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蒋敬] 云南回回走访录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2-21 10:05     标题: [蒋敬] 云南回回走访录

                                   云南回回走访录
                                               作者:蒋敬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8-6-13

     1997年夏,有幸赴云南参观和考察,萧洒云游,着眼在回回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现状。本文立题是“走访录”,既然是走访,要比坐小轿车进村更加直接,思想交流也深刻,这是优点。然而,从走访中面对面所获得的信息难免会有片面性,比如偏听偏信,见树不见林。有得和有失,事先敬告读者,以求谅解。
一个多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奔走,遍访滇南、滇西、滇东北的村村寨寨,行程万里,受到各处穆斯林亲人的热情接待。全国的回回民族都有许多明显的共性,但是各地的发展都为了适应本地的生活条件而具自己的特点。走访的目的是学习,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但愿我的这支拙笔能将心里要说的话尽情表达出来,把真主赐予我的恩典呈献给广大的读者。

一、沙甸
这次赴云南的起因是应邀去沙甸讲学。穆斯林知名学者林仲明教授退休后担任沙甸阿语学校校长,他是我六十年代在北京相处多年的老师,这次他以沙甸伊斯兰教育基金会的名义邀请我去参加阿语学校的毕业典礼及暑期师资培训班。路途几天,714日到达,在中华大地从华北向西南飞驰三千多公里,换过几种车辆,最后一辆车是机动三轮,从鸡街车站到沙甸镇。我们在通向镇里的道口下车,右侧是农田,远处山丘上一座阿拉伯式的清真寺,衬托在绿色丛中的白色建筑,圆顶,尖塔,像是天方夜谭中的一座精致的宫殿,仿佛是阿拉丁指使他的神灯精灵刚刚变幻出来的一般。心里一怔,是真的吗?
沙甸在祖国的西南端,隶属个旧市,离越南边界仅80公里,老人们都还记得一百多年前在中法战争中抗击侵略、英勇作战的沙甸籍将士。沙甸是个纯回族乡,人口一万,八个自然村分布在10余平方公里平坝周围的山坡上。青山沃土,阡陌相连,以翠绿欲滴的田野和山坡上点缀着新建的小楼房,建筑形式各异。每个村都围绕着一座高大雄伟的清真寺,每天五番礼拜的时刻,在任何地点都能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唤礼声,沙甸回民的历史不长,据史书记载,先民是明嘉靖和万历年间从内地调遣到此守边落籍,例如林、王、马、白四姓大户,祖根在江苏南京地区。
沙甸人自古就很富裕,传统习惯早起早睡“赶马种地”,勤劳致富。甘蔗和茶叶是当地的两大经济作物,所以制糖和制茶是百年历史的加工业,赶马运输当矿工是拿生命作交易的苦力。天尚未明,各家喂饱牲口,套上车,然后净身晨礼,吃完早饭,每家大门洞开,牛马项下的铜铃走出了村,男女扛着锄镐下地,在蒙蒙的晨曦中一天的劳作开始了。中午回家,饭后稍事休息或饮茶,晌礼较晚,大约在两点半,礼完拜又出门营生,日偏西时收工回来,先做晡礼,准备晚餐做家务,做过昏礼休息饮茶,一般宵礼之后熄灯睡觉,结束一天的劳动和功修。有节奏的日常生活世代相传,唤礼塔上清脆洪亮的唤礼声数百年来与沙甸人体内的生物钟形成共鸣, 引起他们一阵又一阵的兴奋,构成沙甸人劳作的条件反射。伊斯兰化的作息习惯,伊斯兰化的思想方法、经营管理、文化教育、伦理道德,这就是沙甸的生活基调。一年之中的文化高潮是四大群众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记、舍希德节,每次宰数十头牛,全村人集体礼拜、上坟、聚餐,游子归里,亲友祝贺,感赞真主,颂扬圣德。
