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打印本页]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9-22 22:16     标题: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同学们,民间文学课堂的网络讨论在此成立啦,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领略知识的无疆,碰撞思维的火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文学,共同进步!
:loveliness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9-22 22:20

民间文学网络课堂讨论第一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与意义?(引述他人的话要注明出处哦)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9-22 22:26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将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部分纳入法律范围,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本法由六章组成:总则、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附则。分别从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保护措施和规划、部门分工和申请保护的流程、违法责任等方面详尽地展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范化、法制化。
意义:一方面,《非物资文化遗产法》的出台使得我国大量濒于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也使得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工作更加有效和条理分明,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同时,这一法律的颁布也表明我国法律体系的日趋完善,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此法的颁布提醒了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对自身历史的回顾和保护,并且意识到悠久的历史文明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珍惜这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对拉动经济的发展,立足世界民族之林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保存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9-22 22:29

张晓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管理、保护和传承传播进行了一系列的阐释,并从国家到以下各级各地方再到个人层面履行的职责与义务做了详细的规范。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和实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保护有法可依,顺畅了各层各级和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与管理,明确的奖惩规章规范了在管理和保护过程中的失职失责行为。同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清明节、端午节被设为法定节日,有利于带动全社会重视和尊重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节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一些稀有而濒临消失的民俗技艺和传统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保护而免遭失传的厄运。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的出台和实施收到了一定的积极的效果,我们要继续改进完善,保护我们民族的特有文化遗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9-22 22:32

2011212925 扈雅璐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共六章。第一章总则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内容,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奖惩制度;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是对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统计、传承与传播的规定;第五章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违反法律的惩罚规定;最后一章是具体实施保护法的相关附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的意义:
㈠文化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针对保护非物质文化而颁布的法律,其对于文化方面的意义是最主要的
  ①有利于继续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一些传统的、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逐渐被抛弃,有些偏远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如中医药方、民俗歌曲等,在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易灭绝。所以这部法律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②对文史学科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大都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造而形成现有的完整的形式的,所以对其的保护也是对历史保护,根据某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探索其历史就变得更加容易。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在第五章中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这对于文化的保护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就标志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制力和责任性。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保护伞
㈡政治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涉及到海内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还提到了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这有利于在国内外团结各族人民,在对文化有互相的认同感的前提下,人们更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繁荣。

作者: 董荣    时间: 2013-9-22 22:35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
指出了立法目的,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表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措施,指出了政府、工作主管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项制度,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传承与传播制度。
意义:
1.作为一个法律文件,它是对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补充和完善。
2.它的主要内容是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定将有利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3.立法必将加大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了解,这就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上中国的标签,避免灭绝或外流,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4.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长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合理保护之后,也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交通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作者: 陈祎迪    时间: 2013-9-22 22:41

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它明确提出立法目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1]。《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两大基本原则: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项重要制度,分别是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传承与传播制度。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订能够积极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是对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9-22 23:25     标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与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意义与内容  by施丽英 2011213106
    第一章 总 则(点明非遗内涵及保护意义,明确了非遗保护的主体和基本事务,奖惩并举、形式内涵齐抓共管是亮点)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确定了调查主体和调查相关注意事项,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不违背相关主体的权益体现了集思广益的特点,同时保护了主体个性)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国家到地区到个人的遗产名录的材料证明及测评审核,这一章详细地表明了非遗录入的严苛程序,去粗取精,有效避免文化遗产被破坏)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实属亮点,对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角度做详尽阐述,虽有疏漏,但已臻完善)
  第五章 法律责任(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惩罚措施及责任,进一步落实了这一部行政法的法律效力)
  第六章 附 则
    该法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我将结合具体法律条文说明。
    《非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这是我国在文化领域立法第一次明确区别了保护与保存的概念,由于我国灿烂悠久的民俗文化相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同时糟粕与精华同在,理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粗取精,与各种文化遗产相符合,体现了能动性、人性化的立法。
《非遗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这一条也体现了立法充分考虑到各地文化遗产的个性和特例,将地域整体性纳入保护规划中,有利于文化遗产的长期传承。
    《非遗法》第三十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一法规明确考虑到传承人的特殊情况,履行相关义务更是为每一位传承人提出了不可推卸的要求,这有利于传承人将责任落到实处。
    总之,该法在保护的基础上明确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理应受到重视与传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域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又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添砖加瓦,更是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说,颁布法律有利于保护措施的确定与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法律强制性的保障,形成一道强有力的屏障,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文化遗产持有者对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激发有关部门提高重视与传承程度,为非遗保护保驾护航,有效地避免这一非物质形态,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文化形式随着时间流逝而香消玉殒。
    当然,《非遗法》的缺陷也在所难免,缺乏落实义务的主体,知识产权主体不明,容易落入难以执法的境地,亟待法律明细的进一步补充与说明。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9-22 23:27     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容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容:
首先,指出立法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1]。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明确定义的方式来划定范围和具体名录,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以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2]为目标等两大原则;通过采用认定、记录、建档等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并且明确了包括政府等机关单位、相关组织以及个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责任和要求,并且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项制度”,即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和传承与传播制度。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政府门户网)


意义:
1.有利于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获得法律方面的支持,提高保护的力度和扩大了保护的范围;
2.这部法律有利于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丰富法律层次,提高法律水平;
3.通过这样一部法律能够保护人类文明遗产,有利于丰富我国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保护和丰富,是我国在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人类文明建设方面的做出贡献的重要表现。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作者: TANG-WO    时间: 2013-9-22 2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意义:

1、有利于拯救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分为六章四十五条,以立法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调查、传承传播、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为更好地保护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有利于引起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聚焦于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类无形的文化形式带进广大民众的视野,有利于引起广大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关注,激发起社会大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并对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从而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更多地激发中华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少数民族具有民族风情的独特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传承和传播都做出了指导,允许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这些都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四条也明确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保护,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保护和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出现新的危机。或许由于某些疏忽,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濒临绝迹,又或许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落后的、消极的因素会得到传播······这些都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社会背景不断调整和完善,保护好中华文化中绚丽光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b]唐玥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47

[ 本帖最后由 TANG-WO 于 2013-9-22 23:34 编辑 ]
作者: 顺子    时间: 2013-9-23 00:00     标题: 终于注册成功了 来一发赶快睡觉

内容:
《非物质遗产法》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附则这六章组成,其中由不仅有保护,还兼具着开发的作用,文化的主体是人,该法律强调保护继承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有着抢救并保护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壮大的作用。
意义:
意义:
1、提升了文化立法的层次和水平。一改我国非物质文化相关保护无法可依,条例不完善的局面,将党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丰富并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3、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的文化动力,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构建和谐社会,早日实现文化复兴的中国梦。
4、保护并发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丰富,是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
作者: 瑟瑟    时间: 2013-9-23 14:12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0-11 16:24

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收录在目的是随州花鼓戏。
随州花鼓戏,也称“地花鼓”、“花鼓子”,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其演唱声腔分为 “蛮调”、“奤调”、“梁山调”、“彩调”四大调式。主要活动在随州地区和相邻的钟祥、京山、枣阳、襄樊、应山及河南省桐柏县、信阳等地。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花鼓戏鼎盛时期,有近三十个职业和半职业戏班,演唱艺人达300余人。解放后,成立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4个,演出剧目有200多个(本),常演剧目有100多个(本),其中《打裁缝》、《雪梅观画》、《血汗衫》等在随州地区及相邻县市颇具影响。花鼓戏代表人物有郁大块、罗银、杜永义、李福元、刘凤梅等。演出剧目以创作、改编、移植为主,内容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服饰衣箱沿用京剧的规制,分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三种。伴奏乐器以大筒为主,配锣鼓、云板、唢呐、笙等,表演手段丰富多样,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改革开放后,随州花鼓剧团创作编演的《翠平卖猪》、《千古绝响》、《古墓花魂》、《大鹏歌》等剧目分别在省、地文艺调演中获奖,其中《大鹏歌》荣获随州市人民政府的嘉奖,198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戏曲电影片对外公开发行放映。                                                                     
                                                                    以上出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0-11 18:27

为什么像白素贞这样的女性会选择许仙这类比较软弱老实的男性呢,范围也可以更大一点,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作者: 董荣    时间: 2013-10-11 18:46

2011213130 董荣
在古代的一些民间传说中,出现了白蛇传,牛郎织女之类的故事,故事有共同点,那就是女性人物大多美丽聪慧,精明能干,而男性都处于弱势地位,一贫如洗,能力欠缺,无所大作为。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优秀的女性都选择了看似无能的男性作为伴侣呢?首先,这些男性虽然处于底层,但是忠厚老实。这在某种程度尚是一种美德,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主张待人以仁,衡量人的首要标准就是道德修养,因此这些男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道德品质不错,至少能让人觉得不会被利用,不会上当受骗,所以他们能获得仙女们的青睐。其次,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凡是地位较高,能力较强的男性就处于绝对支配作用,三妻四妾,始乱终弃的现象比较常见,仙女们看重都正是男性能对自己一心一意,永不变心,获得生活的稳定和宁静的幸福。第三,女性敏感,富有怜悯之心,牛郎,许仙都是身世凄苦,这就容易激发女性的同情心,希望尽自己之力去帮助他们。第四,白素贞,织女,她们或妖或仙,超脱人世,对人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织女在天庭应有尽有,白素贞也是神通广大,她们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伴侣是否能够为她们创造物资丰富的生活,而是看重他们对自己的真情实义。最后,神话传说大多都表现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现实生活有高官厚禄,衣食无忧处于统治地位高层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他们之中有窘迫的书生,有穷苦的农民,历尽艰辛却处于社会底层,有种冲破现实的渴望,他们也想获得觅得德貌双全的佳人作为终身伴侣,可是无奈现实中种种不可能因素太多,于是就把这种愿望融入了传说、故事之中。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0-11 19:03

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理由:
1、从传说的设置上看,许仙这类男性的本分老实、诚实孝道的品格合乎当时的教化礼仪,是古代社会所希望树立的典型,有利于维护统治。
2、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分析,古代的女性大多地位低下,男女不平等,所以更愿意选择这类善良可靠的男性度过一生。
3、从故事的受众者来看,社会上像许仙这样的男性很多,能真正找到一个貌胜天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性做妻子的人却极少,所以这样的故事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故事成型的土壤丰厚,也更容易被接受。
4、从女性角度分析,女性在婚姻选择中一般更看重情感,心之所系才是所选。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0-11 20:45     标题: 山西民俗——点旺火

我家来自山西晋中,晋中过年的特有风俗要数“点旺火”。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泥煤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现如今,旺火更是从规模、数量、造型上大有发展。城市里的旺火常常离得很远便可感受到滚滚而来的热气。村里的旺火相比逊色一筹,有些人家也不再生旺火,或多或少埋没了乡间年味的红火。现在旺火已经不仅仅在春节了,家有喜事和重大节日,都会以旺火点之。

额、、不能上图吗?
作者: 陈祎迪    时间: 2013-10-11 21:10     标题: 西平民俗—打铜器

我来自驻马店西平,我们那里有一种传统民俗叫做打铜器。铜器表演是流传于西平、遂平、郏县等中原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西平方言称“打铜器”,以响铜制作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打铜器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每逢春节前后,与各种舞蹈连在一起,形成数里长龙,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至元宵节达到活动高潮。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0-11 21:13     标题: 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一些民俗

“晴窗细乳戏分茶”——福建武夷山茶百戏
福建省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在悠久的茶历史中发展起来的茶文化、茶美学、茶道、茶艺等,更是值得后人发扬的民间文化。今天,我就想像大家介绍一下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第一次看”茶百戏“都会觉得它和咖啡中拉花相似,其实这项工艺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提到的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抹茶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章志峰:《浅析分茶》[J],《中国茶叶》,2010年,第4期,第38页。) 北宋人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而唐代刘禹锡的诗作《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是对茶百戏雏形的描述。

