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民俗学的中国实践:2014开场白 [打印本页]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2-25 21:10     标题: 民俗学的中国实践:2014开场白

[attach]29231[/attach]



  感谢诸位参与讨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二春如晤!南池子、张多虽不认识,辛苦你们维护网页,不让巴莫老师担忧!谁手头有现在山东的李扬和刘宗迪以及在日本的周星的联系方式,实在是想请三位高手登坛论道!

  户晓辉写道:“那吕老大(祖籍:山东,别号:鲁智深)才是大菩萨真身哈!在下虽是真身,却充其量只是鲁提辖庙里的一名虾兵蟹将。”其实,本栏目的一把手是户晓辉,老衲只是本栏目的二把手(而且将来老衲还会依次退步为三把手、四把手……以致无穷),不然,本栏目的前途何在?今天中午,与朱刚谈及此事,感慨于中国民俗学界的70后、80后多年都在寻找突破60后的突破口,现在终于看到些眉目。我举的例子就是朱刚发在《青海社会科学》上的论文和王杰文介绍“北欧民俗学”的著作,如果说,他们的老师从鲍曼、弗里那里各取回一部经书,那么现在学生们要问的是:那“三藏”的源流究竟如何?以此,我和户晓辉一致认为,本栏目的议题,讨论的时机已经成熟。晓春多年前就抱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始终没有静下心来逐一、集中讨论具体的问题,现在我们想落实晓春的理想。汪晖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讨论五四,他认为,五四之所以最终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在五四一代学者中间,只有态度的同一性,而没有方法的同一性(大意)。我想,移来反思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是合适的。那么,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命题入手,进入我们的讨论,慢慢地展开吧!

  今天的讨论先从南池子的问题开始。南池子写道:“我对括号里的内容有疑惑,如果从研究的切入来看,实践民俗学不是更倾向于语境研究,理论民俗学反而更容易去语境或超语境的么?而如果是从研究方法上说的,那‘超语境研究’是指综合研究方法么?可是,理论民俗学也可以做到的吧?还是说,理论民俗学的生活研究之所以说语境研究范式,是相对于文本研究呢?”

  请原谅我的表述太康德了。“理论”、“实践”,以及“主观”、“客观”这些概念,康德在使用中,都赋予了与其他人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我们一般人说“理论”是指抽象的思维,而“实践”是指联系实际地运用理论,以求获得经验知识;但在康德那里,“理论”指的是对现象的认识,而“实践”指的是先于感性经验(现象)的纯粹理性的道德行动。现象一定是在时空的直观条件中呈现的,而民俗学最初在根据马林诺夫斯基而使用“语境”概念的时候,“语境”基本上等同于康德的时空条件。所以根据康德,我在“草案”中,把以认识民俗现象为己任的民俗学称之为理论民俗学,也就是在语境的时空条件中认识民俗现象的民俗学。而在康德那里,“实践”多是指的摆脱了任何感性欲望,而从纯粹理性出发的道德实践,而要摆脱感性欲望,按照民俗学的说法,就是要摆脱、超越语境的时空限制,因为,我们所有的感性欲望作为现象都存在于时空当中,以此,实践民俗学所试图阐明的正是实践主体超越语境的纯粹理性的自由意志。

  晓春和我一样,在康德的意义上理解“语境”概念的中国式使用的(见他的著名论文),晓春称之为“时空坐落”。杰文批评我们对“语境”概念的理解不正确,他认为欧美学者早已超越了“语境”概念的理论(康德意义上的)用法,即单纯认识论用法。我承认,杰文对欧美学者晚近所使用的“语境”概念的含义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我和晓春对“语境”概念的中国式使用的含义的理解也是对的。这是两个问题。而且我们都希望有“语境”概念的实践(康德意义上的)使用,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对“语境”的意义期待和欧美学者的实际使用又是有一致的一面。至于南池子的下一个问题,“理论民俗学的生活研究之所以说语境研究范式,是相对于文本研究”,在康德的意义上,是正确的。只是,文本和语境的区分,老衲窃以为,还都属于对经验现象的理论认识,文本只不过是记载下来的历史经验,而生活是现实的经验,二者都在时空(过去和当下的)语境当中。就方法论来说,无论理论范式,还是实践范式,都有“综合”的理想,但理论范式的综合理想在语境之内,而实践范式的综合理想要超越语境(这里的“语境”都还是康德的传统、经典意义上的使用含义)。以下是我在《民俗研究》第四期上的一段话,谈及综合的整体性方法。

