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读后感] 《客从何处来》说故事,说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宇栋    时间: 2014-7-10 22:44     标题: 《客从何处来》说故事,说家事

《客从何处来》是近期央视热播的一档寻根节目。
纵观几期节目,“族谱”这一民俗事象,成为节目发展的中心线索。各个节目主人公,依照手头的残缺的族谱信息,跋山涉水,在不同地域发现新的祖先的信息,通过不断地走访不断地收集,最终拼凑出祖先当年的青春岁月、艰辛的奋斗、苦难的遭遇......这些碎片最终呈现出了本家族的起源、家族成员与重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纠葛,更发掘出了本家族的家族精神,最终主人公在祖先墓前或纪念物前感怀历史.....总之看得人心酸、感动,被故事吸引。
不难发现,节目中的族谱元素与教科书对于“族谱”的定义:“族谱是宗族共同存在的文字形式,包括本族的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以及族规家训之类。”极为雷同。
由此我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族谱”这一事象可以被制作组演绎的如此生动?

    可能原因:深度挖掘而非简单概念性展示
     对于某一个事件的理解,绝非等同于背一个概念。概念只是一个抽象的框架,其外延有无数多个。
     在此,我要先吐槽一些糟蹋民俗的纪录片节目。这类纪录片的主持人总是非常唐突地走到一个被采访对象面前,然后非常好奇地指着一个民俗事象问:是什么、什么用。被访者就如同背书一般:叫xx,起源于xxx年,流行于xxx地,xxx用......回答完毕,镜头给这个民俗事象几个近景特写,然后主持人在一旁假惺惺地说:“民俗文化,真是妙、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概念展示的角度来说,这些节目算是完成了目的,确实说清楚这是什么。但从实际传播的角度看,完全失败,因为观众毫无看下去的兴趣,你唠唠叨叨出来的概念没人会来吸收。
     深度挖掘一个民俗,当然也是在展现民俗的概念。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根本上是为了让人真是感受到这一民俗的意义,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客从何处来》在信息传递的套路上非常成熟,很有带入感。
  节目开始,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主人公与大家见面(马未都、陈冲、曾宝仪、易中天、阿丘)。这些名人在大众之中已有知名度,他们部分的生活状况也为人所知,加之公众人物的光环,会让人好奇他们的身世。所以第一步就是:呼唤起大众对于寻根、探访祖先历史兴趣。
   整个节目旅程始终坚持着:起因、发展(矛盾)、解决的步骤,可见叙述方式类似于“讲故事”这一模式。讲故事的套路有层次感、逻辑清楚,带入感强。“族谱”这个符号就是在这个套路下,呈现出来。
   具体来说,节目开始时,主人公自己或者长辈总会有一个情结——对于父辈、爷爷辈的无知,面对暮年的他们,总该弄清些什么,还原些什么。然而,当下资料残缺,只有长辈模糊的记忆......一切朦朦胧胧,“修复”族谱,只能走访祖先曾经走过的地方。
          剧情发展阶段,也是矛盾问题丛生的时候。主人公会遇到:找不到祖先或者祖先可能是个坏人的尴尬。这些矛盾继续激发着我们的期待。在此期间,一些档案专家就开始登场了,个人觉得这里就是关键。零碎的“族谱”成为了破案的钥匙。每遇到一个方向性难题,总会有一个拿着族谱的专家传道解惑。“族谱”自然就反复出现,而且会极抓人眼球,那么族谱的模样、文字内容、图表内容自然而然映入眼帘,加上专家们指着族谱推理结果,对于族谱的使用方式也可以略知一二......
        最后矛盾解决,祖先的事迹终被揭开,客死他乡的坟墓也被找到,主人公和我们每个观众都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祖先的不易和生命的伟大。到这里“族谱”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的体现出来了——认同感、存在感。甚至我都有寻访自己祖先的冲动。到这里,“族谱”这个意向已经深入人心了。
   可以说,表现民俗事象本身,就是一门“怎么说”的艺术。大而言之,传播民俗,使她成为一种可以深入人心的软实力,除了对于基本知识的扎实了解,怎么包装,怎么考虑受众的接受,很重要。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09:07

讲故事的套路有层次感、逻辑清楚,带入感强。“族谱”这个符号就是在这个套路下,呈现出来。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17:17

寻找祖迹,也是在小历史中寻找大历史。
赵世瑜也在里面呵。
美中不足在于还是感觉到导演无处不在。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17:19

