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京景泰蓝厂之兴衰
[打印本页]
作者:
张翠玲
时间:
2013-12-11 05:55
标题:
北京景泰蓝厂之兴衰
看到一则网文,转过来大家看看,知道情况的,希望补充。
成立于
50
年代的北京景泰蓝厂,至今已有
40
多年专业制作景泰蓝的历史。然而,这个厂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
灰暗的厂牌被街树掩映,大门破旧不堪,你乘坐在双层公交车上从其厂门口经过还能看到蓝铁皮围着的院墙里面的断垣残壁
--
在拆迁。昔日曾辉煌一时的曾令国人为之骄傲的景泰蓝是怎么成了今日这般模样呢
?
听一听曾经是这个厂里的一名景泰蓝工艺制作师傅的自述吧:
我原来是做景泰蓝的,景泰蓝知道吧
?
过去只有皇室及官宦才有权拥有、收藏呢
!
后来国家也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啊。我会制做景泰蓝,可我现在却在赛特打工
--
赛特商场“员工洗浴更衣室”值班
.
“改革开放给我们厂带来了活力这不假,上世纪
80
年代我们的景泰蓝在国际市场销售特别好,香港商人长住北京,天天等在我们厂里要货,那时候厂里顾客盈门,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那叫个红火热闹啊。有一天,市领导陪几个日本人来厂参观。市领导带来的客商,能怠慢吗
?
客商是上帝啊
!
厂领导陪着他们从选料、制胎、掐丝、点蓝、磨光等工序一一进行参观,并通过翻译详细地介绍。为了表示友好,临走时还送了他们几件精美的景泰蓝礼品。
日本人走了,我们更加劲头十足地加班加点。因为厂领导说,这几个日本人可能是潜在的大客户,他们说非常喜欢中国的景泰蓝,准备要大量订货呢
!
“看着这样的大好势头,厂里领导、工人,上上下下,无不欢欣鼓舞。“一个多月后,厂里的一名高级制胎技师莫名其妙地不上班了,无故旷工
3
天后,车间派我到他家去找,他称病不上班。可他老婆说,一月
600
块钱的工资挣够了。
600
块钱可是当时技师的工资,一般普通技工还不到这个数呢。后来听说来我们厂参观的那几个日本人以每月
6000
元钱的高价把他请到日本去了。那几个日本人把我们送他的景泰蓝拿回去解剖化验,可对复杂的制作工艺及传统精细的手工艺工序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才想出以高价收买我们的景泰蓝技师的卑鄙手段。而我们的某些国人却为了
6000
元钱,亲自跟随日本人到东洋,手把手地教日本人学做中国景泰蓝。
区区
6000
元哪,就出卖了我们有
500
年历史的景泰蓝工艺从下料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磨光直至成品的整体生产工序。不仅如此,在那以后的半年里,厂里又有几名多年从事景泰蓝生产设计的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景泰蓝技工也先后通过先去的那个人秘密介绍去了日本。最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所谓的要对得起日本人给他们的“高工资”,竟将制做景泰蓝的工具也偷走了
.
由于景泰蓝制做过程中的掐丝工序需要用一种胶,这种传统的胶是用各种天然的中草药精制而成。他们把这种制胶的配方也带给了日本人,制胶用的中草药也带走不少。后来日本人还多次派人秘密到中国乡下高价收购这些中草药。。。。。
随之而来的状况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了,我们的大客户
--
几个香港客商从我们厂发走所定的最后一批货就再也没来过了。先前是他们住在厂里盯着和我们要货,后来是我们打电话找他们,他们却说从日本就能买到质量上乘并价钱比我们低的多的景泰蓝工艺品。“景泰蓝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珐琅手工艺品,一直受到国内外客户和宾客的赞誉。外国人惊叹它的造型精美、典雅端庄、富丽堂皇、品种丰富、风格多样,简直爱不释手。可却是从日本购买的,而且工艺并不比我们差,价钱反倒比我们的还便宜。当然了,日本的景泰蓝也是中国人精心做出来的。可是,在日本做景泰蓝的中国人却帮日本人来卡同胞的脖子,这我不说也应该是汉奸吧
!
他们几个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生生把我们大伙儿都害了,这不,厂里生产出的景泰蓝原来的价卖不出去,为了留住客户,只能降价。可我们降价,日本人也降,最后降到我们厂工人只发
60%
的工资到发不出工资,停产、放假、内退、最后分流下岗。昔日辉煌的工厂奄奄一息。大部分工人都回家了,只有少部分人在厂里留守,望着一堆堆的紫铜
(
制作景泰蓝的主要原材料
)
、蒙着一层层灰的半成品、成品,心里恨啊
!
