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15:10     标题: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今天听了场开题报告引起了我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更多的是一些困惑,你们尽可以嘲笑我的无知和幼稚。我要说的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师兄师姐的意思。我翻看这几年的硕士、博士论文,先不管内容,单说题目,就是千篇一律的格式:《主标题——副标题(以xxxx为个案/为例)》。每个人都在做个案,每个人都在做田野,这些七零八落、形形色色的个案累计起来价值有多大呢?到底对我们的民俗学研究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呢?是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还是使学科止步不前?   
    第一、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田野?在我没有正式进入民俗学的时候,凭着对田野的一腔热忱,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民俗学,尽管周围人说这个学科多么多么冷门,多么多么不好就业,可是田野作业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完全不同于书斋学问,尽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信马由缰。一开学来,上了老师的课,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老师每节课要提的一句话就是“民俗学是一门‘感受’之学”。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学者,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者;与民众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把民众当作研究对象,要与他/她对话,平等地对话。我同意。老师认为民俗学需要坐“冷板凳”的学者去搞理论,但田野不能丢,因此他批评了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我不敢轻易同意,或者我不能同意全部。老师对我们这些初入门的小菜鸟强调田野的重要性,没问题,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田野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田野是民俗研究的手段,还是民俗研究最终是为了去田野实践?  
    今天我向师姐们表达了我的困惑,她们竟然说,毕业论文必须有田野,这是一贯的规矩。你不做田野你学民俗学干什么?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民俗是为了去做田野。虽然貌似大家都在强调田野是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可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田野好像被扭曲了。八九十年代,大家都在热衷于文本,鄙夷田野;而今时代,田野风行,文本研究反倒成了遭耻笑的对象,连田野作业都没做过,你是学民俗的吗?孰不知,今日你追随之物,明日亦能化为尘土。谁能保证文本研究不会再热起来?谁能保证田野是民俗学永恒的法宝?
    第二、个案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是多余,但细细考究起来则不然也。老师今天其实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在个案的特性和共性上做文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特性容易,世界上哪个存在不是独一无二?但你又如何从这么多个性的存在中找出共性呢?仅凭一个个案就能解决问题么?一个个案的普世价值体现在哪里?好吧,虽然我比较偏重后现代,不相信存在普世这样的东西,世界无非就是一个一个碎片的叠加,人都是“异化”中扭曲的独特存在。但作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我不能给它解构了,否则按照后现代来说,“人”都死了,那研究民俗学还干嘛?皮之不存,毛何附焉?民俗学在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公共民俗学”。公共民俗学更强调了学科的实践价值,或者再直接一点,就是费孝通的“富民”。那么我们如何让民俗学这门“认识”学科,逐渐走向实践呢?我忽然好像明白了,老师一直让我们看户晓辉老师的《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了。我们要想让民俗学真的能“富民”,首先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认识”了,而是肯定它的“存在”。一个东西都不存在了,何谈实践?所以好的个案固然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但也更需要有人来整理汇总这些个案,而不是让它们散在图书馆的角落里,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本帖最后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3:01 编辑 ]
作者: 仲卿    时间: 2013-11-10 15:21

很深入!很有问题意识!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15:37

引用:
原帖由 仲卿 于 2013-11-10 15:21 发表
很深入!很有问题意识!
我求的是讨论,不是点评。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3-11-10 18:26

田野的工作不能否定,同样的民族学、人类学也在田野基础上发展。我认为岳老师的功夫要很扎实,贴切了生活。并不是师姐说的必须有田野才能支撑。恰恰是某些方面被忽略了。比如历史、文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陈学霖的著作是很好的参考,包括赵世瑜老师的研究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结合民间传说等,这样的研究更耐读也不显枯燥。有时强调了田野,却忽视了阅读。有阅读更多的时间给了本专业,却没有或很少的时间去旁观他者。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书更能获得认可,学术需要有精深之力的专业内的东西。至于与生活结合,田野内容。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可以阅读,另外就学术史之类如毛巧晖的两本书,虽然薄但却比较精到。
    之因口味不同,我喜欢阅读大量不同学科书籍来借鉴和吸收,而非仅限于老师或专业内的一些推荐书目。甚至于一些好的文章,这方面的识别力需要自己去找寻。导师之导在引导,拓宽思路。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之处风气开放,如此能成。文学和史学的基础如不打好,或者是被注意到,那么做再多的田野也是无济于事。最多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样子,还不如去推销非遗来的实在。刘禾《一场难断的山歌案》这样的文章我更愿意去阅读,同样是写刘三姐。要么就做到专业里去,要么就做成可读性强的文字。北师大有个写乡村医生的文章,以父亲为主角写的,应是不错。包括有些事物,对于其原因追溯和为何有这样的事情去探讨,那才更加有趣。如《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央视播放的《仙女湖》,取材江西民间传说。为什么会拍摄电视剧,仅仅是利用民间传说那么简单吗?当我问过那边的同学才知道,当地的铁矿资源和企业面临转型,这其中政府部门需要找方向,拍电视剧,推广旅游景点,这一系列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走入我们的研究。而不是只去谈所谓的功能、如何操作、优缺点等等的。
作者: 小城好汉英特迈往    时间: 2013-11-10 18:40