豆瓣电影是这样介绍的

客从何处来 (2014)

主演: 易中天 / 马未都 / 曾宝仪 / 陈冲 / 阿丘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4-04-27(中国大陆)
集数: 8
单集片长: 40分钟
又名: Where I'm Coming From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5875051/?from=baidu_aladdin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17:19

主演呵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17:22

柴静谈《客从何处来》:做这样的节目,要在央视播出,对历史和人性的理解力,要把一根棉线捻得又细又硬,才能一下子穿过针孔。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1 17:25

客从何处来



柴静


1
2011年,我去《看见》,是因为看了一期节目《古浪,冬天的童话》,拍的是尘肺病人的事,有一段,采访对象夜里躺在招待所的床上,一只昏暗的灯,枕着手臂,与编导谈。
就这么拍,就这么播。
做电视的人知道,采访者能这么说话,拍的人,审片的人,是在用什么方式理解人,对待人。
看完节目,我给《看见》的制片人李伦打了一个电话:“我来当《看见》的外景记者行么?一年做五六期就行”。
他也不问我为什么,“来吧”。
我俩共事三年,单独交谈不超过三次,互相深知脾性。十几年里他换了不少节目,从硬调查性报道到快新闻到纪录片到人物,不离开,没升职,不出去挣钱,也不赶热闹,死心塌地守着点儿自己的手艺活,做点“关于人的事”。
别人觉得他坚持,他说“我只会这么做啊”。
去年,台里让李伦带队做一个”明星寻找自身历史“的节目,把流行的真人秀和纪录片结合起来,这是当下不得不有的调整,他说有过疑惑,还好,最终又找到了一种“熟悉的兴趣”, 有份顺流而下的安然,仿佛早已习惯河道曲折,有时不得不改道旁出——“我觉得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做‘关于理解人的节目’。草根被粗糙地榜样化了,我们就让他回到个体的价值,明星褪去包装,我们让他还原回自己,也是个体命运的揭示。”
大家都是人,也只是人。

2
这些年来,伦老的职业生涯变动不居,也是因为他的选择始终如银针,细微,但刚硬。
做真人秀也一样,“秀”对李伦来说,是选择。选择谁,哪段历史,如何呈现。阿丘,从小就听说外公外婆是被当坏人抓走的,遇害,他想弄明白“叛徒”这么个词,家里几十年为什么讳莫如深?陈冲的外公是文革中自杀的,她被外公带大,成年后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一个人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选择这样的人物,这一段过去,敏感不只在于涉及复杂的历史评价,还在于它要弹动人心,一个家族久久埋藏的东西里有隐痛和恐惧,如果拍摄双方不能全部交付,无法穿历史的硬墙而过,就只能被弹出。“这不只考验被采访者,也考验媒体,是否诚实,是否有勇气,是否有理解力。”李伦说“把嘉宾推到了历史面前,也把我们自己放到了历史面前”
我问他后来怎么做的,他说不能剧透,只能说,我们让陈冲看到了外公的18岁到22岁,一段他们家人都不了解的历史,“以前我们做新闻,讲究找到当事人在事件中的生活逻辑,做历史也一样,如果把历史人物送回他自己的时空,找到属于他的选择逻辑,好恶起点,历史就化成了人的经验,可以感知理解”。
过去,陈冲一直认为外公是幼稚,是政治上不成熟,调查近于尾声,镜头面前,她突然拿出手机,放给组里的人听,是一首英文歌,写给凡高的。
里面有一句歌词,叫“这个世界不配你这样干净的人”。
做这样的节目,要在央视播出,对历史和人性的理解力,要把一根棉线捻得又细又硬,才能一下子穿过针孔。

3
蚂蚁是《看见》的编导,《客从何处来》的前期调研阶段,每天开会论证,上午10点到夜里10点,老病犯了,叫不宁腿综合症,只要躺下,腿就要不停地动,医生说是极度焦虑引起的,上一次犯是中考前。
我骇笑。
光前期调研就用了几个月,要在别的地方,早就拍完编完播完了。
伦老不急,我好象就没见他急过,永远小火咕嘟咕嘟,熬着,不管命运如何柴薪焚之,都要熬出点滋味来。
《看见》的业务气氛如此,每次评片会,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拉片,大家评议,小刀嗖嗖,血溅当场,当周播片子的编导边听边哭,说的人像没看见,继续说——都有那么点子痴劲。
我在博客上贴过一次节目招聘FINALCUT剪辑师,说“在《看见》工作的毛病是活多,好处是别的闲事儿少”,有一位看了之后来应聘,聊完了站起身想回家等消息,被问“今天晚上有事么?”“没有”“那干活吧”。
从那天晚上起,他就睡在了已经被几位主编熬夜睡塌的破沙发上,一年后这小伙子才在白天见到我,说“没想到你说的是真的”。
昨晚深更半夜,伦老跟我聊业务,老范正在看一个纪录片,跟我交流镜头怎么拍,群里的摄像师还在讨论拍摄机器的最新型号。
我感慨,“一堆痴人”。
老范写:“痴,是病字底下一个知”。

