汉剧现状,不容乐观。广东汉剧除广东汉剧院与大埔县汉剧团外,基本上已经没有其他汉剧团演出,而这两个院、团的演出也比较少。闽西各地的汉剧团同样并不景气,演出多以综合节目打主阵。武汉汉剧观众流失严重,在武汉市区,有时演出台下观众比台上演员还少,汉剧院现在正尝试向周边农村渗进,开拓农村市场。我们下去调查往往既为老艺人对汉剧的热爱、热情而感动,又常常面对他们的呼吁、倾诉乃至牢骚却是一脸的无奈。汉剧如此,全国的大多数的地方剧种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常常在想:汉剧的生存之路又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和保护,祖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呢?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的思考和研究。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0-23 08:52     标题: 汉剧传统剧目

《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审陶大》、《哭祖庙》等。

[ 本帖最后由 蒋思思 于 2014-11-20 09:00 编辑 ]
作者: 华师大李娜    时间: 2014-10-30 08:14

早期汉剧人物研究对早期汉剧演员的研究,有助于廓清汉剧早期的历史面貌,对于汉剧形成的时间、地点的界定意义颇大。汉剧早期的艺人有王湘云、李翠官、米应先等,《中国戏曲志•湖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中的《王湘云小传》、《李翠官小传》有初步的介绍。王俊、方光诚通过田野调查找到了同时通城名旦李三槐的族谱、故居和坟墓,提出李三槐就是李翠官的观点[2] 11。他们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了米应先的族谱,弄清楚了米应先谱名为应生及其大致的生平事迹[2] 11。此外,关于米应先研究的重要文章还有单长江的《崇阳米应生与京剧》(载《艺术百家》2004 年第5 期),陈志勇的《徽班汉伶第一人———米应先》(载《文史知识》2006 年第 1 期)、《徽班汉伶米应先生平及家世考———兼论米应先对京剧形成的贡献》(载《戏曲艺术》2007 年第2 期)等。
作者: 华师大李娜    时间: 2014-10-30 08:17

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闪烁着其不可抵挡的光辉。其历史的悠久,形式的齐全和独特,种类之丰富都令世人惊叹。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剧种,作为湖北省的地方大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对京剧和其它的地方剧种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可是如此优美唱腔重要的剧种——汉剧,当前并没有多少人认同。提起受汉剧影响甚多的京剧,国人多多少少的会哼唱一两句或是一两段唱腔。汉剧的念白之美,表现为她的念白在舞台上的表现俏皮不失稳重,有趣而不显粗俗。作为湖北的地方戏,汉剧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念白是体现之一,这一点和其他地方戏曲是一样的,但是汉剧的念白主要是湖北武汉方言,以湖广韵为主,和其他戏曲的念白在语音上都归中州韵的概念有所出入,在汉剧的念白中不管是俗白还是韵白,中州韵的影子是极少的,主要都是以武汉方言为语音基础来演绎戏曲的念白部分,但是艺术效果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提升。 汉剧的唱腔之美,体现在她旋律中“去声字”上行的处理,旋律华彩性地表现。作为唱腔是表现汉剧地方色彩的另一方面,汉剧是属于皮黄腔系统的剧种,在中国戏曲中属于皮黄腔系统的有很多,他们腔调各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同时都打上了地方特色的烙印。汉剧也不例外,她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并不断的经历时间的洗涮和打磨,她在几代人的不断创作和演绎下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唱腔。汉剧的唱腔产生在湖北,自然也有浓郁的湖北气息,汉剧唱腔的音乐中有大量湖北音乐特有的元素,她在湖北这块土地上汲取着养分,同时也通过自身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着湖北人的智慧和审美。 汉剧的拖腔之美,汉剧音乐本身的华美特性也使得她的拖腔也在众多戏曲的拖腔中非常地显眼。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色也堪称“一绝”,而在众多的剧种当中汉剧的拖腔是发展的最为华丽的一个。汉剧拖腔有这样地表现和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拖腔展现了戏曲的魅力,展现了演员个人的艺术创造,也展现了演员的唱功,而且在结合剧情的同时,我们会发现拖腔也是人物情感的宣泄和体验,汉剧拖腔之美,美在此!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1-20 08:38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二小组调查课题:汉剧传承与发展现状
调查基本提纲:1.了解汉剧发展的历史
            2.了解汉剧的一些基本内容
            3.了解汉剧当代发展状况
            4.了解汉剧传承的途径和方法,哪些是正在做的工作,哪些还需要努力
            5.试着学习唱汉剧
请大家根据查阅的汉剧资料以及调查提纲,对上述资料的阅读与思考,每个人根据调查提纲提出三个问题,为实地调查走访做准备。下面回帖,谢谢!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01

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水流域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旧称楚调、汉调或黄腔,1914年改名汉剧。影响北及北京、南遍江南,直至国外新加坡等地。对川剧、湘剧、赣剧、桂剧、粤剧、滇剧等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汉剧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为京剧创史人之一)等人进京加入徽班,汉剧与徽剧融合而形成京剧。汉剧在湖北发展形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4支流派。各派间在方言上略存差异,演出上各具特色。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属皮簧腔系。秦腔传入鄂西北演变为“襄阳腔”,后称西皮;二簧则来自安徽。皮、簧原是两种独立的腔调,各有剧目。约在清中叶,两种腔调融合而成为一个声腔系统。西皮高亢激越,爽朗流畅。二簧腔柔和委婉,抒情苍凉。除皮、簧两腔外,另有吹腔、杂曲、小调等。汉剧曲牌共有400余首。伴奏分文、武场,文场以京胡、二胡、月琴、三弦为4大件,还有笛子、琵琶、唢呐等。武场除鼓、板、锣、铙外,还用马锣,并吸收了川剧锣鼓的打法,颇具特色。汉剧脚色,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共10行。汉剧的传统剧目有近千个,一部分现已失传,今仅存有660多个。其中西皮戏330多个,二簧戏180多个,两者兼唱的有70多个,另有一部分杂调小戏。其内容大都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早期以本戏居多,进入城市后,逐渐改以折子戏为主。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哭祖庙》、《兴汉图》、《窦娥冤》、《打花鼓》等,其中一部分已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或教学影片。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09:05     标题: 汉剧史作

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1943年前后在重庆期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阎金锷的《汉剧》因撰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研究还稍嫌简略,不够深入,但也是1949 年以前的一部有关汉剧剧史方面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当时汉剧发展的景况,很有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09

最早关于汉剧的文献记载见诸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湖北公安的著名学者袁小修(又名袁中道)的日记。他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晚赴瀛洲、沅洲、文华、谦元、泰元诸王孙之饯,诸王孙皆有志诗学者也。时优伶二部间作,一为吴歈,一为楚调,吴演《幽闺》,楚演《金钗》。予笑曰:此天所限吴楚也。”据此算来,汉剧的产生也有四百余年历史了,虽不及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久远,但它流传地域之广,对其他剧种影响之深远,却丝毫不逊色于昆曲.
作者: 王佳艺    时间: 2014-11-20 09:12     标题: 汉剧名家大师

汉剧的名家大师主要有:查来松、屈来寿、贺鸿生、范仁宝、凌成佑、陈长庚、陈六静、知长福、杨宝林、范大德、徐茂才、钟玉凤、郭玉莲等。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13

汉剧的发展现状概括起来有一下三点:
1、专业剧团所剩无几
2、剧目老化与表演程式化
3、行当发展不平衡与人才青黄不接
4、群众基础相对薄弱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16

1.专业剧团所剩无几。
历史上,汉剧在流传过程中曾出现过四大流派。这四大流派并不等同于今天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的个人表演艺术流派,它主要是依据汉剧戏班的活动地区来划分的,兼及艺术表现风格,汉剧老艺人们称之为“四大河派”,也有人称它为四大戏路子,分别是荆河派、襄河派、府河派、汉河派。清末民初,随着汉剧的兴盛与发展,各流派的汉剧精英相继云集武汉,组班登台。艺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当时的汉剧演出呈
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也正是这种群英荟萃的局面,促使汉剧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反观现在,专业剧团所剩无几。汉剧专业表演艺术团体由建国初期的二十二个锐减到目前的一个半,其中的一个是指武汉市汉剧院,另外半个是指湖北省地方艺术戏曲剧院中的汉剧团。汉剧表演艺术要人有人,要戏有戏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戏曲剧团是戏曲演员的家园,是其“生活”的场所和展示艺术的平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说,一个戏曲剧种要盘活,一定要加强剧团建设,不仅要在数量上有所提高,更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汉剧这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得以有效地传承与发展。因此,加大专业院团的建设是迫在眉睫的。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22

汉剧的传统剧目号称有八百出,可以说是家底丰厚。但其中一部分剧目已失传,而且还有很多剧目同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相差甚远,再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可以说是与我们渐行渐远。具体表现在剧本故事是旧的,剧中人物是古的,剧本结构是老的,戏曲美学观、思想哲学观是陈腐的。[3]( p13)可想而知,要想用这些剧目去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那是非常之难的,更是无从谈起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追捧。所以说,汉剧的戏曲剧目一定要创新、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一定要推陈出新。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反对演出传统汉剧剧目。传统剧目当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经典,让人难以割舍的剧目。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言道:“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传奇妙在传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徙,自啭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剧目老化,犹如人将暮年。在汉剧创新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典范。如2010 年,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著名导演严世炎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汉剧四旦蔡燕主演的《李尔王》,就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它用古色古香、底蕴深厚的汉剧艺术表现形式去演绎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兴趣。
    汉剧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这些艺人在艺术表演的方法上积累了大量程式化的东西。剧种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一不有一套程式化的东西。这些程式通过戏曲特有的口传心授模式被世代相传。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艺人的因循守旧。如果谁擅自改变了程式动作,便认为是走样了、变味了,故戏曲演员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就成了套在演员身上的一把精神枷锁,束缚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近代西洋歌剧是同汉剧几乎同时代诞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汉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员可以通过自身对于人物心理、剧情发展的理解来自由发挥,从而去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因此,西洋歌剧演唱家不同时期所演出的不同剧目,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重视演员自身理解和创造的表演无疑给艺术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所以汉剧戏曲演员一定要冲破程式的枷锁,根据自己的体验不断地将自己对角色的新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要敢于“破规矩”,正所谓“不破不立”。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23

