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间文学410课堂苏莉菲第九小组 [打印本页]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0-11 21:39     标题: 民间文学410课堂苏莉菲第九小组

民间文学课题讨论方向:“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民俗释读
研究思路:
1、九头鸟的形象传说;
2、九头鸟词义的演变;
3、九头鸟与楚文化的渊源;
4、九头鸟与湖北人身份符号关系分析。

研究形式:
1、广泛搜集整理资料;
2、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3、大学校园调查报告;
4、街头走访视频调查(或博物馆咨询);
5、资料汇总课件展示;
课题论文报告综述。
更多精彩想法期待你的讨论加入!

[ 本帖最后由 须臾62 于 2014-11-5 23:06 编辑 ]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0-15 15:35

O(∩_∩)O~大家一起加油~
作者: 辛巴达    时间: 2014-10-15 18:33

好接地气的课堂。期待报道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4-10-16 22:49

优秀团队的成功秘诀

由于学术发言讲究原创与个性,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启迪,因此,对小组讨论有三个金苹果建议:一是原创。凡引用,必注明出处,否则视为抄袭;二是讨论。课题的原创性深入,必须是一个个小问题的发现,一次次争鸣式的对话,而不能各言其语。三是评奖。每周由组长推荐或大家投票选出最优发言人。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1-16 18:23     标题: 大学生对“九头鸟”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attach]31772[/attach]我们小组通过问卷星对在校大学生关于“九头鸟”的了解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报告以附件的形式发在论坛上,供大家参考。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1-16 19:32     标题: 九头鸟与楚文化的渊源

从楚地的风俗习惯和出土的楚地文物中我们已经知道,鸟在楚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说的为什么是“九头鸟”而不是其它数字,这里我们首先就应该探究一下“九”这个数字在楚文化中的蕴涵意义。在东方文化中“九”一直是个“玄” 数,,至大无比, 至多无穷。隶属于东方文化的楚文化关于“九”的内涵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发展,在楚文化中没有神的概念,只有“鬼(巫)”、“大鬼(大巫)”的概念,人死了就称之为鬼,大首领死了为神,称为“九”。由此我们就可以推出“九”在楚文化中具有崇高而神秘的意义,所以“九头鸟”对楚人来说是神灵。
纵观楚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在汉代的时候楚地下层阶级反抗压迫的斗争很突出,此时楚地流传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歌谣,其实是楚地的下层民众们巧用楚文化中的“巫”、“道”、“骚”来发出对统治阶级压迫的呐喊,也是对于下层民众的一种号召。
但是我们发现,关于“九头鸟”是神灵还是妖魔的说法众说纷纭,我们需要联系一下楚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理解非楚地人士对此的理解,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原始的“ 荆蛮” 曾长期遭受殷人、周人的歧视排斥,,是一代又一代人民通过顽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够成为在南方拥有独立地位的民族。在这个确立自己地位的过程中楚人形成了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也正是由于一代代楚人的顽强拼搏使得楚民族越来越强大,这无疑加剧了各诸侯国的矛盾,其它的诸侯国开始把出国当做是一种祸水,所以楚人钟爱的鸟在其它民族的笔下就成了妖魔,楚人自比的“九头鸟”,在其它民族的传说中也就成了不祥之鸟。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1-16 20:24     标题: 大学生对“九头鸟”了解情况调查报告数据分析

在对这份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图片,但是此论坛插入的图片只能以连接形式,为了保证报告的完整性和效果,所以还是以附件的形式发布吧。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44

“九头鸟”的形象流变(汪璐)

九头鸟原型是楚人的九凤神鸟。九头鸟出现之时并非是面目狰狞的不祥鸟,而是楚人理想和智慧的结晶,是能庇佑楚人永远安宁祥和的神祉。从九凤到鬼车的流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流变过程中包涵了诸多复杂的因素,正是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九头鸟形象由誉而毁,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九凤:九头鸟形象的原型
所谓“九头鸟”,顾名思义,就是长有九个头颅的飞鸟。这种形象记载,最早可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1]大荒北经这里的“九凤神鸟”即是九头鸟的原型,它鲜明地彰显出上古时期楚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是楚人理想与智慧的结晶。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46

九凤形象根源

首先,九凤形象根源于楚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这种理解和接受表现为楚人对鸟(尤其是凤凰)形象的喜爱和崇拜。楚人是以鸟为主要图腾的,如崔豹《古今注》中的“楚魂鸟”,即以楚王死后魂魄化为飞鸟,暗示楚人与鸟图腾的关系。楚的先祖为帝颛顼高阳,此后又经称、卷章、重黎而至祝融,班固《白虎通·五行》认为祝融“其精朱鸟,离为鸾”(班固.白虎通义[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87.),表明楚人将祝融看作是凤凰的化身,从而对凤凰怀有深厚的感情。楚人对自己祖先的崇拜和对凤凰及其他鸟类的崇拜,由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47

其次,楚人对飞天升仙故事也极为热衷。
现实生活的乏味与压抑,人生遭际的困顿和坎坷,个人寿命的有限和短暂,使得他们常常幻想能超脱茫茫尘世,摆脱无穷无尽的苦恼,在神秘的天界里实现既包括肉体,也包括心灵双重意义上的“逍遥游”。在他们看来,这种理想只能靠飞鸟尤其是凤鸟的导引才能实现。如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楚墓人物龙凤帛画,即生动描绘出展翅飞翔的凤鸟导引一位贵族女子飞天升仙的场景。屈原《离骚》中“鸾凰为余先戒兮”、“吾令凤鸟飞腾兮”(洪兴祖.楚辞补注[M ].白化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33.),刘向《九叹·远游》中“驾鸾凤以上游兮”等辞句,也说明了在楚人的观念里,惟有“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的飞鸟,才能导引他们忘却凡间的痛苦,升入仙界求得永生与安宁,袒露出他们对飞鸟、对凤凰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49

其三,楚民族并不是一个成分单一的族群,在楚国由弱至强、由最初受成王分封时的小国,成为“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的天下强国的过程中,原先世代繁衍于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也渐渐地与早期的楚民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南蛮(包括楚、百濮、群蛮、百越等南方民族)、华夏、东夷三个民族为主干的新的意义上的楚民族。其他民族的文化也自然而然地渗入到楚文化中,使之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其中,尤以东夷文化给予楚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东夷文化也是以鸟为主要图腾的,这就与楚文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共通性。
许慎在《说文》中指明“凤,神鸟也。…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许慎.说文解字[M ].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 79.)卷四上《凤》,即意味着凤与东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楚人有“尚东”的文化心理,亦以东向为尊,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会对东方文化有着浓重的亲切感。作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东夷文化中对鸟类形象特别是对凤凰形象的尊崇,也就与楚人的观念达成了高度一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楚人无庸置疑地会以鸟或凤凰的形象去构建他们心目中的神祉,这些神祉的形象也就会鲜明地体现出他们对鸟或凤凰的深深敬仰和无限虔诚。

[ 本帖最后由 快乐的璐璐也 于 2014-11-17 09:07 编辑 ]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50

九凤神鸟为何为“九”首

传统观念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用以极言其多,楚人对这一数字有着特殊的偏好。如楚辞中屈原作《九章》、《九歌》,刘向作《九叹》,王逸作《九思》,宋玉作《九辩》,王褒作《九怀》等,都借一个“九”字最大限度地倾吐出作者们心底的喜怒哀乐。又如上古时期分布于楚地(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的部族九黎,它共有九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又下分为九个民族… …由此亦可见出数字“九”在楚人思想观念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刘向在注宋玉《九辩》时说:“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精明”(洪兴祖.楚辞补注[M ].白化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28-33.),将“九”上升到国家纲纪的高度,从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角度把这一数字神圣化,更说明楚人对“九”这个数字所怀有的强烈敬重心理。九凤神鸟之所以为“九”首,也正是楚人这种心理的外化,是这种心理意识在他们构建本部族神祉过程中的应用,从而体现出楚地浓郁的地方特色。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51

综上,九凤形象为“人面”与“鸟身”的结合体,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意识正处于由蒙昧向文明过渡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里,他们一方面开始认识到人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力量(即“人面”),另一方面仍旧对作为整体的本民族抱有难以割舍的依赖之情(即“鸟身”,是以图腾的某一部分来代表其所象征的民族)。总而言之,《山海经》中的九凤形象是对九头鸟形象的最早记载,它体现了楚人新奇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53

二、鬼车:九头鸟形象的异化

自《山海经》之后,历代典籍中便很难见到有关九凤形象的记载了,九凤作为九头鸟的原型这一概念,也因此渐渐地被人们淡忘。同时历代小说、杂记中反复记录一种不祥鸟——鬼车鸟,并作为九头鸟的别名。因为这种说法征引较多,影响甚广,所以后世遂多以九头鸟作为鬼车鸟的固定名称,并根据鬼车鸟的性质来为九头鸟定性。《辞海》“九头鸟”条云:“九头鸟,亦名苍、鬼车,古代传说中的鸟”(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77.)。《汉语大辞典》“九头鸟”条亦云:“1.传说中的不祥怪鸟2.鬼车鸟的别名”(汉语大辞典(第一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754.)。由此不难看出以鬼车直接等同九头鸟的说法,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然而鬼车鸟的形象,并不能完全被理解为以九凤为原型的九头鸟形象,它实际代表着九头鸟形象的异化,是九凤形象的妖化和怪化。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55