  “我是想提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不是仅仅直观地、经验地看到的整体性。在民俗学中,我们区分了各种民俗:物质民俗、活动民俗、组织民俗、制度民俗、精神民俗等等,各种民俗加在一起,最终有了一个民俗学研究的整体观。在人类学中,学者区分了各种文化功能,各种文化功能加在一起,最终有了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观,而一个为时空条件所限定的社区正是表达人类学整体观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论。在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经验论整体观中,无论你研究的是人的片面的实践活动(民俗)还是整体的生活实践(社区),其实都可以讨论人的实践的主观意向性和主观目的性。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实践的意向性和目的性的根据是什么,如果意向性和目的性的根据仍然来自于人的经验,那么,经验研究自己就可以胜任且无求于外;但是,如果意向性和目的性的根据,我们用人的经验无法解释,那么这时,引入一个先验的思考维度就是必要的、必须的甚至必然的。我所说的整体性就是包含了人的存在(生活实践)的先验维度的整体性,窃以为,只有通过这样一个包括了经验和先验两个不同角度的整体性研究,即康德所说的哥白尼革命的学术范式,普通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理所当然才是可以被确立的。”

  说得不对之处,请诸位批评!算是今天的开场白吧!


  (此接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viewthread.php?tid=36925)
作者: Robot    时间: 2014-2-25 21:31     标题: [朱刚]民俗学的理论演进与现代人文学术的范式转换

引用:
原帖由 吕微 于 2014-2-25 21:10 发表
我举的例子就是朱刚发在《青海社会科学》上的论文和王杰文介绍“北欧民俗学”的著作...
【摘要】若将民俗学的理论演进放入人文科学的范式转换中进行考察,可以看到民俗学的理论发展与人文科学的整体进步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因此,要定位民俗学科当下所处的历史阶段,除了从自身的理论演进之中寻找合法性和必然性之外,还可以从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乃至从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如何推动了学科发展的眼光进行反思。对于民俗学这样的学科而言,这种"以史为鉴"、"以史为凭"的眼光更加重要。

【关键词】民俗学;理论演进;学术史;范式转换
(本文刊于《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4-01-26


作者: Robot    时间: 2014-2-25 21:37     标题: 讨论相关:

王杰文 编著:《北欧民间文化研究》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36931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6799

吕微:《民俗复兴与gongm**相联结的可能性——古典理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对话》
[attach]29229[/attach]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3-1 11:06

春暖花开,论坛的又一春天来临!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 11:24     标题: 春暖花开又一春乎

谢谢格格的美意!春天即将来临,但论坛的春天能否来临,端赖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才热闹,
不然岂不春风春雨愁煞人乎?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4-3-1 14:22

嗯。
民俗学之学在于学科理论,理论问题一直是困扰民俗学发展瓶颈所在,国内外皆然。民俗学学科的独立性问题,民俗学科与邻近学科的关系问题,民俗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问题,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问题太多,任重而道远。问题的关键在于可能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如何发现问题,探讨问题,逼近问题的内核,而这个过程或许是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本论坛的春天意义所在。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 14:57

对,年轻人有了这样的认识而且能够勇于担当,本论坛就有春天,学科也会有生命力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20:30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态度的同一性