茶百戏盛行于宋代,明代之后由于战乱、动乱以及饮茶文化的变迁导致失传。福建武夷山茶学专业章志峰经多年系统研究,在近年抢救性恢复了这一古老而又珍贵的传统文化。现代茶百戏艺术在保留古时茶百戏技艺的同时,突破了古时候仅依靠绿茶作为演示的局限,将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多种茶类纳入演绎体系,并将图案文字的保留时间由古代的瞬时延长至2—6小时。
茶百戏这一独特传统艺术中,是宋代文人雅士斗茶的主要形式,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茶美学与哲理意味。

像”茶百戏“这一类的茶文化活动,并非文人雅士专属,是一种特色的民间活动,在其独特的茶艺和茶艺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其中有文人雅士淡泊名利的追求、妙悟自然的禅宗韵味、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是一个由中国古老的文化宇宙意识建构起来的艺术世界,蕴含着无尽的艺术美。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1 21:41 编辑 ]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0-11 21:21     标题: 关于许仙与白娘子啊~

个人认为:古代女性对于配偶的需求不是以其功名作为而定,而是谋求安稳和谐,夫妇相安的家庭生活。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是和谐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在古代男权社会,女性依附于男性,“夫为妻纲”即说明此理。而且女性并不以为能干的丈夫就一定可靠,维持稳定的农耕生活才是根本。因此,她们即使是仙女,也选择了这些善良本分的平民或农民(牛郎)这些民间传说寄托了古代人民对于大同社会、小农家庭的向往,也体现了某种重农抑商的倾向。
其次,白素贞等女性的追求也完全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儒家的礼仪教化。许仙这类男子诚实本分,虽然近愚笨木讷,对女性却疼爱有加,而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不乏争名逐利,勾心斗角,玩弄女子于股掌之间者,而这些大多是有才有德的“成功”男士(曹操,董卓,西门庆等)。传说体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男权社会陷阱的惧怕和不安全感,所以宁可投身无才无德者。着进一步塑造了男性势力的强大。
然而,我并不完全认为白素贞等女性为了逃避危险而选择无才无德男。因为她们有本领,正因为在凡间可以得到仙境没有的真情实意,因此对现实生活极易注入感情。而诚实本分的男子给予她们不带杂质的爱情。这也体现了古代女性本分的爱情观。而不能与今日“白富美”等同。
此外,这类传说在凸显男子的无才无德时,也凸显其“勇”,为他们添上光彩照人的一笔;他们会为了爱人抛弃一切,勇闯天宫,恰是女性最为之动容处。因此,这一类型恰恰塑造了古代女性的“理想丈夫”。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0-11 21:35     标题: 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



在福建保留的不少古代传统民间文化中,戏曲文化算是一朵奇葩。其中木偶戏最有名气。其中以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泉州提线木偶戏最出名。因为我是漳州人,布袋木偶戏比较了解。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百度百科)

小时候经常在一些农村的庙口有搭着木偶戏的戏台子。有的戏台子是弄的很高,看不到人的操作。有的就是在普通的戏台子上面进行表演,操控木偶的人观众也可以看到的。他们都是用很老的闽南方言进行吟唱的,所以我不是很听得懂,虽然旁边也有字幕,但是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是繁体字,我也看不懂=___=。但是我还是觉得小时候每逢初一十五看一场木偶戏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因为觉得那些偶像好神奇,晚上做梦还梦见过。

电视上也有播过木偶剧。当然,也是说闽南语的,但是比较听得懂,而且有简体字字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窦娥冤》中的张驴儿陷害窦娥投毒,反而害死自己的母亲。不过木偶戏中利用蜘蛛丝下毒。蜘蛛丝是木偶线,让木偶蜘蛛通过这条线向面里下毒,十分逼真。此外还有台湾地区的“霹雳系列”十分出名,现在电视台还在播放,网上也有视频。不过小时候觉得有点恐怖,因为它的光影效果,而且都是晚上播放的。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1 21:38 编辑 ]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0-11 21:50

福建传统民俗——博饼
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要提一下福建独特的中秋民间风俗博饼。

博饼,最早起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有人说,博饼活动是郑成功发明的,为了提高士气,抚恤士兵的思乡之情。

其实简单说来,博饼就是掷骰子。

具体的玩法:(http://bobinglipin.com/plus/view.php?aid=299这个博饼礼品网站的)
 方法/步骤
  现在闽台地区流行的博饼名目与中国古代的科举科名基本一致,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科举的情况。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探花)2个,三红(会魁)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

  1、一秀:六个骰子中有一个点数是“4”


  2、二举:六个骰子中有两个点数是“4”


  3、四进: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相同的,其余两个点数若都为“4”,则可多得一个二举,若一个为“4”则可多得一个一秀;



        4、三红:六个色子里面有三个点数是“4”


  5、榜眼(对堂):六个骰子的点数刚好是顺子“123456”


  6、状元: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两个是“1”为最高级,称作状元插金花,可以获得状元和未被博取的两个对堂奖品;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为“4”,称作六杯红,就可以拿走所有的奖品,但是一般为了大家友好相处,得主一般只拿状元和两个对堂的奖品,可被追缴;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是一样的,称作遍地锦,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4”,称作五红,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一样的,除点数是“4”,称作五子登科,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称作“四点红”,可被追缴。

  注意事项
  如果在投掷的过程中上面任何一种情况都没出现或者骰子掉出碗外,那么投色子的人将要在下轮被轮空一次。
  博饼开始时是按大家投出的点数大小来规定由谁先开始,接下来就按顺序投骰子准备的奖品要按等级划分出来。


虽然说起源于泉州,但是在厦门发扬光大,并且厦门申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这个风俗在厦漳泉等地都有,而且台湾地区,潮汕地区都有类似的活动。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民间文学、民间风俗不要认为它就是某个地区、某个人特有的,这个往往都是集体的智慧,劳动人民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作者: 扈雅璐    时间: 2013-10-11 22:08     标题: 关于家乡民俗

内蒙古
     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目当属你那达慕大会了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五天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夜幕降临时,草原上还会飘荡起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男女青年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内蒙古蒙古族的特殊婚俗~
娶亲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 本帖最后由 扈雅璐 于 2013-10-11 22:09 编辑 ]
作者: 张晓芳    时间: 2013-10-11 22:16

关于白素贞为何中意许仙那样的软弱男性,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1、受封建社会礼教和儒家文化影响,统治者强调仁德忠义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许仙那样老实软弱的男性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和接受标准,自然白素贞也偏爱许仙那般柔弱的书生“白脸”。从《聊斋志异》也可看出。
2、传说来自民间,创作者也是来自民间,因而普通的平凡老百姓会作为主角,许仙作为软弱本分的一介书生更符合“草根文化”的审美需求。白素贞是集美貌和智慧的善良蛇精最终和普通百姓终成眷属满足了平凡老百姓的审美愿望。
3、女性本是弱势群体,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太强悍跋扈的男性让女性倍感压迫,而软弱老实的男性更容易相处从而女性收获幸福的婚姻。
作者: 张晓芳    时间: 2013-10-11 22:35

湖南民俗——长沙花鼓戏
一谈到长沙花鼓戏,最有名的莫过于《刘海砍樵》和《补锅》。作为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大都能哼唱几句花鼓戏戏腔。“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摘自中国旅游网]
花鼓戏以小声、小丑、小旦为主角配以各种角色,以湖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为内容,通过老艺人和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合作一直延续了下来,成为湖南特有的剧种。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摘自中国旅游网]
作者: TANG-WO    时间: 2013-10-11 23:44     标题: 湖北洪湖的特色故事

    洪湖地名由来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洪湖的湖光水色优美,渔家风情别致,这个全国闻名的湖泊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而我的家乡就是洪湖边上的美丽水乡——洪湖市。首先,关于“洪湖市”的得名,除了因为境内有个洪湖外,还有个传说:
    相传,洪湖以前是文泉县,县城就在洪湖中的清水堡。清水堡原先有一口井泉,水色格外清亮,味道也特别好,人们称它为“文泉”,文泉县就这样得名。
    好多年后,有个新任县官叫莫昭,把文泉改为官泉,还让衙役填平了其它水井,老百姓只能从官泉汲水,每汲一担,交铜钱五百文,莫昭一下发了大财。
    有个穷书生叫文云龙,家境贫寒,没有钱买水,老母活活干死,文云龙又气又恨,跑到县衙门前,大骂县官莫昭。
    恰巧,这莫昭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衙门口石狮子嘴里流血,必有大难临头。他心里正焦急不安,突然听说文云龙点名骂他。当场,吩咐衙役捉住文云龙,把他打了一顿。丢到一口枯井里,用铁板盖严井口,上了铁锁,还在井口上竖上一根铁柱,上面刻了八个大字:“铁树开花,逆龙归家”。
    事过三天,一个督粮官来文泉县催粮,路过官泉,正午,他口渴难熬,就将花翎顶带和大红官衣脱下,挂在铁柱上,到官泉喝水。就在这时候,百姓们一齐拥到县衙门前,要求放出文云龙,莫昭正要抓人,有人用荷叶包了一块污血,一把向他扔来,不料打中了石狮子的嘴巴。只听得轰隆一声,一道白光从枯井中冲出来,原来是文云龙变成了一条神龙。跟着一声炸雷,大雨直淋,文泉井水也涌了出来,淹了县衙,莫昭和衙役们统统被淹死。从此,文泉县就变成了一望无涯的洪湖。而现在洪湖市还有街道、学校、酒店、商店等以“文泉”命名,比如“文泉东路”“文泉中学”等。
    
    唐玥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47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0-12 00:07     标题: 白娘子为什么选择许仙

首先,白娘子的故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封建社会和男权社会发展下的一种文化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就“美人”情结。文人在失意愤懑的时候,希望通过思怀美人来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像白娘子这样的美人自然是许多人心中的对美好事物的幻想。久而久之,他们希望这样美好的事物不仅是自己思怀的,对方也要心仪自己。

其次,这也反映了一种小市民阶层对美好婚姻家庭的向往。封建社会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使得人们对正当性爱的追求受到压抑。而且等级制度森严的婚姻制度使得许多年轻男女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而往往因门第而结合,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正常性爱关系、幸福夫妻关系的向往。而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寻不得美好的爱情,就通过人与妖(白娘子许仙)、人与仙(七仙女董永)、人与鬼(小倩宁采臣)这样夸张的男女伦理关系来寻求突破。

再次,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讲究“仁”。许仙、董永、宁采臣这类男性虽不是大富大贵之流,但是在本性上面却不坏。而且都是读过书,有知识的好青年。女妖、女仙选择他们,也代表对主流“士”文化的认可。向民间的百姓传达“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思想。只要好好读书,行的正坐得直,自然有美女投怀送抱。其实,儒家文化是表,本质还是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一种对异性、对美的渴望。

而且,这也是男权社会下,女性这一类弱势群体的一种意识表现。虽然白娘子神通广大,但是却不是飞扬跋扈,类似母夜叉一类的泼妇,也不是像潘金莲一类的淫妇,而是贤良淑德、知性优雅、大方包容的贤妇。这是有别于现在一些女权主义思想,将女性等同于男性,女性要想男性一样骁勇善战。而是将男女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许仙之类虽然在体力上柔弱,但是本性是善良的。而且和白娘子的能力获得互补,从而达到一种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体现了朴素的平等观念,也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男女平等表现。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2 00:09 编辑 ]
作者: TANG-WO    时间: 2013-10-12 00:19     标题: 渔家特色风俗