汉剧的传统剧目号称有八百出,可以说是家底丰厚。但其中一部分剧目已失传,而且还有很多剧目同这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相差甚远,再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可以说是与我们渐行渐远。具体表现在剧本故事是旧的,剧中人物是古的,剧本结构是老的,戏曲美学观、思想哲学观是陈腐的.可想而知,要想用这些剧目去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观众的共鸣,那是非常之难的,更是无从谈起引起观众的关注和追捧。所以说,汉剧的戏曲剧目一定要创新、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一定要推陈出新。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反对演出传统汉剧剧目。传统剧目当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经典,让人难以割舍的剧目。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言道:“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传奇妙在传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徙,自啭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剧目老化,犹如人将暮年。在汉剧创新方面,亦不乏成功之典范。如2010 年,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著名导演严世炎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汉剧四旦蔡燕主演的《李尔王》,就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它用古色古香、底蕴深厚的汉剧艺术表现形式去演绎西方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强烈兴趣。
    汉剧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这些艺人在艺术表演的方法上积累了大量程式化的东西。剧种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一不有一套程式化的东西。这些程式通过戏曲特有的口传心授模式被世代相传。这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稳定性,但同时也会导致艺人的因循守旧。如果谁擅自改变了程式动作,便认为是走样了、变味了,故戏曲演员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也就成了套在演员身上的一把精神枷锁,束缚了戏曲演员的二度创作。近代西洋歌剧是同汉剧几乎同时代诞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与汉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员可以通过自身对于人物心理、剧情发展的理解来自由发挥,从而去塑造饱满的人物形象。因此,西洋歌剧演唱家不同时期所演出的不同剧目,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重视演员自身理解和创造的表演无疑给艺术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所以汉剧戏曲演员一定要冲破程式的枷锁,根据自己的体验不断地将自己对角色的新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要敢于“破规矩”,正所谓“不破不立”。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26

汉剧角色分类,甚为严谨,总分十大角色。据南宋赵升所撰的《朝野类要·卷三·入仕栏》云:“角色者,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明衔、家口、年岁。是角色为古履历之称,戏曲中借用之。”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云:“梨园以副末开塲,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四人,谓之女脚色;打诨一人,谓之杂。此江湖十二脚色,元院本旧制也。”汉剧根据成规,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十大行当,应算是戏曲剧种中行当划分最详细的剧种之一。盛世时,汉剧十大行当,皆有三鼎甲。就是在上世纪70 年代,虽然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的重创,汉剧依然是十大行齐全,行行有能人。可反观现在,一些行当已无人挑大梁,一些行当因无新鲜血液来继承只能由老艺术家继续老骥伏枥。就目前来说,汉剧四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有三位的行当是四旦,分别是汉剧大师陈伯华、梅花奖获得
者胡和颜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程彩萍,只有一位传承人是三生行当的“吴派”传人程良美;汉剧获得国家梅花奖的三位艺术家分别是由汉剧转京剧的邓敏、胡和颜、邱玲,她们共同的行当都是四旦。这里就不禁要发问,为什么拥有十大行当的汉剧,行当的发展在今天却会如此之不平衡?戏曲行当的形成,是有它深厚的生活基础的,它是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美的规律,对古代人物生活的提炼和概括的结果。艺
术家们根据古代社会人们不同的身份、职业、性别、年龄、性格、品德等诸方面的因素,抽象出来的,典型化了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不同的唱腔、声调、语言、动作、化妆乃至服饰使之规范化、类型化,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社会各阶层人物鲜明的道德评价和美学评价.同时,行当的齐全也被认为是一个戏曲剧种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目前而言,地方戏曲剧种普遍都存在着旦角行当处于强势,而其他行当发展处于劣势的局面。专业的汉剧团在近几年以来一直排演的剧目都是以旦角为主角的剧目,例如武汉汉剧院在2012 年2 月23 日上演的大型传统汉剧改编剧目全本《宇宙锋》。这样畸形的发展模式对于汉剧乃至整个地方戏曲都是无益的,因此,建全汉剧表演艺术团体演员的行当,使演员齐全配套,提高表演艺术团体的艺术表现力,编排以各种行当为主要角色的剧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同步发展,多元文化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但同时也削弱了民众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
度,送孩子学习传统音乐,特别是学戏曲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很多地方戏曲院团面临着没有接班人,青黄不接的窘境。古老的汉剧亦是如此,专业汉剧团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日渐凋零,而年轻一代艺人又没能接续成长起来,新鲜的血液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人才培养,已成为制约当代汉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症结之一。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29

上面的回复是关于汉剧行当发展不平衡与人才青黄不接的具体阐述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1-20 09:30

关于汉剧的群众基础问题
广大戏迷群众的喜爱和关注是戏曲艺术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正是因为有相对稳定的戏迷群体的支持,才使得戏曲艺术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在电视电影得到普及之前,观看戏曲表演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占据着文化艺术消费的主要市场份额。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视电影得到了普及,多元文化的兴起,特别是当今快餐娱乐文化理念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沉重打击。而整个传统文化的失势,文化的断层,更是使得广大青年朋友对戏曲艺术兴趣不高。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技艺精湛的戏曲表演艺术,在这些快餐文化,甚至于是低级趣味的选秀节目面前失势了,这应当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警醒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戏迷越来越少了,而像汉剧这种地方戏曲剧种,关注的人就更少了。根据笔者调查,现在湖北武汉上演的汉剧剧目中,平均上座率仅为20%,三十岁以下的观众几乎为零,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士。在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下,如果没有了观众,戏曲演员变只能唱独角戏,汉剧艺术也就很难得到长久的继承和发展了。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09:39     标题: 汉剧~~~

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部分地区。


  湖北汉剧是中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发展成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清末民初,成立了专科班,培养出余洪元、吴天保、董瑶玠等一批名角,汉剧开始兴盛起来。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09:41     标题: 传承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较大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12:25

陈伯华是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陈派”艺术,代表剧目有传统戏《宇宙锋》、《二度梅》、《柜中缘》、《穆桂英智破天门阵》、《霸王别姬》、《秦香莲》、《贵妃醉酒》等,现代戏《太阳出山》、《借牛》、《赵玉霜》等,其中,尤以传统戏的艺术成就较高。关于陈伯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陈伯华的生平经历和艺术生涯、演出剧本、“陈派”唱腔、表演艺术特色等方面。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12:27

陈伯华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她对喝腔的革新,既遵循传统特色,乂敢于突破创新,大胆融合,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设计不同的唱段,创立了独具风格的“陈派”唱腔,对汉剧旦行的唱腔发展有突出的贡献。由武汉汉剧院编,傅学清、彩麟记谱的《陈伯华唱腔选》6是一本专门探讨陈伯华的唱腔艺术的书籍。该书主要选取了解放后陈伯华演出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些剧目中的唱段,结合这些唱段总结出了陈伯华在唱腔方面的特色:突破了传统的腔体、美化了旋律、丰富了腔调和更新了唱法。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12:31

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中指出:“湖北的武昌、汉阳、汉口这三个地区,不但在交通上成为南北要冲,工商
业随之臻于发达,同时也是沟通南北文化艺术的一个枢纽,大概因为楚调源于汉水一带地区之故,早已有汉调之称,至是乃直名汉调或汉戏。”汉调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流行区域因方言的差异和师承不同,分为汉河、荆河、襄河、府河四大支派,或日四大
路子。汉剧的四大支流,均曾涌现出了各自的知名演员,而以汉口为中心的汉河路子,由于地势优越,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
逐渐成为汉剧名流的汇集地。汉调在武汉众多的艺术品种中,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优势。根据清人叶调元所作的《汉口竹枝词》的推断,汉调早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前即出现了皮黄合奏,并使用胡琴、月琴、弦子伴奏。这标志着我国南北声腔的汇合与发展,从而也使汉剧的表现形式与手段更为完善,更为丰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不仅在湖北境内广泛流传,其足迹曾远及全国不少地区,影响并促进了各省地方戏曲(尤其是皮黄剧种)的发展。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12:33

回顾汉剧的历史,考察汉剧的现实,探究汉剧的特色,目的在于弄清汉剧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使汉剧的发展走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古老的汉剧有着两种不同的前途,或者说命运。一种是抱残守缺,准备走进历史博物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有些权威理论家已把汉剧划归为“急剧衰落”的剧种,这一类剧种中还有昆曲、京剧、徽调,从某种程度上说,汉剧除优越于徽剧(因徽剧剧团仅有一家)之外,在许多方面是难以与昆、京两大剧种相比拟的。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似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像日本保留“歌舞伎”那样,“原汤原汁”地保留汉剧,以供少数人欣赏、研究。一种是改革创新,纵观汉剧发展史,凡坚持改革创新之时,即能出现杰出艺术家,汉剧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繁荣、发展,反之则走向衰败。每个时期汉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在艺术上取得显著成就,创立深为群众欢迎的流派,推动汉剧艺术的发展,其基本经验也不外乎“改革创新”四个字。因此,汉剧的前途,便是自强不息,坚定不移地走全面改革创新之路。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20:15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飞妃,这是4点了~~~~~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0 20:18     标题: 问题:

1、怎样区分汉剧和京剧?
2、湖北汉剧和广州汉剧有什么差别?
3、怎样想年轻人推广汉剧?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35     标题: 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

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

  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是指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艺演出、文学形式、文化寓意等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联系状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欣赏汉剧、了解汉剧、评论汉剧等形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然后这种认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可,逐渐形成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汉剧文化圈。这样,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产生了。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36     标题: 湖北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意义

汉剧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汉剧发源于湖北省的汉河、府河、襄河、荆河地区,称“花部汉调”。它早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与汉水流域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方言音韵,具有浓郁的汉水文化特色。随着汉剧的发展与演变,汉剧这一文化形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汉剧已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记忆,也是具有传承性的特色文化。随着汉剧渐渐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它就成了一种较为人熟知的文化现象。

  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地去认识汉剧事物,了解古典戏曲文化的精髓,研究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生活。同时,汉剧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部分内容,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43     标题: 汉剧与武汉方言 

