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2-11 21:25     标题: 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作者:王光东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丛书名: 20世纪文学史理论创新探索丛书
平装: 11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32862566, 7532862569
《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内容简介:2005年底,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举办第二届“明贤讲席——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学科视野”的报告会,主题报告者有李欧梵、王德威、王晓明、黄子平、陈平原和我六人。我挨着陈平原教授坐,所以他的报告我听得很清楚。印象最深的是,他开口便语惊四座:凡从事文学教育或研究的人,撰写并出版一部“文学史”,都是一件让人魂牵梦萦的壮举。他引王瑶先生当年的文章说:几乎每一位研究中国文学学者的最后志愿都是写一部满意的中国文学史。同时还举一位已经作古的老先生(名字我忘记了)为例,那位先生的终身遗憾就是没有写出一部文学史。①尽管平原教授接下去的观点并非是赞美文学史。而是相反。他要力破“文学史神话”。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12-11 21:25

第一章 引论:“民间”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民间”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抗战前中国文学中“民间”形态的四种类垂
第三节 进入“民间”的两个视角与原因

第二章 启蒙-“民间”:意义发现与审美认同
第一节 “民间”之于“启蒙文学”的意义
第二节 白话文学:“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
——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

第三章 启蒙文学对“民间”的双重想象
第一节 启蒙小说的“民间”品性
第二节 在“民间”与启蒙之问
——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民间”理论

第四章 大众化与“民间”:文学意义的一种分析
第一节 立场转换过程中的“民间”
第二节 左翼作家对“民间”的想象

第五章 民间立场与民间想象
第一节 刘半农:民间语言的文学自觉
第二节 来自于民间的精神表达
——老舍《骆驼祥子》新解
第三节 《边城》:“民间”的现代性与庄严

第六章 20世纪90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代结语)
——兼论“民间”与主流文化形态的关系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