    1、“水上婚礼”
  在网上找了好久资料,找到了对极具特色的“水上婚礼”的介绍。在洪湖还未被开发时,湖边的人们都依靠洪湖生活,长期生活在船上,劳作在湖里。理所应当,渔家特色的“水上婚礼”就得以出现,在婚礼上,新郎都是划着“婚船”去迎接他的渔家姑娘,迎接新娘上船后,由两个年轻小伙子手持火把站在船头迎船,象征“两位新人前程红红火火”。新娘新郎拜堂还得撑着雨伞,寓意“风调雨顺”,拜完堂后,新娘新郎要合顶一条红盖头,喝交心酒,寓意“红头系鸳鸯,永结同心”。
  洪湖“凤舟”
    我国历来都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洪湖水乡也不例外。但在洪湖风俗中,还有“凤舟”之说。早在清代末年慈禧太后时期,洪湖人民就开始打造“凤舟”了,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洪湖以内荆河为界,还沿袭着“东龙西凤”的传统习俗。内荆河东岸的河岭、洪林等村龙舟竞赛时惯用龙舟,是为“东龙”;西岸的柏枝、新旗、远景等村则惯用凤舟,是为“西凤”。
    凤舟源于洪湖古镇新堤春节期间元宵踩灯活动。踩灯时,素以龙灯为先,凤灯紧随。《清俗志》记载:清咸丰末年,有人向慈禧参奏:沔阳州新堤镇有“龙抬凤”的花灯活动,此举对太后实在不恭。慈禧见奏章大怒,下旨摘了沔阳知州的顶带,砍了踩灯人的头,并规定,往后元宵踩灯只准凤在前,龙在后;凤在上,龙在下。踩灯顺序引起“人头风波”之后,新上任的沔阳知州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在端午节时派遣一名文吏到新堤召集各界头名人物开会,会上提出:今年龙舟竞赛必须有一条凤舟,凤舟要比龙舟长,比赛时只许凤舟划赢,不准龙舟夺标。一位士绅提议:“这事好办,新堤有李氏兄弟二人,都有家传的造舟手艺,现在兄住河东,弟住河西,弟的造舟手艺略高,就让东岸造龙舟,西岸造凤舟。”文吏由此决定: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两舟均为黄色(后西岸将凤凰舟改为火红色,凤凰头上缠上黄绫)。

    唐玥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47
作者: 顺子    时间: 2013-10-12 00:42     标题: 武汉特色风俗 竹床阵

逐渐消失的“竹床阵”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小时候经常坐在竹床上让老人摇着扇子讲故事,或者只是单纯的听着他们家长里短的闲扯,现在随着空调的普及,“竹床阵”在街头渐渐消失了,比起在街头巷尾“影响市容”,人们更加倾向于躲在清凉的密闭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跟我讲故事拉家常的老人们纷纷去世,小区里的面孔越来越陌生,只剩下夏日寂寞的蝉鸣依旧空对着紧闭的门窗。

尤六顺子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26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3 16:35     标题: 介绍下山西民俗之面食~施丽英 2011213106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下山西饮食民俗,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面啦!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就是这么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诸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这些黄土坡的婆姨们!
  [attach]26939[/attach](莜面栲栳栳,蘸醋或辣酱味道十分好,粗粮中的精品啊)
[attach]26940[/attach](刀削面,中间厚,两头薄,淋炸酱或番茄鸡蛋皆好~)
[attach]26941[/attach](猫耳朵,奶奶从小做给吃的,用大拇指轻轻一捻,搓成一个圆洞洞,羊肉粉条卤子的猫耳朵是冬天御寒的佳肴)
[attach]26942[/attach](真真是我最爱吃的焖面啦~与手擀面做法类似,但要加足豆角和番茄,水的掌控很要紧。山西面食中的极品,口感很劲道)                  
    山西人喜喝汤饭的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足大多如此。长治一带居民,至今邻里相见,开口先问“喝了没有?”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谱中,汤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为讲究。低档的可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中档的可款待普通宾客,高档的则为高级筵席中的佳汤美羹。如晋中一带的三合面流尖、三合面抿蝌蚪、什锦空心拌汤等,都是比较讲究的汤饭。山西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饭前先喝点汤饭,是许多居民家的“饮食规范”。这从卫生角度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吃馍、饼之类的干食,大多要熬些米汤,或做点汤面,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熬些油茶之类的汤食。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则是山西居民最为突出的饮食习惯。“喝原锅汤,化原锅食”,据说是传统饮食古训。许多农家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这种习俗。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民间作客,酒足饭饱之后,家庭主妇定会给你盛来一碗面汤,请你也来用“原汤化原食”。这并非陋习,倒是很有点科学道理。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3 17:27     标题: 《红河谷》之观后感 施丽英 2011213106

文明对反文明的抗击
——《红河谷》之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电影《红河谷》。荡气回肠的电影画面和丰厚深沉的民俗题材给这部影片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看罢有如在读一本波澜壮阔的史传。然而,导演不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而是选取最平凡的个人来展现西藏地区原汁原味的民俗宗教文化以及近现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所带来的物质文化侵蚀。
  黄河岸边,无数的村民正在举行盛大的河神娶妻祭典,两名年轻的姑娘正被准备推进河中。当一名少女被活活淹死后,另一名少女的哥哥拼死欲救出妹妹。逃亡途中,在村民们的逼迫下少女砍断索桥落入江中,想与村民同归于尽。江水把少女冲向了对岸的沙滩。藏族老阿妈和她的儿子格桑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少女。青藏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三江源”,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孕育之地,更是藏族河谷哺育人民的生命之源。河神就成为了一方百姓的保护神,这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最高崇敬。万物有灵的神话母题被鲜明地展现在浩荡的祭典仪式中,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强烈冲击时,也带给人以西藏民间文化神圣的感召力,这部影片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时,就在主题上具有了“高端”之感,为观众打开了不同寻常的文化视野面貌。
  《红河谷》以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的眼睛,在短时间里目击并亲身经历生命、信仰、自由、战争、死亡、文明、野蛮,然后由岁月沉淀,提炼出每一个观众心中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整部影片前半部写出了未经世俗侵染的文明原始状态:牧民毡房前牛羊成群,格桑花静谧开放,蓝天下绿草茵茵,小伙子策马奔腾。还有影片中突出的藏族民俗:除非雪山融化才能下河洗澡;藏族老人为祈福转经轮;上山朝拜者五体投地一步步漫无止境的跋涉;一个民族在宗教中最能体现其集体性和对内性,因为宗教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维系,肉身仅仅是神对他们的恩赐;这也为其后来对抗蛮横的文明埋下伏笔。后半段是文明侵略与破坏,情状惨烈不做详细描述,我对片中的外国人琼斯影响深刻。他在我心中不能用“有良心”来形容。因为他由一个探险者转变为一个侵略者可谓急转直下,虽然作者有意把他塑造的不解与愤慨,然而面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他依然将枪口对准了曾经的伙伴,即使是他心爱的姑娘丹朱。这是文明侵略的必然性——利益面前,文明显然成为战利品。
  题目中的两个“文明”意义不同,前者是藏族深厚原始的民族文化和宗教内涵,后者则是针对现代文明来说,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制约,人性与良知的理性认识;而“不文明”就是对道德法律的践踏,人性良知的摧残。影片的对抗性体现在原始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对抗,加之战时背景,使影片主题上升为爱国与民族;然而,我更为欣赏影片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力量对抗的展现与渲染,整部电影作品,不乏相对壮观的战斗和祭祀画面。表现了当地居民深感自然力量之强大为人所不能胜,自卑感只有在同类人群中才可以隐藏并伴随忙碌的工作来压制心中的畏惧。人的战争又是在自然的怀里进行且不断摇晃,几欲违背自然规律(包括人的对生态的破坏),又受制于自然。
[attach]26943[/attach]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11-3 21:37

美不胜收,馋涎欲滴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11-3 21:44

建议版主对发帖者加分呵!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9 00:29     标题: 《红河谷》观后感

《红河谷》观后感

这部电影应该是CCTV6曾经重温国产电影环节一个重要作品了,之前在电影频道断断续续看过几次,具体境界记得不大清,只记得宁静美丽的藏族扮相和她爽朗豪放的笑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只可惜最近几年鲜少看电视,不知道电影频道还有没有放它。这次终于在民间文学课上重新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

怎么说呢……如果单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这部电影是在称不上是什么佳作,故事整体性不够,情节过度生硬,部分演员表演做作,台词生硬……这部电影在技术方面的硬伤的确有点多。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战争、爱情、汉藏冲突、中外冲突等等,这样太考验导演的功力了,事实也证明,冯小宁还是不能够驾驭的。许多人觉得这个16年前的片子,我们要体谅一下,但是我恰恰认为中国在90年代至2003年电影制度改革之前的国产电影的总体质量是很高的,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要知道正是在这段时间,我们出了像《霸王别姬》、《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多部国产佳作,而且这些电影都比这部电影来得早啊。而且冯小宁导演应该拍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比较多吧,这部电影里面散发着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实在是有点别扭。不是说电影不能表现政治,而是能不能说好政治。表现这样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冲突的电影有很多,而且正是这种激烈的矛盾恰恰能够展现一部电影的深度,像美国的《通天塔》、《撞车》其中对于美国当今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的种族冲突都有深刻的表现。李安的《喜宴》,张艺谋的《红高粱》都对文化冲突有很好的表现。虽然说侵略的耻辱历史我们不能够忘却,但是对于这种电影中俗套的表现方式,我们依旧会形成审美疲劳,我们不希望仅仅通过“惨烈”的方式来消费我们的民族爱国热情,我们更多地需要的是进行反思和理解。或许真的是以为这部电影年代久远吧……不过想想冯小宁之后的“经典”的《举起手来》和“中国版”《2012》的《超强台风》,我真心觉得《红河谷》还真的是冯小宁的良心。


好了,不吐槽了……

排除掉种种之后,来看看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意蕴,或者说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文明冲突。

象征着进步文明的帝国主义希望通过战争的方式来使得仍旧停留在奴隶社会的落后西藏得以”进步“。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自作多情。格桑的痛苦与困惑也是当时许多落后被侵略地区的人共同的感受,为什么善待的朋友会残忍的杀害自己与同胞,摧毁自己心爱的家园?这种情况我们在历史中其实并不少见,美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看似文明进步的人发动战争,看似不文明落后的人维护和平。这里的文明反倒成了一种讽刺。片中美到令人窒息的西藏风景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令人会想起草原和蓝天的《雪儿达娃》,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神圣且浪漫,也许传说中“去过西藏之后回来就会辞职”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吧……不过我觉得电影有点美化西藏了,西藏的奴隶制度在有些地方有比片头将女性扔到河里祭神的方式还要恐怖的仪式,比如初中音乐课的时候教过的一首叫做《阿姐鼓》的歌,据说是歌中这个男孩的姐姐因为违反了族规而被生生剥皮了,将皮做成了鼓,所以叫做“阿姐鼓”。所以,西藏虽然很美,藏区人民创作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歌曲和诗篇,但是奴隶制度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废除是好的。




其实我还是想吐槽一下藏区人民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其实用藏语,底下打字幕会更好……


安霖

2011213115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1-9 00:31 编辑 ]
作者: 华师大李娟    时间: 2013-11-9 00:40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看到了家乡的面食,真的是太幸福了!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9 23:14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的确很有地区特色,福建的茶文化很出彩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10 00:06

看完《红河谷》的影片,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有着一定年代感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动乱时期,然而地点却是远离了烦乱世界的另一片天地——西藏。这里的人们虽然只有浅陋的物质条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然而他们也都有着虔诚信仰与淳朴的心灵。同样是信奉神灵,汉族少女雪儿被要求活生生地作为祭品献给河神;而藏族的人们则是对于触犯神灵的罪魁祸首予以严刑。而当雪儿无意闯入藏族成为达娃时,没有人把她作为异类,却是以仁慈对待,甚至在她不慎触犯神灵,在规定日期之外下湖洗澡,人们并没有按规矩惩罚她,而是尊重了她汉人的身份;从这点看,藏族的人民虽敬畏神灵,但并不是完全盲目的崇拜,其实他们的敬畏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地域的原因。西藏地区,尤其是临近雪山的地方,气候恶劣,生存条件十分贫瘠,人们对于自然灾害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预防,所以每一份资源都变得十分珍贵,反而让他们养成一种惜福感恩的态度。
    然而,即使是这样贫瘠的地方,侵略者还是把他们的贪婪之心抛向了这里。用他们先进的武器,用欺骗的手段,野蛮的屠杀着这里的一切;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俘虏了这一切,也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里最美的不是环境,而是人心,是还没有被所谓文明开化的人们的淳朴。在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双方都要付出流血牺牲,践踏另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然而还是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这样的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受侵略者,侵略者也是人,他们都会害怕;我想这个影片的深度正在于跳出来了自身的民族身份,而是以作为人类的身份去审视战争,去看待生命。影片很巧妙地用一个外国人的心理,在他痛苦的挣扎中一切答案更加明晰。而丹朱这一形象则是女神的原型,她美丽,高傲,直爽,敢爱敢恨,最终牺牲自我成全大我。看似很完美,然而却令人心寒,在那样的动乱中,这样女神般的人物只能有死这样的结局吗,造成她悲剧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只能怨恨人心的不足,这样的文明究竟还算文明吗?