鬼车鸟的形象,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初见于宋,而宋以后各代又自有考辨损益。如罗愿在《尔雅翼》卷十七中引裴瑜注曰:“(鬼车鸟)秦中天阴,有时作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说者曰:`此鸟昔有十头,能收人魂气,为天狗啮去其一,至今滴血不止。遇其夜过或滴污物上者,以为不祥。人家皆灭烛呼犬以去之’”(徐应秋.玉芝堂谈荟[M ].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83册): 808 (上).)。又如唐慎微在《证类本草》卷十九中所记:“鬼车晦暝则飞鸣,能入人室,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今犹余九首,其一常下血,滴人家则凶。夜闻其飞鸣,则捩狗耳,犹言其畏狗也”(唐慎微.证类本草[M ].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上海书店, 1989: 27 (下).)。再如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三十三引《小说》云:“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余犹九首。”(徐应秋.玉芝堂谈荟[M ].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本(第883册): 808 (上).)从这些记载可以推之鬼车鸟得名“九头鸟”的原因,即在于它原本有十个头,后来出于客观因素,失去了一个,只剩九个,而所缺的那个头的伤口则经常滴血,血落下来,能给人带来灾咎,所以鬼车鸟才被视为不祥之物。此外,鬼车鸟还具有能收人魂气、喜爱夜间飞行、怕狗等生活习性,这些生活习性又都与人们的特定心理紧密联系,是这些特定心理的集中体现。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8:57

鬼车鸟在体形大小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别。周密《齐东野语》中所记的李守翁守长沙时募人捕得的鬼车鸟是“身圆如箕”(周密.齐东野语[M ].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9(民国二十八年): 246.)卷十九;李石《续博物志》中郝氏所见的鬼车鸟是“翼广丈许,九首互相低昂”,其一羽“长三尺许,广八九寸,色类鹅雁”(李石.续博物志[M ].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民国二十五年): 110.)卷八;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中记载:“鬼车状如鸺而大者,翼广丈许”(李时珍.本草纲目[M ].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本(第774册): 403(上).)卷四十九。而《齐东野语》更是对鬼车鸟的翅膀做了细致的描绘,鬼车鸟“每颈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周密.齐东野语[M ].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9(民国二十八年): 246.)卷十九,如此鲜明的细节,更进一步丰富了鬼车鸟的形象,体现出几分幻想的色彩。通过对鬼车鸟的形象所进行的观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鬼车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九头鸟,而应该是“十头鸟”。它从“十头鸟”转化为“九头鸟”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带有神话传说的性质。它只能作为九头鸟形象的一个特例、一种变异。
2)鬼车鸟是人们有意识地塑造出的一种鸟类形象,它刻意以九凤为参照物,但仅仅保留了九凤“九首”、“鸟身”等最基本的外部特征,同时用传统观念中的不祥事物,如血、收人魂气等加以附会,使之妖化、怪化。
因此,鬼车鸟这种由“十头鸟”转化成的假九头鸟,很显然与楚人观念中的九凤神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同为一物。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9:01

三、九头鸟形象流变的一般过程与原因

从上古时期神话传说时代的九头鸟,到当今时代的鬼车,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九头鸟这一形象的传承经历了复杂的流变过程。在不断被妖化和怪化过程中,它由最初的吉祥的神祉,最终变为灾祸的象征,并以“恶鸟”、“妖鸟”、“不祥鸟”的形象作为定论为人们普遍接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实际是语言、文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形近、音近产生的讹误,是引起九凤形象发生流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凤的形象,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是“其状如鸡,五采而文”,《西山经》亦记为“其状如翟(按:《说文》:翟,山鸡而尾长者)而五采文”《西山经》,具备外在的美态。九凤既以“凤”为名,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带有这种类似的特征,即体形象小鸡,羽毛有美丽的花纹等。而当时有一种鸟(也作服鸟),同样“小如鸡,体有文色”(按:《文选》中汉贾谊《鸟赋》李善注引《巴蜀异物志》),而其得名由来也正是因为它的羽毛“色如服饰”,这便使得人们易将九凤与鸟混同到一起。鸟是猫头鹰的一种,民间以为不祥鸟。而在古代,“九”、“鬼”二字也经常通用,如商纣王所封“三公”,《史记》的《殷本纪》和《鲁仲连邹阳列传》均作九侯、鄂侯、文王,但在《礼记》和《战国策》中,“九侯”均作“鬼侯”。又《括地志云:“州滏阳县以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李泰.括地志辑校[M ].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4.)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九凤又或可被理解为“鬼凤”。“鬼凤”一名能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这就与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共通性,即都含有不祥之义。九凤是神话传说中虚拟的形象,而鸟真实可感,所以当九凤神秘地消失在历代典籍和人们的记忆中后,人们实际是按照鸟所代表的这一种猫头鹰类鸟的形象,去复原九凤留下的“九首人面鸟身”的九头鸟形象,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九头鸟的形象发生变化。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9:03

《新唐书·五行志》曰:“鸺,一名训狐”。《本草纲目·禽四》“ ”条注曰:“则、 、训狐之为一物明矣”。据此可知鸟与鸺之间联系甚密,或者说鸟在一定程度上可等同为鸺。而鬼车鸟的形象,一般也认为近于鸺,如欧阳修《鬼车》诗云“昼藏夜出如鸺”;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九《禽四》云鬼车鸟“状如鸺而大者”,这种形体上的相似性自然会又一次混淆人们的概念,从而将其进一步与九头鸟联系起来。

又《山海经》中写到了河罗之鱼,曰“谯明山,谯水出焉,西注于河中。多何罗之鱼,一身而十首,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亦可御火,或作河罗。”《西山经》明杨慎谓河罗之鱼“一身十首,化而
为鸟,其名休旧”(杨慎.异鱼图赞[M ].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9(民国二十八年): 12.)卷三,而休旧即是鸺。

近人袁珂注《山海经》“河罗鱼”条亦从此说,并引王崇庆语曰:“河罗之鱼,鬼车之鸟,可以并观。”《西山经》可见鬼车鸟最初应是十头鸟,系河罗鱼所化。

鬼车鸟由十头鸟到九头鸟的转化,通常认为是通过两个传说故事完成的,即其所失去的那个头,一说为周公居东周时,因恶闻此鸟,命庭氏所射(按:明周新《名异考》、清陈元龙《格致镜原》以之为姑获鸟);一说为前文所引,由犬所噬。而这两种说法,正好证明了这一转化决非信史,而是带有强烈的人为因素,是人们有意为之。周素来与楚交恶,如《左传·僖公四年》所载的楚“贡苞茅不入”事、周昭王客死汉水事等。当楚为秦所灭后,楚人神祉的形象被践踏和歪曲,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九凤、九头鸟、鸟、鸺四者之间本来就有着错综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从《庄子·逍遥游》可知,楚文化中又有以鱼化鸟的传统,因此要以十头鸟鸺去妖化、怪化九头鸟(九凤),最简便易行的操作自然是使它失去一个头。在鬼车鸟由十头鸟转化为九头鸟的过程中,九凤(即九头鸟)也就理所当然地转化成了鬼车。
作者: 快乐的璐璐也    时间: 2014-11-17 09:05

鬼车鸟的别名也有很多,如苍(见《白泽图》)、渠逸鸟(见陆长源《辨夷志》)、鬼鸟(见《类说》)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又经常被人同姑获鸟形象混同起来。征诸《玄中记》、《荆楚岁时记》、《酉阳杂俎》、《诚斋杂记》、《本草纲目》诸书所说,姑获鸟为产妇死后所化,能收人魂魄,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毛落或血点小儿衣中为鸟祟。因此姑获鸟能收人魂魄、
落血为祟等特征与鬼车鸟相同。又姑获鸟与鬼车鸟皆有别名为“鬼鸟”,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混淆。

如上文所引明周新《名异考》、清陈元龙《格致镜原》以鬼车鸟为姑获鸟事,即可证明此两种鸟类形象的混淆是自古就有的。而姑获鸟在外形上与鬼车鸟有很大差异,唐慎微在《证类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它们实际是两种不同的鸟。值得注意的是,姑获鸟形象又多与民间传说中的“天鹅处女型”故事联系到一起。如《天中记》卷五十九、《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七等所载的豫章男子见六七女子,不知是鸟,藏其毛衣,后与其中一女子成婚生子,女子得其毛衣后遂携子飞去,由此可见民间传说在神话形象流变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袁红,王英哲. 从文化视角探讨九头鸟形象对湖北人形象塑造的价值[J]. 湖北社会科学,2013,12:218-220.
[2]胡晓蓓. “九头鸟”的形象流变及其文化内涵[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14.
[3]刘玉堂. 九头鸟的来龙去脉及其与湖北人的瓜葛[J]. 今日中国论坛,2009,Z1:160-163.
[4]石定乐,袁红. 九头鸟与湖北人文形象塑造[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5-7.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19:51     标题: 九头鸟的传说

九头鸟的传说,实脱胎于《楚辞》和《山海经》中的一些古老的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这九头凤就是九头鸟的最早说法。也可以说九头鸟就起源于《山海经》中的九凤。凤本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九头凤就更加神奇了。《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所以九头鸟最初并不含妖气。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19:54     标题: 九头鸟从汉代开始染上妖气

关于九头鸟染上妖邪之气,在中国民俗中演变成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是从汉代小说所载“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开始的,后来的《荆楚岁时记》、《酋阳杂俎》、《齐东野语》诛书的记述渲染而广为人知。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留下《鬼车诗》一首,对此有最为生动完整的记述:“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占凶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这里讲,对九头鸟的仇视,是从春秋时曾被楚人战败的周公开始的。後来此鸟被天狗咬去一头一尾後,断头处血流不止,人们以为被血滴玷污即属不祥,於是九头鸟就成妖邪之物了。但欧阳修不信此说,而是主张“凶吉在人不在物”。由此可见妖由人生,同九头鸟的形态习性其实并无多大关系。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19:57     标题: 九头鸟与湖北人的渊源