  演汉剧,要说武汉官话 

  汉剧的舞台语言与武汉方言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有着50年汉剧从业史并多年从事地方戏曲研究的胡汉宁认为,汉剧就是以武汉官话为基本舞台语言,那些汉剧名角说唱的都是一口标准的武汉话,外地剧团要立足武汉演出,就一定要“洗口”,改说武汉官话,不然会被观众哄台、嘲笑。 

  戏曲研究专家杨德萱称,他所在的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目前正着手武汉方言俗语与汉剧的渊源关系研究工作。据他介绍,汉剧发端于民间,其行业内称谓与行当用语不少已融入武汉人日常生活用语中,但许多名词所指已与本义面目全非。如:一末带十杂,业内原本为两个行当的称谓,现在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什么事都要做或什么事都能做,另有“好佬”(好字读一声)一词,原为形容戏班内业务能力强、文武兼备的人,而现在人们在引用该名词时,已成贬义,往往用来形容混混或惯于忽悠的人。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44     标题: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剧目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剧目

早期汉剧主要演出历史演义及民间故事,剧目近 1000 个,后期以演出折子戏为主,很多剧本逐渐失传。现存传统剧目 660 多个,经常上演的有 400 多个。其中主要有《兴汉图》、《求高计》、《哭祖庙》、《辕门斩子》、《打鼓骂曹》、《二王图》、《宇宙锋》、《二度梅》、《状元媒》、《打花鼓》、《双下山》、《坐楼杀惜》、《写状三拉》、《白门楼》、《活捉三郎》、《柜中缘》、《钓金龟》、《演火棍》等。此外,还整理近百出传统剧目,如《详状审陶》、《三请樊梨花》、《穆桂英智破天门阵》、《断桥》、《张羽煮海》等,移植剧目有《屈原》、《秦香莲》、《夺印》、《金沙江畔》、《红色娘子军》等,新编历史剧有《闯王旗》等,改编、创作现代戏有《血债血还》、《雷大姑》、《太阳出山》、《春江渡》、《无情的情人》、《蔡九赔鸭》、《弹吉它的姑娘》、《借牛》、《高山劲松》等。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46     标题: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音乐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音乐

声腔 汉剧属“皮黄腔”腔系,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体。西皮腔适于表现激昂雄壮、活泼欢快的情绪,二黄腔长于表现凄凉沉郁的情感。两者配文为“变文体”,均采用湖广音、中州韵,并以武汉方言为舞台语言,形成汉剧独特的声腔音乐风格。声腔板式有西皮慢板、垛子、一字板、导板、摇板、散板及二黄慢板、二流、导板、摇板、平板和反二黄、反二流等。还有高腔(弋阳腔)、吹腔、小调等数十种声腔,均为曲牌体,称之为诸腔杂调。

伴奏 汉剧声腔采用民族管弦伴奏,讲究音色秀丽,托腔丰演贴切。伴奏曲牌计有 400 余首,分为军乐、礼乐、宴乐、舞乐、喜乐、哀乐、神乐七大类。由于使用乐器有别,又有唢呐曲牌(如“将军令”、“点绛唇”等)、笛子曲牌(如“扮妆台”、“小桃红”等)、丝弦曲牌(如“卷珠帘”、“水龙吟”等)之分。打击乐则以击奏锣鼓点子来烘托演员表演,制造舞台气氛,有大打、小打(用小锣、小钹)、串打(加马锣)和吹打之分。



乐队

旧称“场面”,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面早期以竹笛、唢呐及长杆子(即土号)为主奏乐器,后改用京胡为主奏,加上二胡、三弦、月琴为四大件,兼以笛子、唢呐,建国后,逐渐增加了扬琴、琵琶、阮、笙、高胡、中胡、大提琴等。武场面以单皮鼓、云板、大锣、钹、小锣为主,兼配以堂鼓、马锣、铛锣、小钹、碰铃、梆等。 1969 年后,因演出现代戏建立了 37 人的中西乐器混编的管弦乐队,并设乐队指挥 1 人。 1980 年后,乐队仍属旧制,除伴奏外,还兼及一些舞台音响效果,如婴哭、禽啼、马嘶、风啸、水响、雷鸣等。汉剧历代著名琴师有邓祖福、郑润、曹老四、汪根保、陈文良、杨明亮、刘志雄、李金钊等,著名鼓师有蔡德贵、贺宜春、傅小保、董仲篪等。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49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行当

汉剧的行当角色分工严谨细腻,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和艺术特点的异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在各行当中均有一批著名演员和优秀剧目。

余洪元演汉剧《四进士》

余洪元,清末民初的著名末角,糅四大流派为一体,撷采任天泉、蔡炳南、胡双喜诸家之长为一家,熔唱、念于一炉,形成雍容、端庄、苍劲而大方的艺术风格,在汉剧末角中被奉为正宗。 1921 年赴京助赈演出,在《群英会》中饰诸葛亮,被称为“活孔明”。擅长戏有《乔府求计》、《兴汉图》、《四进士》、《盗宗卷》、《李陵碑》等

蔡炳南,清同治年间的名宿。创一末、三生共唱之先例,善于揣摹人物,唱做俱佳,至老不衰。他演了《让成都》、《张松献图》、《骂王朗》、《说马超》等剧,唱腔流利,做工细腻,道白清晰,听者易懂。

胡双喜,清同治十三年( 1874 年)“双字科”的高材生,为余洪元之师。唱、做、念均臻上乘。以演《四进士》、《盗宗卷》、《宝莲灯》、《天雷报》、《蓟州堂》等剧著称。 胡桂林,1915 年在汉口的天字科坐科, 1917 年入孝感桂字科学一末。扮相端庄持重,嗓音苍劲深沉,圆润醇厚。出科后参师胡双喜,在唱腔上颇有余洪元遗韵。擅长的戏有《兴汉图》、《收姜维》、《扫松》、《乔府求计》、《李陵碑》、《法场换子》等。

黄鸣振,30 年代初著名末角。从师杨天声、魏平原。他嗓音苍劲、醇厚,道白铿锵有力,做工大方、老练,戏路宽,善融诸家之长而贯通。他擅长之戏甚多,尤以《取成都》、《扫松》、《扫雪挞碗》为最,均吸取京剧《借东风》、《徐策跑城》、《北汉王》等之长而为杰作。

二净

余洪奎,清光绪年间二净名角,票友出身。擅长《锁五龙》、《铡包勉》、《打銮驾》等剧。唱腔颇有韵味,工架老练、稳重。辛亥革命后,虽遭墙倒压伤败嗓,但其韵味不减当年,至老不衰。

朱洪寿,出师于通山县洪字科,继余洪奎后的净行中之特出人才。他身材魁梧,嗓音宏亮,吐字清晰。擅长的戏有《二进宫》、《定军山》、《斩雄信》、《小五台》、《白良关》等。 三生

吴天保,1915 年在汉口天字科班坐科习三生,出科后技艺日进,红遍江城,群众赞誉他为三生大王。他唱腔工整,吐字清晰,腔体清新;念功讲究声韵,朗朗爽口;做功讲求规范严谨。他善于以声传情、以情代声地刻画人物。他继承前辈张花子的唱腔技巧和钱文奎工架之长,融汉剧生、外、末为一体,开创三生唱、做并重的吴派风格。《四郎探母》、《辕门斩子》、《法门寺》、《哭祖庙》、《未央宫》、《吴汉杀妻》、《打鼓骂曹》皆为其“绝活”。 钱文奎,出身梨园世家,从父钱明习艺。是继张花子之后汉口久负盛名的生角。他的嗓音为正堂音,生行各戏皆能,不仅以唱工戏见长,而且工架戏尤有独创。擅长戏有《焚棉山》、《刀劈三关》、《水擒庞德》等。

高禄士,清光绪年间著名三生。唱腔以巧取胜,善用花腔及“翘头”,深受群众欢迎。其拿手戏为《挑袍》、《骂阎罗》、《混昭关》、《打鼓骂曹》等。

四旦

陈伯华演汉剧《贵妃醉酒》

陈伯华,艺名新化钗,后因从师牡丹花(董瑶阶)而改名小牡丹花。她师承刘本玉,又深受前辈名旦李彩云、八贴牡丹花之新炙,融旦、贴表演技巧于一身,既有优美清亮的唱工技巧,又有细腻大方而灵巧的做工之长,创造了声容并妙,神形兼备的独特艺术风格。她善于以声传情地刻画人物,人雍容华贵的贵妇,到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以及美丽娇憨的妙龄少女,都演得惟妙惟肖。她擅长的剧目有《二度梅》、《状元媒》、《贵妃醉酒》、《柜中缘》、《梅龙镇》、《闹金阶》、《断桥》、《穆桂英智破天门阵》、《三请樊梨花》等。由于她对汉剧艺术作了突出贡献, 1988 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汉剧艺术大师称号。

李彩云,字岫轩,著名四旦演员,师承李四喜。他嗓音清脆,表演细腻,唱做俱佳。在声腔之抑扬中,将悲欢离合的情感徐徐传出,令听众叫绝。他授徒众多,演出的《百花亭》、《风雨会》、《宇宙锋》、《雷神洞》、《丛台别》、《琵琶词》、《断桥会》、《祭长江》技艺精湛,别具风格。

瞿翠霞,清光绪末年著名青衣。善唱工做,有声有色,与当时的小云霞并称“二霞”。擅长表演《宇宙锋》、《丛台别》、《百花亭》、《休梨花》、《祭长江》等剧。

邓云凤,从师邓协臣,跻身于汉剧十大名角行列。他扮相、身材均佳,嗓音圆润,报字清晰。参师李彩云,技艺精进,以唱工、说白见长。擅长表演《宇宙锋》、《三娘教子》、《祭长江》、《断桥会》等剧。尤其在连台本戏《薛仁贵》中饰柳迎春,深受观众欢迎。在 30 年代的四旦行当中,有“状元”之称。

万仙霞,名钱华,系钱文奎之女。从师水仙花,后深受李彩云影响。她嗓音宽亮,精于唱,善表情,能戏甚多,以《断桥》、《丛台别》、《窦娥冤》等剧最佳。

五丑

李春森,以演和尚戏著称,故艺名大和尚。 1921 年,汉剧旅京助赈义演,他在《群英会》中饰蒋干,因表演出色而被誉为“活蒋干”。他吸取前辈名丑袁心苟、汪天中等之长,自成一派,具有雅而不俗、丑而不陋、戏而不谑、饶有风趣的艺术风格,在丑行艺术表演中多有独创。擅长表演《扫秦桧》、《收痨虫》、《审陶大》、《打花鼓》、《广平府》、《活捉三郎》、《秋江》、《九锡宫》、《双下山》等剧。