[ 本帖最后由 何金凤 于 2013-11-17 23:02 编辑 ]
作者: 扈雅璐    时间: 2013-11-10 23:17     标题: 观电影《红河谷》有感

       电影《红河谷》是导演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导演所想表达的主题很宏大。似乎在以小见大的表现一个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文明必须受到野蛮的冲撞才能更有活力,得到新生吗?
      电影以祭奠河神作为开始,两个女子就像待宰的羔羊,除了死亡别无选择。这样的祭奠活动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现在看来,这只是愚昧的表现。两个女孩一个死亡,一个掉入河中被善良的藏民救起。在雪儿掉下水之前,影片出现第一个两点,就是雪儿的那句话---“来世再不做女人”。这样的以愚昧文化作为开端,也是为之后表现藏族文化的差异做铺垫。
      雪儿在被救起之后得到了格桑一家的照顾,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比起汉民族文化的愚昧无知,在藏族人民身上总体先出一种宽容的力量。在雪儿违反禁忌后,格桑采取宽容和原谅,并保护着她。他们在雪崩中救起了年轻记者琼斯,在那两个英国人快被处死的的时候,格桑又及时久了他们。影片前半部分竭力的表现藏区和谐美好的生活以及藏民商量的特点。与之后的野蛮侵略形成鲜明对比。用炮火打开文明总是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影响。一是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在影片后半部分体现的淋漓尽致;二是外来文明冲击民族文明,为本民族文化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影片中的“打火机”就以小见大的体现这一影响。
     看完电影后,宁静扮演的那位公主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从开始的调皮霸道到到影片最后唱着民族歌谣死去。这位公主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在风中吟唱那首生命绝唱时,随风扬起的头发和藏族特有的发饰,一首随风而来的藏族民谣,这些都是美好的,但随着手里的炸弹落地,所有的曾经拥有、曾经美好,顷刻崩塌。
     影片虽然在表现上略显生硬,并且感觉故事并不连贯,但其表现的野蛮文明主题让人深思,十分深刻


[ 本帖最后由 扈雅璐 于 2013-11-10 23:19 编辑 ]
作者: 扈雅璐    时间: 2013-11-21 22:42     标题: 九尾猫故事及感想

九尾猫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村子里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动物修行成神仙的过程中,有一种灵猫。它通体透白,有小狮子那么大,每修炼到一个阶段就会多一条尾巴,只要达到九条尾巴,它就能上达天庭成为猫神。但是这第九条尾巴却是极难修炼的,需要这种灵猫答应人类一个愿望,当这个人类愿望达成时,它就能长出第九条尾巴。而正因为它承诺了人类的愿望,与此同时,它也将失去一条尾巴。也就是说这只猫不停得完成人类的愿望,也不停得失去自己能成仙的第九条尾巴。几百、几千年来,灵猫不停得修炼,不停地完成愿望,也不停得失去自己的尾巴。生生世世在得到和失去的轮回中,八尾猫极端痛苦,它含着眼泪请求佛祖的帮助。希望能得到神的领悟,帮助它解除世间的业障。
    “机缘未到”佛祖说。
    就这样,八尾猫继续着它艰难的修行,在其他灵猫都放弃的情况下。
    一天,一个善良、天真的小男孩儿到山上砍柴,天色渐渐暗了,小男孩儿在树林里迷了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群狼发现了男孩儿,它们慢慢的围了上来,目光里充满了贪婪和凶残。顷刻间狼群包围了男孩儿,它们随时都会扑上来。就在这时,一道白光闪过,一只硕大的猫蹲在了小男孩的身边,身上的毛犹如白雪一般无暇,身后长着八条尾巴。狼群看到猫以后,变的十分的惊慌,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狼群渐渐退去,随后四散逃走了。猫开口对男孩说话了:"你得救了,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无论这个愿望是什么,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许愿吧?"天真的男孩并未惊慌,想了想说到:"我只有一个人,从来也没有什么愿望,真的不知道该许什么愿,能让我再想想吗?"猫点了点头,于是跟着小男孩儿回了他的家。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男孩儿仍然没有许愿,这一天,猫对男孩儿说:"你必须要许愿了,告诉我你的愿望是什么。"男孩儿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帮我实现一个愿望呢?一定要许愿吗?",猫便把自己修炼的事情向小男孩儿说了一遍,男孩想了想,对猫说:"我真的没什么愿望,我不需要金钱、地位。你曾经救过我,如果非要我许愿的话,那我就请求天神赐给你第九条尾巴吧!",猫呆住了,直直的望着男孩儿,它没有想到男孩儿会如此简单的对待这诱人的机会。
    就在这时,天空飘过来一片祥云,一道金光落在了猫的身上,猫的周身都被金色的光环所环绕,奇迹出现了,猫的第九条尾巴慢慢的长了出来!整整三百年了,猫搭救了无数的主人,帮他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愿望,但却总也无法拥有第九条尾巴。
    八尾,这时我们应该称它为九尾猫了,它的杏仁大眼里流出眼泪,它终于知道佛祖为什么说“机缘未到”。
原来它修炼了几百年、几千年,完成别人的愿望,就是为了等这样一个人来完成它的愿望。九尾猫舔了舔男孩的手,无声无息地离去了。
    那男孩一生虽未大富大贵,但却万事顺足,儿女孝顺,子孙满堂。
    有一天,他醒来将九尾猫的故事告诉了孙儿,并说他梦到它来接他了。隔日,老人坐在藤椅上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了,村子里俗称这为——喜丧。(故事来自豆瓣)
   
  故事感想:这个故事是一个很有哲学意义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许我们是那只九尾猫,在不断追求中苦苦挣扎,茫然而不知何时才能使愿望得以实现。在这种似乎无望却又有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九尾猫还是坚持了成仙的追求。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对“成仙”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九尾猫这个形象上,也体现出人们对于成仙永生的向往。
  但或许我们有时又是那个男孩。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男孩也在欲望中挣扎与徘徊过,但是最终选择了与之前的人许下不同的愿望,正是这样语用不同的想法,是得少年许下了终身的幸福。少年这样的普通有不平凡就是那个机缘吧。

作者: 董荣    时间: 2013-11-21 23:10     标题: 九尾猫故事感想

董荣
九尾猫的报恩,猫和人,动物与人的关系绕不开。而且在民间故事中,动物和人的关系大多都是和谐共存的,动物甚至还充当一个人类的帮手角色甚至是救星的角色,例如牛郎织女中的那头老牛。在这些故事中动物都通人性,拥有良知,它们往往懂得报恩,令人敬爱。就如同九尾猫,无论它救人的目的何在,它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对人类的一种友好相助。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道家传统观念,人与万物的和谐。 关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当他得知九尾猫可以帮他实现愿望时,他克服了人性本有的自私缺陷,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了九尾猫能够实现愿望,正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帮助他人实现愿望对自己也是一种成全,毕竟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单独的一个自己存在,我们总需要照顾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主人公放弃了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朴素的幸福感所致,他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他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不过是安安稳稳,健健康康一辈子,至于别的,他并不在意,也不过分奢求,这样的处世心态无疑是最好的,因为物欲横飞的年代永远无法满足,追求到达一个层次,必然又回再爬高一层,于是幸福永远在别处。倒不如一个简单的衣食无忧,健康自在。

[ 本帖最后由 董荣 于 2013-11-21 23:12 编辑 ]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3 12:49     标题: 九尾猫故事之我看

猫的拟人化体现了人理想和现实的对立统一:希望有九条尾巴,同时又要忍受艰难;而小孩子的人生则体现了人对平安、和谐的追求,实现这一愿望必然要放弃一个关乎自身的愿望,为了九尾猫,他选择为他许愿,这也体现了人对自身生命向善的追求,通过“善”达到“和”,通过“放弃”达到“平安”。猫自通人性,在老人去世时前来不正表明人类对善良的肯定和平安无恙生活的理想追求么?故事很温情,让我想起了《聊斋志异》中花妖的善良,为了心爱的人香消玉殒,给故事附上一层人性的观照、温情的色彩。讲述人也讲的好有感染力~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3 12:57     标题: 两场讲座之回顾~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邢莉老师和北京大学拱玉书(省图)的两场讲座,想必有许多小伙伴都去了吧,讲座的学术性很强,同时又有丰富的案例和史料,充分表现了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审美性和独特性,也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性。

邢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当代价值和传承策略》
邢莉教授的讲座主要是剖析中国民族民间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功能。围绕蒙古族那达慕、苗族四月八、喀什古尔邦节、青海土族纳顿节、彝族火把节等,她讲述实地考察经历,展现原汁原味的图片、文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节日的理念:节日的确定是其历法知识的总结(农耕文化),存留有生态知识(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敖包是由石块和树枝组合而成,表现对天神“腾格里”的尊敬,他们尊称草原为母亲,为天堂,有强烈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石头和树枝与其对天与地的崇拜形成对应关系,称天为“天父”或“父天”,称地为“地母”),是宗教知识的体系(实地探访古尔邦节的前前后后,秩序井然的万人朝拜仪式、广场上的狂欢),还包括各民族的哲学观(敖包:天人合一)   二、节日的功能:节日狂欢背后的祈愿  1.祈年的文化因子:青海的纳顿节庆丰收,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求婚求育的文化因子:苗族“四月八”  3.祈求摒弃灾祸、获得福祉的文化因子:彝族小凉山火把节  三、中国节日的文化精神  1.人与自然和谐  英国历史学界汤因比  蒙古族的长调,抒发对草原的情感,只会在草原上唱。(人与自然的对话)  2.人与人和谐:纳顿节、喀什的古尔邦节(村落、家庭的和谐)  3.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积聚民族的爆发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生生不息、拼搏竞争、用于进取  四、民间节日:审美创造的源泉:民间美学      宇宙与人同流,人与审美物的合流、统一。民间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建立,中国有29个项目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群体的力量

很有人文底蕴的一场讲座,老师也极具亲和力,其实地考察的经历令人信服,艰辛中充满趣味。同时,她还借鉴当下民族节日的消陨提出了“拯救”策略,给人以警示。

拱玉书:《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流传于演变》
    北大拱玉书教授的这场讲座是省图书馆系列人文讲座的一场(有兴趣的不妨一听)。讲座主题很明确,围绕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十二块泥版,追根溯源,讲述其故事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公元前1200年,由阿卡德语书写的十一块泥版诞生,还有一块在公元前7世纪发现,上面记录了近三分之一字迹模糊的史诗,史学家经过精心辨认,形成了“泥版记”。
  泥版讲述的内容大致是: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是统治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的王。他拥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高神格,曾是一位暴虐无度的王者。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恩奇都。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中的怪物——芬巴巴,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战胜了芬巴巴。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第十二块泥板则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灵见了面。
  每一块泥版的末句与下一泥版的第一句连成一句话,这部史诗探讨了梦境、生死等问题,体现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命意识和对死亡的追问,也体现了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提问环节中不同职业、年龄的观众发表了看法,谈及史诗的艺术特征、历史演变和人文意义,拱玉书也作了回答。