可有什么办法呢
!
工人懒洋洋的,厂里死气沉沉的,沿街边的厂房经改造后出租给私人开了旅馆、美发店。。。。。
90
年代中期,有几个香港商人打听到了我们厂里,又说要买我们的景泰蓝。他们说以前便宜了好多年的日本景泰蓝一次次涨价,现在价高得惊人,他们才又想起中国的景泰蓝,可他们来中国后我们厂已经倒闭了,为了养活厂里的退休工人,厂房地皮也出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盖大楼了,工人们病退的病退,回家的回家,剩下的还能干点事的都自谋出路去了,这不,我也托人介绍去了京城大商场赛特打工了
......
作者:
张翠玲
时间:
2013-12-11 06:04
标题:
景泰蓝后继乏人前景黯然?年轻人多数不愿学
发布: 2010-10-26 20:43 | 作者: 记者 孙轶琼 | 来源: 中国新闻网—山西晚报 | 查看: 494次
后继乏人,景泰蓝前景黯然?
10月25日,首届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获奖珍品展在省城文庙拉开帷幕。作为中华国粹,景泰蓝的工艺之精美令人啧啧称奇。但是,这门经过600多年发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技艺,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景泰蓝的出路何在?记者在展览现场,采访了中国仅有的4位国家级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的钟连盛。
108道制作工序繁复至极
与市面上纪念品市场流通的景泰蓝不同,真正的景泰蓝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制作工序繁复至极。展览中,钟连盛现场展示了景泰蓝的制作技巧,让观众叹为观止。
景泰蓝是铜胎制器,先要做好铜胎造型,然后由掐丝艺人根据设计好的花纹粘在铜胎上,“有时候一件器物,光掐丝就要忙上几个月。”记者在钟连盛事先准备的铜胎上看到,一根根一毫米左右的铜丝被加工成了一颗颗细小的桃心形状,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铜胎上,足有上千个。
“掐完丝后,要放入600℃-800℃的高温炉中烧焊两遍,然后经过酸处理,进入点蓝上色阶段。”钟连盛一边给铜胎上的竹子造型上色,一边介绍道,“酸处理的过程对于艺人来讲最痛苦。因为需要把铜胎放入水中不停地冲洗,艺人们的双手常年泡在水里,关节都变了形,一到变天就特别疼。”其实,每个制作环节对于艺人来说都是一道坎儿,要说完成108道工序,得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年轻人多数不愿学
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国家级的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仅有5位。不幸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家首批非遗景泰蓝传承人钱美华大师因病去世。业内人士因此担心,这项令中国人骄傲的技艺也许不久以后会失传。“就拿北京来说,现在在一线干活的,50岁的算是年轻人,年龄更小的很难找。”钟连盛大师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在做景泰蓝的师傅,很多是退休后返聘的老同志,即便这样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人。要培养新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要想学会这活儿,怎么也得三五年,累且不说,收入也低,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
显然,景泰蓝技艺在传承上已经陷入危机。对此钟连盛略显无奈,不过有一点令他欣慰的是,目前他收了3个学美术的徒弟,他希望徒弟们能坚持下来,继承他的衣钵。“当然,要是有山西人愿意拜师学这个,我肯定不拒绝!”