晨礼下拜后,走出寺门是早市,每天都有各种蔬菜果品新鲜羊肉,各式方便早点。路口是劳务市场,待聘的劳工男女各站一边,手里拿着各种劳动工具:扁担、背篓、锄铲、镰刀、锯刨斧子和泥板,他们都是其他民族的人,到沙甸做劳力,也有人长期受雇,与回民同住。背着山柴的彝族妇女挨户兜售柴薪,一位戴着白色盖头的老太太向着一位黑头巾绣花围裙的女子招招手,后者背着几十斤重的短柴尾随顾客送货上门。
与周围各族人民相比,沙甸的经济最发达,生活最富裕,在整个红河洲是利税大户,每年缴税数千万。新建的几个乡镇企业,如电冶厂、贵金属厂,年年创效益,利用当地资源,群众性的个体企业遍地开花,采矿、冶炼和交通运输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致富手段。
最近十几年来,大部分的家庭都盖了新房,随个人心愿和爱好设计建造的别墅式小洋楼成为时尚。招待我居住的主人白待甫 ,他的家是一座正宗的欧洲式花园洋房,前院是对称的喷泉和花池,后院栽种果木和玉兰,楼房的中央是铝合金框玻璃大门的客厅,家人生活用房在楼下,楼上五间全是客房,免费招待各地来客或访问学者,主人说这是他的一份乜贴,旨在促进本村文化发展。大门对着奔腾的沙甸河,河堤路边都是这些年拔地而起的居民小楼,家家安居乐业,过去这里是空旷的田地。走过闸河桥,便是新建的清真大寺,大殿可容三千人,殿前是清真学校的两座教学大楼,男女学生百名。除了传统的清真寺教育,还有现代式的阿拉伯语学校,公立的鱼峰小学,全乡儿童人人上学。
沙甸人历来重视教育,明清时的私塾在民国年间衬行地教育革新,自发办起现代化的正规中小学,著名的“养正学校”是对经堂教育的创新,培养了一大批现代伊斯兰学者。清真寺的传统经学也与内地不同,注重经汉语教学,培养高素质阿林。古往今来,沙甸的阿訇、经师、学者、商人、实业家、教育家等各种人才不计其数。三十年代全中国曾派遣九名青年赴埃及留学,其中五人是沙甸学生:马坚、张子仁、林兴华、林仲明、林兴智。当今国内最流行的两种《古兰经》中文译本都是沙甸籍学者的毕生杰作,译者是马坚,林松。说到《古兰经》翻译,不能不想到上海大阿訇哈德成教长与沙甸的关系。1942年,上海沦陷,哈教长拒绝日寇利诱,绕道抵达沙甸同马坚等学者致力于译经壮举,翌年归真,葬于沙甸公墓。念及哈老曾有恩于我家,这次到了沙甸,专去公墓为哈教长做都阿宜,敬道了色俩目。1949年以前朝觐过的沙甸人有八十人,1984年以来这十多年沙甸的哈吉一百几十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乡镇面貌一新,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沙甸教育基金会是人人关心的民间组织,以热心教育的老前辈为核心,把群众的爱心和希望变成现实,认真办教育,关心下一代,经常请知名学者到沙甸授课讲学,使地灵人杰的沙甸回回乡永放光芒。
走进沙甸,使人感到一种灼灼逼人的灵气,艰苦卓越的历史沉淀在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灵气化为一个具体人的生气、志气和勇气。遥望那耸立在鱼峰山上的舍希德纪念碑,那是为在1975年“沙甸事件”中挺身维护信仰和民族尊严而献身的866名烈士而立的,他们的英灵豪气鼓舞着沙甸的家家户户。 (待续)


(二)纳古乡