4
《客从何处来》今晚播出,李伦昨晚才忙完,凌晨跟我聊,说这个节目做到现在,他对播出是不是有收视率没把握,但是对过程感激。
他用了“感激”这个词。
“我们的先祖们,居然那么用心,留给我们这些笨蛋,要不是偶然地做节目,我们真的不知要错过多少。”
我问错过了什么,他说做这个节目,想起自己爷爷留下的几行字,在一本手工粘的碑贴上,几句平常话,写着让后辈们要好好珍藏,不要弄坏了,不好买到。躺在那里,老人家去世几十年他才看到,他说:“是这种心意,让我觉得错过。”
两年前,我和老范拍一位九十多岁滞留缅甸的抗战老兵回家,李伦说:“开场的时候,杨老唱《松花江上》那首歌,你们为什么不让人一直听完?就直接打断插解说了?”
他大概明白为什么,点到为止“怕观众没有耐心?”
是,一首歌两分钟,多少急不可待的人转了台。
他说,第一次在我博客上听这首歌,一开始觉得有点长,听到最后,慢慢听出那点苍茫,听到老人哽咽唱不下去时,才理解这首歌里七十年的长度。
不耐心,会错过了这番心意。
如果今晚,十点半,在央视一套,看到这个节目,也或你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象曾宝仪所说:“看完节目后,若你能有这冲动,转头问身边的长辈,他们或许觉得渺小,无足挂齿的过去,然后对他们说“正因为这些微小的因缘际会,我们才能走到这里,谢谢你”。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7-14 10:41

我们都是玩真的
——答《北京晨报》记者解辰巽

易中天

问: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之《易中天》的前两集在央视一套和二套播出后,引起了网上热议。也有网友质疑:这片子是真的吗?
答:是真的,但有些地方看起来像表演。
问:为什么会这样?
答:因为是纪录片和真人秀的混搭,观众还不习惯。
问:混搭有什么问题?
答:纪录片是有剧本的,真人秀是没有的;导演和嘉宾都是知情的,只有我一个人是不知情的。结果看上去半真半假。
问:事先你对拍摄内容不知道吗?
答:一无所知。他们对我严格保密,于是我们一路斗智斗勇。我总要猜下一站去哪里,他们就逗我玩。
问:猜得着吗?
答:猜不着。比如他们向我要护照,我就知道要出国。去哪里呢?我猜是日本。二爷爷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的嘛!万万没想到是越南。
问:家里人也不知情吗?
答:他们知情,但都只知道一部分。而且,一开始就讲好了的,他们可以互相通气,但必须对我保密。比如我的姑姑和妹妹,简直憋死了。所以一拍完,她们就拼命说。但导演马上打住,怕漏了下一场的戏。
问:请来的专家看过剧本吗?
答:当然。但只看过自己那一部分。不过,这些专家大多没上过电视,难免有些紧张,观众看上去就觉得假了。其实他们都是真的,我跟他们也都是第一次见面,没有排练没有走台。这就是真人秀。
问:对自己家族的历史,以前总有了解吧?
答:很少。我小时候,祖辈和父辈都讳莫如深,怕惹麻烦。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说了,又没时间。实际上,如果我知道的比他们摄制组还多,这片子就拍不成了,他们会放弃的。他们只要我这坨真人秀,其他人都按台本走。
问:猛地一下知道家族的历史,什么感觉?
答:呵呵,感觉不都表现在片子里了吗?那都是第一反应啊!
问:将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家族历史展示出来,不怕吗?
答:历史就是历史,你怕也是,不怕也是,怕他干嘛?真要有“儿童不宜”的,也不会播吧?你说呢?
问:参加这样一个节目,初衷是什么?
答:弄清自己的身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世,不同的身世就构成了历史。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