今天上来,看了各位的帖子,再看吕微兄的开场白,顶一顶“态度的同一性”。
中国的民俗学已经发展得很多元了,但是同时也在涌现支撑“民俗学作为学科共同体”的努力。吕微和户晓辉等人的理论贡献就是这种努力的代表。现代的任何学科都要有哲学根基,所以博士学位广泛被称为“ph.D”,也就是这个缘由。个人可以对哲学不感兴趣,但是一个学科的哲学根基不能弱、浅、薄。民俗学有文化馆的干部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还有别的。
民俗学圈子的理论努力不能是单独的一块,而是要成为学科同仁分享的智慧,成为勾连、贯通众多学者的个人领域的粘合剂。如果我们希望民俗学成为一个知识共同体,我们就来参与这个理论工程。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4-3-5 10:59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1 11:24 发表
谢谢格格的美意!春天即将来临,但论坛的春天能否来临,端赖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才热闹,
不然岂不春风春雨愁煞人乎?
格格?
这简称让我对黑乎乎、高上大的英古阿格有了别样的认识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11:24

爱东勿笑俺孤陋寡闻。俺只是冲着马甲去的,实在不知道“英古阿格”的真身是男是女、是黑是白哈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4-3-6 08:18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英古阿格=杨杰宏,嘎嘎~~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6 11:32

哈哈,人不知而不晕啊
作者: 卢涛    时间: 2014-3-11 10:36     标题: 夯实民俗学的理论根基

人文知识分子研究精英文化从来都被看作天经地义,无需任何辩护。但是,去研究所谓“下里巴人”的文化,似乎就有点不务正业;他们还要为此而成立一门叫做民俗学的学术,就更让人觉得不靠谱。因此,民俗学者的确需要对这门学术自身的存在理由做一些研究。否则老是被动地应付社会的质疑,早晚会陷入困境。假如我们夯实了民俗学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把质疑者抛入“无知”之列,事半功倍。
作者: 卢涛    时间: 2014-3-11 10:41     标题: 民俗学与自由平等的理念

民俗学作为一门现代人文学科,求真是其最基本的前提,舍此就不成其为学术。但是仅仅求真,也不足以构成一门独立的人文学,它还需要具备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价值理想(或者叫“终极目的”)。宋明理学讲“新民”,五四知识分子讲“新人”,都是在学术研究中注入了价值观。但是,把价值论引入学术是有危险的。虚假的、错误的价值观会严重威胁学术的存在。所以,当我们思考民俗学的价值观的时候,不得不对该价值观进行充分的审核,看它是否合理,是否可能危害学科最基本的求真功能。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为建设新文化而采取的“启蒙主义”立场就很需要反思。

    吕微和晓辉为这次研讨会撰写的《缘起与宗旨》中说:“……民俗学在各个国家的缘起,并不具有整齐划一的功能和价值。如果说在欧洲,民俗学反而是起源于反启蒙的浪漫主义后现代性;那么只有在中国,民俗学才真正是起源于启蒙的浪漫主义现代性(甚至可以追溯到宋明理学的“新民”理想,只有在这样一个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相互激荡的“新民”主义运动的百年学术史中,中国民俗学才能找到自己恰切的位置,并认识自己本真的意义。”既然欧洲各国民俗学都以“反启蒙”为基础,何以中国就如此例外?这让我对引文的前半段生疑。再看看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坎坷命运,我又对引文后半段的乐观判断难免动摇。

    启蒙主义的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的确是我们需要的,这也是《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开篇明确加以强调的价值基础。我认为五四时代的“启蒙主义”未能充分贯彻自由平等的观念。一批激进的科学至上主义者对民众的“启蒙”,就是企图给全体国民“设置”生活方式。这跟古代儒士对民众的“教化”本质上差异不大。当他们企图为他人“设置”生活方式的时候,就剥夺了他人选择的自由。因此,这样的启蒙主义指导下的现代民俗学是不可能充分肯定民众及其文化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接利用了西方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国民性和文化的偏见(参见摩罗、杨帆编选《人性的复苏》)。因此,他们建设“新文化”的理想,最终导致的是新的专制政体。这个教训应该汲取。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1 18:41

欢迎卢涛参与讨论。““……民俗学在各个国家的缘起,并不具有整齐划一的功能和价值。如果说在欧洲,民俗学反而是起源于反启蒙的浪漫主义后现代性;那么只有在中国,民俗学才真正是起源于启蒙的浪漫主义现代性”这句话的确还可以再讨论。民俗学与浪漫主义、现代性的关系复杂。中外有相同也有不同。
你说的“五四时代的‘启蒙主义’未能充分贯彻自由平等的观念”,我非常赞同。即便在今天也仍然如此。我们需要警惕新的越俎代庖。只是这里面还有难题:比如,假如某个群体有一种习俗已经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但他们又不愿改变,外人或民俗学者该怎么办?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11 21:23     标题: 回复 14# 的帖子

