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顾彬对话李山:世界文化始于《诗经》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4-9-20 16:29
标题:
顾彬对话李山:世界文化始于《诗经》
2014-05-14 乔燕冰 中国文艺网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性灵,《诗经》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掸去表面的尘土,会让每个中国人都感觉亲切万分。对它的再发现,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再相逢,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重返央视,全新解读《诗经》,并推出新书《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李山指出,相比于西方读书界的缺陷是,读者不敢碰艰深的东西,一直以来的国学热却让读者到庙里没有见到真佛。《诗经》在西方的研究和传播中一直有着不同的路径。通过对话顾彬,李山对这一他山之石充满期待,希望借他者视野将自己相守了近30年的《诗经》看得更深。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诗经·小雅·鹤鸣》里的诗,我理解这首诗是中国古代哲理诗的老祖宗,因为它是西周先王时期的作品。实际上,这首诗的境界在于能让我们开阔心胸,放开视野。他山之石,这里还有科技问题,玉石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要制玉石,要打磨它,必须要靠他山的石头。也就是说要研究我们自己,应该借助于当代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各方面的成就。至于顾先生,虽然是他山之石,实际上顾先生也是玉,他的硬度比玉不差。”
李 山 1963年生于河北新城,文学博士,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界诸耆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在《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出版《诗经的文化精神》《诗经析读》《先秦文化史讲义》《中国文化史》《牟宗三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
沃尔夫冈·顾彬 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作品和译著有《中国诗歌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选集》六卷本等。
《诗经》的来源
【世界文化始于《诗经》】
“我对《诗经》评价很高,在我看来,世界文学,也可以说文化,是从《诗经》开始的。当然,我们都会承认会有其他文学作品比《诗经》还早,特别是诗歌。但无论如何,对我来说《诗经》是第一部真正的诗,比它早的所有诗和文学作品都没办法和它比。”对于《诗经》这部异国的经典,汉语很流利的顾彬毫不吝啬赞扬之辞。
顾彬介绍,虽然《诗经》德国全译本已经问世一百多年了,但对它的论述,在使用德语的地区内却几乎无人问津。虽然在德语国家,一百几十年来会有全新的《诗经》翻译,但是很少有德国汉学家会进行全面的研究,即便有研究,基本上只是研究单首诗,不会研究《诗经》的全部。
“事实上我们不只有一个译者,而是几个译者。我们是幸运的,因为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汉学家就是德国人。他自己也是诗人。无论诗经还是唐诗,他都能把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成德文古典诗歌。另外因为他是德国文学培养的一个诗人,他总会用古代德文,所以他对《诗经》的翻译很有味道。这让我们觉得他给我们看的,也是一个德国文学史上的古老的文学作品。”
而对于自己的研究,顾彬表现出了对经典理性的敬畏:“我们都知道《诗经》是非常复杂的,我虽研究不少,但我还是不敢说我懂,如果我懂一点点我就是幸运的,就很高兴。但是如果没有北京大学的老师帮忙,我不能看得懂什么。所以在这方面可能我有代表性(来谈《诗经》的研究)。”
【《诗经》有宗教成分,但与西方不同】
“在我看来,《诗经》,或者说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都跟宗教有关系。如果我说得对,那么中国古代文化的来源跟古代希腊一模一样。诗歌是从宗庙开始的,如果没有宗教、宗庙的话,就没有《诗经》,就没有中国文化。无论是《国风》,还是《雅》《颂》,我发现在那里到处都会与宗教、先祖有密切关系。因为《诗经》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是有贵族含义的。贵族特别是国王,到祖庙崇拜他的先祖,是为了让先祖高兴,从而帮国王的忙等等。唱歌是他们用的最合适的方式,因为歌在远处能听到,所以在祖庙他们开始唱歌,还会跳舞,等等。”
对于顾彬的《诗经》“宗教论”,即《诗经》与宗庙宗教有关系,李山表示大致同意。但对于顾彬所言中国与西方文学也是与宗教相关,且一模一样,李山却提出了质疑。“的确,中国《周颂》是宗庙文学,因为按照古代定义,颂是有了功绩后告诉祖宗,告于神明,所以有舞蹈。但是有一个问题也要关注,对神灵的态度,或者说什么是中国人的神灵,中国人有自己的东西。”