一是同明代湖北人张居正为相有关。这里又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张居正为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声誉日增。患病时,各地官绅纷纷为之建醮,迹近铺张,事为九大御史前後参奏,而张之地位并未动摇,九大御史反为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当日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谣,以为九头鸟再厉害,也敌不过一个湖北佬。在这个说法裏九头鸟乃指九御史,并非湖北人。其二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这九头鸟的谣传,原是当日政敌散布出来以攻击张居正的。
另一说是这句谚语出于清初满人对湖北人的诅恨。据有关史料记载,鄂之圻黄地区,曾据山岩拼死抗清。大局既定後,那些难忘故国的遗民,又拒绝同清廷合作,如有受清廷笼络所利用的,众所共弃;乃使满人为官湖北者,莫不恼恨交加。在无可奈何之下,因荆楚向有九头鸟传说,于是编造了这句谚语。後来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谚语的活力。因而在台湾出版的《湖北文献》上刊出的诗作,高唱:“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03     标题: 关于九头鸟的褒贬含义

介凡先生认为这同武汉作为一个南北水陆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外乡人同武汉本地人之间的隔阂有关。凡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民众的知识开发较早,在社会生活中竞争较多,在彼此交往中狡诈较多。武汉三镇以外的各省人往往讨厌他们,见而生畏。武汉又是湖北的代表,本来是 “天上九头鸟,地下武汉佬”,因武汉二字早期比较生疏,後来就变成湖北佬了。从这位深谙湖北风土人情的台湾学者的文章可以看出,九头鸟本是从楚人所崇拜的凤凰形象脱胎而来的,在中古时期才染上妖邪色彩进入民俗生活。明代以後,才把它和湖北人联络起来。但它并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含义,有时用以象征湖北人的丰富智慧和对邪恶强暴势力的强有力抗争,有时则用以嘲讽在人际交往中的狡诈。
这些含义和用法都是历史形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在今天也就没有必要就九头鸟本身确定一个或正或反的固定解释。随著湖北人地方性格及其历史地位的丰富发展,九头鸟这句俗谚自然也会具有新的内涵。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07     标题: 中国九头鸟之谜

提到九头鸟,人们都知道“天上九头鸟,湖上湖北佬”这句有趣的民谣。久而久之,“九头鸟”便成为湖北人的戏称或代名词了。近几年来,有的报刊报道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湖南省石门县等地发现了九头鸟的消息,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在驰名中外的生物宝库、奥秘王国――神农架,奇禽异兽种类繁多,有不少关于九头鸟的目击者。
张新全,初中文化,他是在1982年11月的一个阴天的上午10时左右看到九头鸟的。当时,他在神农架林区泮小张八角庙燕子附近的承包土地上种土豆,突然听到空中有鸟的奇特嘘叫声,像沉闷的哨音,跟他以前听到的各种鸟叫声不同。他感到奇怪,便抬头望去,令他大吃一惊:发出怪叫声的是一只簸箕大的巨鸟,包括翅膀在内大约有两米,其羽毛黑灰色;更令他惊骇的是该鸟有一簇脑袋,大约有九个头,嘴巴呈红色;它的尾部也很奇特,呈圆扇形,既像孔雀开屏,又像车轮,旋转而飞。一会儿,这只九头鸟便飞进了远方的山林。是否真的有九头鸟的存在呢?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08

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不少学者认为:
一、九头鸟类在古代诗文中记载颇多,现代也多处发现,可以设想它是一种珍贵罕见的鸟类动物,只是科技界尚未获得标本罢了。
二、自古迄今,九头鸟常发现于湖南、湖北、河南等地,而以湖北为中心。所以,人们常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具有实物作依据的,恐非仅仅是神话传说。
三、古今目击者看到九头鸟滴血或嘴巴是红色的,可能是九头鸟捕食动物或身体受伤后残留血迹所致。
四、当代发现九头鸟仅限于鄂西的神农架和恩施自治州、湘西北的石门县南坪河乡,而这三地正好连成一片,地处北纬300至32°、东经109′至111′之间,这并非仅仅是巧合。
五、神农架是华中屋脊,恩施自治州是山区,壶瓶山是湖南屋脊,说明九头鸟主要生活于人烟稀少、森林茂密的中山和高山地带,很难见到,所以不应轻易否定九头鸟的客观存在。
六、神农架的九头鸟很可能栖息于八角庙燕子洞等处。此洞地势险峻、高深莫测,人们很难攀入洞里,说不定九头鸟就以燕子为主食。神农架山洞密布,栖息于洞穴中的燕子(短嘴金丝燕)最少有数百万只,以动物为食的鸟类很容易入洞捕食燕子,所以九头鸟不愁食物。
据此推测,九头鸟可能是存在的。
如能科学地证实九头鸟的存在,那么,九头鸟将是地球上鸟类王国中最珍奇的瑰宝。从生物工程角度看,它具有极为重大的科研价值,也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旦捕获到九头鸟,将是自然科学的一大发现。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1     标题: 九头鸟外形特征

《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又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
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即谓此鸟。《正字通》云:“鸧鹒,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
“色赤,似鸭。”(《三国典略》)
“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正字通》)案:“鸺鹠”今名猫头鹰。晋张华《博物志》佚文:“鸺鹠鸟,一名鸱鸺,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
“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妇人。”(《酉阳杂俎·羽篇》、《玄中记》)
“身圆如箕,十脰环簇……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齐东野语》)
“其状如大蝴蝶。”(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
“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古小说钩沈》引《玄中记》)
“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酉阳杂俎·羽篇》)
“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岭表录异》卷中)
“血滴人家为灾咎。”(《齐东野语》卷十九)
“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博物志》佚文)
“正月夜多鬼鸟度。”(《荆楚岁时记》)
“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表录异》卷中)
“昼盲夜了。”(《正字通》)
“夜飞昼隐。”(《酉阳杂俎·羽篇》)
“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也。” (《酉阳杂俎·羽篇》)
“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 (《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
另外,九头鸟也被称为“姑获鸟”,这种鸟掠食人类儿童,喜好群居。
“是鸟多落尘于儿衣中,则令儿病。”(《水经注·江水》)
“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酉阳杂俎·羽篇》)
“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玄中记》)
“见小儿衣,落毛其上,儿必病。”(《猗觉寮杂记》卷下)
“爱入人家烁人魂气。”(《岭表录异》卷中)
“见火光辄堕。”(《正字通》)
关于九头鸟的特征,宋梅尧臣《古风》一诗说得比较详细,今录如下: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
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
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2     标题: 关于九头鸟的民间禁忌

由于九头鸟是一种凶鸟,民间对它畏惧有加,于是有种种对它的禁忌和防御它的办法。
禁忌
“豫章间养儿,不露其衣。”(《水经注·江水》)
“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酉阳杂俎·羽篇》)
“小儿之衣不欲夜露。”(《玄中记》)
禳解驱除
“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齐东野语》卷十九)
“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引小说)
“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荆楚岁时记》)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4     标题: 学术考究

楚人崇凤心理也得到考古资料的证明。如1949年2月在长沙陈家大山发掘到的龙凤帛画;1963年和1971年在湖北江陵两次发现的凤踏虎架鼓、长沙马王堆汉墓的非衣帛画等,都是著名的发现。尤其是马王堆帛画,在天堂正中人面蛇身主神周围,就有几只大鸟环绕。而画面中部天堂入口处,也有一只鹰嘴人面怪鸟和两只长尾凤鸟。这与屈原诗中描写的意境十分相似。至今,崇凤心理在民间审美情趣中还占有重要地位。宋公文在《楚国风俗志》中说:“在楚人的心目中,他们与凤实际上是合而为一的。他们着意标榜凤,把凤打扮得异乎寻常的美丽和壮观,就是在标树自身的凤貌与形象。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体现。为此,楚人尊凤爱凤以凤为图腾,视凤为先祖的象征,民族和国家的象征。这就是楚人尊凤爱凤的思想基础。”楚国从君王、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对凤凰的热爱与崇敬,达到了无出其右的程度。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无不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凤凰倩影。所以有学者说,凤凰贯穿了楚文化发展的始终,楚文化也可称为凤凰文化,荆州是楚文化之都,也就是凤凰的故乡。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5     标题: 关于九头鸟的历史渊源

古籍中多次提到九头鸟:
1.《楚辞·天问》
2.《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3.《文选》晋郭景纯(璞)《江赋》: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
4.张华《博物志》佚文:鸺鹠鸟,一名鸱鸺,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
5.鲁迅《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
6.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8.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
9.《广韵·鸧鸹》:
10.《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搜神记〉》
11.《正字通》:鸧鸆,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
1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 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钓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言产死者所化。
13.又: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为犬所噬。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也。……《白泽图》谓之苍鸆,《帝鹄书》谓之逆鸧。
14.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 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15.宋梅尧臣《古风》诗:
16.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 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
17.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岭外有虫名暗夜,见小儿衣,落毛其上,儿必病。其状如大蝴蝶。
18.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 《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6     标题: 九头鸟的传说来源