李罗克,出身于梨园世家,是继大和尚之后的汉剧名丑。在前辈大和尚、吕平旺的熏陶和指点下,他能编、能导、能文、能武,并熟谙汉剧音乐,赋传统以新意而塑造出各种形象鲜明的人物,形成诙谐活泼、妙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擅长表演《打花鼓》、《双下山》、《秋江》、《拦马》、《柜中缘》、《海舟过关》等剧。 60 年代主演现代戏《借牛》,更有独创。 六外

周天栋, 1915 年入汉剧天字科班,初习三生,后改六外。他继承前辈外角陈旺喜、程双全表演艺术特色,吸收京剧麟派之长以丰富表演。他以褶子、官衣戏见长,念白铿锵有力,做工细腻熨贴,唱、做、念皆妙,自成潇洒、豪放、细腻、严谨的艺术风格,为同行推崇。他在主演的《烹蒯彻》、《大合银牌》、《坐楼杀惜》、《打渔杀家》中均有上乘表演。 七小

董金林,从师吴元伢,自刘正文之后而享大名,为小生行之翘楚。精于折子戏,靠把、雉尾戏亦佳。在《凤仪亭》、《三国志》等剧中,唱腔工整,做工细腻,举止潇洒,与旦贴行配搭演出默契,相互辉映,为剧生色。

黄双喜,出师于双字科班,先习小生,后改外角。为梨园世家黄如意之子,受其父熏陶,演艺精粹,与董金林为一时瑜亮。他的唱工和声嗓具小生正宗韵味,擅长雉尾、纱帽戏,如《雁门关》、《长坂坡》、《白门楼》等。

李四立,为梨园世家李大发之子,师承董金林。他熟谙董(金林)、黄(双喜)艺术真谛,融二人艺术之长于一身,文武兼备。唱腔圆润,做工细腻,儒雅潇洒,念白抑扬有度。代表剧目有《写状三拉》、《借箭打盖》、《辕门射戟》、《借赵云》、《凤仪亭》、《白罗衫》等。

王晓楼,本名王国钧。 1936 年投身梨园学小生,从艺 50 余年。他嗓音脆亮宽厚,高低自如,是汉剧小生真假结合唱法的创始人。常演的剧目《三国志》、《白门楼》、《张羽煮海》曾蜚声剧坛。 50 年代后,与陈伯华同台合作,成功地刻画出《二度梅》中的梅良玉、《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 卓文 君》中的司马相如等人物。此外,还成功地演出了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和《山乡风云》中的黑牛。

八贴

董瑶阶,艺名牡丹花,从师李老五、赛黄陂。清宣统三年( 1911 年)来汉入福兴班。他声嗓清脆,唱、做、念、打兼容并茂,被誉为“花衫状元”。初以娃娃旦见长,如演《闹金阶》中的曹瑞莲、《梅龙镇》中的李凤姐,都很出色。中年改演风流旦,善于用表演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对《水浒传》中个性鲜明的三个女性潘金莲、阎惜姣、潘巧云的塑造,颇见卓识。晚年与李春森合作,更是珠联璧合,演出的《活捉三郎》、《打花鼓》、《老背少》三出戏被誉为三绝。

陈福生,艺名小翠喜,八贴名宿,为汉剧生角陈启才之子。尤擅长表现妩媚嘻笑,与牡丹花旗鼓相当。拿手戏有《搞花戏主》、《写状三拉》、《打渔杀家》、《搜孤救孤》、《宋十回》、《大合银牌》等。

花碧兰, 1946 年从师牡丹花学习八贴,曾与吴天保、李四立、周天栋等名角配戏,并受到启示。多年与汉剧名丑李罗克同台演出《打花鼓》、《秋江》、《双下山》等剧。她擅长表演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在塑造现代戏及新编历史剧的各类妇女形象中,出色地扮演了《甜蜜的事业》中的唐二婶、《红灯记》中的李奶奶、《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武则天》中的武后。

九夫

董燮堂,是继刘子林而起的九夫名伶。他声嗓宽亮,唱腔韵味纯正,擅长唱工,拿手戏有《法场换子》、《太君辞朝》等。

陈凤钦,是大冶县陈英段村的二净票友,后入凤字科深造,习艺期满嗓音倒仓,改学老旦。善于唱、做,声嗓为老旦正宗,《绑四将》、《斩浪子》为其拿手戏。

十杂

张天喜,身材魁梧,面部宽长,嗓音膛边兼备,是位艺术造诣精深、享誉舞台的十杂名宿。擅长表演《白良关》,《戏逼宫》、《打龙棚》等戏。



新中国成立后,汉剧艺术各行当培养出吴思谦、童志、杨士雄、程良美、雷金玉、陈新云、黄三爱、杨谟超、周家耀、乐辉、戴湘平、颜克勤、萧万林、向阳、张波、胡和颜、程彩萍、吴绍毓、侯宝耀、邵从新、姚长生、刘敏、袁忠玉、陶菊蓉、熊美英、徐翠玲、姚冬梅、邱玲、邓敏、王立新、熊国强等新一代的优秀演员。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51     标题: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美工

汉剧服饰

戏曲以不同服饰和化妆来区别剧中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汉剧的传统化妆,旦行用青、蓝、黄色布包扎头部。到清末,向京剧学习了贴水片,摒弃包头,而在头上插簪花之类的装饰品。具有汉剧化妆特点的贴片有寡妇贴片、娃娃水片、桃子水片、菊花拉丝水片、道姑水片、相思水片、杏仁水片、夫人水片等;丑行则画鼻子并有专用脸谱,如和尚脸、元宝脸、小蝴蝶脸、金蟾脸、脚板脸、桃子脸、豆腐块脸、书童脸、猴子脸等;净(杂)行普遍开脸,分花脸、黑脸、粉脸、草脸四大类,在汉剧中颇具特色。

舞台布景

早期汉剧演出以草台和庙台为主,当时戏台简陋,只用帘子门一拦,或挂上“守旧”(底幕),将前台演出和后台扮妆分开即可。汉口出现茶园后,汉剧开始进入专业剧场演出,舞台仍然是一桌二椅加“守旧”(“守旧”多采用“聚宝盆”、“天官赐福”和“和合二仙”等民间图案),后来变革为“拉洋片”,用金殿、穷客堂、富客堂、喜堂、灵堂、花园、公堂、水景、山景、荒郊、城楼等景片来更换布景。 1935 年间,受上海戏曲舞台的影响,汉剧舞台出出现了机关布景。 1952 年,汉剧才开始按照剧情分场设计布景装置。从此,汉剧舞台布景不断丰富,舞台美术人员日益齐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其中《状元媒》的舞台设计图 1979 年参加了全国舞台美术展览。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52     标题: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团体

荣庆部

清乾隆、嘉庆年间汉调名戏班。通城籍汉调名优李翠官是此班的四旦台柱,以擅长表演《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等剧著称。

祥发、联升、福星班

嘉庆二十年( 1815 年)至道光十七年( 1837 年),汉口 10 余汉调戏班中,此 3 班被誉为“三鼎甲”。著名演员有:一末张长、詹志达、袁宏泰,二净罗敢生,三生范三元、李大逵、吴长福(即巴巴),四旦张纯夫、胡德玉、胡德喜、小金、姚秀林、王金玲、程颉云,五丑余德安,六外罗长喜、刘光华,七小叶濮阳、汪天林,八贴小金香、张红桂、叶双凤,九夫吴庆梅,十杂杨华立、何士容。

大福兴班

清光绪初年,由艺人杨福庆、吴天伢组成。班址设在汉口杨千总巷(今楚班巷)。由名丑袁心苟、汪天中任管事。各派名角云集此班,有一末任天泉、蔡炳南、胡双喜、余洪元,二净郑万年、连戊申、余洪奎,三生张花子、陈丁巳,四旦过山鸟、李霞林、李彩云、王云凤、小重阳、瞿翠霞,五丑袁心苟、詹虼蚤、汪天中、大和尚、吕平旺,六外吴燕尾、陈旺喜、李狗宝,七小刘正文、吴道人、邓光光(读去声)、董金林、黄双喜,八贴赛黄陂(钟华卿)、龚星、大苟、牡丹花、小翠喜,九夫刘子林、董燮堂,十杂尹太平、尹广福、张天喜。光绪十二、十三年( 1886 ~ 1887 年),刘正文、吴宗保、袁心苟分别组班,在汉口附近演出,均无特定名称。下农村演出,首以福兴班相称。

同兴班

光绪末年( 1908 年),由赵善班组班。

福兴班

1912 年由刘庆堂、李子云组班(第二次用福兴班名),常在农村演出。

大汉戏班

1929 年由傅心一在汉组成,以 30 余名坤伶为主,并开创男女合演的先例,曾赴四川重庆、合川等地演出。主要坤伶有花牡丹、七龄童、花芙蓉、云仙子、花和尚、吴惠英、吴惠侠、吴惠艳、筱筱侠、筱飞侠、新化龙、陈素秋、杨惠亮、杨惠兰等。

福兴班(后)

1929 年 12 月,由余洪元、牡丹花、大和尚、吴天保等在汉口组成(第三次用福兴班名)。该班名角荟萃,行当齐全,组班后曾赴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

汉剧旅行团

继余洪元等组成福兴班到上海演出之后, 1931 年傅心一、吴天保深感剧团闭关自守之苦,遂敞开门户,与其他剧团组成汉剧旅行团,赴黄石、九江、南昌等地演出。

时代汉剧社

1936 年吴天保、答恕之、朱双云等力图复兴汉剧,提出改良措施,组成时代汉剧社,进入新市场大舞台演出。该社阵容整齐,有一末胡桂林,二净朱洪寿,三生吴天保、陈春芳,四旦邓云凤,五丑大和尚、樊笑天、孙长发,六外金桂琴,七小李四立,八贴万盏灯、凤凰旦、刘金凤,九夫陈凤钦,十杂严炳奎等名角。