1、博士论文一般都是小而精炼。不单单是你的师姐们,就算你权衡马林诺夫斯基、利奇等一大批人类学者,他们也明确告知你他们的田野调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既是合理的理论框架,因为我只要陈述了我这个田野点的普遍代表性和特殊性,就足够支撑论文。这也是田野调查方法论所带来的制约,因为你调查势必就不是全面的搜罗,时间上、精力上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2、没有任何人说民俗学一定是个案研究,也不是所有民俗学者都在做个案,更不所有学者都在做田野。前者的局限性已经由刘晓春和杨利慧两位教授做了非常到位的批评。后者也由萧放老师的历史民俗学给出了答案。
3、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看起来是告别,但是字里行间都没有贬低田野。他是明确指出田野作为一种方法,有其理论适用性和框架的选择性。他恰恰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田野调查,更强调民俗学的最终研究仍然是要抽象出理论来。
作者: 身在7号院    时间: 2013-11-10 21:02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15:10 发表
今天听了师兄师姐们的开题报告引起了我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更多的是一些困惑,你们尽可以嘲笑我的无知和幼稚。我要说的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师兄师姐的意思。我翻看这几年的硕士、博士论文,先不管内容,单说题目, ...
民俗学确实需要进行田野考察,但绝不是为了田野而去田野,田野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现在许多学民俗学的同学不下工夫认真读书,用所谓的“田野”作为挡箭牌,结果是田野做的也不扎实,理论分析更是不着边际!
说到底,田野只是民俗学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唯一的手段。民俗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学问,二者都不可偏废。
另外,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感受”之学。没有认认真真的读书,不去做扎实的田野调查,整天侃侃而谈,整天强调所谓“感受”,不要把同学们引入歧途啊!
作者: 身在7号院    时间: 2013-11-10 21:32

施爱东喜好偏激,但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刘铁梁大概没有认真读《告别田野》,告别田野的本质是要重视对于田野成果的研究,尤其是要对三套集成的成果认真研究。不去认真研究三套集成的已有成果,打着所谓田野的旗号,做一些重复劳动,还自以为是做了“开天辟地”的事业,岂不令人可悲?这样的田野是不是应该告别?!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22:20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感受的意思类似于理解,就是切身去体会,不要把民众当成研究对象,大概是这样……还有 刘老师不是侃侃而谈,一直在田野奋斗
作者: strouble    时间: 2013-11-10 22:39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23:05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第一,我尊重我的老师;第二,我尊重你的观点;第三,“感受”,并不只是个人的观感,是理解他人的理解,在个案中找出普遍的价值。我想现在只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没有能力进行总结汇总。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23:13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第一、我们学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还不至于盲从;第二,老师没有实际和理论脱节,所以他肯定了户晓辉老师的理论研究,并且让我们花了大半个学期来讨论;第三,三套集成的成果,到底是值得我们反思还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这还是个争论;第四,对施爱东老师向来争议颇大,我不轻易评价;第五,老师可能没有读《告别田野》,我会跟老师进一步探讨求证。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23:17

引用:
原帖由 穆昭阳 于 2013-11-10 18:26 发表
田野的工作不能否定,同样的民族学、人类学也在田野基础上发展。我认为岳老师的功夫要很扎实,贴切了生活。并不是师姐说的必须有田野才能支撑。恰恰是某些方面被忽略了。比如历史、文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陈学霖的著 ...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看岳老师推荐的书,涉及面很广,而且我觉得他比较有想法,很有意思。
至于研究,我觉得真的还是有很多局限性,当然我作为一个刚入门的菜鸟可能没资格这么说,但至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克服的。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3-11-10 23:24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就像你说的,很多信息其实是你所不能确定的,因此建议讨论还是围绕着发表的成果展开评述,否则就容易擦枪走火了。如果发生误读,也容易产生误会,对吧。

个人觉得,你可能误会了IP strouble这位朋友的发言。他所谓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并不是针对刘老师所发的感慨。其实是对于我们田野调查中那些比较活跃、又非常爱抢断话题和解释权的信息报导人。大家不要那么紧张,放轻松一点讨论。