九头鸟的传说起源甚早,传播极广,在久远的传播之中,各时代各地区差异很多,要追溯其最初的起源十分困难。从现存古籍文献中,我们找到几个起源。
九尾鸟
《广韵》:“鸧鸹,《韩诗》云: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鸹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这种“一身九尾”的鸟,曾经被孔子看到过,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非常怪异。后来有人将它叫做“鸧鸹”,也就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类。九头鸟也许就是从九尾鸟演变而成的一种传说凶鸟。
天帝游女
《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这是最早的关于仙女下凡的传说故事。仙女下凡之后,穿着毛衣是鸟,脱下毛衣是女。她在与豫章男子结婚生女后,回到天上,后来又把三个女儿都接走了。所谓“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指她飞回天上未接女儿时,再到凡间来寻找女儿。为了防止她把别人家的小儿当成自己的女儿接走,于是民间形成了这种对它的禁忌。这个传说一直延续下来,各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版本。
女岐
《楚辞·天问》:“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注:“女岐,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丁晏笺:“女岐,或称九子母。” 这是古代楚国关于神女女岐的传说。从女岐无合(无夫)而生了九个儿子,那么她九个儿子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取之于人”,于是民间就有对她的禁忌,认为她会时常下凡来取人之子。又由“九子”演变成“九头”之说,后又与“天帝游女”或姑获鸟等传说糅和流传,形成九头鸟的传说。《本草纲目》《庆长见闻集》《本草启蒙》《本草记闻》等书中有记载,一种多栖息于荆州的怪鸟姑获鸟,脱却羽毛变成女人,夜晚时常前来加害小孩。产妇久不分娩,胎中婴儿生命残存,母亲由此心生妄念,变为怪物,抱子夜行。婴儿啼哭声谓之姑获鸟啼。
厉鬼
传说产妇所化的厉鬼形象是一只有九个头的鸟。
让我们先说“九头鸟”,九头鸟也叫“鬼车”,是古代传说中的不祥怪鸟。“九头鸟”源出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在现代语言里“以九头鸟比喻奸诈狡猾的人”(见《辞源》)。典籍中最早出现九头鸟的是《太平御览》:“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南宋人周密也在《齐东野语》一书中说这种鸟原来有十个头,后来一不小心被狗吃了一个,才剩下了现在的九个,因此被称为“九头鸟”。狗吃剩下的九头鸟白天看不见东西,遇到阴暗的天气才飞鸣,喜欢慑人魂气,据说人见到这种鸟就会倒霉不走运,它的血滴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灾难。人们听到九头鸟的声音,就会赶快熄灯并使唤狗叫,像赶瘟神一样迫使九头鸟快点儿飞离。

[ 本帖最后由 乔芳 于 2014-11-17 20:27 编辑 ]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19     标题: 九头鸟与凤凰的关联

我们再来看看“凤凰”这个悠久灿烂的图腾符号。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它是在人们对孔雀、鸡鸭等物的崇拜中选择它们具有独特个性的部件拼合而成的一个虚拟的、综合的神物。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于是,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大雅·卷阿》中在庙堂之高歌咏凤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用来比喻夫妻相爱,用来祝人婚姻美满。汉代乐府《琴曲》也传颂着:“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总之,凤凰从一产生时开始,总是与美好、祥瑞、快乐联系在一起。

因为对凤凰的顶礼膜拜,人们乐于将事物贴上“凤凰”的标签。湖南有凤凰县,皇帝们也爱把凤凰作为年号,使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出现了两个“凤凰”年号。在武昌、南京、甘肃建筑了三个凤凰台。陕西、辽宁、浙江命名了三个凤凰山,还有那凤凰寺、凤凰池、凤凰木,甚至连美国也有凤凰城,人们引凤凰以为自豪。

位处南方的楚人崇凤,随州擂鼓墩遗址中惊现凤凰图,孙权在鄂州梦萦凤凰而奠定三国鼎立大势,楚庄王借神鸟———凤凰精神而创春秋五霸大业,屈原御驭凤凰而作楚辞离骚,庄子凭凤凰而实现背负青天的逍遥游,近代郭沫若又革新凤凰推出《凤凰涅盘》,在湖北的民间一直遗存着关于凤凰的造型艺术———凤凰灯。

凤凰五彩绚丽,气质高贵。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中高度评介:“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凰仪态万方,风度迷人。它的形象据《尔雅·释鸟》称:头顶华美的头冠,身披五彩斑斓的羽毛,“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集天下飞鸟之大美于一身;凤凰不甘落后,一飞冲天。其势如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凤凰志存宏图,扶摇直上。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浩荡气概;凤凰吃珠饮露,情操高洁,是世间最圣洁、最美好的事物的总代表。

凤凰与九头鸟无论是历史起源还是现实表征、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涵和象征意义都大相径庭,不可相提并论。一个代表着吉瑞,一个代表着不祥;一个是神祗的代表,一个是妖孽的写真;一个是自身文化孕育的象征,一个是以第三者视点强加的外号;一个产生于远古,一个附会于明代;一个是整个楚文化的标志,一个只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局部征候;一个言行一致,意志统一,一个个性张扬有余,意志统一不足;一个有浩然大气,一个仅只代表着小聪明、小板眼、投机取巧、爱吹牛浮夸的部分湖北人。并且凤凰与九头鸟非但不为一体,而且本身就是一对冤家。在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中有一场九头鸟与凤凰的大战。凤凰手下的小鸟“鸱鸟”(又名天狗)只学了几声狗叫,就战胜了九头鸟,因为九头鸟怕狗,凤凰却还没有来得及亲自出马,九头鸟就一败涂地。看来九头鸟与凤凰是冤家,但还够不上对头。九头鸟与凤凰之比,无异于燕雀比之于鸿鹄。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23     标题: 九头鸟为什么含贬义

九头鸟有九头,说话叽叽喳喳,难得统一意志。可以试想一下,九个大脑、九张嘴巴、十八个耳朵,要统一思想该是多么困难的事,该需要一个何等八面玲珑的鸟身来适应九个大脑意志的支配!九头鸟一身九头,说多干少,缺乏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悖逆了“不争论”的时代要求,极有可能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集中形象表现;九头鸟九嘴九面,处世多变,奸诈诡辩,缺少诚信,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九头鸟形象怪诞,面目狰狞,入画不中看,入雕不能琢;九头鸟头多身小,鸟身难以负荷如此众多而又沉重的头颅,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已经严重失衡,难以看到谋大事、起宏图的胆略气魄。看到九头鸟就自然使人联想到“四不像”之类的退化怪物,总会令人生厌,使人有一种不祥之兆,似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25     标题: 九头鸟乃九凤异称

九凤异称
“九头鸟”一名,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 然而九头鸟之别称,古籍中甚为繁夥。《正字通》云:鸧鸆,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 《酉阳杂俎》卷十六《羽》:《白泽图》谓之苍鸆,《帝鹄书》谓之逆鸧。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28     标题: 九头鸟的异名

从汉末至唐宋开始就有“鸧鸆”、“逆鸧”、“鬼车鸟”、“鬼车”“九凤”等等异名。由这些异名再加考索,则又会发现很多其他名称。如“鸧鸆”,是一种鸟名,但是在晋郭璞的《江赋》里,就有一种“奇鸧九头”,这种“奇鸧”也就是九头鸟。

[ 本帖最后由 乔芳 于 2014-11-17 20:30 编辑 ]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34     标题: 九头鸟为什么有九个头?

九头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个头。但是关于这九个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说它本来有十个头。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又有些人说它原本只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受伤滴血永不愈合。如前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九头皆鸣。 又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 以上传说中,以《齐东野语》所记的那个“十脰(脖子)九头”的模样最为吓人,试想九个鸟头之外,还有一个鸟脖子在那里流滴鲜血,那多么可怕?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历史上,周、楚的确是死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周人对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象埃及大神沙特(sat),在希伯来人《圣经》中就变成了撒旦(satan)。我国东夷部族之神蚩尤,在华夏族那里便成了能飞沙走石的妖怪,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也符合这条比较神话学的基本规律,至于是周公本人确有此事,还是民间传说附会于周公身上,那倒是无关紧要的。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35     标题: 九头鸟与“九”

九,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就连唐僧取经也是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是九八七十二变。为什么“九”字成为这种神秘的极数呢?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乃是因为“九”的本意是“九头龙”(或九头蛇)之故。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如《山海经》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的神话,“九首人面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于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话形象。九头龙既为人们所崇拜,九头鸟当然也不例外。《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所以九头鸟最初并不含妖气。
在楚文化中,崇“九”传统也很明显。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这是屈原被放逐时,“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故而“更定其词”,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屈原还有一个作品叫“九章”,他的学生宋玉则有“九辩”。《选游》一诗中,屈原曾写道:“朝濯发于阳谷兮,夕晞余身于九阳。”《楚辞》中许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则、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关、九千、九侯等等;连帝颛顼的后宫,也是“九嫔”。可见“九”在楚地信仰中影响之大。
综上所述,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凤,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我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原型。《山海经》中的九凤,是一个鸟神或神鸟无疑。然而,此后,九凤却从中国文献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现的种种冠以其它名称的九头鸟,不仅完全丧失了神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况愈下,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鸟怪。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36     标题: 鸟神鸟怪

关于九头鸟染上妖邪之气,在中国民俗中演变成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是从汉代小说所载“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开始的,后来的《荆楚岁时记》、《酋阳杂俎》、《齐东野语》诛书的记述渲染而广为人知。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留下《鬼车诗》一首,对此有最为生动完整的记述:“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占凶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这里讲,对九头鸟的仇视,是从春秋时曾被楚人战败的周公开始的。後来此鸟被天狗咬去一头一尾後,断头处血流不止,人们以为被血滴玷污即属不祥,於是九头鸟就成妖邪之物了。但欧阳修不信此说,而是主张“凶吉在人不在物”。由此可见妖由人生,同九头鸟的形态习性其实并无多大关系。宋梅尧臣《古风》诗:“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来相距三千秋,尽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有关九头鸟神话,于此诗可见其大略。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37