以《周颂》为例,李山介绍,真正被歌唱的不是所有人。如有人活着时是周王,死后却一首相关的诗都找不到,相反是把诗给了极少数几个周代先王。如周文王,连周武王单独受祭祀都较少。所以李山指出,中国人古代祖宗观念里,暗含着某种特殊的东西。
“很多中国学者总受西方模式影响,他们认为中国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跨越,我对此有怀疑,因为中国人实际上都有宗教形式,这就是法国涂尔干讲的,图腾里都有神圣崇高的宗教仪式。关键是宗教里的内容和性质是什么,这需要我们再思再想。”李山说。
另外,在李山看来,《国风》里有些表现的不是宗教。“比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是讲一个卖丝的女孩被一个卖布的男孩给骗了,他们两人是同行,而且按照周代国野划分,就是野人,是很低层的人。这首诗关注的是没有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未来会怎样。这和宗教问题差得很远。”对此,李山补充解释,中国很早的时候就把文学触觉给了那些匹夫和凡常的小民们。在这一点上我们当时应该是走在前面的。
“我们读《旧约》,诗歌中很多都在说神,这不是中国人的态度。所以我承认从文化的形式、框架上讲,《诗经》有很多宗教成分,尤其是《周颂》和《大雅》中的祭王,但是这里的祭王,歌唱王家生活,讨个好老婆,能教育好儿子等,唱的是宗教,又不是宗教。所以这里便有‘他山之石’问题。我在读书时有几年时间没有读中国书,而是点灯熬油读黑格尔的《小逻辑》,读得大败而归,但却接受了很多东西,接触多了以后再回过来思考,反而能发现我们跟他们的不同。”李山说。
顾彬直言,宗教是一个麻烦的概念。在《诗经》的韵中,他亦能发现二者的联系。“从《国风》可以发现,首先《诗经》有押韵,奇怪的是欧洲人到了公元九世纪才能够押韵,当然现在说的是尾韵。因为日耳曼人大概从公元八世纪后有韵,但他们的韵都不是尾韵而是头韵。现在大部分人看有头韵的诗歌会看不到韵,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了解到头韵的现象。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应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来,如果我们不考虑到其他的亚洲国家,比如我没有研究过波斯,为什么中国比欧洲早两千年会有押韵,而欧洲到了九世纪,才慢慢会有押韵呢?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文学,中国诗歌是从带押韵开始的呢?我估计这跟宗教,跟先祖崇拜有关系。”
通过研究顾彬认为,《国风》充满了宗教成分,但现在较难看到和认识到。如果没学过古代象征学、宗教学,可能无法开始《诗经》与宗教的对话。“从德国汉学来看,《诗经》用的图腾都是萨满教,都是从宗教来的。另外,特别是《国风》开头第一、二行,都跟宗教有关,因为在那里能看到动物、植物和花的形象,这些原来都是萨满教的,是图腾崇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顾彬认为,可以不考虑宗教,但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国风》也不错,因为好的诗歌允许所有的解释方式,如果只允许一种解释方式,那么它们就已经过时了,就只对研究历史的人是有意义的。
《诗经》与记忆
【《诗经》要往后看,还要往前看】
面对《诗经》这一镌刻民族历史与精神的文学原典之作,即使有着无限的解读空间,似乎给予后世的意义更多在于追本溯源,找寻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对此李山提出一个问题,即我们看一部传统文学作品,是应往后看还是往前看?李山给出的答案是,要往后看,还要往前看。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曾把《诗经》分为山川、节日、民间聚会等主题,在李山看来这样的主题划分是很原始的,对我们了解《国风》来历也非常有帮助,但这部书可能对中国学者与对西方学者的意义不太一样。“对我来说,我对它情感深厚,因为它给予了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东西。中国人从哪里去找中国人最早的表现?如果像葛兰言的态度,全世界都一样了。虽然越往原始时期去,的确是全世界人都一样,比如最初都不穿衣服,都茹毛饮血。但一进入到家国社会后,一进入文明的单独发展后,会出现民族差异。”李山指出,《诗经》那个时代在中国文化里,正处于逐渐脱离原始世界的过程中,世界人民都经历过那种状态,在从原始社会的共同性走向自己民族的独特性。
李山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谈诗经
李山指出,《诗经》记录我们的民族精神。即它强调家国之合、上下之合、男女之合。比如通过描写周文王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有个好家庭,来赞美中国式的好婚姻。即使被普遍认为是爱情诗的《关雎》篇,在李山的解读中也别有一番新意。李山认为,《诗经》之所以把《关雎》这首诗放在开头,不为书写爱情,而是赞颂夫妻深情。原因在于,一是人称形式不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是第三人称形式。“谁这么写爱情诗?说班上有个好同学啊,是男生的好配偶,这种人称形式显然不对。”二是诗中的器物不对,有琴瑟,有钟鼓。“这就像谈恋爱时弹个吉他可以,把乐队组织起来,到女生宿舍去拍拖,那校长也不干啊。另外这么一大帮人去,最后成了算谁的?”李山幽默地解释了这首诗以爱情诗来解的不合理所在。并指出,《诗经》中对爱情婚姻、宴饮以及服劳役等的描写,往往都意在体现家国之合、上下之合等中国人精神底盘的东西。