当然,就事论事挺好。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0 23:31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偏移了我的话题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3-11-11 00:16

看上面各位说的,好像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不明白对方的所指,又急于按照个人理解去辩白。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3-11-11 00:18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2:20 发表
感受的意思类似于理解,就是切身去体会,不要把民众当成研究对象,大概是这样……还有 刘老师不是侃侃而谈,一直在田野奋斗
刘老师做了很多田野,感受很多,喜欢听他讲。很可惜,不明白刘老师为什么不写出来。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3-11-11 00:34

引用:
原帖由 strouble 于 2013-11-10 22:39 发表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有些老者毕竟是“老”了,只要有他在场,就没有别人说话的机会。呵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3-11-11 00:48

就毕业论文做个案研究的问题,倒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大家看看我们年会的论文就知道了。这些题目的特点大多数是“什么与什么,以什么为个案”,或者 是  “与什么理论对话:以某某个案为例”。

其实学术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当然比较常见的是有一个理论范式出来,大家围绕这个范式去做,就跟实验一样的,不同的个案可能对这个理论有更好的补充修正。那么,大量的个案研究其实是在对以前的针对同一文本去做不同的阐释(比如经学传统)的研究方法的改革,无可厚非。

上次一位师兄跟我说,某某学校的暑期班,每年都要去那个村子做调查,就相当于这个村子每年要遭到人类学“轮奸”一次。

反思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价值的地方是,大量的个案研究出来的时候,我们最怕还是千篇一律的,找不到学术增长点,毫无问题意识,甚至不知这个地方已被轮奸过多次,还洋洋得意将其作为处女地来开发的研究。

本质上讲田野研究是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我们如果能从田野中多去生发出关于自己做社会研究、特别是质性研究上的反思可能才是我们继续个案和田野的基础,否则,个案和田野最终只是被沦为一种便于操作,便于模仿,简单化的学术模仿了。

现在正是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很疑惑,标题上应不应该加上这个破折号,因为一旦加上这个破折号,好像感觉会轻松许多,会觉得论文做起来很容易,这种感受让人害怕。

当然也不必太紧张,因为我们看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也都有个案,甚至依托的就是个案。也别是社会史研究中,截取一段,某个时间空间,找各种素材,去结构一个叙事。最后论文答辩,大家比谁的故事讲得好,讲得圆满。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24

引用:
原帖由 桃花石 于 2013-11-10 18:40 发表
3、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看起来是告别,但是字里行间都没有贬低田野。他是明确指出田野作为一种方法,有其理论适用性和框架的选择性。他恰恰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田野调查,更强调民俗学的最终研究仍然是要抽象出理论来。..
这才是读懂了我文章的童鞋啊!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25

引用:
原帖由 身在7号院 于 2013-11-10 21:02 发表

民俗学确实需要进行田野考察,但绝不是为了田野而去田野,田野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现在许多学民俗学的同学不下工夫认真读书,用所谓的“田野”作为挡箭牌,结果是田野做的也不扎实,理 ...
同意7号院老师所说。
因为师大老师教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懂得很多大的学术道理,但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30