湖北人何以被称为"九头鸟",应该追寻一下他们的历史:
     “他们的祖先是楚人,楚人在周人的眼中是"蛮夷",甚至楚国的国君也自称是"蛮夷"。但楚人有独立和图强的精神,他们虽然是"蛮夷",却一直想称霸天下,问鼎中原。他们善于征战杀伐,又擅长浪漫幻想。他们的艺术色调瑰丽,形象奇谲,想象丰富,手法明快。他们的思想奋发向上,自由奔放,激昂慷慨,多情善变。他们刚烈耿直,不屈不饶,但又容易冲动,缺乏谋略。他们不甘寂寞,热心政治,但又刚愎自用,轻于决断。因此,成功和失败,总是像影子一样伴随着湖北人。"九头鸟"究竟是何物,考论者不多。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九头鸟》云:九头鸟,《太平广记》引《岭表录异》曰:"鸺鹠乃鬼车之属,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今人以九头鸟为不祥之物,本此。又,张君房《脞说》时人语曰:"天上有九头鸟,人间有三耳秀才。"按《续搜神记》,兖州张审通为泰山府君所召,额上安一耳,既醒,额痒,果生一耳,尤聪俊,时号"三耳秀才"。盖时人以九头鸟能预知一切,故以之比聪俊者。后更转以讥狡猾之人,而曰:"天上有九头鸟,地下有湖北佬。"盖言楚人多诈故也,其实也不尽然。
作者: 乔芳    时间: 2014-11-17 20:39

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凤鸟的化身。《白虎通,五竹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便是凤。故楚人对凤总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感情。他们尤其喜欢以凤喻人。传说楚庄王刚刚即位时,整天寻欢作乐不问国事。伍举便进谏问:“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曰:“三年不蜚不鸣,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伍举以鸟喻庄王,庄王也以鸟自喻。这鸟飞能冲天,自然便联想起楚人所景仰的那大得“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鹏者,凤也”。其凤后观有一头,上看有一头藏于身下,前看仰首观云。在古人的观念中,凤是一种神鸟。《山海经》说:“火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凤鸟飞腾,继之以日夜”,“凤翼其承旌兮,高翱翔之翼翼”,“三凤其展鸣,惊天地,泣鬼神兮”,三凤九头,“其志大兮,其慧远兮。”《庄子·人间世》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作者: 张西德    时间: 2014-11-18 15:06     标题: 张曦采访及后续

魏天无老师:
九头鸟代表湖北人的精明,能干,团结。是的,也有说九头互相争斗,但在我看来还是积极的方面多一些。
(我说:九头鸟和凤凰有一些关系;博物馆有这方面的内容吗)楚地有火凤凰这样的图腾,但是在省博我从没见到有这样图案的器物,荆州博物馆也没有,这都是传说,没有实物。你们要咨询民俗学方面的专家,或者可以从小说中找找这方面的描写。
老师的建议:小说。
我到bcc查了一下,“九头鸟”多在武侠小说中出现。此外,还有港台文学、沈从文、茅盾的作品。外国文学中也有,不过是说犹太人的。
港台文学:一件合作,只要有点风吹草动,第一个浇凉水、扯后腿、 背叛原则又出卖朋友的,一定就是你们湖北人。你们九头鸟总是teamwork中最先变节的······
镜花缘二十一回:多九公道:“此禽名叫‘鸟’。又名‘天狗’。这 九头鸟本有十首,不知何时被犬咬去一个,其项至今流血。
茅盾剧本《船》

沈从文《吕家坪的人事》
作者: 张西德    时间: 2014-11-18 15:12

中国文学出版社有个“九头鸟系列丛书”,都是湖北作家的作品,其前言写道:九头鸟原是一种神鸟,它智慧,以脑袋九倍于凡鸟的优势,看问题往往可以从九个方面;它顽强,斩去一头,尚有八颗,缺者则又瞬间复生,斩斩不绝,生生不息。
作者: 张西德    时间: 2014-11-18 15:16

九头鸟,是传说中的怪鸟,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神鸟。
又称九凤、鬼车、鬼鸟、姑获鸟。《山海经》中的〈大荒北经〉有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
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凤本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人面鸟身有九首的九凤,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
九头鸟的传说,实脱胎于《楚辞》和《山海经》中的一些古老的神话。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
九头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个头。但是关于这九个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说它本来有十个头。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又有些人说它原本只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受伤滴血永不愈合。如前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九头皆鸣。 又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 以上传说中,以《齐东野语》所记的那个“十脰(脖子)九头”的模样最为吓人,试想九个鸟头之外,还有一个鸟脖子在那里流滴鲜血,那多么可怕?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历史上,周、楚的确是死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周人对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象埃及大神沙特(sat),在希伯来人《圣经》中就变成了撒旦(satan)。我国东夷部族之神蚩尤,在华夏族那里便成了能飞沙走石的妖怪,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也符合这条比较神话学的基本规律,至于是周公本人确有此事,还是民间传说附会于周公身上,那倒是无关紧要的。
古籍中多次提到九头鸟:
1.《楚辞·天问》
2.《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
3.《文选》晋郭景纯(璞)《江赋》: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
4.张华《博物志》佚文:鸺鹠鸟,一名鸱鸺,昼目无所见,夜则至明。
5.鲁迅《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
6.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
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8.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
9.《广韵·鸧鸹》:
10.《敦煌变文集·句道兴〈搜神记〉》
11.《正字通》: 鸧鸆,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
1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 夜行游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钓星,夜飞昼隐,如鬼神,衣毛为飞鸟,脱毛妇人,无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饴小儿,不可露处,小儿衣亦不可露晒,毛落衣中,为鸟祟,或以血点其衣为志。或言产死者所化。
13.又: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为犬所噬。秦中天阴,有时有声,声如力车鸣,或言是水鸡过也。……《白泽图》谓之苍鸆,《帝鹄书》谓之逆鸧。
14.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 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15.宋梅尧臣《古风》诗:
16.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故闻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泽国。……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
17.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岭外有虫名暗夜,见小儿衣,落毛其上,儿必病。其状如大蝴蝶。
18.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 《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这么多书,看吧

[ 本帖最后由 张西德 于 2014-11-25 21:33 编辑 ]
作者: 张西德    时间: 2014-11-18 15:17

九头鸟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
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九头鸟和湖北人联系起来而不和其他地方的人联系的原因吧。

[ 本帖最后由 张西德 于 2014-11-18 15:18 编辑 ]
作者: 张西德    时间: 2014-11-18 15:21

以九头鸟象征湖北佬,一是同明代湖北人张居正为相有关。这里又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张居正为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声誉日增。患病时,各地官绅纷纷为之建醮,迹近铺张,事为九大御史前後参奏,而张之地位并未动摇,九大御史反为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当日民间便生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谣,其意与“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类似,即湖北佬如九头鸟般厉害,即使是多方势力联合也不足以使之动摇。在这个说法里,也能看出湖北人的厉害堪比天上的神鸟九凤。其二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这九头鸟的谣传,原是当日政敌散布出来以攻击张居正的。
另一说是这句谚语出于清初满人对湖北人的诅恨。据有关史料记载,鄂之圻黄地区,曾据山岩拼死抗清。大局既定後,那些难忘故国的遗民,又拒绝同清廷合作,如有受清廷笼络所利用的,众所共弃;乃使满人为官湖北者,莫不恼恨交加。在无可奈何之下,因荆楚向有九头鸟传说,于是编造了这句谚语。後来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谚语的活力。因而在台湾出版的《湖北文献》上刊出的诗作,高唱:“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
至于在民间,这句九头鸟的俗谚还有另一层意味。一种观点认为这同武汉作为一个南北水陆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外乡人同武汉本地人之间的隔阂有关。凡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民众的知识开发较早,在社会生活中竞争较多,在彼此交往中狡诈、奸猾较多。武汉三镇以外的各省人往往讨厌他们,见而生畏。武汉又是湖北的代表,本来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武汉佬”,因武汉二字早期比较生疏,後来就变成湖北佬了。
九头鸟本是从楚人所崇拜的凤凰形象脱胎而来的,在中古时期才染上妖邪色彩进入民俗生活。明代以後,才把它和湖北人联络起来。但它并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含义,有时用以象征湖北人的丰富智慧和对邪恶强暴势力的强有力抗争,有时则用以嘲讽在人际交往中的狡诈。这些含义和用法都是历史形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在今天也就没有必要就九头鸟本身确定一个或正或反的固定解释。随著湖北人地方性格及其历史地位的丰富发展,九头鸟这句俗谚自然也会具有新的内涵。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1-27 21:23

九头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个头。但是关于这九个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些人说它

本来有十个头。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明杨慎《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小说》: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又有些人说它原本只有九个头,其中一个头受伤滴血永不愈合。如前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九头皆鸣。 又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鬼车,……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2:58

不知道中国汉文字里,尤其原来的古文字,甲骨文啊那些,象形字里有没有九个头的字,与九头鸟有关?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05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好奇怪,其实这种精神在其他地方也很常见啊,为什么偏偏在湖北被保留了下来呢?而且现在“九头鸟”直接和“湖北佬”的形象挂钩,为什么偏偏是湖北咧?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07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唉,这就是论坛发布东西不方便,本来数据统计挺好的,也有利于我们讨论一些。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09     标题: 九头鸟与楚文化

