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单菲菲]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2-21 09:16     标题: [单菲菲]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菲菲  …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09-2-12 7:55:47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具有特殊性。民族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一、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

      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重点对城市化战略、民族社区建设、民族社团建设、民族文化变迁、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等几个领域作了研究。

      1.城市化战略研究

      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对民族问题的妥善处理意义重大,因此,学者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例如,高永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必须选择合乎实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改变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到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来,主张采取一条建立大、中、小型城市并举的城市化战略之路,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柏贵喜根据西南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城市化中心区域”和“城市化边缘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前者以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为战略目标,后者则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指导小城镇建设,以城镇为中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张仁开等认为中国西部城市可以实行以大城市为依托、逐步推进的“龙头带动型”战略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层序推进型”战略。李遐龄对新疆城市化的特色和发展战略也作了研究。

      2.民族社区建设研究

      民族社区是少数民族生活的载体,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对民族社区的研究多集中在研究社区的变迁、社区的建设、社区的功能、社区内的民族关系以及社区现存的问题上。高永久指出,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容,是现代城市的细胞和基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区成员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地方语言和特点象征都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复杂关系是处理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永久还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化社区多元类型及演化趋势作了分析。周光大和周劲松提出了解决城市社区民族问题的对策:充分照顾人口较少民族的利益;认真贯彻多元一体文化的政策;落实相关法规;深入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李吉和以武汉市回族社区为例,分析了民族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民族文化旅游功能和民族社区的政治功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周建新提出的“移居社区”的概念,为城市外来移民族群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民族社团建设研究

      城市中的民族社团是政府与少数民族沟通的桥梁,是调节民族关系的最佳载体。正如沈林所指出的,少数民族在城市中属于少数,有着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在心理上需要一个社团来求得保护,获得一种认同感。民族工作的相当一部分需要社团去做,政府包办一切的做法难以取得成效,并且也很难取得少数民族的信任。在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社团的研究方面,以某个城市为例,分析和探讨民族社团组织在城市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更为丰富一些。例如,李筱文以广州市为例,论述了民族社团组织能从政治上、生活上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增进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确保了城市社会的安宁与稳定。陈延超以广州市满族联谊会为例,分析了民族社团在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高兴烈也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民族社团的基本功能。

      4.民族文化变迁研究

      各民族文化的涵化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如果抛开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不谈,我们可以将城市民族问题还原为文化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不容回避的基本问题。所以学者们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从研究成果来看,多集中在对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及如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李德洙提出城市是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场所,而不是磨灭民族特点的磨房。谢志峻等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既不能以一元化否定多元化,也不能强调多元化而忽视一元化,城市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在实质上都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高永久、范生姣、刘亚丽等人都提出了在城市化背景下,应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程苹提出应当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弘扬与重塑。此外,高永久还提出了当前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文化涵化的主要四种类型:全涵化和半涵化、顺涵化和逆涵化、群体涵化和个体涵化、接受、适应与拒绝等。

      5.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市聚焦,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特点和带来的影响。例如,郑信哲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定位以及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乌兰察夫以深圳市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的结构、增长的主要原因、发挥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建立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协调机制。林钧昌、徐钢泓研究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东部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凌锐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在如何处理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来的问题上,杨健吾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成都市有关部门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各种措施。周大鸣与王廷通过对广州市H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治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治理模式,指出了治理有效性的不足,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犯罪率的提升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吴大华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入手,研究该群体的犯罪态势以及原因,并寻求控制此类犯罪的基本对策,为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提供了启示。

          二、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着力点与关注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领域里,学者们又寻求研究的着力点与关注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研究

      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少数民族的政治权益保障、经济权益保障、法律权益保障、教育权益保障、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权益保障等方面人手,探讨了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保护。在政治权益保障方面,周竞红认为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队伍在成长。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政治权益保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经济权益保障方面,林钧昌认为要把帮助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在法律权益保障方面,邓行的一系列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和现实的法律保护,尤其是强调了对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高永久等提出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育权益保障方面,王积超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具有“教育客体的多民族性、学习载体的多元文化传统、教育规律的特殊性”等特点,应当采取“优惠政策;提高父母素养、完善家庭教育;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切实提高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与教学的质量”等措施来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益。此外,肖俊论述了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权益的重要性。