引用:
原帖由 strouble 于 2013-11-10 22:39 发表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如果你把“自以为是”也当成一种民俗现象,“自以为是”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
转换一个视角,田野无处不在,学术无处不在。
关键是你能不能从无聊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35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 ...
南池子多虑了,铁梁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的批评,一向是公开的,这种讨论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和铁梁老师都是直来直去的人,我们的学术观点的分歧是公开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非常好的私交。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37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觉得,你可能误会了IP strouble这位朋友的发言。他所谓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并不是针对刘老师所发的感慨。其实是对于我们田野调查中那些比较活跃、又非常爱抢断话题和解释权的信息报导人。大家不要那么紧张,放轻松一点讨论。..
说的很是。
我也觉得楼主误读了strouble的那段话。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39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3:31 发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偏移了我的话题
偏离,本身就是聊天的常态,参见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09:59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范式,
80年代的学者都喜欢做大文章,动不动就是***概述、谈****、关于****、****刍议之类。
90年代以后,“以小见大”开始成为学术新路向。
00年代以来,个案研究几乎已经成了学术研究的惟一进路。
无论哪种路向,关键是材料和逻辑,这两者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被抛弃。
材料的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向来是论文扎实与否的主要评价指标。
民俗学的材料之所以不被认可,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可追溯,因而也不知道是否可靠,这是最要命的。
民俗学者不去与其他学科对话,不关心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反省自己,成天强调独特性,其最终结果,就是“自摸之学”。
理论是很时尚的,也是很就手,很现成的东西,
但也是最容易过时的东西,
有时候,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效,也最不过时的东西,正如人类的主食是大米和小麦,它们从来都不是时尚的,但一直是我们最倚重的。
别的老师如何上课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一定要求学生首先读《普通逻辑学》。
如果连普通逻辑的关都过不了,谈何学术。
作者: 梁勇    时间: 2013-11-11 10:24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这也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首先,中国有很多眼见为实的好东西基本都不在大陆了,所以,近代民俗学研究就偏向野外考察。
其次,老师历来谆谆教导,科学探索的小道的行走是艰辛的,但是不是有捷径呢?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时间?精力又有多少?所以,阅读前人留下的资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至少是启迪。
第三,有了以上的想法,但一个人苦苦思索,耐住寂寞,对探索究竟帮助得益几多?所以,要讨论,互相启发。
第四,这也是我到这个网站多次呼吁的是,社会对民俗研究并不重视——我是指普通的绝大多数人,这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在这个网站的人——号称研究或对民俗研究感兴趣的人都自顾自,都对别人的研究麻木不仁,都甘做旁观者,那么确实是一种可悲。
第五,希望所有的民俗研究、爱好者醒悟,互相支持、鼓励,可以讨论,针锋相对地辩论,但不要互相翻白眼、互相贬低,互相打击讥讽,不要文人相轻。
第六,任何东西都有其程式及规律性要求,但不能成为八股。期望多一些清新、创新,哪怕是白日梦。对研究者最要命的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人云亦云。对自己的东西要能自圆其说。
       个人心得,不针对任何人。

[ 本帖最后由 梁勇 于 2013-11-11 10:26 编辑 ]
作者: 胡寄奴    时间: 2013-11-11 13:27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你之惑也是他人之惑、他人之思,看看你大师姐是怎么讲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3NTM4NTgw.html
快进到 03:41:37分钟的地方!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3-11-11 16:40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35 发表

南池子多虑了,铁梁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的批评,一向是公开的,这种讨论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和铁梁老师都是直来直去的人,我们的学术观点的分歧是公开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非常好的私交。
我倒是不担心刘老师和施老师在学术上“对掐”,更不担心您俩到后台还“对掐”的。
关键是归有光的帖子内容里涉及到了刘铁梁老师的一些信息,但是用课堂言论表示,一方面确实是一种“发表”,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确定是否如实反映了刘老师的观点。就这一情况上而言,看着上面的讨论都开始围绕着刘铁梁老师怎么怎么展开讨论,感觉这种讨论的信息真实度上还是不太对称的,所以才呼吁大家尽量以个人认同的公开发表成果为准,作为批评的对象。

ps:非常赞成施老师所提到的“歪楼”本身也是一种讨论的观点。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1 17:09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1 16:40 发表


我倒是不担心刘老师和施老师在学术上“对掐”,更不担心您俩到后台还“对掐”的。
关键是归有光的帖子内容里涉及到了刘铁梁老师的一些信息,但是用课堂言论表示,一方面确实是一种“发表”,但是另一方面也 ...
我也很纳闷……我又没提学校,我也没提老师名字,莫名其妙矛头就指向老师了。

我在文尾提到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我对老师课堂内容的理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我还是要再找老师讨论的,也欢迎继续拍砖(拍我的砖)。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1 20:59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25 发表

同意7号院老师所说。
因为师大老师教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懂得很多大的学术道理,但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
“理念”与“方法”有轻重之分么?我不觉得教学有侧重有什么问题。而且老师你这么说有失偏颇...写不出好的论文,这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跟我们整个教育体制也有关系,老师你挥着金箍棒,一棒下去打死多少师大学生...
8过,8过,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虚心接受,但选择性改正...
作者: 轩辕剑行天下    时间: 2013-11-11 21:03

个人认为不论研究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到底是为田野还是为研究就很简单,在田野我们就享受田野,也许爱的就是这一点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1 21:10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59 发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范式,
80年代的学者都喜欢做大文章,动不动就是***概述、谈****、关于****、****刍议之类。
90年代以后,“以小见大”开始成为学术新路向。
00年代以来,个案研究几乎已经成了学术研究的 ...
老师,有几个问题:

第一,我今天去图书馆查了下,发现有好几本《普通逻辑学》,不知道你说的是谁编的?我想看看...