从楚文化入手来认识“九头鸟”。
《山海经》上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最早记载“九头鸟”的是讲九头鸟是神,是吉祥物。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10     标题: 关于数字“九”

“九”在东方文化中一直是个“玄”数,至大无比,至多无穷。神是天的使者,是人的主宰。“神”与“九”相联,更是体现着其中的玄妙。因此,不能简单地对“九”解释为数词(“九,’),或动词(变化“九”次),或形容词(穷极无限)等。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11     标题: 关于数字“九”

楚文化同属东方文化,对“九”既有继承的认识,也有发展的独特注解。
在中国南方民族中(包括楚民族)至今还没有神的概念,只有“鬼(巫)”与“大鬼(大巫)”的概念。人死谓“鬼”;大首领死后成神,使谓之为“九”。
“九”是对神的称谓,顺此神秘性而推,“九”也是一种天机,是一般人解不开的玄语。因此在楚文化中出现“九头鸟”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为楚人对自然偶像的崇拜是楚民族灵魂的一种寄托。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13

九头鸟到底是吉祥物还是怪物、妖怪呢?古典文集里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不知道为何?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3 23:19

想起个问题,湖北地处荆楚大地,是古代楚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承袭着古代楚国的文化。
楚人发展越来越大,领土扩张越来越广,民族蒸蒸日上,是不是就觉得带有攻击性了,那楚人崇拜的“九头鸟”后来就随着楚人在外人心中形象的变化,变霸道了,有攻击性了,而也发生了改变,从神鸟变成了 妖怪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1:49     标题: 楚文化的象征标识——凤

先秦时期,以凤喻人的唯有楚人。《史记》记楚庄王答进隐者问时,曾把自己比作一只“三年飞天,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神鸟———凤,它体现了楚庄王超凡的胆识和气魄。同楚庄王相比,庄子笔下的凤则具有更大的功力和灵性。不只庄王、庄子和子西,屈原也常常将自己比作凤凰,而把楚王左右那些卑鄙猥琐的小人比作鸡鹜,《九章》中就曾发为“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的愤激之辞。
在楚人看来,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化身。他们对凤的景仰,既表现在楚地出土的数不胜数的凤的雕像和图像上。妙不可言的是,同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狰狞恐怖的龙相比,楚人崇拜的凤则显得雄姿英发、气度非凡。江陵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出土的楚国丝织丝绣品上的凤图案,凤或引颈高歌,或头戴花冠,是那样潇洒俊逸;江陵李家台楚墓出土的立凤木雕和江陵雨台等地楚墓出土的木雕凤架鼓,凤或振翅欲飞,或足踏虎背,是如此气宇轩昂;尤其是出土于寿春的凤龙相搏青铜塑像和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的凤龙相斗帛画上的凤,更是显得伟岸英武,正气凛然!相对而言,楚人文学作品中
的凤则愈发显得神奇。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1:51     标题: 楚文化的九凤神

最早楚人的九凤神鸟就是标志着九头鸟形象的出现。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凤”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证明。凤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与龙并称。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尔雅·释鸟》郭璞注:“凤,瑞应鸟。”《说文》:“凤,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由于凤凰是吉祥之鸟,古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时,据说都曾有凤凰飞来庆贺。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1:53     标题: 楚人崇凤心理

从太阳神鸟演化而来的凤鸟崇拜,融进楚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成为楚文化的象征。青铜器、漆器、乃至兵器上多饰凤鸟纹,服饰上绣织凤鸟或以凤鸟为图案。在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漆盘上绘有八对凤鸟;荆门包山 2 号楚墓出土了一件三凤连环杯,三只凤鸟面向三方,展翅昂首而立;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了一件精致的小座屏,屏座上面浮雕着各种动物,而四只形象生动的凤鸟则是全屏的主体形象;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出土量很多的“虎座立风”(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称之为“虎座风鼓架”),这是一种奇特的随葬乐器,两只凤鸟相背而向鬲鬲站立在伏虎之上,一派雄姿勃发。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了两幅珍贵帛画,其中一幅考古工作者定名为“人物龙风帛画”。画面下部正中偏右侧立着一位妇人,合掌作祈祷状,上部正中是一只腾飞的凤鸟,与左侧的一条蟠龙作争逐状……这正是那“三年不蜚,蜚将冲天”的图腾意象。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1:57     标题: 楚文化的崇“九”传统

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这是屈原被放逐时,“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故而“更定其词”,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屈原还有一个作品叫“九章”,他的学生宋玉则有“九辩”。《楚辞》中许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则、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关、九千、九侯等等;连帝颛顼的后宫,也是“九嫔”。可见“九”在楚地信仰中影响之大。
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凤,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我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原型。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2:05     标题: 九头鸟与楚文化

九头鸟传说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它的演变本身就是一部活动着的文化交流史。它既是南北文化融合与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结晶,又体现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的楚文化的独特风格。通过对九头鸟形象中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随着它走进楚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
  参考文献:《浅析楚文化———九凤神鸟》刘 军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2:17

从楚文化遗风余俗,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土的楚文物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认识,其中,鸟,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天是众神之所居,鸟翱翔于天际,它比人更接近天,更接近神,于是鸟常被认为是神的使者,会带来天命。
《山海经》上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最早记载“九头鸟”的是讲九头鸟是神,是吉祥物。“九”在东方文化中一直是个“玄”数,至大无比,至多无穷。
楚文化同属东方文化,对“九”既有继承的认识,也有发展的独特注解。在中国南方民族中(包括楚民族)至今还没有神的概念,只有“鬼(巫)”与“大鬼(大巫)”的概念。人死谓“鬼”;大首领死后成神,使谓之为“九”。“九”是对神的称谓,顺此神秘性而推,“九”也是一种天机,是一般人解不开的玄语。因此在楚文化中出现“九头鸟”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为楚人对自然偶
像的崇拜是楚民族灵魂的一种寄托。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5 22:18     标题: 九头鸟的来源

九头鸟最早源于楚地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原型的最早传世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说:“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九凤,顾名思义,就是长着九个头的风鸟,因而民间又称之为九头凤,它正是楚人崇拜的图腾。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10:47     标题: 九头鸟的歌谣

《九头鸟的传说》
作词:欧阳大龙
作曲:欧阳大龙
演唱:欧阳大龙
录音:小龙 海子 音乐合成:谭成铭
音乐总监制:(龙旋风) 欧阳大龙
首播:湖北省荆州市人民广播电台
首唱:中国电信第三届湖北省网络歌手大赛荆州赛区半决赛现场


我生在一个大中国
这里流传着一个 古老的传说
荆楚大地 人杰地灵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啊
三顾茅庐天下计 刘备笑对古今情
天上九头鸟 人间湘鄂情
要问啦九头鸟 是什么鸟
九头鸟就是 爱我中华的 吉祥鸟

上下五千年 巍巍大中华
红歌耀中华 情歌传天下
长江长又长 黄鹤楼美名扬
我是中国人 九头鸟闯天涯

九头鸟的传说 天下美名扬
九头鸟的妹妹 温柔又善良
九头鸟的传说 传遍大中国呀
九头鸟在传说 我们爱大中国
九头鸟在传说 传说 我们爱大中国

今天我要告诉你 湖北名胜和风光
武汉东湖好风景 鱼米之乡好人民
葛洲坝 水电站 荆州古城好地方
长江三峡过宜昌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日还

走一走 看一看 听一听 望一望
刘备借荆州 千古传天下
关羽失荆州 大意也英雄
西有神龙架 北有武当山
屈原的故里 三峡的风光
襄阳古隆中 三顾诸葛亮
三国古战场 荆州美名扬

九头鸟勤劳 九头鸟勇敢 九头鸟也是 中国的脊梁
九头鸟展翅 九头鸟飞翔 九头鸟向往 中国的天堂
九头鸟爱中国 九头鸟爱故乡 九头鸟爱中国 九头鸟 在呼唤

九头鸟的传说 天下美名扬
九头鸟的妹妹 温柔又善良
九头鸟的传说 传遍大中国呀
九头鸟在传说 我们爱大中国
九头鸟在传说 传说 我们爱大中国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10:48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首歌谣,歌词也很符合九头鸟的传说。这里还是将九头鸟作为吉祥之鸟来看的,说她温柔善良勤劳,象征湖北人民。歌词中也有好些湖北本地的故事、风光,大家都来看看~
引用:
原帖由 须臾62 于 2014-12-8 10:47 发表
《九头鸟的传说》
作词:欧阳大龙
作曲:欧阳大龙
演唱:欧阳大龙
录音:小龙 海子 音乐合成:谭成铭
音乐总监制:(龙旋风) 欧阳大龙
首播:湖北省荆州市人民广播电台
首唱:中国电信第三届湖北省网络歌 ...