复兴汉剧社

1936 年吴显卿以重金礼聘时代汉剧社的部分人员,并增聘小牡丹花(陈伯华)、徐继声、周天栋,重新组成复兴汉剧社,继续在大舞台演出。

汉剧抗敌流动宣传队

栋联汉剧团

1947 年由周天栋、徐继声、刘金屏、袁双林等组成,团长周天栋。 1951 年经民主选举王晓楼为团长,改名为新生汉剧团。

民众乐园汉剧团

1947 年由胡桂林、陈春芳、李罗克等组成, 1949 年改为汉剧队。 1950 年元月,由武汉市文教局接管,团长胡桂林。

群众剧团

1947 年由刘继鸣等组成,在武昌共和舞台演出。武汉解放后,该团戏曲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于 1951 年 3 月建制为国营湖北省汉剧工作团。

湖北省汉剧团

1956 年建立,团长刘继鸣,前身为湖北省汉剧工作团。该团行当齐全,拥有一批在观众中有影响的剧目,如现代戏《血债血还》、《弹吉它的姑娘》,新编古装戏《屈原》、《窦娥冤》等。也拥有一批知名演员万仙霞、刘继鸣、玲牡丹、王燕燕、七岁红、赵克非、程彩萍和著名编导管纵、曹藻等。建团以后,创作、移植、改编各类剧目共 877 个,上演传统剧 363 个、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 61 个。

武汉市汉剧团

1953 年 6 月由武汉市汉剧工作第一团、新生汉剧团、民众乐园汉剧团合并组成,团长吴天保、杨秉林、张杰。

武汉汉剧院

董必武为武汉汉剧院建立题诗

1962 年元旦武汉市汉剧团改建制为武汉汉剧院。陈伯华、屠公博、张靖林、戴湘平先后任院长。该院为全国八大剧院之一,下属 3 个演出团和 1 个剧场,有演职员 252 人。 1985 年体制改革后有 1 个演出团、 1 个实验剧团,剧场仍隶属剧院。剧院除演出外,还承担汉剧传统艺术的研究、革新、整理及培养接班人等任务。该院编演的《二度梅》、《柜中缘》、《宇宙锋》、《哭祖庙》、《烹蒯彻》、《状元媒》、《打花鼓》、《借牛》等优秀剧目,有较大的影响。除辅导广东、福建、陕西、河南及本省各汉剧团外,还与全国兄弟剧种(团)广泛展开艺术交流活动。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1-20 20:53     标题: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票社

新军菊班票社

清宣统元年( 1909 年),以何正芳为首,聚集新军斗级营、凯字营及汉阳兵工厂等处的票友王卫山(一末)、吴楚臣(二净)、萧长胜(三生)、王汉鲫(四旦)、王德胜(五丑)、张望生(六外)、冯臣盛(八贴)、严少庭(九夫)、彭志奎(十杂)及秦洪发等 40 余人组成。社址设在武昌斗级营。后汉剧名角江春庭(末)、徐正奎(杂)入新军,也参加菊班票社,该社阵容更见强大。大多数票友表演、弹唱吹打样样皆能,有的还能报十大行当剧目的脚本,并能纠正剧本上的错字谬句。该社演唱活动甚多,凡是所在团体、文武衙门,遇有婚丧寿庆、酬神或是节日、开张、接差、上任、大典等,务必请菊班票社清唱围鼓,或挂衣演出。该社有的票友在唱腔上有独到之处,如吴楚臣唱《齐王昏殿》、《王翦探营》、《困曹府》等难度较大的马蹄调及走马平板,均轻松自如;王汉卿唱《丛台、落园》中反调八不靠,能唱出 8 句不同的花腔,别具一格;萧长胜善唱《四郎探母》、《法门寺》、《刀劈三关》,行腔翻新,圆润甜美,深受观众欢迎。

萧长胜为清末名票友,汉阳人。幼即随父坐唱“围鼓堂”,并操琴打鼓,从而熟悉汉剧十大行当的剧目和唱腔,人称汉剧“饱记票友”。萧长胜中年投奔湖北新军,后为汉剧科班教师。 三余、楚风、春秋票社

均为 1927 年由个人组织的票社,活动范围小,影响不大,属自唱自乐性质,偶为庆典演唱。 行业组织的汉剧票社

新中国成立前有木材、棉花、划业、驳业、屠宰业等组织的票社。武汉扬铎辑录汉剧票友名录中,有一末杨闻泉、李一凤等 24 人,二净杨善屏、吴兰亭等 10 人,三生耿钧三、高松樵等 25 人,四旦张心斋、宋光国等 16 人,五丑曾巧云、童传全等 13 人,六外蔡堃安、熊亦甫等 6 人,七小阮智清、江树屏等 14 人,八贴周精雅等 3 人,九夫罗燮堂等 6 人,十杂朱瑶甫等 7 人,共计 124 人。可见当时票友阵容强大,行当齐全。

怡怡汉剧票社

1927 年成立,社址设在汉口同善里(今积庆里) 29 号。社长孙伯文,主管杨善屏、蔡堃安。该社集中汉剧业余爱好者中的优秀人才,行当齐全。该社宗旨是提倡汉剧、复兴汉剧。社员除自编自演外,常为社会公益事业募捐而登台献演,还请汉剧名角来社指导和同台演出。 1929 年正式改组怡怡票社为武汉怡怡业余汉剧社,社长杨铎,副社长张沐阶、刘汉臣。建国后, 1955 年登记在册的社员有 55 人,在武汉市江汉俱乐部正式售票对外演出。知名一末蔡坤山擅长表演《天水关》中的诸葛亮,二净杨善屏擅长表演《斩雄信》中的单雄信,三生王善翔以唱吴派《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为其拿手,四旦高素珍以唱陈派《宇宙锋》、《丛台别》中的赵艳容、陈杏元而著名。吕维贤、周玉堃、王少兰等以演《辕门斩子》中的杨延辉而被称为三杰。该社成员杨善屏、高素珍等先后加入专业剧团,“下海”为演员。“文化大革命”初,该社自行解散。

其他业余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武汉国棉一厂、武汉国棉四厂、武汉电池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汉小型拖拉机厂、硚口公园、硚口区文化馆、汉阳区文化宫及花楼街、民族街、龙灯堤居委会等,都先后建有汉剧业余团体,为群众娱乐活动演出。 汉剧(湖北地方剧种)-演出

汉剧早期多在会馆、寺庙戏台或豪门富户家中的红氍毹上演唱。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年)首次进入专业剧场天一茶园与京剧同台演出。此后,多在市内各茶园、剧场演出。 1921 年,余洪元应黎元洪之邀,率领汉剧十大名角赴北京作助赈演出,黎元洪亲书“急公好义、慷慨悲歌”金字匾相赠。抗日战争爆发,汉剧艺人积极编演发扬民族气节、激励抗敌斗志、反对侵略战争的历史剧及时装戏《江汉渔歌》、《平倭传》、《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卧薪尝胆》、《放下你的鞭子》、《除汉奸》等。并组成 10 个流动抗敌宣传队,于 1938 年 6 月陆续出发到川、湘、鄂北、豫西等后方地区宣传演出,坚持抗战八年。

新中国成立后,剧团除在市区剧场公演外,还组成工矿、农村服务队长期坚持上山下乡,先后到郊县农村和省 39 个县(市)及其集镇、偏远山区演出;到武钢、关山、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大庆油田、葛洲坝工地、荆江分洪工地、汉江分洪工地演出;还随中央慰问团赴朝鲜、福建海防前线及广西边防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慰问演出;并多次为及外国元首作专场演出。

1954 年陈伯华随同中苏友好协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观礼团赴苏联访问并演出。 1982 年 12 月,武汉汉剧院一行 50 余人赴香港演出 7 场。此外,还先后到全国 22 个大中城市演出。

广东省汉剧院、河南省南阳汉剧团及本省的 21 个市、县汉剧团,均来汉演出过。
作者: 王佳艺    时间: 2014-11-20 21:59     标题: 问题

1、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如何?
2、汉剧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3、汉剧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发展?
作者: 郑婉盈阿    时间: 2014-11-24 22:22

1、京剧很大程度从汉剧发展而来,那汉剧同京剧比有何区别?它对京剧及其他剧种发展有何影响
2、汉剧在传承过程中遭遇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目前为保护和传承汉剧,有没有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9 15:02     标题: 与汉剧有关的文学作品

方方她的第二部长篇《水在时间之下》,这是一部专写汉剧和汉剧艺人的长篇。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很多材料,从演员的科班学戏,到初次登台,到走红受捧,到生逢乱世、委曲求全中的坚持,都直接取自历史中真实的舞台生活。通过这部小说,方方为我们挑开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剧舞台的幕帘,以汉剧为中心,粉墨登场的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百态人生。方方在写这部长篇以前就写过一些关于汉剧的文章。她的散文集《生命的韧性》一书中就收录有《到汉口看汉剧》一文,这篇文章留下了她对汉剧的即兴观感:“汉剧好精致好雅。很好看,很有韵味,很有细节。舞台上并没有什么豪华大景,但却有充满魅力的演员。”而在《戏与戏迷》(收入散文集《阅读武汉》)这篇文章中,她对汉剧的特征、优长及当前的处境,有较详细的论述,充满了惋惜之情——“平心而论,汉剧真是很好听的。它婉转优雅,高昂时有一股苍凉,低回时有几缕伤感,吐词唱字也并不似粤剧越剧难懂,应该是容易为南人北人所接受。”“汉剧这样的状态,令一些老武汉人并也是汉剧的戏迷们一说起来便禁不住声音发抖,老泪满面。汉剧还有没有生命力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现在几乎是谁也说不上。”
黄道友《 湖北作家笔下的汉剧和楚剧》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9 22:23     标题: 汉剧

汉剧原叫外江戏。1933年,大埔籍清朝遗老,当时的岭东民国日报编辑,汕头市公益国乐社《公益》月刊主编钱热储老先生认为外江戏源于湖北汉阳,并发表了一篇介绍外江戏文章的《汉剧提纲》,正式提出把外江戏改称为汉剧。当时,正值日本侵华、举国上下正在振奋汉民族精神,因此钱老先生的倡议很快得到上层人物的认可,从此,外江戏才改称汉剧。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1-29 22:27

