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冯骥才:传统不代表过去 更应代表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3-10-16 19:45     标题: 冯骥才:传统不代表过去 更应代表未来

昨天上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天津天后宫管理委员会、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天津市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协办的“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当代著名画家韩美林在开幕式上向天津皇会捐赠50万元,用以奖励和资助那些历史悠久的濒危老会。

渤海早报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二楼大厅已经布置成天津皇会的文化展: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和西码头百忍京秧歌老会的仪仗执事分列大厅台阶两侧,“一道即将消逝的老会”中营后同乐高跷老会的服装道具、锣鼓四件和印章会帖等文物静置一旁。开幕式前,几道老会在一楼大厅现场表演起来,锣鼓声喧。在这浓浓的民间生活气息环绕下,中外学者济济一堂,他们将就“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和妈祖文化两个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研讨。

在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特别提出“传统生活”的概念,他认为:“传统并不等于历史,更多的是文化,传统也并不代表过去,更应该代表未来。我们关切我们的生活有多么传统,那么传统是什么呢?传统价值是什么?传统应该在我国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怎么样评价我们的传统,这需要我们自觉。”

冯骥才说,选择天津皇会作为此次研讨的一个切入口,是因为皇会至今没有被主流化、商业化,也没有被官员政绩化,它仍然是民间、纯文化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天津皇会各老会几乎都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困境,有的老会即将消逝,有的老会虽然传承有序却举步维艰,亟须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和资助。

鉴于此,著名画家韩美林通过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向天津皇会捐赠50万元,用以奖励和资助那些历史悠久的濒危老会。在捐赠仪式上,韩美林生动而幽默地讲述了民间文化对他的艺术滋养。他说起自己到陕北看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在黄土和高粱秆搭建的土台子上演出,“虞姬”一扬起袖子都露出了里面的红背心,老百姓就坐在地上看戏,艰难的境况让他不禁落泪。动情之际,韩美林当场唱起了一段陕北民歌,歌声苍凉。提起对天津的感情,韩美林笑了起来,回忆起他早年坐火车来天津,一下车就感受到天津人的幽默、骄傲和乐观,就连天津火车站卖爆米花的吆喝他都能一字不差地学出来。韩美林说,他将不断地支持天津皇会,“我不但今年开会捐50万,你们再开还是50万,只要一开就是50万。”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3-10-16 19:47     标题: 冯骥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思想的力量

冯骥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思想的


 人民网天津10月13日电(记者陈杰)“传统是否就是历史?是否就是过去时?” 今天,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追问。他认为,物质文化是过去时的,非物质文化既是过去时,又是现在时,还是将来时,最重要的是现在时,是存在的生活,是有生命的遗产。

  冯骥才说,传统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或文化中的生活,与老百姓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息息相关,假如只把文化作为一个学术对象,不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产生的是无根的文化理论,与文化发展无益。所以他主张将文化研究搬到田野去。同时他认为,比文化理论更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可以超越、穿越时空,而权力不能,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思想的力量。

  冯骥才提出,皇会是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独有的民间信俗,也是妈祖信仰盛典中重要的艺术方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天津皇会各老会几乎都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困境,有的老会即将消逝,有的老会虽然传承有序却举步维艰,皇会文化记忆是天津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他介绍,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抢救和保护濒危的老会时,大力收集老会文物,召集老会的民间文化守望者展演各自的独门绝技,为老会留下影像、录音和文字等方面的资料。从2011年开始对天津皇会进行文化档案普查,通过采访10道历史悠久的老会,为他们留下珍贵的文化档案。

  今天,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代表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向天津皇会捐赠50万元,民间保护天津皇会基金管委会向十道老会捐赠出版的皇会文化档案丛书。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海内外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就“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和妈祖文化两个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作者:陈杰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