附:省图近期讲座一览:
中国民俗文化空间——节日与庙会        乌丙安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        2013年11月2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吉尔迦美什史诗的流传与演变        拱玉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9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廉政与廉政文化        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        2013年11月16日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文艺复兴艺术新探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3年11月16日14:30—16: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卢浮宫、埃及和法国:光芒交织的历史        格扎维埃•米兰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内部公关主管作家        2013年11月16日下午14:30—16:30        省图2号报告厅       
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刘玉堂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3年11月23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自我生命的安顿与开展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2013年11月30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宪法与公民生活        周叶中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23日下午15:00        省图2号报告厅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3 13:12     标题: 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

我们研究的论文:《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以下是一些资料:
僵尸特点:
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里面则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线而重新复活的) 2. 僵尸喜欢啃食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是僵尸唯一的本能目的。(这和食人风俗有所联系) 3. 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人,死后也会变僵尸。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动的家族或是亲友,因为被咬而成为慢慢的变成僵尸要来攻击自己,宛如无底洞般的恐惧感就是这样而来。 4. 僵尸不会死亡。因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僵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点火将他燃烧。还有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然后把活人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恐慌和内心纠缠的葛藤。这样的场景也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欧美僵尸
“僵尸谣言”的火热并不只是来源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经的“玩笑”。有媒体在此次“僵尸谣言”的报道中评论,僵尸似乎一直离美国人很近。
  西方本来就有不少类似不死怪物的传说,例如食尸鬼。然而自19世纪末开始,僵尸文化开始在北美和欧洲流行起来。
  1968年上映的影片《活死人之夜》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一旦被僵尸咬到就会变成僵尸;此外,僵尸不会死亡。如果要让他们停止活动,除非把脑袋打烂或者点火将其烧焦。
  影片《活死人之夜》塑造了“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和“活人被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经典恐慌”,这样的场景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若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算起,僵尸文化已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有关僵尸的影视剧、书籍、漫画和游戏大量涌现。
  近年来美国畅销书榜单以及游戏榜单上都不乏僵尸题材的作品,例如大受“简・奥斯汀粉丝”追捧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收视率极高的美剧《行尸走肉》、大热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等。在这些作品中,僵尸成因也千奇百怪,有的因为疾病,有的因为受辐射、感染、巫术、外星人或者药物。
  僵尸不仅出现在荧屛、书籍中,甚至已经渗入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在美国,僵尸酒吧、僵尸长跑比赛、僵尸角色扮演游戏等都层出不穷。
  商业力量的投机性也为“僵尸文化”的产生推波助澜。去年秋天,美国财经网站“24/7华尔街”估计“僵尸产业”为美国经济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入,比如漫画书、服装、影视剧,甚至黏贴皮肤的胶水、身体腐烂后的除臭剂、连接四肢的螺丝等玩具。
  虽然僵尸文化已流行了近半个世纪,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似乎对僵尸越来越“追捧”。僵尸题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甚至一部以“本·拉登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今年夏天将在美国上映。
  “大家喜欢做这样的联想。”南弗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伊丽莎白·伯德分析称,“同样流行的吸血鬼有一种浪漫的吸引力,但是僵尸注定难逃一死,僵尸永远也不会变成人,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与现在的世界发生了共鸣,人们感觉自身正在走向末路。实际上,僵尸就代表了一种令人沮丧的形象。”
“美国人迷恋‘异国情调’”
  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德斯佩拉曾指出,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僵尸文化脱胎于美国人对来自异国的“关于毒药、神秘主义的舞蹈和仪式的无知和迷恋”。根据美国民俗专家的记载,美国的僵尸传说植根于加勒比地区的奴隶与殖民文化,特别是海地的僵尸故事。20世纪早期,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国家,尤其是海地的土著巫术产生极大兴趣。美国人词汇中“zombie”(僵尸)一词的出处正是海地巫毒教。
  20世纪20年代,僵尸故事已经被印在街头小报和畅销读物上供人们消遣取乐,通俗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等人记载大量海地白人观光客关于巫术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并“大谈特谈”。在文学作品中,空洞的眼睛、满脸鲜血,以及出没时绵延不绝的巫毒鼓声成为“美国僵尸”的标志。不过,“僵尸文化”在美国真正流行却是由影像作品推动的。
中国传统僵尸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  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昼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下贰?   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attach]27405[/attach]可爱的僵尸和植物[attach]27406[/attach]植物大战僵尸[attach]27407[/attach]湘西赶尸[attach]27408[/attach]清朝僵尸[attach]27409[/attach]湘西赶尸场景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3 13:14     标题: 建议组长把僵尸论文结构再发一遍~~~:)

建议组长把文章结构再发一遍~~~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3 23:33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是啊,这个故事真的很有启发力。有感于猫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深情,也对人性与生活进行了思考。故事中的猫想要成仙必先集得九尾,然而当它终于成为八尾猫后,它却陷入一个轮回,为得一尾必须帮人实现一个愿望,然而实现愿望又必须坠一尾,这是一种种类似西西弗斯的无望,但幸运的是,它遇到一个男孩,因为爱它而成全了它,许下愿它成为九尾猫的心愿。九尾猫如愿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就像它和男孩的感情还在紧紧维系着一样,直到男孩度过安然的一生,直到九尾猫接走了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实则蕴含哲理,通过老师的点拨,我才看到了其后所蕴藏的深刻性,有佛教轮回的思想;有探寻人的幸福理念;有对于成仙的平等性要;也有宣扬行善;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更可贵的是,这个故事有着独特的叙事结构,两条主线交叉而又独立,耐人寻味。很感谢能有这样有意思又发人深省的民间故事让我们增进了对民间文学的了解!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3 23:33     标题: 回复 44# 的帖子

论“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的民间叙事
一、        简述植物大战僵尸这一游戏,从而引出僵尸这一概念。
二、        论述僵尸的起源与形成(分中西两部分)
三、        对僵尸进行分类,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1、        湘西赶尸传说
2、        清末尸变
四、        探讨僵尸这一形象会被社会认同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现僵尸这一概念)?
1、        在西方,主要是宗教观念
2、        在中国,主要是“落叶归根”的文化传统思想
五、僵尸传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僵尸这一形象能够被大家崇拜和喜爱的社会根源
作者: 陈祎迪    时间: 2013-11-24 21:39

自古以来很多故事都围绕着成仙展开,《九尾猫的故事》中的九尾猫也是如此,但是在它身上却有一个死结,那就是满足人们的一个愿望它自己就要消耗1条尾巴,这样修炼了三百年后,九尾猫终于成仙了,而解开那个死结的男孩许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九尾猫长出第九条尾巴。以前的九尾猫一直在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却没有一个人为九尾猫着想过,换句话说从来没有人想要感恩过九尾猫。我们可以扩展到人与人的交往,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一味索取,要懂得回报,懂得回馈,给予会比得到更加快乐。

[ 本帖最后由 陈祎迪 于 2013-11-24 21:55 编辑 ]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4 21:51     标题: 九尾猫的故事

没想到自己讲的这个故事可以获得这么大的反响啊。

记得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孙正国老师给这样类似的故事进行总结:佛法、轮回、凡人皆可成仙。
平安、健康、多子多孙、家境平和,这些就是中国儒道释三者融合下的产物。

记得网上有句话简单但是感人:“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往往是没有价格。”像友情、爱情、亲情、健康、快乐……这些东西似乎就伴随着我们,可是往往是因为我们不珍惜而失去的,可是等到我们失去之后,才想到它们的重要性,可是这些东西缺再也回不来了。无价的东西是无价的。看似悖论却是真理。我们现代人早就产生了异化心理,经常想凭什么他们过得比我们好。我们往往将这种差距归结为他人和命运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像九尾猫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追求的那样简单的幸福经常被人所忽视,但是却是传统思想的期待的成功。

还有,像类似九尾猫的故事有很多,在这些故事中,往往小男孩的名字、九尾猫具体的名字都是抽象的。正是因为抽象,才能够使得故事得以流传,人们可以为这些主人公命名,冠上自己家族、村落的事情,但是故事的内核是不会改变。

作者: 张晓芳    时间: 2013-11-24 21:54     标题: 关于九尾猫故事的启示

1、从猫升仙必须实现人的愿望并减掉一条尾巴可以得出实现目标必须有牺牲懂放弃,付出与收获总是相平衡的,这种内在统一的关系驱使我们不断的在牺牲与放弃中获得并前进。为了成仙,猫需要不断地实现人的愿望并减掉一条尾巴,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而痛苦的。八尾猫完全可以像其它猫一样放弃,是它的那份坚持和舍得牺牲实现了它的永生。
2、在小男孩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纯粹和本真——没有贪婪、善良仁心。面对八尾猫说出的诱人条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成全八尾猫,而他的成全也促成了他后半生的平安。这里面蕴涵着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成全自然不会有恶报。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4 21:57     标题: 推荐一下类似的书

其实这个《九尾猫》的故事并不是我的原创,是我在一本书上面看到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搜来看看,这个作家写了好几本,我是初中时候借同学的看的,本身对这些灵异故事很感兴趣就借过来看的。

网上有很多这个的TXT,图书馆也有这个的书,大家有兴趣可以借来看看哟~~~
《异闻录——每晚一个离奇故事》《异闻录——每晚一个骇故事》《每夜一个离奇故事 三 》 、《每夜一个离奇故事 四 》

PS:提醒大家一下,我看了他的这几本书,其实……除了那个《九尾猫》,其他的都有点灵异和恐怖,胆小的人还是要慎重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1-24 21:59 编辑 ]
作者: 顺子    时间: 2013-11-24 22:08

九尾猫是伟大的,它有恒心有毅力为了一个目标一个梦想持续了三百多年的轮回,小男孩也是伟大的,他放弃了像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私利许愿,而成全了九尾猫的幸福。但是,实际上,无论是九尾猫还是小男孩,他们都是讲了一个关于“舍得”的故事,九尾猫“舍”了三百多年,终于在小男孩身上“得”来一次机会;小男孩“舍”了自己愿望的机会,“得”来一生安稳。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九尾猫,在痛苦与挣扎中修炼,然后在坚持中永生;我们也有可能都是那个男孩,在欲望与成全中徘徊,然后在一念之间许下幸福。人生就是在各种选择中挣扎与等待,懂得舍得,就懂得了幸福的方式。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4 22:18     标题: 僵尸……为什么怕糯米

我们看很多鬼片里面,都会给僵尸投掷糯米。一种说法是:糯米可以除尸毒,被僵尸咬了可以用糯米拔毒,渐渐地演化就成了僵尸怕糯米。还有一种:《葬经》有云:穴有三吉,葬有六凶。天光下监。地德上载。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越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阳阴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福恃势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经曰穴吉葬凶,与弃尸同。

《聊斋志异》(卷十)第二篇

胶州王侍御出使琉球。舟行海中,忽自云际堕一巨龙,激水高数丈。龙半浮半沉,仰其首,以舟承颔;睛半含,嗒然若丧。阖舟大恐,停桡不敢少动。舟人曰:“此天上行雨之疲龙也。”王悬敕于上。焚香共祝之,移时悠然遂逝。舟方行,又一龙堕如前状。日凡三四。又逾日,舟人命多备白米,戒曰:“去清水潭不远矣。如有所见,但糁米于水,寂无哗。”俄至一处,水清澈底。下有群龙,五色,如盆如瓮,条条尽伏。有蜿蜒者,鳞鬣爪牙,历历可数。众神魂俱丧,闭息含眸,不惟不敢窥,并不能动。惟舟人握米自撒。久则见海波深黑,始有呻者。因问掷米之故,答曰:“龙畏蛆,恐入其甲。白米类蛆,故龙见辄伏,舟行其上,可无害也。”

僵尸一旦腐烂就会剩下骨头,就不是僵尸了。所以它们害怕腐烂,而腐烂的话身上会爬满蛆……


所以,咱们看可爱的糯米像什么?