外江戏并非来自湖北,它是以二黄调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方戏曲(包括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方戏)与北方的西皮调结合而成的皮黄戏。
西皮,叫西调,也叫秦腔,是西北地区声腔。“皮”,指音乐。古代很多乐器用丝作弦,用竹作弦筒、弦杆,音箱等,所以音乐就叫丝竹。西北地区用兽皮作鼓,作乐器材料,所以`皮’也作为音乐的象征。西皮调在南方被广为应用,是在清乾隆年间。当时,以名演员魏长生为首的奏腔戏班四进京的演出,轰动了京华,因而影响了当地的戏班。后来,因秦腔上演了《滚楼》等一些色情戏遭到当地昆曲、高腔等剧种艺员的强烈反对,就象现在“扫黄”一样被轰出京城而流到南方,魏长生班沿运河到苏州,扬州一带,以后再沿长江返回老家。当时南方主要流行昆曲和二黄调,西皮那种高亢、热烈的曲调,使人感到新鲜。像现在人们爱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的“西北风”民歌一样,很受群众欢迎,秦腔的许多曲调为南方的戏曲吸收和融会,这就成了后来的外江戏。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15     标题: 汉剧的百科名片

汉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定名为汉剧。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南部(安康,汉中)、四川、广东部分地区。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20     标题: 回复婉盈的第二问题

汉剧在传承过程中遭遇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青黄不接问题是汉剧所遭遇的最大的挑战,对于文化,一旦没有了年轻人的传承,那么它即将有可能走向灭亡,就想是一种方言,如果没有人说了,那么它就走向了灭亡。汉剧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生生不息,那么以后还谈什么汉剧呢?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24     标题: 汉剧与京剧的关系

京剧是吸收了汉剧的皮黄声腔系统,可以说汉剧是京剧的祖宗。这是周总理说的哈,而且那天我们去汉剧传承人“程良美”那里也了解到了“京剧”从“汉剧”中来,只是“京剧”后来成为了官方的,而汉剧是地方的一种戏剧。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31     标题: 关于汉剧的几个问题?

1、汉剧如何去创新,迎接未来的挑战呢?
2、为什么我们需要去发扬“汉剧”,就是因为它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3、汉剧的致命伤:唱腔和唱词不顺口无法流传到广大群众中去?如何来让汉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呢?不能单单说因为语言不通,就说汉剧不能让很多喜欢吧,那么“韩剧”“美剧”呢?不也是形成了潮流在我们国家吗?为什么汉剧不可以?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33     标题: 回复婉盈的第一问题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
作者: 华师戴菁蔓    时间: 2014-11-30 22:46     标题: 大家来讨论一下我们拜访汉剧传承人”程良美“的那些事吧!

首先我来说,听程先生唱的汉剧,让我感觉到了汉剧的魅力,虽然我听的不是很懂,但是我能从他的肢体动作中感觉到汉剧之美,那一唱,说不清楚是什么,但是就是让人听了觉得很震撼。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2-4 08:03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额哦,说错了,自动忽略数字哈~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2-4 08:11     标题: 回复 47# 的帖子

京剧是由徽戏、秦腔、汉调不断交流融合、吸取了各方地剧剧种的优长而形成的戏曲剧种,可以说是地方剧种的融合和升级版的戏曲,所以它能扬长避短,成为国粹~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2-4 08:17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我也觉得很震撼!!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开口一唱,声音还是那么洪亮高亢,完全不需要扩音设备的辅助,可见老师的唱功功底非常的棒!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4 08:43     标题: 小组活动第二阶段

资料搜集整理
1、调查问卷的制作
要求:制作调查问卷,发放,并且简要分析数据。问卷30份左右。
由李娜、秦芳婷、王佳艺、滕江红、马春梅、戴菁蔓完成。李娜负责
2、录音整理工作
由杜牧倩、蒋思思、韦飞妃、张敏、古兰兰、郑婉盈完成。杜牧倩完成
资料汇总完成时间为:2014年12月11日(下周四之前)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2-4 08:49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向年轻人推广汉剧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我记得当时我们采访陈良美老师的时候,他说过汉剧是地方剧种,他的影响范围一般来说很难遍及全国而只限于在地方上,因为地方剧都是用方言唱的。他这里就提到了推广汉剧最大一个困难,就是语言的问题。
      还有就是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了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包括审美也变得快餐化,倾向于接受高密度的、快节奏的、强烈的感官刺激,所以戏曲,无论是京剧还是各种地方剧,它们委婉曲折的腔调、浪漫写意的表现形式,含蓄地反映丰富的感情的这种曲折婉转、柔美写意的艺术追求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产生了脱节,尤其是与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追求有着巨大的偏差,戏曲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减小,绝大多数年轻人也静不下心来欣赏戏曲。
  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先生说过,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在理。从小培养欣赏戏曲的习惯和爱好而不仅仅是接受快餐文化的感官刺激,那么传统戏曲被国民重拾、重新喜爱才能变得指日可待。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4 09:33

好的,就整理程老师的录音吧,我就怕听不懂武汉话,当时听的时候也是似懂非懂------
我之前对汉剧是一点儿也不了解的,就在去程老师家里的前一天晚上听了一段《蝴蝶梦》。首先我觉得汉剧旦角的扮相典雅大方;其次唱腔婉转优美;最后,我来跟越剧进行一个比较吧:
          1,越剧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故事,所以扮相清丽俊俏,就连小生的扮相都让你帅到招架不住(哈哈---真的很帅气哦)
          2,越剧的唱腔上,越剧唱腔同样婉转优美,因为是起源于浙江嵊县,所以它的咬字都接近于吴侬软语,曲调是越剧的主调
          3越剧流派纷呈:花旦有:王派、傅派、金派、袁派、戚派、张派、吕派
                       小生有:范派、尹派、徐派、毕派、陆派
似乎说偏了,但是毕竟都是传统文化,所以我把自己比较了解的都说给大家听一下吧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19:36     标题: 《宇宙锋》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戏曲界把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2013年12月20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开排《宇宙锋》,由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飞领衔主演。
1952年,中南区戏曲代表团根据汉剧的《赵高修本》、《金殿装疯》两折戏整理,充分发挥汉剧旦角唱做的特点,层次分明,真实地刻画了赵艳容被迫装疯的难言之隐和悲愤、辛酸的心情。汉剧《宇宙锋》参加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二等奖,饰赵艳容的陈伯华获演员一等奖。
1952年,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看了汉剧大师陈伯华的《宇宙锋》后,便移植了此剧,在汉剧《宇宙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上天入地”的“疯水袖”别开生面,将水袖的多种技法综合变换,创作出团花袖、烟花袖、扇花袖、波浪袖、飞天袖、鸳鸯袖等多类袖花,表演起来忽轻忽重、忽刚忽柔、忽疏忽密,把雍容端庄的赵艳容于疯态中变化万端的感情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了该剧的新水平和豫剧的特色。其弟子,亚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牛淑贤先生完整地传承了陈门艺术的特色。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19:39

汉剧与京剧的关系是汉剧史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苏移曾发表文章论述了汉戏进京和对京剧形成所起的作用,值得关注。王俊、方光诚、周笑先、刘正维等撰文论述了进京楚伶对京剧形成的历史贡献"此外,受汉剧声腔和表演艺术影响较大的荆河戏!常德汉剧、巴陵戏。广东汉剧!闽西汉剧、桂剧等地方剧种的研究者,都有相关的论文论述本地剧种与汉剧之间的艺术渊源关系,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在荆楚大地上,表演艺术成熟的汉剧也给了其他地方小戏艺术滋养,如梅重喜、桂有林以自己从艺的经历,阐述了汉剧对黄梅采茶戏的滋润。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19:47

陈伯华是汉剧四旦的著名演员,自创“陈派”表演艺术。邓家琪、黄靖撰文总结了陈伯华“陈派”艺术的特点,认为陈派艺术以《宇宙锋》为代表,具有雅(追求高雅的情趣和纯净的意境)、真(表演的逼真,内心活动和形体动作!技巧的和谐统一)、细(细腻含蓄)、新(新颖别致)、明(凝练!鲜明!大方)五个特点。上世纪 80 年代由陈伯华口述!邓家琪!黄靖二人整理,发表了陈伯华“述艺录”的系列文章,包括《我演<宇宙锋>中赵艳容》、《我演<柜中缘>里刘玉莲》、《谈<二度梅\丛台>中陈杏元的表演》、《我怎样演杨贵妃》等这些文字是陈伯华一生演出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汉剧表演艺术理论上的升华,代表了“陈伯华时期”汉剧艺术的最高成就。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19:55     标题: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一、二

第一类是志书。戏曲志是方志学与戏曲学的结合,属于戏曲方志学的范畴"提及汉剧志,不能不提及两部志书,一部是《中国戏曲志 湖北卷》,另一部是以邓家琪为主编的《汉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在《中国戏曲志 湖北卷》这部志书中,有关汉剧的条目最多,涉及汉剧发展历史!艺术特点的方方面面《汉剧志》则涵盖汉剧源流与沿革、大事年表、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机构、演出习俗、文物古迹!报刊专著、逸闻传说、谚语口诀行话、传记等方面内容,书中插入彩页和插图,附有图表、曲谱,文字简洁明了,是全面介绍汉剧历史和艺术的一部重要的史料汇编。
第二类是集成。戏曲集成是以事实记述和曲谱实录展现中国戏曲艺术历史与现状,阐述有关经验与教训,给人以启发。《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湖北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是上世纪 50 年代由当时的湖北省文化局负责牵头编纂的,全书有 1 幅全省剧种分布图、45 幅剧照、32 个剧本,其中 9 部汉剧剧本是研究汉剧剧目的重要资料。而1998, 年由中国L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湖北卷>则以精心选编的汉剧优秀唱段!器乐曲牌!锣鼓经、折子戏配合综述、汉剧音乐概述、唱段说明、人物介绍和图表照片,体系地介绍了汉剧音乐的产生、发展、衍变的历史和现状,内容丰富有序,论述精练准确,史料规范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历史价值。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20:03     标题: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三、四

