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草原珍宝——马头琴
[打印本页]
作者:
任有海
时间:
2014-5-25 21:59
标题:
草原珍宝——马头琴
苍茫辽阔的草原传唱着一个美丽传说。草原上有一爱唱歌的牧人苏和,他有匹心爱的白马, 皮毛缎子般光亮,嘶鸣银铃样悦耳。一次赛马会上,白马勇夺锦标,可恶的王爷却夺走了苏和心爱的白马。白马思念主人苏和,一日寻得机会脱缰而逃,不幸身中王爷毒箭。苏和悲痛欲绝,日夜守护白马,白马的嘶鸣耳边回响。于是苏和以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做面、马尾为琴弦、套马杆做琴弓,并依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苏和拉起马头琴,至此,草原上空时时飘荡浑厚低沉的马头琴声。
马头琴,这一古老的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纤丽马头而得名。至其产生之日,就成为蒙族牧民喜爱的乐器而广为流传。马头琴音箱由松木而制,两面蒙以马皮或羊皮。琴杆细长,用榆木或紫檀木制作。琴弦和弓弦均马尾制作,拉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弓子的马尾是在两弦外面擦弦,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极富草原风味。
传统马头琴演奏法有四大流派:“潮尔演奏法”、“泛音演奏法”、“胡尔演奏法”和“实音演奏法”。
“潮尔演奏法”
“潮尔演奏法”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科尔沁、辽宁喀喇沁蒙古镇(即阜新)乃至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蒙古国西部等蒙古族居住地域,传承于科尔沁部族及其诸旗。“潮尔”是该部民间演奏家对马头琴的传统称谓。“潮尔演奏法”于科尔沁部音乐基础上产生,古朴、深沉幽思、悠远超然,如泣如诉。潮尔及其演奏法,在古代,至晚在蒙元时代,是说唱蒙古英雄史诗的伴奏乐器,著名潮尔演奏大师色拉西的演奏录音曲目中留有五首说唱英雄史诗的乐曲。
“泛音演奏法”
“泛音演奏法”主要流行于锡林郭勒,后传入巴彦淖尔和当今蒙古国等地域。该地区的人们在古代把马头琴称为“乞乞里胡尔”,“马头琴”则是近代产生的名称。“泛音演奏法”是长期吸纳长调民歌旋律的产物,可以这样说,“泛音演奏法”是伴随锡林郭勒草原长调歌曲兴起发展而形成的。这种演奏法影响了长调歌曲的华彩性装饰歌腔,反过来,长调歌曲又影响了这种演奏法的技术技巧的发展。
“胡尔演奏法”
“胡尔演奏法”,主要于锡林郭勒盟北部诸旗和科尔沁等地区流传。“胡尔演奏法”是一种纯五度定弦的演奏法,非常适合演奏和伴奏古老的短调民歌。这种演奏法,由于定弦与胡琴一样,因而被称作“胡尔演奏法”,现在使用这种演奏法的人已经很少了。
“实音演奏法”
“实音演奏法”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和蒙古国吐尔扈特部族,以及锡林郭勒等地区,为当代马头琴演奏法的基础。该演奏法使用的乐器,被称为“耶克里”,可以说是马头琴的古老形态。它是以整木刻雕出来的,琴杆和琴箱连为一体。琴体大小和琴箱样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常用纯四度、五度以及大三度等双音,也被称为“耶克里潮尔”,其独奏曲目约有三十来首。除《美丽的阿尔泰》、《鄂毕河之浪》、《山雀》等赞美故乡美景的乐曲之外,多数乐曲描绘了骏马、奔驼的步态。
马头琴在其传承过程之中,其造型、演奏法、技术技巧和风格等经过无数演奏家和艺人的不断研究、改进,吸取其它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之长,演变为现今马头琴音乐。琴声纯美甘润,低音深沉,中音明亮,泛音清丽,旋律悠扬,富有感情色泽。
马头琴声婉转、悠远,浑厚深沉的长调在马头琴声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琴声、歌声融汇着牧人的喜怒哀乐,融汇着牧人的希冀,从牧人的心底飘出,弥散在整个草原。又从草原回转而来,流泻到牧民的心里,歌声、琴声、牧民、草原相合相谐,融为一体。
作者:
辛巴达
时间:
2014-5-26 13:14
赞一个,再有点图就更好了。。
作者:
任有海
时间:
2014-5-26 16:50
本来有图的结果上传时格式不正确就删掉了,下次注意。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