“《诗经》里,如果我们完整地看精神线索,会发现里面有几条线索始终在弹奏着,什么时候这几条线折了,这个时代就完了。从整体上讲,它为什么是一部民族经典,难道就是因为它记录了原始民歌吗?有些时候我们很多现代学者喜欢用爱情观点去解释,喜欢把《诗经》贬得很低,说它就是一个歌谣集子,注意,没那么简单。从江畔到燕山,从东到大海,西到陕甘,这样一个人群把它统一起来,建立一个伟大的王国,那时的政治智慧绝对不简单。”因此李山认为,作为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人,我们也参与了现代的精神建构,我们要做的一方面要通过经典寻找我们的文化脉络,给它把脉,要打开窗户多方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自己的脚跟,自己的眼光,往后看也要往前看。
“一个民族没有记忆的话,它会衰亡。”以德国哲学家阿斯曼提出的记忆文化理论为依据,顾彬则指出,《诗经》与记忆是分不开的。“为什么现在还会有犹太人呢?因为他们两千年在路上,保留保存了他们的记忆。如果他们在路上丢掉他们的记忆的话,我们今天不能再说以色列人是犹太人。
《诗经》与文化
【《诗经》应了一部伟大文学的必要条件,要有好女人和坏女人】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诗经》的开山立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后世文学诸多流变与艺术无不滥觞于此。借另一中华文化原典《论语》,李山指出,《诗经》年代比《论语》要早,孔子的许多思想来源于他读诗的一些感受。“最近出土了《孔子诗论》,如果这个文献是真的,我们可以相信,对《诗经》进行意义上的阐释,而不再只把它当成一首歌来唱应该是从孔子开始的,或者说孔子是较早开始的。”
李山认为,通过许多出土文献看,作为周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儒家是在阐发前代的经典基础上产生了儒家思想。比如“内圣外王”这个观点,过去都以为是儒家的发明,实际上是儒家阐释的,因为《诗经》里就有这一表达。“所以说中国文化的根,应该说在五经,是儒家最早从五经那里开辟它的源泉,把这种资源跟民众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现在所有注释《诗经》的工作,不过是沿着这种工作接着做而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不仅承载着探之不尽的厚重文化内涵,更有像这种优美而恰切的艺术表达。这也正是顾彬为此着迷的原因之一。顾彬直言自己喜欢《国风》中的许多诗歌,《王风·采葛》内这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也成了他的“最爱”。“虽然这首诗也跟宗教有密切关系,但我们可以不从宗教来看,因为无论德国还是中国,我们都会有同样的经验和经历,即如果不能和一个神或者我们最爱的人在一起,我们会觉得时间太长、太长。”
读《诗经》近30年的李山则在其中发现读不尽的趣味,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趣味背后透射出的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例如《郑风》《齐风》中都有的《女曰鸡鸣》篇,描绘了当下农村依然常见的女子叫男人起床的情景,这让李山感悟颇多。《齐风·女曰鸡鸣》篇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李山解释,这是女子说该起床了当家的,男子却说早着呢,女子说你听鸡都叫了,男子则说是苍蝇在叫。《郑风·女曰鸡鸣》篇也是女子叫起,男子却要赖一会儿再去打猎。这种漫画式的对唱形式,生动有趣地表现了女子的贤德,对丈夫的勉励,以及懒惰男子的狡黠、耍赖。“这里非常有想象力,懒人为了维护懒惰,经常编一些谎言,特别像《西游记》里猪八戒处理问题的方式。”
李山由此感受到《诗经》表现出了一个中国思想史上关注不到却非常关键的文化传统,即重“勤”之情。他比较来看,婆罗门作为印度的贵族是不劳动的,古希腊的贵族和罗马的贵族似乎也对劳动嗤之以鼻。恩格斯也曾言,希腊、罗马留给后来的毒刺,是对劳动的歧视。但是周贵族从一上台,周公就讲要勤劳。后来楚庄王,这位楚国的一代英明君主专门告诫其民众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要劳作,劳作才有财富,财富代表光荣,贫穷代表耻辱。从《诗经》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勤的要求,实际上始终在基本面上。勤劳体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且往往是由家庭主妇来延续这种传统。家庭生活中男人总像“小闹钟”,隔一段时间就得由夫人上上发条,不然就容易待在原地不动。《国风》中的两首鸡鸣诗恰恰反映这一点。
“所以《诗经·国风》里对女性的态度、看法,要远远高于儒家。而且同情女性,承认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到今天也是如此,家里要没个好女人,日子会过得乱七八糟。《诗经》展示广阔社会生活中这一方面,它也就应了一部伟大文学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好女人和坏女人。”李山说。
与李山相反,顾彬坦言在阅读《诗经》过程中,却少有有趣的感受,“因为我没有学好中国的方法‘玩’,所以我看《诗经》的时候非常严肃,我不会笑。”李山对此则以自嘲方式解释道,“这是注释家们的问题,因为您看的都是汉儒注的,汉儒比顾先生您还严肃。”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