第三类是剧本丛刊。剧本是戏曲研究的基础,有三套剧本丛刊值得关注,分别是:《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从 1958 年至1585 年共出版113集,外、内刊共收汉剧剧本 370 个;《湖北戏曲丛书》,所收汉剧剧本数目待考;《剧本选辑》,由湖北省戏曲工作室编印,共 25集,所收汉剧剧本数目待查。这三套剧本丛刊保存了大量汉剧剧本,为汉剧的研究准备了件。此外,有关汉剧剧目提要方面的著作还有扬铎著述的《汉剧传统剧目考证》(内部印刷,1958)一书。该书辑录汉剧剧目 ,463个,依次述其本事,考其渊源,注明脚色排场,对于了解汉剧传统剧目的基本面貌,作用很大;黄靖、夏明亮编选的《汉剧小戏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共收录 90 个汉剧传统剧目、现代戏、新编历史剧等唱段的唱词,并为每个剧目撰写了剧情提要。
第四类是汉剧音乐丛编。1957年湖北戏曲研究所、武汉市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组织全省各地汉剧团的艺人合编了《汉剧曲牌(文场选集)》(内部印刷,1957)),分军乐、礼乐、宴乐、舞乐、喜乐、哀乐、神乐等七种辑录,共收入144 首,并记有完整的谱例。这是一次对汉剧伴奏音乐进行的及时性挖掘抢救工作,为研究者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条件。1961年底,由武汉汉剧院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汉剧十大行唱腔选集》(内部刊行),将汉剧十个行当主要唱段以简谱的形式记录下来,保存了汉剧音乐方面的经典资料。1977年11 月,湖北省文化局组织汉剧艺人编纂的《汉剧演唱资料》(内部资料),将当时著名汉剧艺人共 31 支经典唱段记录了下来,也成为汉剧音乐研究的重要资料。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5 20:15     标题: 史料的汇编与研究五、六

第五类是艺人传记。艺人是汉剧传播和传承的活的载体,将艺人的传记连串起来,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汉剧演剧史!流派史。扬铎的《汉剧丛谈》分脚色行当,简要介绍了 101位汉剧艺人的师承、生平、演艺特点等,而其另一部具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汉剧在武汉六十年》,有 93 段文字对 215位艺人予以介绍,基本涵盖了1900到1960 年汉剧兴盛时期著名的艺人。刘小中的《汉剧史料专辑》,黄靖、夏明亮编选的《汉剧小戏考》,都附有数十位汉剧艺人的小传。《汉皋三丑》(武汉出版社,2003)则收汉剧名丑大和尚、李罗克的专传。另外,散见于报刊上单篇关于汉剧艺人传记性质的文章还有不少,限于篇幅,不再胪列。
第六类是汉剧史料丛编。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戏曲史研究的基础环节。在谈到汉剧史料的汇编时,不能不提及两部书稿。一部是刘小中、郭贤栋合作编撰的《汉剧史研究》,全书大致可以划分为汉剧的缘起、汉剧流派的形成、汉剧的科班、汉剧的流播,以及民国初年!抗日时期、1949年前后汉剧的概况等几个方面。该书史料翔实、资料丰富,为后来汉剧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实,在《汉剧史研究’面世之前的1986年,刘小中、郭贤栋二人曾编写了一部题为《湖北汉剧历史考察文集》(内部印刷),大部分内容与《汉剧史研究》相同。另一部是刘小中编著的《汉剧史料专辑》。《汉剧史料专辑》是在《汉剧史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该作名为汉剧史料,实际上已经介于汉剧史研究与史料汇编之间,完全可以当作汉剧简史来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86 年 2月开始由湖北省戏剧工作室编印的《戏剧研究资料》,先后出版18辑,也收入了不少汉剧方面的史料,较为重要的文章如《余三胜家谱的发现》(第 ( 辑)、《米应先是湖北崇阳县人》(第 14 辑)等都汇录了大量的汉剧史料,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此外,《湖北文史资料》《武汉文史资料》《戏剧之家》等杂志,也刊载了一些汉剧的回忆或研究文章。
作者: 吉学臻    时间: 2014-12-7 09:43

录音整理工作具体是如何分工的呢?群里音频已经下下来了,陈老师一口的方言.........
作者: 郑婉盈阿    时间: 2014-12-8 13:12     标题: 关于同程良美老师交流访谈活动的问题整理

Q:汉剧传承目前是否有出现青黄不接?
A:任何剧种都存在青黄不接,造成这种情况最大原因是体制问题。以前剧团是由企业、私人或大厂家承包,现在武汉汉剧院属于事业单位,演员属于在编人员,但(在武汉)其他剧种的演员就没有编制。除了体制问题,另外还有市场选择多样、学生态度转变、社会问题、人的观念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

Q:选择学生是否有条件?
A:有条件。1、年龄不适宜太大,利于培养;2、五官端正;3、基本条件(首要条件):要有嗓子;4、希望能热爱艺术;5、在满足先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看学生态度及培训成果。

Q:面对目前了解和喜欢汉剧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有没有考虑过进行一些剧目创新,编排新剧以顺应大众口味,让更多人喜欢汉剧?
A:剧目创新是有必要的。要改进演出模式、演出内容,但又有一个矛盾,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完全脱离传统,一味迁就时代,就又丢失了艺术的精华。像之前有个汉剧在大学演出,是根据《李尔王》改编的,就是通过编排适合年轻人观看的剧目,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表演,将汉剧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大学生中,让学生群体产生兴趣,满足青少年的文艺需求。至于成效如何,这很难说。有在中学演出过一些汉剧,还是得到了不少正面评价。在继承传统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个方面,但这个工作确实不太好做,有难度。

Q:汉剧是否有什么派别?
A:有流派之分,影响最大的是吴派和陈派(我自己属于吴派)。每个剧种都有流派之分,是根据演员自身条件特点形成的。吴派的特点是以人物为主,高亢激昂。

Q:汉剧的伴奏运用到多少乐器?
A:文场基本的四大件,武场打击乐。

Q:在汉剧传扬过程中是否有在全国各地巡演或办培训班?
A:广东梅县、福建龙岩、陕西安康、湖南常德其实也有汉剧分布,是以前旧社会汉剧演员四处演出将汉剧带入当地。但地方剧种有局限性,比如地方语言的问题,不可能在全国各地办培训班。另外在本地搞私人培训也是有限制的。目前汉剧招生是挂靠在武汉艺校,定向招生。剧团是在编的,属政府性质。

Q:是否有考虑过在大学里开设汉剧这一专业?
A:在大学开设专业非常困难。戏剧有其特殊性,地方剧种更难全国通行,有地方限制,比如必须是要说汉话(招生上有难度)。要成为专业汉剧演员难度很大,很难培养出汉剧演员。

Q:目前招生状况如何?
A:不是每年都招生,几年招生一次。

Q:目前像您这种级别的汉剧传承人有几位?是否发现有潜力可以继承你们的学生?
A:包括我有三位。下一代目前还无曙光。
作者: 郑婉盈阿    时间: 2014-12-8 13:23

不得不说,程老的言语直白犀利,却显得尤其真诚可爱。他的话中没有浮夸的修饰,但有他这大半生中质朴深刻的哲学。“要打扎实基本功,浮漂是不能持久的”;“不管什么时候,总要有真东西”;“人要自控”;“生活要快乐”。他说随意真诚宽容心态好,人就不会老。我们确实都感受到了他的年轻、活力与热情。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20     标题: 汉剧发展进程中的史志

扬铎的《汉剧丛谈》,此书 1912 年首刊于《汉口小报》,全书包括“楔子”共 60 则,涉及皮黄之由来、汉剧之滥觞、汉剧之通行地点、派别;汉剧化妆、唱、做、腔、调、板眼及练嗓、养嗓之法;古人编剧之法、旧有剧本之精华、剧目之分类等。从内容来看,《汉剧丛谈》将汉剧放置在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宏阔背景中,初步勾勒出汉剧发展的历史,并涉及汉剧舞台规范的介绍,因此,可以讲《汉剧丛谈》是第一部汉剧简史。他还撰写了《汉剧丛谈》、《汉剧皮黄考》、《汉剧正错》、《汉剧传统剧目考证》、《汉剧在武汉六十年》等著作。
                                                                                                               摘自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22     标题: 史志(二)

另一部重要的汉剧史作是阎金锷的《汉剧》(商务印书馆,1945)。此书是作者 1943 年前后在重庆期
间完成的。全书分五章:西皮、二黄溯源;剧团、前台、后台的组织;剧本的要素、内容、形式;汉剧的教育、
艺术价值;汉剧的今昔、改进。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36     标题: 访谈感想

一开始说要访谈的是一位汉剧传承人,我很担心他是不是有时间见我们。结果程老师竟然乐意把时间留给我们这些对汉剧知之甚少的人,并且很热情的招待我们,让我觉得很感动。程老70多岁高龄,依然花衬衫,每天和公园跳舞,给学生上课,见到我们,笑容满面,他对待生活的真诚与热情,让我倍感惭愧。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36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摘自陈志勇《汉剧百年研究史:历史、现状与反思》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38     标题: 展示进度

鉴于下周四就要展示了,所以我们的一些工作要提前完成了。现在把工作重新布置:戴菁蔓、王佳艺、张敏设计问卷【务必在今天(12月7日周日)完成】;郑婉盈负责整理问题(已完成)和视频的剪辑工作(等展示前我们筛选视频后再做决定);秦芳婷、滕江红负责数据分析,结果导出【务必在周二晚上完成】;韦飞妃、马春梅负责问卷部分的报告的撰写【务必在周三晚上完成,并且发给李娜】;、蒋思思、马春梅、谷兰兰三人负责调查报告整体合成,建议在合成报告中再去听一下录音,群里面有的。【报告最终形成在第16周】;李娜、杜牧倩负责ppt制作,资料整理,讲解。我会发一些别人写的调查报告在群里面,大家自行下载查看格式要求,各司其责,如果对任务不清楚的或者有更好建议的,请及时和我联系商量。补充说明:我们周四要展示的是ppt,报告的合成上交时间可以延后一些。时间较紧,任务很多,大家抓紧时间完成。加油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39     标题: 进度

现在问卷已经发到各个同学手中,请大家尽快完成。今天到明天问卷的分析整理统计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韦飞妃、春梅的问卷调查报告的撰写加油!蒋思思已经写好了访谈部分的报告,谷兰兰在蒋思思的基础之上,找点背景,和飞妃的报告合在一起。还有,大家在找资料的同时,尽量把找到的资料都往民俗学论坛里面贴,并且注明出处,这个发帖量最后应该是要计数的,大家加油!戴菁蔓上次在民俗学里引了话题,大家走访之后的感想,这是一个好的点,大家尽量都到里面跟帖,这个要放到最后的报告里面去。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40     标题: 访谈感想