卢涛者,陈连山的学生是也,老师上不了网或者发不了帖,只好委托学生。在中国民俗学界,援引康德的思想反思自身,连山是第一人。我俩谈起五四的精英意识,相互引为同道。要特别说明一下,《缘起和宗旨》是吕微起草的,如有不妥,吕微负全责,要是让户晓辉来起草,会比吕微来得准确和严谨。我在15年前写的《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对中国民俗学缘起的性质的分析,要比本《草案》更细致一些,但也还是宏大叙事有余。欢迎连山的批评!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2 07:54

还是老大不出门知天下事哈!我到网上查“卢涛”,重名者“无数”。
欢迎连山兄及高足现身!
连山兄怎么落得俺十余年前的境地,竟“上不了网或者发不了贴”,在俺堂堂北京的哪个大学?真是越是中心越平静啥!
作者: 卢涛    时间: 2014-3-12 14:50     标题: 陈连山回复

惭愧,忘了密码,发了EMAIL地址给网管,说是回了取回密码的方法,但是我这边没收到信。
只好借了学生的号码来发言了。
作者: 卢涛    时间: 2014-3-12 15:33     标题: 陈连山回复

晓辉兄担心“某个群体有一种习俗已经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但他们又不愿改变,外人或民俗学者该怎么办?”这是大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以为,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跟两个方面有关。一方是该群体,另一方是外人或民俗学者,双方价值观不同,因而导致价值判断的冲突。
    面对这种极端情况,学者应该分三个步骤进行研究。
    首先应该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以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去研究该群体的习俗,探索其价值观的内在合理性——当然指该价值观在其社群之中的合理性。既然该群体不愿意改变,它必定具有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理解。
    其次,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再反思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合理。因为所谓“现代价值观”也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它的实现途径也不一定正确,更不一定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律法。各种貌似先进、神圣的“现代价值观”已经多次出现在中外近现代历史,并造成巨大伤害。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是一次,中国文革又是一次。这些还都是大规模的伪价值,其他小者更不待言。过去我们都相信一夫一妻制度是唯一的好制度,那么我们可以依此标准去判断摩梭人的阿注婚吗?阿注婚的存在与延续,证明人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选择不同婚姻制度。
    第三,假如经过以上研究,该群体的价值观的确违反了现代公认的基本价值观,比如严重侵害人权,比如印度寡妇自焚的旧俗,那是学者应该予以批判。公权也应该干预。这种情况中国目前似乎不多见。多见的反而是外人强制破坏人家的风俗文化。
    我不是说晓辉兄多虑了,提前做好理论准备,有备无患。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2 16:54     标题: 说说文化相对主义

在上贴中,俺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某个群体有一种习俗已经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但他们又不愿改变,外人或民俗学者该怎么办?”
连山兄提出“学者应该分三个步骤进行研究”,窃以为甚好!这大概就是解释学里所谓如何理解和对待他者的问题。理解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活动,即寻找与我们不同的他者相处的道德方式。这里说一下俺的理解。第一步的“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以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去研究该群体的习俗,探索其价值观的内在合理性”,是理解的第一步。但紧接着的第二步就来了,因为我们有前见或前理解,我们不是一块白板。在理解时,我们免不了要拿“我们的”与“他们的”进行比较,所以要“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再反思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是否合理”。我们的价值观中可能有现代价值观,也可能有别的价值观。连山兄说:

所谓“现代价值观”也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它的实现途径也不一定正确,更不一定是人类必须遵守的律法。各种貌似先进、神圣的“现代价值观”已经多次出现在中外近现代历史,并造成巨大伤害。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是一次,中国文革又是一次。这些还都是大规模的伪价值,其他小者更不待言。过去我们都相信一夫一妻制度是唯一的好制度,那么我们可以依此标准去判断摩梭人的阿注婚吗?阿注婚的存在与延续,证明人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选择不同婚姻制度。