是不是像那啥……所以将心比心一下,为什么僵尸会害怕糯米了……


其实还有一种……就是僵尸有的地方也叫做粽子……生糯米它们害怕……盗墓梗




上面有位同学传了一些僵尸的照片是不是让大家觉得不适?所以,我来给大家调剂一下……







其实僵尸也很萌的,你们不要黑他啦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5 17:05     标题: 亲们,你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呢?大家赶快来说说自己家乡的传说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我的家乡在随州,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而这里的炎帝实则出自随州烈山哦,随州已经建起了炎帝神农故里,央视也有直播过,欢迎大家来参加哦。我了解的是炎帝神农的传说,还有随州的花鼓戏最为知名。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5 17:16     标题: 炎帝神农传说

所属地区: 湖北文化
遗产名称:炎帝神农传说
遗产编号:Ⅰ-9
遗产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神农架景区
遗产级别: 省
娲伏羲之后,不知隔了若干年代,又出现了一个太阳神炎帝。他和兽身人脸的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是南方的天帝。
太阳神炎帝是一位极慈祥的大神,当他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慈爱的炎帝教人如何播种五谷,用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源。那时候,人类共同劳作,互相帮助,没有奴隶,没有主人,收获的果实大家均分,感情象兄弟姐妹般亲切。 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称他为“神农”。传说他是牛头人身。这大概因为在农业时代象征几千年来帮助我们耕种的牛一样特别有贡献吧!
这太阳神兼农业之神的炎帝刚诞生时,完全不需要半点人力,自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的水彼此相连,若是取出其中一眼井的水,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波动起来。[1]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5 17:18

传记

炎帝和黄帝曾有姻亲关系[2],为神农之后。据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3],炎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发展,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着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
据说因炎帝部落屡次被封王,而造成黄帝部落不满被炎帝部落统治,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记载下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代炎帝而为天子。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双方势同水火,蚩尤带领着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是中国学者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于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征)。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可见炎帝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崇拜。
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生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是农神,始教天下播种五谷,尝遍五谷,这是炎帝与神农氏渊源;炎帝又是火神、灶神,始教人民摩擦生火而热食,用火来铸造金属器具,因此炎帝的后代后祝融这样的火神。
据《山海经·北山经》,白嘴赤足的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据《路史·后纪四》,蚩尤也是炎帝后裔,并驱逐炎帝及其后裔榆罔,并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不死战神形象的巨人刑天,是炎帝的部属。
神农氏与炎帝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存在了五百年。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为中国传説历史中的第一个部落联盟,由神农开创。其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在炎黄两大部落融合之前,农耕文明在黄河流域已有数千年以上的历史。《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在黄帝时代,神农氏部落已经衰落)。神农和神农氏最后一代炎帝为两人,炎帝为神农后裔。
根据传説,神农氏部落有五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用木材制造耒耜(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地。
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
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
第四,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神农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
第五,发明纺织,抽出麻丝,利用轮纺织布,发明养蚕的嫘祖便是神农氏的后代。
神农氏族部落后期的杰出首领炎帝和黄帝两部落融合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而炎帝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神农为三皇之一,炎帝也被列为五帝之一。
作者: 何金凤    时间: 2013-11-25 17:22     标题: 随州花鼓戏

随州花鼓戏早期叫“地花鼓”、“花鼓子”、“花鼓戏”,系随州地方剧种,距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其演唱声腔分为 “蛮调”、“奤调”、“梁山调”、“彩调”四大调式。主要活动在随州地区和相邻的钟祥、京山、枣阳、襄樊、应山及河南省桐柏县、信阳等地。
基本介绍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花鼓戏鼎盛时期,有近三十个职业和半职业戏班,演唱艺人达300余人。解放后,成立专业剧团1个、业余剧团4个,演出剧目有200多个(本),常演剧目有100多个(本),其中《打裁缝》、《雪梅观画》、《血汗衫》等在随州地区及相邻县市颇具影响。花鼓戏代表人物有郁大块、罗银、杜永义、李福元、刘凤梅等。演出剧目以创作、改编、移植为主,内容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服饰衣箱沿用京剧的规制,分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三种。伴奏乐器以大筒为主,配锣鼓、云板、唢呐、笙等,表演手段丰富多样,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改革开放后,随州花鼓剧团创作编演的《翠平卖猪》、《千古绝响》、《古墓花魂》、《大鹏歌》等剧目分别在省、地文艺调演中获奖,其中《大鹏歌》荣获随州市人民政府的嘉奖,198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戏曲电影片对外公开发行放映。传统剧目

  随州花鼓戏现有传统剧目约217个,创作改编现代剧目约50个(本),上演剧目多属家庭小戏,且以爱情戏为主,兼演一些清官戏。其中“蛮调”135个(本),主要有:《打红梅》、《大清官》、《恨小脚》、《兰丝带》、《三请樊梨花》等。

  “奤调”23个(本),演出剧目有:《打蛮船》、《站花墙》、《拦马》、《放绵羊》等。

  “梁山调”32个(本),主要有:《刘海砍樵》、《下扬州》、《打芦花》、《吴广大拜年》、《借妻》等。

  “彩调”38个(本),主要有:《大观灯》、《卖杂货》、《小放牛》、《陈瞎子捉奸》、《绣香袋》等。

  基本剧目为“四奤”、“四蛮”、“四调”、“五赠”、“四楼”、“三辞”、“三反”、“二画”等。

  建国后,特别是一九五六年建立专业花鼓剧团后,所上演的剧目大大丰富,体裁进一步拓宽。一是整理编演了《吴三保游春》、《贾士道游西湖》、《赵五娘吃糠》等十余个传统剧目;二是移植上演了《秦香莲》、《借亲配》、《宝莲灯》、《四下河南》、《孟丽君》等数十个优秀传统剧目;三是移植上演了《刘介梅》、《刘胡兰》、《红珊瑚》、《三里湾》、《双飞燕》、《救救她》、《心中的太阳》等四十多台现代戏;四是创作演出了《山村锣鼓》、《铁牛飞奔》、《翠平卖猪》、《古墓花魂》、《大鹏歌》等十多个大小剧目。
作者: 董荣    时间: 2013-11-25 17:25     标题: 湖北省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红安木雕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岗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红安木雕        遗产编号:Ⅶ-2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        遗产级别: 市        联系方式:
    木雕是流传于红安上千年的一支绚丽的工艺奇葩,其保留的代表作享誉神洲大地。她,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实用价值。  
    红安木雕源远流长,源于何时已无法精确考证,然而据史料记载及现存作品佐证:早在明万历年间,红安木雕的技艺之高流传之广,堪称登峰造极。  
    红安木雕分为浮雕、镂空、透雕三大类。  
    目前红安县内完好保存着出自明代、清代、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其代表作有明代的吴氏祠(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檐滴水床、镂空洗脸架等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此外还有后期的桌椅及其他家具等。这些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木雕技艺研究价值。

二、红安绣花鞋垫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岗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红安绣花鞋垫        遗产编号:Ⅶ-2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        遗产级别: 市 省        联系方式:
    红安绣花鞋垫是地道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光武年间,兴于唐、盛于清。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集日用与审美于一体,为鄂东地区颇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间女工技艺。她,以绚丽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方面的实用价值享誉国内外,为文艺界专家学者所青睐。
    在工艺技巧、构图风格和图案寓意的艺术风格诸方面,红安绣花鞋垫都具有长江中游地区绣花鞋垫的典型工艺特征和艺术特点。红安绣花鞋垫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在不被人注意的鞋垫上,作为定情的信物或嫁期的礼品,姑娘们一针针一线线,按照自己的心愿,创作出一件件富有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的作品。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变幻、夸张,表现出清新夺目的质朴美、浪漫美、明快美。1987年红安绣花鞋垫100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展出;1989年赴香港、澳门、捷克斯洛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展销过程中引起轰动效应,各级新闻媒体作了大量宣传。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无声的诗歌》的文章。中国《美术》杂志副主编著名画家何溶同志讲“你们的展览量出了红安的金饭碗。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去讨饭啊!”
    红安绣花鞋垫价廉物美,极具保护和开发价值。
    " 红安有句俗语“无女不绣花”,我现在是在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忙完了地里的农活,村里的妇女们经常像这样聚在一起绣鞋垫,红安绣花鞋垫是地道的民间刺绣,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
红安绣花鞋垫在东汉年间就成为我省红安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刺绣工艺,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最初是作为定情的信物和出嫁的礼品,后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场合和需要,成为寿诞、生子、婚嫁、升迁等喜庆场合馈赠的礼品。它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夸张,民间艺人们按照自己的心愿在小小的鞋垫上,反映天上人间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红安绣花鞋垫千百年来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被专家誉为无声的诗歌。

三、架子戏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岗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架子戏        遗产编号:Ⅴ-2        遗产类别:曲艺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        遗产级别: 市        联系方式:
    架子戏是流行于以红安为中心幅射新州、麻城、黄州、孝感地区的一种曲艺,其形式是3——4人围在挂有打击乐器的架子周围,一人领唱,其他人接腔,有说有唱,打击乐器伴奏,其说唱内容十分广泛,有曲艺段子,乃至整体戏曲,只不过是一人扮唱多种角色,十分灵活。  
    架子戏原属曲团艺人乞讨形式的一种,先于东路子花鼓戏、楚戏,而此两种戏曲的剧目及唱腔都融有架子戏的基调。  
    架子戏已濒于灭绝。

四、荡腔锣鼓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岗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荡腔锣鼓        遗产编号:Ⅱ-4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        遗产级别: 市        联系方式:
    荡腔锣鼓的乐器有三吹七打10种。三吹即:长号、两只锁呐;七打即:锣、钹、鼓、马锣、车官(小钹)、小锣、铛锣。表演时吹、打、唱俱全。解放前属红安地方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当时全县表演班子不下百套。  
荡腔锣鼓有如下艺术特色。  
    1、源远流长:初步认定系元朝由鞑靼人传入红安,流传至今。  
    2、表演形式有别于任何地方的吹打乐:大锣、大鼓、大钹、长号伴随10名男子汉边吹边打边唱,气势雄浑、其唱词描述古代战场的居多。描述民间生活的也最俱红安山区的生活区气息。  
    3、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唱词的格律多属乐府词牌及宋、元朗读词牌如“清平乐”、“风入松”、“水龙吟”等等,其内容及宫廷、民间生活方方面面,各种场合都有专用曲目:如祭祀的有《大朝贺》,新婚的有《画眉席》、庆寿的有《寿筵开》等;其曲谱凝聚了古典音乐五声音阶的精华,它先于中国戏曲数百年,而如今的京剧、汉剧、楚剧所用的吹奏、打击乐曲谱都可从此荡腔锣鼓中找到它的先天。  
    4、含有极高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研究价值,如蒙人入主中原、定居红安繁衍子孙对将军县——红安文化影响等等。  
   荡腔锣鼓濒临灭绝,据初步调查,当今能全套表演的班子只剩下4套。

五、红色革命歌谣详细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黄岗 · 红安县        文化遗产名称:红色革命歌谣        遗产编号:Ⅱ-3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红安县、麻城市        遗产级别: 市        联系方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红色歌谣是广大群众适应革命的需要创作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倡导和鼓励的结果。中国重视民间文学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即规定要运用歌谣等形式编写教材,作为宣传革命的工具。许多革命领导人,如澎湃、方志敏、韦拔群等,都曾编写民歌或运用传统民歌曲调填上新词,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这些民歌有的至今还在流传。1934年中央苏区曾编印了一本《革命歌谣集》。红色歌谣内容丰富,它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名的兴国山歌《嗳呀来》,在动员参军,鼓励英勇杀敌等方面都起了鼓动作用。“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小小黄安》反映了当时黄安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蓬勃热情和踊跃状态。又如《老子本姓天》:“老子本姓天,住在洪湖边;要想捉住我,神仙也叫难。枪口对枪口,刀尖对刀尖;有我就无你,你死我见天。”既表现了洪湖地区革命战士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又描绘出洪湖人民对敌斗争的坚毅果敢。红军北上抗日,离开革命根据地时,又产生了有名的《十送红军》等情真意切的民歌,表现出人民与红军的深厚情谊。  
  各革命根据地所流行的传统民歌形式,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的花儿,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四句头、五句半,湖北、湖南的五句头,江西的兴国山歌等。也有些新的歌谣体如徒歌《小小黄安》、《老子本姓天》等。  
  红色歌谣,风格明快,曲调激昂,把新的革命词汇及革命道理,溶进歌体之中,并多有比兴的运用。一般章段、句式比较灵活。吸取了传统民歌的表现手法,又有一定的创造和发展。也有一些作品,由于流传时间短,艺术上显得粗糙。红色歌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作用。它对后来的抗日歌谣也有所影响。它在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占有一定位置。