品牌保护刻不容缓
头戴金冠的朱雀鸟,被制作成“鸟杯”,造型宛如少女曼妙腰身的“馨蕾花插”,而且在花蕾侧面翻转的叶片上还镶嵌着小巧的花熏……在景泰蓝市场,大多都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作品,像此次展览中带来的珍品,可谓少之甚少。此次展览共展出38件景泰蓝珍品,均出自钱美华、张同禄、钟连盛3位国家级大师之手。
据钟连盛介绍,古代景泰蓝几乎都是宫廷专用,很少流落民间,这就为景泰蓝艺术品收藏开创了有利条件。“我们做一件景泰蓝,会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出精品的周期会更长,所以让很多小作坊钻了空子。”钟连盛说,小作坊可以用低廉的成本做出景泰蓝,虽然比较粗糙,但收藏者并不太会辨别,因此要想让景泰蓝艺术真正发扬光大,在走市场的同时,品牌保护不容忽视。”
记者 孙轶琼
作者:
张翠玲
时间:
2013-12-11 06:07
标题:
被误解的景泰蓝
由于毫无计划与节制地普及,把这个过去中国最典型的宫廷文化一下子降低了。
没有制约,没有控制,导致今天景泰蓝的名气与质量几乎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今天的单位发个奖,到街上一看,什么便宜?景泰蓝瓶子便宜,还挺唬人,得,买俩发奖吧。我还看到很多旅游纪念品市场中,堆放?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多穆壶,清乾隆,高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反而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虽然我们承认它的贵重,但不认为它在审美上有多高。这种认识源于文人,文人认为景泰蓝太花哨了,不含蓄,所以对其评价一直不高。曹昭就说它俗得要死,“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由于过去文人的这个态度,我们一直对景泰蓝的认识不高,导致其大量流往欧洲。
解放后,对景泰蓝不加重视的态度变得更严重。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叫《景泰蓝的制作》。这叫什么?这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宣传,但应该宣传艺术,而不应宣传工艺。工艺本身是保密的,但中国人过去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所以就把秘密给散出去了。整个制作工艺被写进一篇文章,谁逮着谁做,哥儿几个弄一个小窑就开始烧景泰蓝了,拿这事儿不当事儿。我曾经有一次还在电视上看见教怎么做景泰蓝,好像只要家里开一个小灶,就能做了。
中国的古代工艺中,绝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有官窑也有民窑;玉器,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只有一种独特的工艺,在清末同光中兴之前是宫廷独享,没有走入民间。这就是俗称的景泰蓝,学名叫做掐丝珐琅。
景泰蓝的由来
先来介绍什么叫掐丝珐琅。掐丝,指在铜胎上用细的铜片掐成图形。请注意,掐丝珐琅首先不是用铜丝,是用铜片,形成立墙后才能填彩。掐出图案,填上各种色料,再经过烧制、磨制,最后成为成品,这就是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是一个外来物种,不是中国的东西。今天大家都认为景泰蓝理所当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外来文化,是元朝时从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的。这跟我们的想象有差距。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明初曹昭关于文物的记载非常多,这条关于景泰蓝的记载也很明确。“大食”,是过去对阿拉伯地区的一个统称。“鬼国窑”则是一种蔑称。中国人的面目都是比较平和的,面部起伏没有阿拉伯人大。阿拉伯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鼻色目黑髯,鼻子比我们突出,眼睛带色儿,比我们眍䁖,胡须比我们重,所以中国人看着像鬼,叫“鬼国窑”。
元代景泰蓝传入中国有两个阶段。第一是实物阶段,通过贸易,把景泰蓝实物直接传入中国,让中国人看到这样一种异国文化。中国过去没有这类东西,看着非常新奇。第二是技术阶段,技术进入中国。中国人喜欢这类商品以后,开始学这门技术,自己来烧。我多次说过,古代的运输成本非常大,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引进成品不如引进技术。今天运输成本在商品总成本中的比例相对就非常低。
关于这段历史,可以在南宋的古籍中找到蛛丝马迹。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中记载:“予得一瓶,以铜为胚胎,傅之以革,外为觚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为何物。”这段记载说得非常清楚,通过对这件东西的描述,我们能想象它就是景泰蓝的一个雏形。南宋时的人还不知其为何物,也没有名字。
景泰蓝的名字
不管什么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个中国名字。掐丝珐琅也不例外,也有个中国名字:景泰蓝。明代很多工艺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这些名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一般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比如我讲过的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这些都是当朝出现并流行的。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现,而是在元代就进入了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使它发扬光大,声名鹊起,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并不是景泰年间开始叫的,甚至整个明朝都不叫。清朝雍正年间有一条记载,雍正六年的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是关于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录。但是,这段记录的读法不同,意思也不同。是“景泰蓝珐琅瓶”还是“景泰蓝珐琅瓶”呢?中国过去的文字中没有标点符号,要靠前后的意思和你读书的能力去判断。那么从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判断掐丝珐琅是否在雍正时期就被称为“景泰蓝”了。
