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冯骥才:口头文学无处不在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4-9-20 16:31
标题:
冯骥才:口头文学无处不在
2014-06-03 冯骥才 中国文艺网
“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口头文学作为自己精神理想和生活情感最喜爱和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创作出海量和样式纷繁的民间文学。大量史诗保存着许多民族珍贵的生命史,无数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述说着亘古不变的人间的梦,口口相传的故事传递着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海量的歌谣谚语既蕴含着人们无穷的生活智慧,也包藏着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中华大地上,口头文学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学。”
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日前正式亮相。该数据库包含116.5万篇(条)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总字数达8.878亿字,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堪称一部“民间四库全书”。
今天我们要举起酒杯,为中华民族一件巨型的文化遗产——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成果数据化的完成而表示庆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时代双重意义、超大规模的文化工程。
这一工程的所有作品都从民间采集而来,经过专业整理,分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长诗、谚语、歇后语、谜语、说唱和小戏共11类。其中神话、故事、传说等为篇,歌谣、谚语、歇后语等为条,统称为件。现入数据库者,包括神话等共28.7万余篇;歌谣等87.7万余条;总计116.5万件。字数88700余万字。
这个字数超过四库全书的字数,堪称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学数据库。可以说,现在我们已拥有一座文学大山——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巍巍文学大山。
任何民族的文学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人用文字创作的、以书面传播的文学,一是民间集体口头创作的、口口相传的文学。后一部分文学是前一部分文学的源头,是根性的文学。就像西方文学始于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作品是上古时期民间文学的选集《诗经》;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两部分文学一直同根并存,相互滋育,各自发展,共同构成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极为重要的支撑。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古国,口头文学的历史去之遥远。我们民族有着巨大文学想象力和原创力。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口头文学作为自己精神理想和生活情感最喜爱和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创作出海量和样式纷繁的民间文学。大量史诗保存着许多民族珍贵的生命史,无数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述说着亘古不变的人间的梦,口口相传的故事传递着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海量的歌谣谚语既蕴含着人们无穷的生活智慧,也包藏着极其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中华大地上,口头文学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学。
因此,民间文学是我们民族的心灵形象,文化的身份证,自我教化的工具,审美的载体,节日的核心内容,其他各种艺术之源之本;它另一半意义则是它高超的文学价值。
然而,当人类社会渐渐转型,口头文学的遗产价值就显现出来。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先觉意识的民间文学工作者便行动起来,对这种无形存在、易于丢失的口头文学进行搜集与整理工作。中国民协的口头文学资料库里还保存着上世纪早期周作人、刘半农等先生进行口头调查的手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三次发动大规模全国性的口头文学调查。一次是1958年开展的“民歌调查运动”;一次是1984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调查整理工作,这次调查的规模空前浩大,以县为单位,拉网式的,遍及全国所有省份与民族地区;再一次则是始于本世纪初直至今日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们仍将口头文学调查列为重点,并赋予抢救的紧迫性。
三次大规模调查前后长达60年,参与人数十万,采集到的各类体裁的民间口头文学总数十亿字。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数字。它最重要的意义有三,一是摸清了我国口头文学的总体状况与各种体裁的分布格局;二是发现了大量民间文学的传承人(包括故事家、歌师、传唱者、东郎等),在那个时代能讲50篇故事以上的民间故事家达一万人;三是将巨量的无形的动态的口头存在,转化为确定的文本。这就给本世纪国家非遗的认定奠定了认知基础,提供了确切的依据。现已进入国家非遗的口头文学125项,进入省非遗698项。这是中国文化界为我们民族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特别是对于许多没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不少口头文学常常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口传的历史。正是这几次的调查与发现,填补了这些少数民族很多历史的空白。最典型的例子,是近几年在贵州麻山地区发现的大型苗族史诗《亚鲁王》。
民间文化的本质是自生自灭的。尤其是当下,由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固有的城乡形态正在解体,生活方式骤变,致使民间文化遗产全面濒危,其中口头文学最易消失。口头的文学一旦离开口头,无人传说,便立即消失。因此说,如果没有这几次全国性口头文学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大量民间文学一定无迹可寻了。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60年,经过几代民间文化专家、学者和工作者的努力,从极其艰辛的田野调查,走乡串村的寻访,走街串巷的口述笔录,再经过精心和科学地整理,才使得如此巨量的民族文化的财富保存下来。
今天,当数据库可以为这一遗产提供更为安全的保存和更为便捷的使用时,中国民协又启动这一浩大又复杂的数据化工程。
自2011年始,前后历时三年。在专家学者、大学研究生、民间文化工作者、汉王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协作下终于完成。这里应该特别提到一些老专家,他们仍是中坚力量。几十年里,他们从田野农家一直走到今天电脑桌前,其奉献与担当的精神始终如一;凭着他们的这种精神,以及深厚的学养和一丝不苟的追求,使这一专业性极强的数据库得到可靠的保证。
现在可以说,中国民间文化界真正做了自己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经过几代人努力,终于将遍布在山川大地上的口头文学一篇篇文字采集来,整理和存录,筑垒起现在这样一座8.87亿字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大山,使它屹立于世界东方,彰显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可以永存,可供后世永享。我们要向为此巨型工作付出辛劳的千千万万的专家、学者和一切文化工作者致以由衷的谢意与敬意!
当然,从民间文化的性质上说,口头文学的调查是永远不可能穷尽的。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下去,不断地充实这一遗产。
我和从事这一工作的同志们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将这部巨型的口头文学印刷出来,大约4000册吧!我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文学大国,这样伟大和举世罕见的文明遗产,理应以图书方式面世。使这5000年来一直无形存在的口头文学,看得见摸得着,登堂入室,真正进入中华文明的殿堂。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完成的历史性的使命。为此,我在这里呼吁,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也希望我们这个文化古国和大国中,能有贤达人士予以响应,伸手支援。我深信我们这一代,一定不缺少这样深爱自己文化并富于历史眼光的人。为此,我想再斟一杯酒,待到《中国口头文学遗产》出版之日,再次高高举起。
当然,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与整理,更为了传承,更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渴望复兴。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在我们的传统和文化里,让我们的传统与文化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它无穷的力量。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4-9-20 17:18
数据库是做出来了,作为普通人能够使用吗?能看到吗?
作者:
辛巴达
时间:
2014-9-21 14:59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问得好!
就像怀上了,还得生出来才算。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4-9-21 15:39
标题:
发布会上我也问过。。。
至今没有消息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9-27 16:26
按道理是应该开放的,因为这些数据库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但现实中却并不可能。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