第二,我今天跟岳老师也问了关于田野、个案这些的问题。我觉得他分析地挺有道理。依据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学生的水平,硕士三年,很难写出来有价值的理论性的东西,因为理论要求大量的文献积累,所以田野就成了最容易入手、最容易操作的了。重要的不是学生写出了什么,而是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学到了什么,只要认真写,有点收获就行(希望这次我清楚地表达了)。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1 21:18

引用:
原帖由 轩辕剑行天下 于 2013-11-11 21:03 发表
个人认为不论研究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到底是为田野还是为研究就很简单,在田野我们就享受田野,也许爱的就是这一点
今天听老师引用了格尔茨一句话,跟你分享,“我们去村庄做研究,但研究的不是村庄”(大概这样)。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21:26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1 20:59 发表



“理念”与“方法”有轻重之分么?我不觉得教学有侧重有什么问题。而且老师你这么说有失偏颇...写不出好的论文,这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跟我们整个教育体制也有关系,老师你挥着金箍棒,一棒下去打死多 ...
你看你看,我说师大不重视逻辑的学习吧,一句话就暴露出弱点了。
正因为“理念”与“方法”都应该重视,不存在轻重之分,所以我才说师大的教育对“理念”的引导过于偏重。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1 21:33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1 21:10 发表



老师,有几个问题:

第一,我今天去图书馆查了下,发现有好几本《普通逻辑学》,不知道你说的是谁编的?我想看看...

第二,我今天跟岳老师也问了关于田野、个案这些的问题。我觉得他分析地挺有道理。依据 ...
文学院的学生,找本最普通最简单的吧。
我以前推荐给学生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集体编写的《普通逻辑学》,但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最好的版本。也许都大同小异吧。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1 22:11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21:26 发表

你看你看,我说师大不重视逻辑的学习吧,一句话就暴露出弱点了。
正因为“理念”与“方法”都应该重视,不存在轻重之分,所以我才说师大的教育对“理念”的引导过于偏重。
老师,我的水平不足以代表师大的学生,我是拖后腿的,平均线以下的~~~~~~~~

多谢指教。我会好好学逻辑的。
作者: 梁勇    时间: 2013-11-12 08:47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其实中国历史、语言学等基础知识的把握很重要,包括哲学等,没有这些,就没有文化背景与总体把握能力。丧失了这种背景认识基础和把握能力,即使田野考察时重大的发现摆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2 21:20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1 22:11 发表



老师,我的水平不足以代表师大的学生,我是拖后腿的,平均线以下的~~~~~~~~

多谢指教。我会好好学逻辑的。

下次见了,考考你哈。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2 21:23

引用:
原帖由 梁勇 于 2013-11-12 08:47 发表
丧失了这种背景认识基础和把握能力,即使田野考察时重大的发现摆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
说的是,没有理论的武装,到了田野,就只看到田野。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2 21:56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1:20 发表


下次见了,考考你哈。
归有光童鞋最擅长的就是七十二变,你就是练透了《如来神掌》,也找不到归有光的一根毫毛...归有光童鞋骑着青牛,浪迹江湖去了...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2 22:11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1:23 发表

说的是,没有理论的武装,到了田野,就只看到田野。
看吧,这就是“理念”的重要啊...
我默默觉得,你会告诉我,理论和理念不是一个意思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2 22:36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2 22:11 发表



看吧,这就是“理念”的重要啊...
我默默觉得,你会告诉我,理论和理念不是一个意思
理论有包含操作方法的,也有只提供眼光,不提供操作方法的。
理念主要是看问题的眼光。
你已经习得了许多不错的理念。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2 22:42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2:36 发表

理论有包含操作方法的,也有只提供眼光,不提供操作方法的。
理念主要是看问题的眼光。
你已经习得了许多不错的理念。
我不要做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江湖之大,还望前辈指条明路...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2 22:43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2 22:42 发表


我不要做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江湖之大,还望前辈指条明路...
你都不粉我,我为什么要教你?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2 22:46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2:43 发表

你都不粉我,我为什么要教你?
其实,有一个惊天秘密你不知道,那就是.....

我早已打入你新浪万千粉丝内部了
作者: 施爱东    时间: 2013-11-12 22:53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2 22:46 发表


其实,有一个惊天秘密你不知道,那就是.....

我早已打入你新浪万千粉丝内部了
新浪粉丝能算数,母猪都能爬上树。
俺在新浪还是薛蛮子、秦火火的粉丝呢
作者: 归有光    时间: 2013-11-12 22:59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2 22:53 发表

新浪粉丝能算数,母猪都能爬上树。
俺在新浪还是薛蛮子、秦火火的粉丝呢
此言差矣,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正所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正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作者: 梁勇    时间: 2013-11-13 08:28     标题: 回复 14# 的帖子

常常有这种情况,学术讨论离题发挥节外生枝,也是学风不正。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