作者: 纸鸢    时间: 2014-12-8 22:07

如果搜索“九头鸟‘关键词,在360综合搜索框里出现的是:
~热干面
~棋牌游戏中心
~酒家
~书院
~团购
~双色球预测
第一个,有地域特色;第二三个,商业文化;第五个,文化色彩(也可以是教育机构,这样看来同样有商业色彩);最后一个,上色球预测,博弈和未知
作者: 纸鸢    时间: 2014-12-8 22:08

说明在现代,九头鸟依然有深厚的文化影响力,它的意义是从古代九头鸟中衍生而来,并染上当代商业文明的色彩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09

引用:
原帖由 须臾62 于 2014-12-8 10:48 发表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首歌谣,歌词也很符合九头鸟的传说。这里还是将九头鸟作为吉祥之鸟来看的,说她温柔善良勤劳,象征湖北人民。歌词中也有好些湖北本地的故事、风光,大家都来看看~

感觉还不错~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8 22:12

九头鸟是楚文化的崇凤、崇九的产物吗?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12     标题: 回复 64# 的帖子

恩,在现代九头鸟的形象还是被广泛地运用开来了,湖北很多地方都有体现,而且现在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
湖北有个地方还有九头鸟的雕塑,而且现在还有个有名的九头鸟酒店。
作者: 纸鸢    时间: 2014-12-8 22:13

换一个搜索引擎,得到的结果是差不多的,百度搜索新增一个:~私家侦探,默认搜索中补充了九头蛇、湖北~、中国~之谜这三个搜索项。必应中无增添新项目,google崩溃就不能比较了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14

“九头鸟” 并非生来就是妖鸟、不祥之鸟。关于“九头鸟”的记载, 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 色赤, 似鸭, 而九头皆鸣。”这里描述的“九头鸟”只是一种外形奇特的鸟, 并没有妖气、邪气。“九头鸟”的前身很可能就是“九凤” 。《山海经· 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 有山名北极天柜, 海水北注焉。有神, 九首人面鸟身, 名曰九凤。”据历史考证, 楚人有崇拜凤凰的社会文化心理和习俗, 并且喜欢数字“九” 。“楚人崇凤又崇九, 他们很自然会将凤凰想象成一个九头神鸟, 这大约就是九头鸟的`祖先' ——— `九凤' 的来历。” [ 2]作为楚人崇拜的图腾, “九凤”是一种吉祥的鸟。所以, 人们最初以“九头鸟”来比喻聪
俊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 田金金    时间: 2014-12-8 22:15

九头鸟与《山海经》中所说的九凤是否是同一物种?若不是,又是怎样演化成如今的九头鸟的呢?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17

哇,鼓掌!好独特的方式~!
引用:
原帖由 纸鸢 于 2014-12-8 22:07 发表
如果搜索“九头鸟‘关键词,在360综合搜索框里出现的是:
~热干面
~棋牌游戏中心
~酒家
~书院
~团购
~双色球预测
第一个,有地域特色;第二三个,商业文化;第五个,文化色彩(也可以是教育机构,这样看来同样 ...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17

除了对鸟尤其是凤凰的喜爱和崇拜,楚人对飞天升仙故事也极为热衷。现实生活的乏味与压抑,人生遭际的困顿和坎坷,个人寿命的有限和短暂,使得他们常常幻想能超脱茫茫尘世,摆脱无穷无尽的苦恼,在神秘的天界里实现既包括肉体,也包括心灵双重意义上的“逍遥游”。在他们看来,这种理想只能靠飞鸟尤其是凤鸟的导引才能实现。如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楚墓人物龙凤帛画,即生动描绘出展翅飞翔的凤鸟导引一位贵族女子飞天升仙的场景。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18     标题: 回复 70# 的帖子

根据资料统计,《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这里《山海经》里的九凤就是九头鸟最早的传说来源,说九凤就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神鸟,它以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21     标题: 回复 70# 的帖子

我觉得,《山海经》里的“九凤”的形象应该就是“九头鸟”,即楚人的九凤神鸟可供参考的最早的文献。只是说这个形象在后面的流传中,随着文化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劳动人民的再创造、再加工,融合楚地的人文、传说等,九头鸟的形象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形象丰富起来了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难免有变化的。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21     标题: 从九凤神到九头鸟怪

在最初的记载中, 九凤是有着人面鸟身的神鸟,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 不仅原来体现强烈生命意识的“ 九” 的意义逐渐淡化, 鸟神的秉性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别名众多, 起初的鸟神变成了凶猛、诡异的鸟怪。
《天中记》卷五十九引《本草》:“ 鬼车, 晦暝则飞鸣, 能入人家收人魂气, 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 一首为犬所噬,尤言其畏狗也, 亦名九头鸟。”《玄中记》载:“ 姑获鸟能收人魂气, 今人一云乳母鸟……时人亦名鬼鸟。”《太平御览》载:“ 齐后园有九头鸟, 色赤, 似鸭, 而九头皆鸣” 。《岭表录异》亦云:“ 鬼车, 春夏之间, 稍遇阴晦, 则飞鸣而过, 另外尤多,多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 曾为犬啮其一, 常滴血, 血滴之家, 则有凶咎。”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夜多鬼鸟度, 家家捶床打户, 捩狗耳, 灭灯烛以禳之。” 直到清光绪三年湖北《续修江陵县志· 风俗》还记载有“ 拔狗耳, 灭灯烛” ,“ 禳鬼鸟” 的习俗。从上述出现的“ 鬼车” 、“ 鬼鸟” 、“ 姑获鸟”的名称和沿袭下来的“ 禳鬼鸟” 的习俗看, 原来具有创生意义的“ 九” 已经消失, “ 九” 出现仅仅是因为鸟怪具有狰狞形象的“ 九首” ;原先的凤鸟神的神圣性已经完全消失, 取而代之的出现在人民生活中的噬血、凶残、令人胆战心惊的鸟怪。
作者: 纸鸢    时间: 2014-12-8 22:23

九头鸟书院是一个网络小说发布网站,类似于起点。玄幻魔法、武侠修真、都市言情。历史军事、侦探推理、网游动漫、科幻小说、恐怖灵异、耽美同人等,网站风格非常-普通,并夹杂不良广告。
分析:如果一个不懂九头鸟由神圣走向民间过程的人,可能直接对它贴上低俗泛滥的标签。九头鸟这个标签并没有发挥正面效应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2-8 22:23     标题: 回复 47# 的帖子

“九头鸟”从《山海经》中的故事一直流变到现在,跟湖北人的形象挂在一起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传承和流变,能够一直流传下来必然是跟楚文化的文化内涵相关的,只有人民有了某种强烈的信仰才会让它一直传承下来。这里我们把这种信仰归结为楚人的崇凤情节。在中国上古民族中, 以楚人的崇凤情结最为深重。《国语·郑语》等文献都明确指出楚人的始祖是祝融, 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竹简记录墓主人奉祀的祖先的名单上, 祝融的位置也十分显赫。然而,在楚人心目中, 始祖祝融则是凤的化身。《白虎通, 五行篇》说: “ 其神祝融……其精为鸟, 离为莺。”莺为文彩斑斓之凤。楚人尊凤, 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崇拜和祖先拜都以亲缘关系为基础, 相互联结, 相互贯通, 乃至图腾成为祖先的化身。因此, 正如张正明先生所说, 楚人尊崇凤,就是尊崇自己的祖先;楚人钟爱凤,也就是钟爱自己的民族。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24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东周时期,“ 周人与楚人在历史上长期不和, 屡次爆发战争, 所以楚人的九凤神鸟在周人那里被诅咒为妖怪是很自然的。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25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问卷不错~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2-8 22:26     标题: 回复 76# 的帖子

其实这样的一样小说网站取“九头鸟”这个名字,个人认为取名的人并没有想到“九头鸟”在楚文化中的内涵,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或者出于某种捕获读者猎奇心理的需要吧。大家怎么看呢?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27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关于九头鸟的传说, 楚地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据传昔日九头鸟与大鹏鸟遭遇, 大鹏鸟咬去头, 九头鸟迅即又长出一头继续厮杀, 直至被咬去九头, 血流不止, 仍顽强抗争。这种抗争精神就化为了楚地人民百折不挠的九头鸟精神, 其形象虽有些可怖, 但楚地人民仍为血液里奔涌的这种奋斗精神深感自豪。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2-8 22:27     标题: 回复 78# 的帖子

是的,因为楚人逐渐的强大给他们造成了威胁。
作者: 纸鸢    时间: 2014-12-8 22:29     标题: 回复 80# 的帖子

取名的人一定是先对”九头鸟“有自己的印象和理解,这和它的网站风格会统一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32     标题: 回复 76# 的帖子

这个九头鸟书院是湖北省建立的吗?
额,在这里可能只是想用“九头鸟”这个比较“妖魔化”的传说形象来做网站的噱头,吸引人吧,也许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33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象征, 在“ 天上九头鸟, 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中, 潜藏着楚地人民的鸟图腾意识、对先祖的怀念、对神秘的数字“ 九” 的尊崇。这个文化符号传达的是楚地在历史发展中, 在自己疆土、部族、人口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和心理模式。其中, 凤是依托, 是载体, 是一面多棱镜。它折射着楚地先祖开疆拓土、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过程, 折射着楚地重巫、重祭的文化传统和同其他地域的文化融合吸收的形成过程, 折射着楚人渴望人神相通的灵魂观念, 折射着楚民祈求福佑的美好愿望、百折不挠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文化氛围的浸润和陶冶, 作为楚文化代表的凤从一种被神化、美化、理想化的鸟的形象, 从最初的神灵崇拜衍进为精神意象的升华。随着强烈的人的主体精神的注入, 凤这种民间祥瑞征兆、美好情感的载体被寄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成为拢聚民族向心力、激发民族热情的鲜明而有力的标志, 穿越时空地塑造着楚地人民的精神和民俗性格, 成为楚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36

在一个叫“越楚”的人的博客里,看到他写的文章中就有提到:
那只桀骜不羁的九头鸟依然在武汉上空逍遥自在地盘旋游弋,并不时引颈高鸣着:“不服周”……“不服周”……千百年来,九头鸟的血性已经溶入武汉人的血脉,衍生出一种独特的人文秉性:桀骜不羁、百折不挠、永不服输。武汉的人文性格无不打下凤翥文明的烙印与九头鸟的胎记。
引用:
原帖由 2012213380 于 2014-12-8 22:24 发表
东周时期,“ 周人与楚人在历史上长期不和, 屡次爆发战争, 所以楚人的九凤神鸟在周人那里被诅咒为妖怪是很自然的。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37     标题: 回复 77# 的帖子

是的,有人认为“九头鸟”正是湖北“开放开拓,尚智尚新”精神的形象阐释。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38

引用:
原帖由 须臾62 于 2014-12-8 22:36 发表
在一个叫“越楚”的人的博客里,看到他写的文章中就有提到:
那只桀骜不羁的九头鸟依然在武汉上空逍遥自在地盘旋游弋,并不时引颈高鸣着:“不服周”……“不服周”……千百年来,九头鸟的血性已经溶入武汉人的血脉 ...
是的是的,我的一个任选课的老师也说过这个“不服周”。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38     标题: 受人尊崇的九头神鸟,何以千古骂名滚滚来?