[ 本帖最后由 董荣 于 2013-11-25 17:29 编辑 ]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5 18:41     标题: 漳州三宝

漳州三宝八宝印泥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八宝印泥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用于印章,有"入水经火永不褪色"的特点,也是漳州历史悠久的特产。 水仙花是龙海市的名优特产。片仔癀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可以治疗多种肿痛病症,效果非常好。


八宝印泥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用于印章,有"入水经火永不褪色"的特点,也是漳州历史悠久的特产。早在清初已经驰誉国内,清未"五口通商"后,更成为行销海外的中国珍品。孙中山题词"品重珍珠",海外华侨题词"金石增辉"、"驰誉神州"。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获优等到奖。


水仙花是龙海市的名优特产。因龙海隶属漳州,故历来以“漳州水仙花”名世。水仙花、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素称漳州三宝。它以球大、形美、花多、味香、期长而驰名海内外,素有“天下水仙数漳州”的称誉。水仙花是漳州市花,福建省花1987年6月入选中国十大名花;产地龙海市九湖镇,于2000年被国家林业部(后降格为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评为“中国水仙花之乡”。


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还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带回培植。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
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片仔癀牌片仔癀是一种名贵的中成药,可以治疗多种肿痛病症,效果非常好,一粒药目前的售价就在200元以上,可以称做“灵丹妙药”。片仔癀牌片仔癀据说还是国家批准使用野生麝香的四个中药之一,关于“片仔癀”还有个小故事。传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掌权,贪官污吏当道,朝政每况愈下。有一位御医,因痛恨奸相残害忠良,就逃离京城隐姓埋名,辗转来到福建漳州东门外璞山岩寺出家为僧。当时寺中和尚多习武强身护庙,舞棒弄枪免不了皮肉受损或刀伤骨折。御医见状,即多方采集药材,按家传秘方精制成锭,并将药锭切成片状,即可吞服,亦可外用。和尚们用此药后,跌打损伤不日痊愈,无不拍手叫绝。久而久之,附近百姓闻之,一染痼疾便到寺中讨药。凡红、热、肿、痛者,只要吞服一片,立见功效。因当地人称各种炎症为“癀”,又因一片即可退“癀”,所以名“片仔癀”。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5 18:45

推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里面是按省份对故事进行划分。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一系列的故事集。有的省份有好几卷,是很好的参考文献。
作者: 木木雨林    时间: 2013-11-25 18:55

这些东西有没有传说我不知道,反正我知道它们都很好吃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5 23:28     标题: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

董永传说(第一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受众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传说为主
  522   Ⅰ-35     尧的传说                      山西省绛县    523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山西省和顺县
  571   Ⅰ-84     笑话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笑话)
  1032        I-88        赵氏孤儿传说        山西省盂县
  1033        I-89        白马拖缰传说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1034        I-90        舜的传说        山西省沁水县,山东省诸城市
  传统技艺:
  943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山西省全晋会馆、晋韵楼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               (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民俗:
   978   Ⅹ-71  九曲黄河阵灯俗、               山西省柳林县
   997   Ⅹ-90    祭祖习俗                         山西省洪洞县               (大槐树祭祖习俗)
   449        Ⅹ-1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查干萨日)        山西省怀仁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450        Ⅹ-2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        山西省介休市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1-25 23:30     标题: 大家介绍的都不错嘛~~赞一个~~

又想去各地旅游了。。。
作者: 扈雅璐    时间: 2013-12-1 00:27     标题: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034蒙古族长调民歌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3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长调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乐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类型最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二、
035 蒙古族呼麦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4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   
    据考证,呼麦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至迟在蒙古族形成前后就已经产生。
    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抢救和保护“呼麦”这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使它免遭灭绝之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35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马头琴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又与蒙古族内部和外部的聚散离合以及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可以说,马头琴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其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典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发挥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能。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1.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2.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3.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4.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5.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极受尊崇,已成为蒙古族文化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近几十年来,马头琴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历史上马头琴有四大传统演奏流派,每一种演奏流派都有自己传统的演奏曲目。但时至今日,马头琴传承人日渐稀少,曲目失传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四、496那达慕
时间:2006年  类别:民 俗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Ⅹ—48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群众性盛会,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具有代表性。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今天,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项目,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比赛前先推一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每个参赛运动员都有奖。
    每次那达慕大会都要举行赛马、射箭等活动。赛马分速度赛马(跑马)、走马、颠马三种。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作者: 张晓芳    时间: 2013-12-1 20:30     标题: 湖南株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驰名中外,享誉世界。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时隶长沙郡,汉初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置县。其土壤肥沃,自古为产粮区,家给人足。渌水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水陆相连,瓷土资源丰富,是制瓷的理想场所。
  醴陵陶瓷的生产始于东汉,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县城近郊发现有东汉制陶遗址,可知当时制陶已具相当规模。据《醴陵县志》记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广东人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制瓷,并邀来同乡技工20余人设厂制瓷,成为醴陵瓷业之篙矢。早期醴陵瓷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其质量与景德镇相去甚远,皆为粗瓷,拉坯和彩绘系一人所为,其时瓷商称醴陵瓷为“土瓷”,景德镇瓷为“镇瓷”,价格也大不相同。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著名人士熊希龄(公元1870—1937年,湖南凤凰人,字秉三,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县人文俊铎(公元1853—1916年,光绪十七年中举,曾参与“公车上书”),同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回国后,熊希龄和文俊铎亲自深入醴陵调查瓷业。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向湖南巡抚端方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的强国富民之道和实业救国之策,主张在陶瓷工业区设瓷业学堂以发展湖南实业,得到端方大力支持。是年,熊希龄与文俊铎在醴陵城北之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熊希龄亲任校长,文俊铎任监督。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速成班和永久班,永久班为学制四年,除本省师资外,还聘请有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醴陵瓷业的改良之机亦由此开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熊希龄又招商集股,组建“湖南瓷业公司”,熊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理,装置机械,建景德镇式和日本式窑炉,公司下设圆器厂、琢器厂、机械室、电灯室、化学室等。锐意改良,致力于生产上等瓷,从此醴陵开始生产细瓷。
  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湖南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由于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武汉举行的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第一等奏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公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据公元1911年的《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这标志着醴陵瓷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群力瓷厂曾先后多次承担为毛泽东、周恩来等生产釉下五彩瓷器;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宴会厅、湖南厅、以及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提供釉下五彩瓷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国家用瓷和国家礼品瓷,被人们誉为“红色官窑”瓷。
  醴陵釉下五彩装饰不拘一格,花鸟、翎毛、山水、草虫、人物走兽、图案、书法无所不包,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众多的装饰手法中,最为广泛的也是醴陵釉下彩中最为突出的手法是“双勾分水”法。线条的出色运用是醴陵釉五下彩纹饰美的重要原因。画工的勾线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并富有浓厚的装饰特征。
作者: 张晓芳    时间: 2013-12-1 20:41     标题: 家乡传说之株洲醴陵李畋先师和李畋殿传说

在醴陵最有名的山是西山,上面坐落着红拂女的衣冠冢、左权像和李畋殿。下面详细介绍李畋先师和李畋殿的传说。
   相传鞭炮的祖师爷李畋先师是唐代人,叫李世宗,因避皇帝李世民的讳,改叫李畋,曾住过“吴头楚尾”的麻石。
    据说唐太宗的丞相魏征,他日管人间,夜辖阴曹。有一天,玉帝叫他去斩掉犯了天条的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正当一个炎夏热天的半夜,魏征在睡梦中为斩孽龙,累得满头大汗。恰逢太宗李世民来访,见状后,于是用扇子扇了三下,不意竟风助魏征,斩杀了孽龙。孽龙的弟弟心里不平,恨透了李世民,便日夜到宫廷殿堂吵吵闹闹,弄得李世民不得安宁。于是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手持铜鞭,守护着李世民的寝宫,果然平安无事。秦、尉两人又哪能夜夜来守护,于是叫李畋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硝磺,随时炮响,山鸣谷应,好不威风。但炮竹能发出响声,仍不安静,以后便给秦叔宝、尉迟恭的肖像贴上寝宫门上镇邪。这是后来门神的由来。
    唐初,连年征战,疫病流行,民不聊生,百姓是苦不堪言,四处逃生,李畋又用这个办法,驱风散瘴,蛮有效验。于是,炮竹便用来驱邪散瘴了。
    后人为了纪念他,都尊他叫李畋先师,为鞭炮行业的祖师。
    李畋生于哪年,已无从查考。据说四月十八日是他的生日。从此沿习下来,每年到了这一日,鞭炮人家,都焚香点烛,献上三牲来祭他,祈求平安。这天,就是鞭炮雇工,也要休息一天,不扣工资。
    醴陵潼塘在解放前,曾有李畋先师会,有二十四人参加,每人出三桶谷,以利息用来买肉办莱。十七日夜,铳炮冲天,鞭炮人家都要朝李畋先师神位叩首作揖,非常热闹。这个会就是吃喝敬先师,直到解放后才解散。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于是在西山之巅建了这座李畋殿。
作者: 陈祎迪    时间: 2013-12-1 21:40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2、花木兰传说(虞城县):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4、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诚实善良的董永,家贫如洗,无钱无地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三年贷钱殡葬其父。七仙女深受感动,遂降下凡间。传说,七仙女以民间女子的装扮,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相遇,她怜悯董永的遭遇,敬其孝,爱其诚,以槐荫树为媒,二人在路上结为夫妻。土地公公出面为他们主婚,但当地习俗,主婚不能为媒,为媒就不能主婚,七仙女提出请这棵槐荫树为媒,董永请了三次,槐荫树果真开口说话,董永觉得是苍天旨意,于是,董永七仙女二人在槐荫树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5、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随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对他不好,给了他九头牛却让他领十头回来,否则永远不要回去。沮丧之时他得到高人指点,在伏牛山发现了一头生病的老黄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间,牛郎成功将其领回家。 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个的衣服,那个仙女名字叫织女,两人相识,坠入爱河,后生育有龙凤胎。但被王母娘娘发现,织女被带回天界。老牛告诉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出岸上就可以腾云驾雾。后来牛郎终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织女团聚,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所变的银河拦住去路。天上的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化作“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团聚。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后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两人才可在鹊桥相会。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在扁担中,上天与织女团聚,成为佳话。
作者: 顺子    时间: 2013-12-2 00:11     标题: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其中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三个
1、伯牙、子期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从此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
  产生在我市汉阳区、蔡甸区的伯牙子期传说,已进入中国文化典籍《列子》、《荀子》和《吕氏春秋》,明代作家冯梦龙以故事写成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使传说家喻户晓。相传为伯牙所作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不仅入选美国“旅行者”号宇宙探测器携带入太空的“地球之音”金唱片,也为我国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伯牙子期传说所独创的“知音”意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文化交流的向往,具有普遍的价值理念。“知音”和“高山流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符号,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远意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黄鹤楼传说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
  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有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里,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贪官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卖酒老人为怀念仙鹤,在原址建立了黄鹤楼。
  黄鹤楼可不好建哪,鲁班从鲁国到楚国考察,早已了若在胸。他头插草标,在集市上要卖给别人做老子,一个穷汉把鲁班领回了家。鲁班每天上山砍柴,每天从柴里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来,穷汉不解,在做饭时顺手把一根木楔添进灶火中,鲁班叹道:“这是无价宝,将来有用。”到了百日,鲁班留言:“放得千日货,自有变钱时。”然后离去。三年之后,蛇山上造起了黄鹤楼,但倾斜严重,有险毁之势,楔了这头那头歪,急得工匠团团转。穷汉照着楔子样砍了一个,凑成一百,上集去卖。建筑师见此宝楔,十分中意,花重金买下。那穷汉站在龟山上对着黄鹤楼,将楔子一个个抛了过去,九十九个楔子呼呼作响飞过长江,牢牢楔在黄鹤楼上,只有一个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穷汉削的。黄鹤楼因少了一个楔子,还略微有些倾斜,但也千秋无妨了。
3、木兰传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
  《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书习武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当时北方边境烽烟四起,皇帝下令征兵北伐。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父亲也要从军。但木兰的父亲年岁已大,并且染病在身,根本就不能参军上战场杀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生女的木兰毅然挑起了代父从军的重担,脱下女儿装,换上了戎装,由一个妩媚如花的女郎,一变而成为严阵以待的军中壮士。
  战争一直持续了十二年,由于木兰作战勇猛,武艺、兵法样样精通,在军中屡立战功,脱颖而出的她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跃居为一名将军。
  战争结束了,大军终于凯旋而归。皇帝论功行赏,封木兰为尚书郎。但是,木兰却不愿做官,心中始终惦念着家中的父母,她向皇帝请辞返回了故乡。
  木兰从军十二年,如今终于又回到家中,脱下战袍,穿起了女装。当她再次出门见一同回来的军中伙伴时,大家都惊呆了。同行了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于是,木兰从军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开来。
  虽然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们最早见到的记载木兰从军故事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其中描写的“木兰”究竟是文学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呢?对于在历史上有无木兰这个人的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民歌《木兰辞》,正史无记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并非真有其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真人真事的不计其数,史载木兰曾被封为“孝烈将军”,因此推断木兰确有其人。
  其实,早在《木兰辞》问世之前就有人提到木兰了。南北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何承天在他的《姓苑》一书中就已经提到了木兰。元代的碑文《汉孝烈将军记》中用162个字的篇幅,描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祭祀木兰的庙宇在唐代也出现了。晚唐诗人杜牧游木兰山后,曾赋诗一首——《题木兰庙》。在我国古代,为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立庙是没有的,不论立什么庙,都有他原始的化身。另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尤其是在《木兰辞》出现的前后一段历史时期中,诗歌中的所谓文艺形象,几乎都有真实的原形,《木兰辞》作为这段时期的作品应该也不例外。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可能有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军,这自然是非常动人的奇迹。民间歌颂这个英雄女儿,逐渐扩充大篇,修改成精品。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洁道德。”由此可见,木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作者: 施丽英    时间: 2013-12-3 17:57     标题: 山西非遗介绍——赵氏孤儿传说