从沙甸北上二百公里,就到了通海县纳古回族乡,主要有三个回族村:纳家营、古城、三家村,人口不及一万。最大的村是纳家营,回民千余户,纳姓占60%,马、哈姓氏居第二、三位。当代著名阿拉伯语大师纳训、纳忠都是在纳古乡出生,受教育长大。根据祖墓的碑记,纳姓是元初赛典赤长子纳速拉丁之后,受过皇恩封赏。纳家营,顾名思义是垦田的军营,依山傍水,田地平敞活馓,衣食可以自足。史书记载,先民是元中统二年(1261年),选派到此的中亚穆斯林民话能工巧匠,为滇南的元兵冶炼钢铁,制造刀箭火炮。七百年来,纳古乡的回族以传统的冶造技术传家,善造优质刀具和猎枪。
如今的纳古乡,借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突飞猛进,传统的手工艺进行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改造,集体企业或个体户开设的冶炼厂、配件厂、钢窗厂三百多家,各种金属制品远销国内外。家庭五金作坊、造纸、制革传统工业有悠久的历史,仍旧占有稳定市场。乡政府的客厅里挂着连年荣获的“亿元乡”大铜牌。市场经济促进业主们不断引进高科技、现代化管理和经营方法,现正在朝着联合企业、股份公司的方向发展,加强竞争实力。每村的清真寺气势壮观,殿堂容千人礼拜。家家户户住着高墙大院的楼房,在家听电话,出门坐小车,消息灵通,思想解放。纳家营清真寺,中国名寺,古典宫殿式建筑,大殿可容1700人,寺门前是露天市,很象中来的“巴扎”,远来的服装仪器,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业主多半是外地人,可见当地人购力高,生活富足。伊斯兰教育基金会财源不缺,免费办各种类型的教育。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是清真寺一侧的四层楼大院,开设各种实用课程,校长马恩信是国内外著名学者、翻译家,古城中阿学校教学楼新近落成,合教学、办公与餐厅于一体,造型新颖,光亮照人,最突出部分是两个仿麦加禁寺的宣礼塔,高耸云霄,是十里之外可辨认古城村的标志。校长纳家智,是位退休的老校长,积一生经验和热情,将余生倾注给本乡穆斯林教育事业。清真学校的董事会成员都是各界负责人以及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感召全乡居民共同关心民办教育事业,使大家认识教育对民族前途的战略意义。
纳古乡的经济成就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步入回民村,置于温馨的的伊斯兰文化气氛之中,处处都是穆斯林的文明礼貌。街道整齐,商店卫生,衣着入时,饱禁绝饮酒,路人不刁烟。头戴白帽的外地客一路上答不尽的“色俩目”,男女老少都把旅客当贵客。我在商店买两节电池,业主坚持少收二元钱,“你是穆斯林客人,我只收成本。” (待续)

三、峨山文明村
从纳古乡再向北行百十公里,到峨山县,峨山是彝族自治县,有一千来户穆斯林集中在三个村里:大白邑、文明村、甸白亩村。这里的回回有两支族源,一支是13世纪由蒙军签发来的西域回回,如文明村哈姓家庭自称是元代咸阳王的儿子哈剌后裔;另一支是14世纪明初朱元璋派遣的回回将领沐英部下,相当数量的江南和陕西穆斯林落籍于此,如大白邑马姓祖先的老家是南京应天府。明清以后又有许多流离失所的外地回民加入这三个村寨。
三个村庄都体质着纯朴的伊斯兰文化牲,民宅的粉白的墙上绘制各种阿文美术体图,客厅的中堂悬挂庄严的清真字画或世界各寺图片。村里的清真寺是第一大房院,清真学校的校舍楼群与清真寺连成一片。从天明到深夜,朗朗育经声、读书声不绝于耳,全村男女老少都参加学习,学教义、学阿语、学文化、学生产技能、学国家政策法规,文明村一处今年暑期参加学习的人达600人次。伊斯兰教育按传统分小、中、高三个阶段,中小阶段是普及知识,高班的目标是培养师资和阿訇,学生不限本县,外地男女学生很多,住校的各科教师十几位,政策法规等各科分工。有两位阿语教师是从甘肃请来的年轻学者,笔者到达之时正巧遇上三位甘肃来探亲的老人,其中一位是兰州红古区穆斯林文化中心主任白彰先生。文明村的旧名是文沙冲村,抗战胜利后改为文明村,名副其实真文明,数百年受伊斯兰文化熏陶的村民特别懂礼貌讲文明,尊老爱幼,热情好客,诚实可靠爱卫生,习惯良好禁烟酒,全村老少都是虔诚穆斯林,如乡办事处马晓东主任说:“文明村是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村。”