大家快来说说自己的访谈回来之后的感想吧,包括汉剧的也包括生活的,畅所欲言啦
作者: 杜牧倩    时间: 2014-12-8 14:44     标题: 汉剧

大家在搜集整理资料,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心得呀?期待你的分享
作者: 恢恢韦    时间: 2014-12-8 23:17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是啊~程老师从事的汉剧表演行业虽然是一种古老传统的表演行业,但是他对生活抱有的心态却是年轻活力的,汉剧传承人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得如此完美,我们也可以相信,汉剧在这些优秀传承人的传承和弘扬下,也可以将自身传统因素与现代潮流完美结合,越来越为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25

恩恩好,我也来说说感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程老师好爱他的夫人啊,他的夫人是之前武汉越剧团的数一数二的美女,靠着一双巧嘴(我猜的,你看那个老头那么能说会道---)终于抱得美人归---从他对夫人恩爱有加可以他对艺术同样忠贞不渝,所以他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一个可爱的老头,他毫不避讳的说自己爱打扮、爱干净、爱美女,即将奔八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我想这与他乐观的心态分不开。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35

还有当时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林老师啊,我们俩一个快要奔七、一个就要奔八,我宠了你一辈子,当初说好的白头偕老,这后面两个字一定要做到啊,你不要总是把自己搞的那么累-----直到现在回忆起这句话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林老师的确很忙,她舍不得自己心爱的越剧,只要哪里有演出,一定邀请林老师来化妆,真的,她化妆化的很好看的,上次我演贾宝玉时就是她化的,我当时可激动了,因为她把我化的很帅气,哈哈哈====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39

程老师会说普通话,但是偏要说武汉话,这是个执拗的老头,搞得我好多话都没听懂,错过好多笑点(嘻嘻),但是从他的话语中我还是能够感受到老人的内心是孤独的、不够热闹的。他希望我们常去看他,他需要更多的倾听者,前几日,我和社员又去了老师家借衣服,赶明儿,我要专程去拜访一下两位老人-----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44

程老师的京剧唱的也很好,就是因为老师的一段京剧,让我也疯狂的爱上了京剧,上个月,我把京剧《苏三起解》听了五六十遍,但也只是学会个七成,可能七成都不到,唱给京剧社的朋友听了一下,他们帮我纠正了一下,就是说唱的时候,咬字还是要清楚一些的,还有最后的拖腔的调没有那么起伏,还有要注意气息,学会换气,说实话,我唱的时候有点喘不过气,看来还需好好练练啊,欢迎大家也来学习京剧或者越剧,他们会让你收获很多的----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47

程老师还给咱们展示了他的奖杯和荣誉证书,他这一生也是完美了,祝愿这可爱的老头以及他的夫人福乐安康----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51

忽然想到,但是程老师好像还说了一句,他本不想教学,想好好享受一下自己余下的生活,但是好像是政府还是什么找到他,要求他来教学。这里我就想到问卷上的一个问题:关于汉剧传承,你觉得需要哪些人的支持?
我想首先是汉剧表演艺术家,其次是政府的重视,然后是广大市民的支持、还有就是像我们这种喜欢传统文化的有活力的年轻人------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2:58

大家不要笑我哈,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我生在浙江省,我可能真的会去浙江省某个越剧团去学习越剧了,而且我一定是专工陆派的,说实话,徐派我也唱的了,而且唱的有模有样的(嘻嘻),只是徐派是属于比较高亢的那种,唱起来比较累人,上次程老师说汉剧里的吴派(创始人吴天宝)和越剧里的徐派差不多,都是那么的高亢激昂。
可惜了,我在大一才接触越剧,如今它只能是我的兴趣爱好了,想起来还有点小伤感呢---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05

大家都知道上次来我们学校的王荔吧,很可惜上次演《王昭君》是没有机会去看,她所表演的派别是陈派(创始人陈伯华),陈伯华,人称“汉剧牡丹”,百度一下照片发现王荔和陈老师有几分神似。很开心上次有机会见到王荔,她人年轻漂亮,嗓音清透洪亮,她很支持我们这些戏曲社团,咱们学校除了吟风越剧社,还有华韵京剧社呢。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07

在越剧社呆久了,也就有感情了,有时候会很累,但是想想自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心里就会很开心,,,我想程老师的乐观与开心就是这样练就出来的吧,向程老师学习!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11

纠正一个错字哈,我上一个帖子的“呆久了”改成“待久了”
上次去老师家里,一进门就看到许多人头,大家有没有被吓到呢?反正我是没有,这种头我们见的比较多,于我来说最可惜的是我从没有带过花旦的头套,一直以来,我都是演小生,不甘心啊,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演一回花旦,就唱《紫玉钗》讲的是霍小玉和李益的故事,建议大家听一听哦,真的很美哦---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13

李  益:早慕她芳名是梦中客,待相见竟与梦中浑不差。
霍小玉:早羡他文章胜司马,未料他仪态神容更丰华。
李  益:她秋水为神玉为骨,隽雅可比白莲花。
霍小玉:书卷气中含风骨,亦刚亦柔亦潇洒。
李  益:她慧眼流波似天上月,含蓄之中透光华。
霍小玉:他欲言未言笑也诚,分明是谦谦儒生未脱稚雅。
合  唱:今宵何幸梅荫下,人月双圆开心花。
这一段是第一场,二人初会时的内心独白,美吧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20

目前王荔老师带着《宇宙锋》走遍全中国,大家知道《宇宙锋》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秦二世时,赵高、匡洪一殿为臣且是儿女亲家。赵高专权,匡洪不满。赵高遣人盗匡家所藏“宇宙锋”宝剑,后持剑行刺二世以嫁祸。二世震怒,抄斩匡门。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赵艳容回赵家独居。秦二世胡亥见艳容貌美,欲立为嫔妃。艳容既恨父亲诬陷匡家,又恨二世荒淫无道,断然拒绝。在使女哑奴(有剧为哑乳娘)的帮助下,赵艳容假装疯癫,以抗强暴。
王荔老师在剧中饰演赵艳荣,我看了她演的,真的很棒,根本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年轻人演的,感情-神态把握的很好,希望王荔老师赶快拿到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25

前几日看到一则消息,越剧表演名家:吴凤花,她曾两度拿到“梅花奖”,舞台上她风光无限,帅气冲天(这是我觉得最帅、最阳刚的女小生)。但是一旦她卸掉妆容,你会发现她的脸因为长期遭受油彩等化妆品的腐蚀,而变得黑而硬,她是一个女人,女人没有不爱美的,我想她也一定渴望有一张美丽而干净的脸,但是她似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越剧赤忱的爱使她不忍割舍,这真的是做到了为艺术而献身,他们都不容易,向艺术家们致敬!
作者: 张敏敏    时间: 2014-12-9 23:28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真的是有所体会了,每周六,我们的身段老师会从汉口赶来给我们上身段课,首先,她要求我们要站好,一个姿势保持五六分钟,第二天就会腰酸背痛,还有手上动作:小手花,这个是练习手腕的力量,这个做久了手腕会很酸-----总之,很不容易,但是对于身形的塑造有很大帮助,有时间我可以教大家的哦!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14 10:22     标题: 回复 88# 的帖子

[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作者: 雨薇雨薇    时间: 2014-12-14 14:47

其实我觉得随着文化的发展,很多传统的表演形式走向衰微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现在很少人愿意对一个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花上半天的时间听一转三折的唱腔。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表演形式,它一定会吸引一部分人的喜欢,但是由于其和时代之间的不契合,也一定会失去一批观众。我们不能奢求汉剧恢复到以往的辉煌岁月。所以,我们也不必要为汉剧现在的尴尬境遇而感到悲观。在我看来,只要通过系统的文化保护政策(如以工作岗位的形式培养一部分汉剧表演演员)同时不忽视宣传普及工作,让想要了解汉剧的人有机会了解,喜欢汉剧的人有机会看到就可以了。而往日的辉煌岁月,在我看来则是一去不复返的。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15 10:17

看到一个关于汉剧的表演技巧手法,里边列出手法就有很多种:包括兰花手、柳叶手、飞燕手、菊花手、荷叶手、佛手、颤手、弹手、云手、风指、龙指、凤指、鹰指、鼠指、猴指、龟指、蟹指等。一双手,能柔巧到变化多样,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15 10:21

“听不懂”是汉剧越来越缺乏群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剧消解年轻观众的兴趣。传统汉剧大量运用方言、文言、典故,讲究表演程式、手眼身法。汉剧舞台的特殊呈现形式都使缺乏传统戏剧知识的青年人不知所云。相当一些年轻人听不懂汉剧,原因在于对剧中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难以领会其中的深层意蕴。因此,“听不懂”是导致年轻观众对汉剧失去兴致的因素之一。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15 10:23

汉剧是舞台艺术,是团体表演艺术,她是汉剧院团一班人通过舞台演出呈现给观众的一种综合艺术。因此,保护汉剧最重要的措施是通过保护汉剧院团来实现。如果汉剧院团没了,汉剧艺术的生命力也就保不住了政府应当在扶持汉剧院团建设上下点功夫,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作者: 蒋思思    时间: 2014-12-15 10:28

程良美先生是一位优秀的汉剧大师,他同样感慨汉剧后继乏人,让我们产生焦虑感,随着老一辈的渐渐隐去,年青一代尚未继承衣钵,汉剧的未来何去何从,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尽量补救汉剧等古老文化瑰宝,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2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听了先生的话自己被深深震撼了,以前只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危机,却没想到危机尽然如此之大。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2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汉剧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2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从历史发展上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过程中,人的传承尤其重要。可当下汉剧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严重的危机正在蔓延吞噬着这个悠久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3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老师的家里装扮得很漂亮,一看就很有艺术氛围~~~超级喜欢里面的那个衣柜屋,很多漂亮的戏服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4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老师在现场给我们唱了一段,声音洪亮,整个人都被震撼了。。。
作者: 秦芳婷1116    时间: 2014-12-16 13:25     标题: 汉剧调查感想

觉得“汉剧进校园”的活动很好。。很值得提倡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