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藏民族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yejian85
时间:
2013-9-21 14:09
标题:
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位于渭水之滨的古都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中西部重点建设百所高校,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现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口援助)。
学校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151万余册的图书馆、功能齐全的教学医院、55个各类专业实验室等。学院占地1149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5年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现有民族研究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和中国史4个硕士一级学科,27个硕士二级学科, 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经、管、法、医、理、工、教育、艺术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占50%。
学校有一支忠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整体水平较高的教职工队伍。校本部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9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60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22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67%,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位,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行政管理),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4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11门,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0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1个(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高校实验实训基地1个。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立“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高原医学与基因地理学研究基地”,与西北民族大学合作建立“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语语言资源建设研究中心”。近三年来,学校共获批立项各类科研项目317项,其中国家级33项、省部级11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许多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现出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2013年,学校牵头组建的“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先后荣获国家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典型院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55年来,学校始终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共为国家培养5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出了3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2008年10月5日,学校隆重举行了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向学院建校五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总书记在贺信中高度概括和肯定了学院建校50年来,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西藏干部培养基地的作用,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藏各族群众生活、促进西藏安定团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活力,西藏民族学院再次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学校正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学校“十二五”规划实施,大力推进“申博、更名、新校区建设”三大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把学校办成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民族大学,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作者:
胡寄奴
时间:
2013-9-21 22:39
:原来 在咸阳啊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