2010年12月著名导演程凯歌先生的电影《赵氏孤儿》成功上映,此部电影引起了不少的热评。我想不仅是因为他有如此的魄力,敢于把沉寂已久并逐渐被人遗忘的忠义故事隆重的搬上荧幕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同时也由于他别具一格的导演风格和演员的出色表现,让整个电影看上去并不是讲述故事般的那样乏味,而是唤起了人们再次接触《赵氏孤儿》的激情。电影的开篇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藏山实地拍摄的景象展示于众,这为电影增添了不少的历史神秘感。虽然电影的内容并不完全与盂县《赵氏孤儿传说》吻合,但作为山西阳泉人也好,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也好,我还是由衷的感谢和敬佩程导肯花巨资拍摄这部电影,至少他让几千年前发生的这个故事重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10年山西阳泉盂县《赵氏孤儿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我们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年,《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出版发行,盂县赵氏孤儿传说亦收入其中。盂县藏山因藏匿晋国赵氏孤儿而闻名遐迩,在藏山风景区的30个景点中,有20多个都与藏孤救孤的故事有关,其文化内涵均体现“忠孝爱国”、“忠诚与正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盂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是根据发生在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段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故事演变而成。据《左传·成公八年》、《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追名逐利,妄想独揽晋国大权,设计将累世于国有功的晋国上卿赵盾一家300余口满门抄斩。惟有赵盾儿媳庄姬因公室血缘幸免于难。时庄姬身怀六甲,在宫中生子赵武(即赵氏孤儿)。屠岸贾欲斩草除根,率兵进宫搜查而不遂,即悬赏千金举报赵孤。然天不灭赵。赵盾之子赵朔的生前好友程婴、门客公孙杵臼、中军元帅韩厥三人将计就计,程婴舍子、公孙杵臼舍生,救出一脉仅存的赵氏遗孤赵武,程婴并趁机携赵武于胸襟之内,从晋国辗转逃往仇犹古国的盂山(今盂县,周时为仇犹国)藏匿达十五年之久,使赵氏血脉得以延续。后人因改盂山曰“藏山”,以藏孤得名也。晋景公十七年,屠岸贾因犯欺君之罪而被灭族,赵氏冤情得以平反昭雪,赵武恢复了赵家在晋国的地位,并成为治国栋梁。
    《赵氏孤儿传说》在盂县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地为赵氏孤儿的藏匿地——苌池镇及北部上社镇、下社乡、中部地区的城关镇、南娄镇、路家村镇等地区。直至现当代,盂县境内仍保存有九座祀奉赵武的庙宇,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都要在藏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形成了规模盛大的民间庙会。
    春秋至今,《赵氏孤儿传说》历代均有传承,并将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改编成戏剧作品在民间广为传播。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此后的史学家在文章著作中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元代著名戏剧家纪君祥首次将《赵氏孤儿》搬上舞台。在剧本问世400年后,由在华传教的法国人马若瑟译成法文,于1731年托人带回法国,后即有英、法、意、德、俄等国的译本相继出现,其中法国思想文学家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影响最大。伏尔泰译成的《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赵氏孤儿传说》已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分。
   《赵氏孤儿传说》发生于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披上了神秘色彩的外衣,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崇尚正义、鄙视邪恶、善恶有报的善良心理,在历史上传播范围广、辐射范围大,深入民心,影响深远,由“街谈巷议讲列国,妇孺皆能说赵孤”一诗,即可见一斑。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口头及书面流传,已经烙入百姓心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赵氏孤儿》传说蕴藏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重承诺、轻生死、忠直正义的传统精神,给盂县的民间文学宝库增添了极为绚烂和厚重的一笔,为盂县的历史和文化充实了丰富的内涵。(文字转自《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

    赵氏孤儿作为民间传说的精华,成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番努力的。它体现了民间传说的历史性、传奇性和解释性。其中英雄形象的塑造、中国孝文化、义文化的优秀传统美德对今世仍有积极意义。将这一传说继续发扬光大是后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attach]27777[/attach]
程婴救孤
[attach]27778[/attach]
程婴与孤儿赵武
[attach]27779[/attach]
[attach]27780[/attach]
程婴与屠岸贾的对峙
[attach]27781[/attach]
盂县藏山风景区,相传为程婴藏孤处

[ 本帖最后由 施丽英 于 2013-12-3 17:58 编辑 ]
作者: 董荣    时间: 2013-12-14 16:46     标题: “孝文化源流”讲座感想

董荣  2011213130
                                             “孝文化源流”讲座感想
    今天去湖北省图书馆听了一场题为“孝文化源流”的讲座,主讲人是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湖北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肖老师讲到中国孝文化历史久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伦理智慧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在古代社会发展中骑过长久的作用,并且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着肖老师讲到孝文化的起源,从甲骨卜辞中的讲到《尚书》,其中的“尧典”和“尔雅”都提到了“孝”,我们熟知的“百善孝为先”就出自《尚书•尔雅》。谈到孝文化起源的原因,肖老师提出三点:生命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和信仰性起源,其中生命个体性起源指的是孝最初起源于人类自然的血亲关系,是血缘亲情朴素的表达方式。信仰性起源包括生命崇拜及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祭祀死去的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等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人们通过祭祀祖先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的灵魂能庇护子孙,福荫后代,到后来对祖先的崇拜转变为对年老的长辈的敬养。
   关于孝文化起源的条件,肖老师讲了四个方面,首先是特定的生产方式,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常年耕作使一些老人总结出种植农作物的宝贵经验,大大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从而获得人们的崇敬,享有崇高的威望,于是社会上敬老,尊老的孝观念出现了。孝文化产生于中国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伦理道德意义的“孝”,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而由族权到父权逐步演进而成。其次是血缘宗法制度,它是孝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再次是中国个体家庭,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家中财产的分配权掌握在长辈手中,所以长辈具有较高的威望,于是对其敬重由此产生。最后是社会文化原因,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本土性和人民性来展开的。
  在孝文化的流变这一块,肖老师分析了孝的问世,从孔子、曾子、孟子讲到了孝的理论化,又从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策略来谈孝的政治化,认为“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的故事是孝的异化,宋元明清时期的“移孝于忠”是孝的极端化。最后,肖老师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讲到了孝文化的今天,指出了今天的人应该如何尽孝。
  听完这个讲座,对于孝文化起源和流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原来只知孝敬长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观念,没有深究它的来源。事实上,孝道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与最初的历史紧密联系的,适应了原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西方的传统与我们不同,所以对于孝不如我们强调得那么重。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直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道之中既有值得我们提倡的地方,也有走向极端化的愚孝。今天的人们面对新的生活状况和挑战,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增多等现象,行孝也需要新的观念,孝应该是对长辈的一种由身及心的尊敬和关爱,物质上的齐全必不可少,精神和情感上的爱也不能忽视,在忙碌的生活中,或许父母期待的只是极其简单的陪伴。所以,孝最重要的是了解长辈们真正的需要,让长辈过上真正幸福舒心的晚年。
作者: TANG-WO    时间: 2013-12-20 23:12

荆州马山民歌
  马山民歌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具有奇特的五句成歌,句尾点题的唱词结构,音律优美,声部协调,音色柔和等特点。另外,它还有有“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美誉,在国际音乐界也享誉盛名,广受欢迎。
  马山民歌是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的民歌,远古时在这块土地繁衍的马山各族人民习惯以民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马山民歌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其可以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山歌旋律粗犷豪放,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竹、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歌调;西部山歌旋律流畅高亢,主要有雪欢、嘹欢、高调欢、排欢、思国罗欢等歌调。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花鸟虫鱼、婚丧习俗、节日庆贺等,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数十种。其代表曲目为《五大调》:
  (1)“喇叭调”:《翻一个对牡丹》
  (2)“伙计调”:《我说老板是条牛》
  (3)“嘚嘚调”:《今年丰收有指望》
  (4)“叮当调”:《一收衣裳二看郎》
  (5)“蛤蟆调”《一个蛤蟆一张嘴》。
  鉴于马山民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荆州区也积极的保护和传承马山民歌,包括:组建马山民歌抢救保护机构收集、整理和研究与马山民歌相关的原唱曲谱,并建档保存;对民歌进行改编和创新,使马山民歌更贴近现代生活,使之广泛流传;发动小学生搜集马山民歌歌词,并将马山民歌的内容纳入教学中。
  
作者: TANG-WO    时间: 2013-12-20 23:16

荆州花鼓戏
  前面已经有同学在帖中介绍了湖南花鼓戏和随州花鼓戏,其实荆州的花鼓戏也是湖北比较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湖北三大剧种之一。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俗称“花鼓子”。
  虽然花鼓戏发源于湖南,但湖北荆州地区的花鼓戏也有其独特性。这种艺术形式源自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其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其艺术技巧的发展,逐渐形成农民业余的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时以此作副业,出外跑场赶会,进而以一丑、一旦的踏高跷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剧种的先始形态。后在长期的“平台”演唱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戏”,在剧目得以发展的同时,其表演行当也逐步增加。从以往的小丑、小旦行当,增加了小生行当,因此剧目内容得以丰富,艺术类型更具戏剧化,人物性格以及剧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态和规模得以扩大和丰富;另外,荆州花鼓戏的声腔由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几支声腔和丰富的小调组合,具有江汉平原鲜明的地域特点。其主要声腔高腔是在当地流行的“薅草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表现力丰富,音乐承载力强,擅于表现多种人物的不同情绪。这些都使荆州花鼓戏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


唐玥     2011213147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