受人尊崇的九头神鸟,何以千古骂名滚滚来?何以被各类古籍肆意丑化妖化?这大概是一个长期令人困惑之谜。
    宋代诗人梅尧臣曾作过一首《古风》,或许能为解开这一千古谜团提供一些蛛丝马迹,其诗曰: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
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 。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作者: 安幸幸    时间: 2014-12-8 22:39

九头鸟又称九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不祥怪鸟。因古汉语中「九」和「鬼」同音也叫做鬼车、鬼鸟。九头鸟是身有九首的凤,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神鸟。九头鸟有九个头,色赤,像鸭子,人首鸟身。九头鸟在汉代以后逐渐由神格沦落为收人魂气的妖鸟。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39     标题: 受人尊崇的九头神鸟,何以千古骂名滚滚来?

梅尧臣的这首诗,很可能记载的是一个古老传说,而且其内容与历史史实甚为弥合。历史上周公到楚国避过难。《史记·蒙恬传》中有周公奔楚之典故,说的是周武王死后,其子年幼,由弟周公旦摄政七年后还政于侄儿,即周成王。当时有人进谗言说周公欲篡位。年轻的成王信以为真,想加害周公,吓得周公逃往楚国避难。后来周成王从周公的一份祭天祷词上,发现周公的忠心,便把周公从楚国接回。
    楚国让周公避难,周王朝必然迁怒于楚;周公避难于楚,必然熟悉楚地之九凤神鸟。这两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周成王时期还曾举兵南伐荆楚。出土铜器铭文上有载:“王伐楚侯。”不知这次讨伐是否与“周公奔楚”有关。
    但历史上,周、楚却一直是冤家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荆楚,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水经沔水注》记载:“昭王渡沔,水流而殁,死于是水。”由此,周人对楚人之憎恨程度可想而知。之后,楚庄王霸主中原大地,问“九鼎”于洛阳郊外,更让周人“惧楚恐楚”之心倍增。春秋时期,楚国曾先后灭掉61国,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称“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楚若矣”。
作者: 安幸幸    时间: 2014-12-8 22:40     标题: 九头鸟的传说

九头鸟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个头。在楚文化中,九头鸟是有九个头的神鸟,但是有些人说它本来有十个头。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这种鸟原来有十个头,后来一不小心被狗吃了一个,才剩下了现在的九个,因此被称为“九头鸟”。狗吃剩下的九头鸟白天看不见东西,遇到阴暗的天气才飞鸣,喜欢慑人魂气,据说人见到这种鸟就会倒霉不走运,它的血滴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灾难。人们听到九头鸟的声音,就会赶快熄灯并使唤狗叫,像赶瘟神一样迫使九头鸟快点儿飞离。)历史上,周、楚是死对头。周昭王率军亲征,竟死于汉水之中,成为异乡之鬼。周人对楚人之恨可想而知。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神,在它的敌对民族那里必然会被说成妖。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也符合这条比较神话学的基本规律。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41

纵观中外历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神灵或图腾,在其敌对国家或民族那里往往可能会被说成妖魔鬼怪。像埃及大神沙特(Sat),在希伯来人《圣经》中就变成了撒旦(Satan)。我国古代东夷部族之神蚩尤,在华夏族那里便成了能飞沙走石的妖怪。周人将楚人的九凤图腾说成妖怪,并编出天狗断其一首的故事,似乎也符合这一常规。至于周公本人是确有其事,还是民间传说附会于周公身上,倒无关紧要。
    人们常言“龙虎斗”,但在先秦艺术作品中,龙虎从来未曾斗过。倒是在楚人刺绣等艺术作品中,“龙凤斗”却是屡见不鲜。虎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则比龙更低,它不过是巨凤踏在脚下的玩物罢了(见楚城凤标)。张正明先生说:“楚人是尊凤贬龙贱虎。”由此也可以想象到,周人及楚的其他敌对方,同样可能贬凤贱凤,甚至肆意丑化妖化凤。
作者: 安幸幸    时间: 2014-12-8 22:43

史料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九凤」所居的“大荒之中”,虽不知其确切范围,却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内,因为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嫔妃皆葬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 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九凤”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证明。
“凤”:凤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拜的两大图腾之一,与龙并称。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楚人有崇凤的传统。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凤鸟的化身。《白虎通,五竹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便是凤。故楚人对凤总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感情。有学者说,凤凰贯穿了楚文化发展的始终,楚文化也可称为凤凰文化,荆州是楚文化之都,也就是凤凰的故乡。
“九”:九,在中国古代是个神秘的数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乃是因为“九”的本意是“九头龙”(或九头蛇)之故。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九头龙崇拜的神话。。《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所以九头鸟最初并不含妖气。在楚文化中,崇“九”传统也很明显。屈原的十分有名的系列作品,就叫做“九歌”。
综上所述,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凤,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人半鸟的图腾形象,它是我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原型。《山海经》中的九凤,是一个鸟神或神鸟无疑。然而,此后,九凤却从中国文献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现的种种冠以其它名称的九头鸟,不仅完全丧失了神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况愈下,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鸟怪。
作者: 刘芝    时间: 2014-12-8 22:43     标题: 回复 24# 的帖子

上次组长给我们看的那个《X档案》里面也是说常德有人看到了九头鸟,感觉好玄啊。还是等待进一步的官方科学考察吧。
作者: 安幸幸    时间: 2014-12-8 22:44

鸟神鸟怪:关于九头鸟染上妖邪之气,在中国民俗中演变成招人厌恶的反面角色,是从汉代小说所载“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开始的,后来的《荆楚岁时记》、《酋阳杂俎》、《齐东野语》诛书的记述渲染而广为人知。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留下《鬼车诗》一首,对此有最为生动完整的记述:“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命庭率其属,弯弧陴遂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透,自从狗嗤一头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咻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呼,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占凶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这里讲,对九头鸟的仇视,是从春秋时曾被楚人战败的周公开始的。後来此鸟被天狗咬去一头一尾後,断头处血流不止,人们以为被血滴玷污即属不祥,於是九头鸟就成妖邪之物了。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45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是的。其实我们作为湖北人,一直以九头鸟作为一种吉祥鸟,觉得象征的是积极正面的意义,而不是邪恶的妖鸟形象。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46     标题: 回复 95# 的帖子

那些节目有一些是不可信的,不过还是挺神秘的~
作者: 须臾62    时间: 2014-12-8 22:47

再则,天狗断一首之说,更露出周人(或楚敌对方)编故事的马脚。楚地尊“九”为阳数之极,曰“九阳”。而北方神话中却是“十阳”,如羲和生十日,羿射九日留一日等。他们把楚人的九凤,说成十头而被天狗咬去一头,显然是把自身的崇“十”心理融汇其间了。窃以为,世人对九头鸟的肆意妖化,大概始于东周末年,而盛于秦汉直至唐宋时期。起因应该是一种“惧楚恐楚”心理的作祟和代代相袭。
      秦始皇一统江山时,楚国仍是其最大的障碍和敌国。据《资治通鉴》所载,秦始皇之父庄襄王就十分避讳“楚”字,故谓“楚”为“荆”。秦始皇曾派李信率20万大军伐楚,结果大败于楚将项燕,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大将王翦动用浩浩60万大军才一举扫平楚国。
    秦灭楚后,便有一位自号“南公”之人断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言迅速成为一句民谣流传开来,足以让创立伊始的秦王朝不寒而栗。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时隔10余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率先发难。紧接着楚人项羽、刘邦聚众反秦,秦王朝最终却果真亡于一帮楚人之手。
    不知是一种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必然。而随之发生的刘邦与项羽间的那场楚汉大战,虽以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败亡告终,但早已让那位汉高祖一身冷汗涔涔。
    也许这一次巧合,这一场楚汉之争,在国人中打下的烙印实在太深,以至几千年的中国象棋对弈也成了“楚河汉界”之争。所以自《山海经》后,九凤神的形象便在典籍中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妖魔化的九头鸟形象,并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包括荆楚在内,对“鬼鸟”吠犬驱赶,已沿习成俗。
    然而,就在九头鸟以妖怪形象风行全国时,一个美丽迷人的故事,却从楚地蜕变出来,并广为流传。这就是从姑获鸟中变异出来的“羽衣仙女”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郭璞的《玄中记》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作者: 2012213380    时间: 2014-12-8 22:49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而凤本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九头凤就更加神奇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