晚清陈浏的《陶雅》记载得最明确:“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陈浏认为这类工艺品过去称景泰蓝,今天称珐琅。他实际上给说反了,应该是过去称珐琅,现在称景泰蓝。这条记载说明,至少在清后期,景泰蓝的名字就蔓延开来,社会接受了这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那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它为什么叫景泰蓝,而不叫景泰绿、景泰红、景泰黄呢?这是因为掐丝珐琅以蓝色基调为主。景泰蓝是一个外来文化,从中东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调崇尚蓝色。大家有机会去阿拉伯国家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的建筑中,蓝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色调。
元政府注重手工业
元代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统治时期。游牧民族跟传统的农耕民族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比如游牧民族注重贸易,它的贸易能力非常强。过去总说“十个商人九个回”,回人是游牧民族,就愿意经商。游牧民族不种粮食,必须通过交换换得基本的生活物品。农耕民族则注重自给自足。上学时老师一定教过你:农耕民族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自己生产、自己使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都注重手工业生产,但目的不同。游牧民族手工业生产的目的,更多的是把产品作为商品去交换,去换粮食,或者换来钱去买其他需要的东西。所以,游牧民族的产品都是作为贸易的一个直接手段。农耕民族的手工业产品则基本是自己消费,自己做,自己用。
很多年前,我曾经跟一个意大利鞋商聊过。那个鞋商说:“我来中国之前算过一笔账,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年就买一双鞋,也是个不得了的市场。”我说:“你不知道,过去的中国人都是自个儿做鞋穿,不买你鞋厂的鞋。”自己做鞋,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残留的痕迹。今天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但仅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绝大部分农村还是自己做鞋。这段历史距离今天并不远,我甚至还穿过我姥姥给我做的鞋。
元政府当时对手工业工匠的态度跟宋政府有很大区别。我们对这段比较残酷的历史都有所了解,元朝当时是风卷残云般地席卷整个国土。建立政权以后,政府对手工业兴趣浓厚,需要许多手工业工人为其服务,所以大批俘虏有本事的工匠。从某种意义上讲,元政府对工匠的态度还算不错,甚至还高看手工业工匠一等。
元代景泰蓝
过去有个误解,一直认为景泰蓝是景泰年间创造的,或者是从明代才有的。通过这些年查阅古籍,类比研究,我们终于知道元代就有景泰蓝,从而也对以前有结论的文物进行重新定位。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足尊,底下刻着“大明景泰年制”双龙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件三足尊的上部去掉,把底下去掉,只剩中间这一截,跟元青花罐的典型器做个对比,它们之间从图案到造型非常相似。而三足尊的上部、足部的釉面与中间部分明显不同。因为有相应的瓷器做比较,可以断定这件东西的中间部分为元代掐丝珐琅罐,后为明代改制。这就是文物类比的一个优势。
由于故宫这件景泰蓝三足尊的提醒,就有大量元代景泰蓝被剥离出来,比如玉壶春瓶式的景泰蓝瓶。我讲过玉壶春瓶,元代非常流行,从造型上可以进行类推。再有就是簋式炉、鼎式炉,这些造型都可以跟当时的龙泉青瓷做横向比较。现在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元代已经有大量景泰蓝面世,都是由中国工匠制造的。
晚清民国景泰蓝
乾隆以后,景泰蓝急剧衰退,为什么呢?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体现在奢侈品上。景泰蓝在所有工艺品中成本最高,它以铜做胎。铜在历史上是制钱的原材料,使多少铜,就等于使多少钱。也就是说,抛开它复杂工艺所带来的成本,仅是原材料成本就非常高。所以清代中叶以后,景泰蓝迅速衰退。
晚清到民国时期,景泰蓝开始走入民间。此时北京、扬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间作坊生产景泰蓝。经营景泰蓝的商号有老天利、德兴成、宝华生、静远堂等等,都非常有名。晚清至民国时期景泰蓝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胎一般都非常薄,一掂,很轻。老的景泰蓝则很重。但是,此时的掐丝掐得非常细腻,这是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不可能使那么多铜了,但可以用细腻的纹饰来弥补。
晚清到民国时期正是第四次收藏热,大量西方人来搜集中国的文物。西方人对景泰蓝的认识颇高,认为这是代表中国宫廷文化或者说贵族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大量景泰蓝都流往欧洲。受此影响,当时古玩店里不摆几件景泰蓝,显得档次低。换句话说,有品位的买家一看你店里连景泰蓝都没有,转身就出来了。
西方人为什么知道景泰蓝重要呢?西方人进入紫禁城一看,凡是重要的大殿里摆的全都是景泰蓝,有成对的鼎式大香炉、大仙鹤、太平有象等等,还都是大件的景泰蓝。而当时清宫确实有严格规定,对景泰蓝非常重视。比如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几乎都是景泰蓝的餐具,底下的陪宴桌全部都是瓷器和银器的餐具。由此可见,景泰蓝在当时宫廷中的崇高地位。
(本文摘自《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马未都著,中华书局2009年2月)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