      2.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对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提出了协调城市民族关系的途径。例如,郑信哲指出了研究城市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我国的城市正沿着多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周竞红分析了城市民族关系的新特点,提出建立城市民族关系调整新机制。陈乐齐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成因客观上是由“两个不适应”,主观上是由“五个不到位”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城市服务和管理功能,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高永久带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及社区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临夏市为例进行田野考察,选定民族居住格局、人口流动、族际通婚、宗教因素等作为衡量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状况的变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周健以广西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及广西处理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此外,李忠斌认为城市民族关系具有异质同构、主流导向、交换互补、意识整合等功能。

      3.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研究

      学者们对此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等人撰写的《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既回顾了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又对中国城市与民族问题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对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李华权、邢淑芳等人也研究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盘小梅、安顺爱等人分别就广东、辽宁的民族工作作了调研,对这些省民族工作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发挥的作用以及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方法作了探讨。马旭等人以成都市为例,强调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要突出对少数民族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完善调控民族关系网络机制。喇明清等人也以成都市社区为例,强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邓行的研究是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概念、对象、范围、内容作了界定,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关系和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工作的重心。

      三、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操作步骤研究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操作步骤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建构

      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并且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定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在城市化背景下,学者们围绕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建构各抒己见。南文渊指出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差距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步伐,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毛公宁认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几个方面人手。王宗礼、李鸿、王有星。等也对如何建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体系谈了自己的看法。

      2.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改善民族群众生活质量

      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是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改善民族群众生活质量。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解决思路与操作步骤,例如,对城市中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以及主要由少数民族经营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应当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把帮扶民族企业、发展清真食品和改善民族乡、镇的发展条件作为工作着力点,努力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和维护他们的经济权益等。在如何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方面,黄木桂等人还认为应当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且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应采取的对策。

      3. 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

      城市民族法律法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邓行指出了在城市民族法制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的法律层次及效力问题;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立法的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城市少数民族的界定及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徐合平在其研究中探讨了民族立法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加快立法步伐,完善城市民族法律部门的立法体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4.尊重并维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来是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仍然要尊重并维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高永久等人以伊宁为例,指出城市化进程中的清真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清真寺不仅在建筑上别具风格,同时也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史料价值,迁居伊宁的回族,其历史情况仍可从现在一些清真寺的寺名中反映出来。所以,修建和保护清真寺不仅可以解决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场所问题,而且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5.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工作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民族问题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竞红在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成和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长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民族工作在内容、范围、方式方面均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城市民族工作应更注重政策环境的建设,注重法制建设,注重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和流人地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建立起更有效的机制,从而有效地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保障少数民族应有的权益。此外,闫丽娟提出民族工作的社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协调民族关系的一种视角。

              四、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广大研究者们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握“城市化”和“民族问题”的概念,拓宽研究领域

      对于少数民族“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的过程,它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是一个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刘七全面变迁的过程。同样,“民族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关系,还包括其他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时,要把握“城市化”与“民族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拓宽研究领域,尤其是进一步去发掘、探索和研究现存的大量未经触及和深入的领域,不断丰富研究成果。

      2.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尤其是重视对策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个案研究非常丰富。相当多的成果停留在对地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上,以某个地区的调查报告形式出现,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进行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城市化规律,尤其是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或解决途径,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

      3.加强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关系少数民族切实利益的问题的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和文化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维护少数民族的权益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重点。我们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所关注的(例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文化的传承、产业、教育、医保、救助体系)问题的研究,关心少数民族的切实利益,让研究面对现实,让理论真正指导实践,让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群体的生活水平能有根本提高。

      4.认识少数民族城市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少数民族城市化滞后制约着我国改革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解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这些阻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探讨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地位与作用非常必要。

      5.关注城市的“国际化”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沿着“集镇市镇化,市镇城市化,小城市大城市化,大城市国际化”的“梯级”城市化模式前进,中国沿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少城市已开始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城市的国际化引起了新的城市民族问题,使城市民族问题掺杂了国际因素。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时,学者们应当对这些新问题予以关注。


      6.丰富研究方法

      从目前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方法来看,还是比较单一的,缺乏跨学科、跨地域、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吸取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各个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加大研究的理论建构力度,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层次。(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文章来源:穆斯林服务网
          http://www.mslfw.com/Al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6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