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从一门手艺到一种生活方式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4-2-9 18:44     标题: 从一门手艺到一种生活方式

日期:2014-02-08 作者:未水 来源:新民晚报












从一门手艺到一种生活方式

  ◆未水

  说起篮子,你会想到什么?从不算太久远的儿时记忆,到书本里记载人类文明的故事,多多少少都会看到篮子的身影。从盛放喂养蚕宝宝的鲜嫩桑叶的深口篮子;放妇女盥洗用具的行李篮子;到科举考试中考生放书籍和文具的考篮、放茶壶的暖罩篮子;以及用制篮方法编织而成的奇妙枕头、带有镀金浮雕花纹的篮形箱子。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上海篮子》的展览,在徐汇艺术馆静候观众。展览以人类学及设计学为切入点,把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对设计的理解进行归纳,融合为一次完整的演绎。它提醒着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很多优秀的传统手艺在当下社会生态中被或多或少的低估了价值。
   篮子携带个人信息
  在上了年纪的上海人记忆里,上海的篮子很普通,每日里去菜场买菜都会提上它。《上海篮子》展览所展示的50个篮子(筐、篓),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就是上海近郊家庭中仍然在使用的生活用具,由上海姑娘周祺在一年多时间里,分别采集自本市城内、郊外的30多家小摊、店铺,其中一部分出自上海本地的十多位竹编手艺人之手,一部分则来自上海的周边地区。
  2012年9月周祺为自己的新书《上海杂货铺》走访了一些手艺人。其中就有编篮子的师傅。有一回,周祺问一位编篮子也卖篮子的朱师傅,能不能编个“杭州篮”?朱师傅告诉她,“杭州篮”要用杭州的竹子才能编,而且这种篮子都是从杭州进货过来的。周祺想要的这种篮子她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跟着父母去菜场时,最常见的“买菜篮”。如今在上海市区,几乎不会有人拎着篮子去菜场了。
  2013年10月的一天,周祺挎着“杭州篮”经过虹口区一条热闹的菜市街,有阿姨投来好奇的目光,还有长辈把她叫住:“你是不是从别的区过来的?”正当周祺惊讶怎么人家一眼看出了自己的来路时,一位阿婆道出了缘由:“我们这边以前买小菜都是用圆的篮子,不太用这种‘杭州篮’的。”还有阿婆索性跑回家拎着他们以前用的篮子来给周祺看,虽然两种篮子都是圆形的,但高度不同,疏密也不一样,编法自然也有不同。一只小小的篮子,竟然能包含那么丰富的信息,这让“85后”的周祺十分意外。
  从小喜欢画画,大学里学设计专业的周祺说,自己从小就觉得篮子很好看,也很好用。“我觉得设计是个消费品,不是艺术品,一定要有实用性。这些篮子大多十几二十元的价格,是很廉价的东西,容易被忽视,但是,这些最朴素的篮子却被最早创造它们的人,设计得很实用也很好看。”周祺说家里有大大小小好几个篮子,自己很习惯带着篮子出门。过年过节走亲戚时,也很习惯用篮子装上水果、土特产等出门拜年。

   从讨生活到传承文化
  在上海的郊区,至今仍有一些传统手工艺人在延续着做了大半辈子的手艺。过去,学门手艺是为了谋生计,如今,那些竹篾藤条承载了更多的象征性。76岁的黄师傅,做了一辈子的手艺活。做笼格、篮子是从祖父母辈一代代传下来的。黄师傅是跟着父亲学会的。上世纪50年代,黄师傅在崇明竹器厂工作,主要做日用品、晒粮食用的笪,以及各种农具,当时,崇明竹器厂工人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人。退休后的黄师傅,没有丢掉自己的手艺,平时做道具多,老年大学里的美工画好样子,黄师傅就用竹子搭好架子,再在架子上糊上纸或者布。除了自己做,黄师傅还会教孩子们这门手艺,每周他都要去崇明的小学教孩子们做竹编。
  嘉定马陆的王师傅会编四角篮、圆篮、元宝篮、淘米篮,还有织布用的小布篮,筛子以及食堂里用的菜箩编起来也很拿手。嘉定人用的最多的是元宝篮,篮子的造型像个元宝,人们通常带着它去菜场买菜、去地里摘葡萄。
  和崇明的黄师傅一样,王师傅的编篮子手艺也是祖传的,用他的话说,父母都是靠这个吃饭的。过去,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编,而且每个人会编的都不一样,基本上,谁都会有那么三四样很拿手的东西。过去,村民们都是自己在家里编好以后带到集市上去卖。也有人会骑上车,带上四五十只篮子,到十六铺摆渡去浦东、川沙卖。如今,住进了高楼的王师傅早就不用自己出门去卖自己编的篮子了,摆摊的阿姨经常会上门来向他订购篮子、筛子,还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也会来订购,王师傅说,自己常常忙不过来。和有些手艺人入门时要先做学徒一学就是六年不一样,青浦的朱师傅学编篮子的时候,就在师傅边上看着,和师傅一起编,学了三个下午,就算出师了。到了卖篮子的时候,大家摊子都搬在一起,可以互相看到各自做的篮子,再从别人那里讨教些不同的编法。
  在华师大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看来,诸如篮子之类的传统手工艺是城市文化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今的都市人习惯了用廉价的工业制品——塑料袋——替代篮子,去一次超市、菜场,就提回来若干个塑料袋,倘若算一笔账,一只篮子可以用一年时间,那就意味着,可以少用几千只塑料袋,而换算成‘环保账单’,一只篮子或许能为我们换回十天半月的蓝天白云。”

   用设计找到今日节拍
  曾几何时,传统手工艺解决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构建了社会的审美艺术生活。但在工业化的大潮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手工艺的立足之地已经越来越少,许多已经灭绝或者说濒临灭绝。谈及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上海篮子》展览的策展人林清说:“这个意义就好像我们会听新歌,会关注新歌排行榜,会看格莱美颁奖,但是我们同样会关注老歌,会听怀旧金曲。我想说我们国内对很多事物的保育做得不够好,就拿汽车领域来说吧,全世界很多地方你都能看到大街上有不少老爷车在跑,而中国却没有,到了一定年限的汽车就必须报废,这也就造成汽车文化在国内永远是缺一块的,永远是不完整的。我觉得,我们需要做大量保育工作,来保育我们的文化。大家都要有这个意识。”
  编篮子、簸箕是传统手工艺;塑泥人是传统手工艺;做手表也是传统手工艺。不同的是,编篮子、簸箕的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泥人已经进入了博物馆,而瑞士的手工制表工艺则在工业产品泛滥的今天越发受到追捧,成为时尚和品位的标志。
  在掌握一门传统手工艺让人羡慕尊敬的时代,手工艺人们会根据需要自己对产品进行设计、调整,比如,不同地区使用的篮子大小、深浅、造型都不同,使用的竹子的种类,劈篾时的方式各有不同,都是围绕着最后那件产品的实际使用进行的,每一处细节都契合着生活所需。要让一门手艺一直“活下去”,契合当下的生活所需,是最要紧的事情,昔日的手工艺人们的手艺,若嫁接上懂得当下生活的设计师们的设计,也许,可以帮助传统手艺踩准时代的新节拍。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