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09-3-5 02:23
标题:
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
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
光明网 发布时间: 2009-03-03 08:00 光明日报
编者按:本刊1月21日“本期话题”栏目刊出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大地震中升华的川大精神》一文,引起读者热烈反响。现刊出黑龙江大学于文秀的来稿。欢迎读者就每期话题参与讨论。
自大学诞生至今,它已从中世纪的古典形态发展到现代形态,随着时代的推进
,大学的公共作用日益凸现。对于大学所具有的公共关怀性质和典范引领作用,正如我国先贤早就指出:“大学乃天下之公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代的大学,要有深切的社会关怀、公共关怀、人类关怀,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和人类担当意识,不仅要传播知识,追问真理和意义,而且要有引领时代的价值理念,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抱有终极关怀。
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与社会的转型期阶段,充斥着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各种思潮。在这种局面下,大学文化功能和知识分子角色与作用问题已受到冲击和挑战。尤其近年来的大众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现实和理论层面对大学精神和知识分子文化有着极大的消解作用,致使其对公共性事务关注度削减。正如不少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和知识分子的公共性特征,正被专业和学科所遮蔽,导致公共意识淡薄,甚至退避公共文化,只专注于专业和科研,在公共领域中的身影和作用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而深切的社会关怀、人类关怀等,正是大学永不放弃的文化情怀。正因为如此,目前很多有识之士呼吁重新建构大学的公共性,倡导大学的介入意识,恢复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
大学精神与知识分子精神有着天然的同构性和共通性,大学文化的公共性特征主要是通过知识分子公共情怀体现出来的。对于公共性问题,著名学者许纪霖在他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中有这样的界定:“‘公共’究竟何指?我以为,其中有三个涵义:第一是面向(to)公众发言的;第二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从私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第三是所涉及(about)通常是公共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或重要问题。”孔子早就阐释了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公共情怀和忧患意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西方近代哲学家费希特专门论述过学者的社会性与公共性特征,他认为,“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认为,“大学应该是指引社会的灯塔”。作为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大学教师,应是社会公共理性的提倡者和捍卫者。
大学自诞生起,对人类的贡献是任何其他行业和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曾多次强调,“有良大学斯有良社会”。人文精神与公共关怀,是优秀的典范性的大学不可或缺的内在标准。人文精神与公共关怀,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一体两翼,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人文精神与公共关怀永远是大学自我超越的风向标,是大学乃至人类自我完善的内驱力和内在支撑。大学和知识分子既不能放弃对社会和人类的人文关怀,在公众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又要务实地从事一些专业和学科的扎实研究,铭记自身角色的责任与义务,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存方式,抵抗大众化、商业化和后现代等负面效应的诱惑与冲击,以完成启迪思想与建设现代化的使命。
(黑龙江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于文秀)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