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ration and Folklore (1): Perspectives on Diasporic Group and Folkloric Identity
移民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原始人为了生存的迁徙,还是现代人为了追求生活方式或躲避天灾人祸的移民;无论是在家族层面的从妻居与从夫居习俗,还是民族国家层面的移民;无论是一个民族或文化的诞生与壮大还是衰落与消亡,这些都是因为移民迁徙行为而产生了群体和其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形成不同族群或群体民俗与文化的多元性。新近的人种研究也表明了现代人类是在不断迁徙中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一种新文化就是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产生的。散居民群体正是通过民俗认同来重构族群和文化认同,并从中创造新的文化。那么,如何看待产生这种新文化的群体呢?如何看待这种新文化与其他已存文化的关系呢?新文化的生命力何在?如何理解当今多元民族社会的群体互动与群体文化认同?本次讲座试图解答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思考,并建议以“民俗认同”来超越“族群认同”从而更好地理解散居民群体的民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机制。
Migration and Folklore (2):Ritualizing Identity——Chinese folklore in the USA
在理解了族群或群体文化的形成以及群体认同的构建与重建的机制之后,有必要进一步去认识一个群体是如何运用民俗构建和重建其群体认同感的。如何认识仪式化进程中的民俗行为及其作用?如何理解仪式化进程在认同构建与重建中的作用?实践者是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利用仪式化进程?通过观察一些华裔群体中的民俗实践,我们可以运用过渡礼仪等相关仪式理论来进一步解答这些问题。其中,有来自群体内部与外部的力量,有运用不同媒介来达到目的的行为,例如通过传统仪式,宗教行为,饮食,服饰,公众媒体形象,文学,流行音乐,电影等。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in USA:Ideas and Practices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自然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问题,不仅是文化和学术问题,也是经济和政治问题。因此,对非遗现象的认识需要建立在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理解,以及对某个国家或某种文化事象的具体分析之上。为什么会出现联合国的相关公约?为什么有些国家反应积极,有些消极?什么人或群体积极参与,什么人或群体质疑反对?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优先或取舍问题吗?如何理解文化的生态性与文化的持续性?非遗现象与民俗学研究的关系如何?
美国对类似(自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的学术关注可以从几个阶段来认识。第一阶段是文化保护(culture conservation)概念与行为的形成,主要基于产业革命对生存环境的影响结果;第二阶段是国家通过公众教育对人文与艺术的保护与扶持,主要是建立从联邦到地方的文化与传统保护体系(如NEH; NEA);第三阶段是对文化持续性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对多元社会的重新认识,形成了学术和政治经济话语机制,建立了学术领域(如 MA in Cultural ustainability)。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特有的历史和社会变化以及全球化问题与学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个特有国情也决定了美国在非遗方面的态度与行动。其中自然有值得去粗取精的地方。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7-25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