    这里就出现歧义了:即“现代价值观”究竟指什么?连山兄说的这些“现代价值观”不一定正确而且有些已经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我都同意。之所以如此,恰恰因为这些价值观不是真正的现代价值观,或者说恰恰是违背现代价值观的“伪价值”。不过,俺说的“现代价值观”主要不是指出现在现代的所有价值观,而是指连山兄第三条中所谓“现代公认的基本价值观,比如严重侵害人权,比如印度寡妇自焚的旧俗,那是学者应该予以批判。公权也应该干预”。当然还包括民主、平等和自由这些内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相对主义恰恰以人权、平等、民主和自由这些现代价值观为前提才能被提出并且得到维护和呈现。这些现代价值观应该是衡量现代社会及其习俗的普世标准。
好了,如果俺没有理解错,连山兄第一条中说的文化相对主义是有边界的,不是绝对的,即至少还有第三条(人权)作为底线。这与俺的想法不谋而和。
    窃以为,中国的有些后现代追随者们把西方的后现代思想“搬运”过来,当作反抗中国的正统专制和等级制的资源,但是他们往往混淆了现代秩序(法治)与封建专制(人治)、真正的自由(自我立法)与虚假的自由(为所欲为、目空一切)的本质区别。正如韩水法所指出:“虽然后现代主义五花八门的流派要努力打破现代秩序,但除了福柯的工作有一定的价值之外,其他的努力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小孩子之所以敢对父母胡闹,是因为明明知道并确信他或她的父母是爱护他(她)的,并且会保护他(她)。其胡闹的指向正是其所依赖的东西。后现代各种流派的努力不能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在现代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护之下的一种活动。如果把现代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全部取消,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就会掉头回来寻求这种保护”(韩水法、李百玲:《不忍终结,于是寻找出路——韩水法教授访谈》,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这只是西方的情况。在中国,现代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保护以及人权、民主、平等和自由等现代公认的价值观尚未建立起来或者仍然在举步维艰的建立过程之中,战斗正未有穷期,因此,中国的所谓“后现代”衮衮诸公既在理论上缺乏了解甚至也不屑于理解欧美现代性价值启蒙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社会解放意义,又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上缺乏现代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制度保障和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盲目地信奉文化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并且把它们加以绝对化,多半只能带来鹦鹉学舌的文字游戏,用种种思想误植和鸵鸟政策以快己意或者自鸣得意。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4-3-12 22:22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回复陈连山老师

陈老师您好,请老师查收ID“卢涛”的站内短信,管理员已帮您修改了账号密码。现在您可以登录使用原账号发言了。
为账号的安全起见,提请您登录后记得修改一下密码。

祝老师工作顺利!
作者: 陈连山    时间: 2014-3-13 09:22

谢谢您。否则穿着马甲发言总有点别扭。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3 14:06

看来连山兄还是像俺一样的实诚人哈,“穿着马甲发言总有点别扭”,同感同感!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4 09:20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老大在3月11日的帖子写道:

要特别说明一下,《缘起和宗旨》是吕微起草的,如有不妥,吕微负全责,要是让户晓辉来起草,会比吕微来得准确和严谨。

这俺可受用不起哈!老大起草的东西俺也改过几遍,若有问题,自然也不能免责。俺可不敢保证“会比吕微来得准确和严谨”啥的,只能是互相提醒、启发和补充,互通有无。
作者: 陈连山    时间: 2014-3-14 11:18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我不是误解晓辉兄的“现代价值观”,我只是把这个概念做了字面的解释。
原因是:讨论理论,不是我和晓辉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学界使用这个概念的人,特别是准备用自己的“现代价值观”教育民众的人所在多多。所以,我把这个概念做了平面化解释,目的是剔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理解。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4 14:24

其实,老兄的解释一点都不平面化,而是立体的(借用段老师的话),这样就把许多人的平面化理解给清楚“定位”了。
谢谢连山兄的解释,也帮助俺更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理解,这个很有必要!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