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靖一民]重视民间故事的文学价值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4-9-15 00:09     标题: [靖一民]重视民间故事的文学价值

2014年09月12日 07:12  来源:河北日报  □靖一民

  自“五四”之后,我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侧重其人文价值,在郭沫若等人的倡导下,不仅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搜集整理出了一大批民间文学作品,而且还吸引作家们运用民间故事改编出许多优秀作品,如《天仙配》《孟姜女》《白蛇传》等。而新时期之后,由于受西方研究方法的影响,开始强调其社会价值,提倡以科学的态度来抢救、保存和整理民间文学,以此用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毋庸讳言,由于民间文学研究的越位与错位,最终造成了民间文学研究成为危机学科。

  曾经辉煌的民间文学研究,为什么会走入低谷?笔者认为与轻视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不无关系。民间文学作品首先是因为有文学价值,才得以广泛流传,而许多学者却偏偏忽略它的文学研究主体,结果是既淡化了文学功能的研究,也不能充分探寻民间文学的精神实质,致使民间文学研究离读者越来越远,民间文学读物越来越少。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笔者惊喜地读到了朱永远与朱长波合著的民间故事集《神龟背上的村庄》(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出版,以下简称《神》)。该书分为“渤海湾传说”、“天妃宫故事”、“曹妃甸轶闻”等五部分,共收入100余篇民间故事和一组相关研究文章。这些故事内容新鲜而又充满趣味性,加之作者大胆运用夸张、变形、象征、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更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读之爱不释手。

  单从学术价值上评价,《神》不是民间文学研究者青睐的那种科学读本,但这本书面对的是大众读者,只要故事精彩,又能寓教于乐,作者也就达到目的了。因此,作者在故事的选择、情节的结构方面颇下了一番功夫。从目前收入书中的作品看,几乎全是动物故事或与海洋有关的人物故事,不但让人感觉神秘新鲜,而且悬念迭出、寓意深远,能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如《林老三奇梦救群蛙》《赶鱼郎的故事》等篇中“知恩必报”的道德观,《“张儿老爷”逸事》中张灿虽贵为帝王之师,却洁身自好、关爱百姓,这些隐匿在故事之中的“正面”主题,是作者费了很多心血提炼出来的。正是这种对作品主题的升华,才赋予了民间故事新的生命力,使之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

  这本书的整理方法也值得探究。作者并没有拘泥于理论家设定的“忠实记录”的范式,而是尊重文学规律,对口头文学进行了大胆改写甚至重构。这就涉及如何对待民间文学的“活态性”与“文学性”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口头传统”理论的引进,许多学者开始重视民间文学“活态性”的研究,要求将口头文学变成文本时,应一字不动地进行所谓的“忠实记录”。实际上,这样整理出的民间文学作品,大都庞杂无序,谈不上什么研究价值。笔者认为,整理者并不是故事讲述者的传声筒,也不是他的记录员,而应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修改加工,甚至再创作。也只有这样做,才可能把一篇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变成优秀的文本读物。这方面,前人已做出了榜样,如《诗经》中的“国风”,全是源自民间的口头诗歌,但成书时都经过修改润色,谁又能说这些作品没保留“活态性”?此外如《三国演义》《水浒》《聊斋志异》等作品,原本都是民间故事,后经文人再创作才得以成书,同样达到了后世难以逾越的文学高度。这些成功经验再一次证明,为适应当代读者的审美习惯,在编写民间文学读物时进行适当整理或再创作,既能使民间文学作品获得新的生命力,也会让其更具阅读价值和文学价值。

  民间故事既然是文学作品,也应该重视人物塑造。有人认为,只有小说才注重人物塑造,民间故事只要情节曲折离奇就可以了。实际上,优秀的民间故事都会竭力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如本书中《海蜇的故事》,为塑造海蜇的正面形象,作者写道:“这海蜇长得身高过丈,膀大腰圆,体壮肉丰,通体晶莹,虽是男儿身子却长得玉肤冰肌。”寥寥数语,就把海蜇的特点和威风凛凛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毫无疑问,作者在如何发掘民间故事的“文学价值”方面,做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书籍内容本身。脱离了“文学”的所谓民间文学研究,不论研究方法多么新,都会使得民间文学研究的路越走越窄。
作者: 日剑    时间: 2014-9-18 00:53

分析有理有据!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