峨山的三个回民村都是闻名东南亚的侨乡,十有八九户是侨属,有亲友移居国外。原因是,在旧社会几乎每家都有人跑马帮“走夷方”,出国经商做买卖, 到缅甸印支各国去的人最多。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许多海外亲友回村探亲、投资、经商、捐款办公益。马帮人的脾气了四海八方去挣钱,在大办人民公社时期硬在土地上拴了许多年,叫苦连天。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生机,有条件的家庭都买了汽车跑运输,驼货拉客,各种车辆齐全,平均每户一辆。如今峨山回回车手又跑出了村,驾着快车在云南境内以及滇越、滇顷公路上呈英豪。我们离天的那一天,是文明村运输公司经理纳士存先生亲自开小轿车把我们送到昆明,一路上主要话题是运输业务。他的运输公司没有车,只是个民办的服务社会,负责为本村的几百辆车联系业务,查探路况,办理通行手续,解决交通纠纷,组织学习交通法规,以及买车修车人生保险等。这些年来,三个回回村里都翻盖了新房,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人人都知感真主的恩典。我在文明村赶上一次主麻日,全村总共四百户人家,上殿的有1500个,清真寺外的广场上停放着一百多辆大小车辆。马云惠教长说:“司机们都赶回村来礼主麻,这是本村的习惯。”
文明村大寺的礼拜殿新近落成,是两层的阿拉伯式巍峨建筑,高大的圆顶背靠青山,上层殿堂可容千余人,东南北三面都是大玻璃门窗,内部装饰豪华,五彩水晶吊灯,地板上铺着是定织的厚实拜毯。晡礼后金色的晚霞照耀着清真寺前门上的大钟楼,我同几位老穆斯林坐在殿前的廊下聊天。其中一位老人给我讲了文明村的一个故事。
民国十七年(1928年),附近山寨有一群土匪,匪首名叫巴正喜,骚扰四邻,无恶不作。他们对勤劳安分的回回村垂涎已久,纠集数百匪徒攻打本村,抢占制高点,架机枪,封路口,重重乌黑,扬言要“血洗文沙冲,斩尽杀绝。”村民虽然早有预料,但寡不敌众,能拿起武器应战的表壮年男子不到二百人。因此,全村决定坚守不出,同时派人潜出村外求援。先到县政府请兵,县长太爷惧匪不敢派警解围,于是,只能奔向百里之遥的回回村寨告急。村民与外围的匪卒交锋,抗击了七天七夜,正在危急万分时刻,从大回村、纳家营、古城、沙甸日夜兼程赶来的几支穆斯林兄弟们在村外同匪徒们交上了火,其中有纳家营教长马廷辉阿訇亲自带队督战。内外夹攻,奋命猛打,击破敌线,土菲四处逃窜,村内外回民自卫武装乘用追击,捣毁匪巢,击毙匪首及众头目,最后受到县政府颁发的“除暴安良”银牌嘉奖。
云南的回回在旧社会,长期为生存而半争,反抗民族压近,互相关心,互相支援。一家有难大家帮,一村有事四方助,一呼百应,千百里外招之即来。云南的回族聚居点很分散,但是不论走在哪里,当村的人对千里之外的回民村寨事务了如指掌,如同近邻一般。
回回亲戚心连心、互助团结这个特色,在云南尤为突出。

文章来源:穆斯林服务网
                 http://www.mslfw.com/Al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07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