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蜕变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勃    时间: 2013-8-12 22:36     标题: [张勃]从乞巧节到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蜕变

该文发表在2013年8月12日《中国文化报》
参见网址http://epaper.ccdy.cn/html/2013-08/12/content_103629.htm   

    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七夕节,这个历史悠久一度式微的传统节日在当前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社会中的七夕节主要是女子们表达美好愿望,乞巧(智)、乞美、乞子、乞夫的重要时刻,那么如今它正在成为具有婚姻、恋爱关系的男女双方表达爱情的要紧日子。简言之,七夕节目前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情人节的蜕变。
    在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西方的传统节日圣瓦伦丁节以“情人节”的名称与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宴等文化符号进入中国社会并为一些人所喜欢和跟从,这使得国内一些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具备较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的人开始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中国情人节”,一些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七夕节的情爱元素被发现和发掘。尽管在哪一个应该成为“中国情人节”方面存在着一些讨论,七夕节还是更受认可而成为“中国情人节”。已从西方情人节中获益的商家又从中国情人节中看到巨大商机,他们采借西方情人节的过节方式和文化符号,在农历七月初七来临前,推出针对“有情人”的商品和服务,于是乎,享受烛光晚宴,开始爱情之旅,赠送玫瑰、巧克力和珠宝首饰成为七夕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七夕节以一种崭新的样态出现,不仅改变了活动主体,而且改变了活动内容、活动空间和活动情感,甚至改变了节日名称。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文化创造,是人们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重新发现、发掘传统,并将其与外来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结果,也是传统节日在当下复兴的一种模式和表现。七夕节的蜕变不仅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传统节日能够在传承中断后以一种崭新的样态重新回归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为其所遵循、操演和践行;同时也表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外来文化不仅是冲突的来源、竞争的对手,它还有可能成为激活本土传统文化的钥匙,并成为复兴过程中可以取用的重要资源。
    七夕节由乞巧节向情人节的蜕变,无疑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包括政府、学者、媒体、民众、商家等在内的多种力量进行文化选择并互相影响、彼此作用的结果。其中,由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家庄市文联等单位于2002年联合发起的“河北省会七月七爱情节”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率先以七夕节为爱情节组织开展了多项文化活动,从而使“数十万人参与其中,沐浴了爱情的幸福与快乐”;另一方面,它引发了学者对七夕节作为情人节是否具备合理性和正当性的系统思考,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但在这里,笔者想特别指明的是商家在这一蜕变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商家往往在繁荣的节日市场里按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各种过节的物品,但在七夕节的蜕变过程中,商家不仅提供了节日主体在节日中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而且提供了节日活动的空间,尤其重要的是,它们还在引导节日主体如何过节、如何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不应该承认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应该如何给复兴的七夕节命名等方面,仍存在不同意见。2009年8月14日,在腾讯QQ论坛上,网友“王子”开出一个“七夕”主题辩论大赛的帖子,让七夕节PK情人节。辩论设置了正反双方,正方的代表观点是:“我觉得无所谓,与时俱进嘛!牛郎织女也是爱情的象征,只要有需求、有市场,人们又喜欢这种氛围,就不要这么较真,毕竟传统也是人造出来的!”而反方的代表观点是:“我觉得应该抵制这种崇洋的情结,原本‘七夕’的内涵就不是情人节,因为商业利益而改变传统文化,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要慢慢变味了!”网友的热烈跟帖讨论,表述着人们关于如何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不同观点的碰撞交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多元价值取向,也看到了不同观点持有者对多元文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着更加深入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无论对于七夕节的未来发展,还是对于所有传统节日的传承,乃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无疑都大有助益。
    关于七夕节的另一个争议是它的命名。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称呼是“中国情人节”“七夕情人节”,但已有学者明确指出这一命名并不合适,因为:“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此‘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并不妥当,应称作‘中国爱情节’。”而前文提到的在其创办之初就以“爱情节”命名的“河北省会七月七爱情节”,到2006年“根据有关领导的提议”更改为“河北省情侣节”。名称是一个日子成为节日的要素之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关于“七夕”命名的争议,明显地延续了中国人“正名一事关系重大”的思维逻辑。而命名争议的背后,则是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一度式微的传统节日能够复兴并长期传承下去的殷切希望,是对这个节日以何种状态复兴的设计与理想,是企盼复兴的节日能够经世致用、传递文化价值、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的良苦用心。
    在笔者看来,七夕节从乞巧节向情人节的变化并不能说是朝向了更好或更完美的方向,因为这会造成传统“七夕”活动的边缘化。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七夕节在其不断发展演进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这些习俗活动以及“七夕”这个具有诗意和浪漫气质的名字,本不应该被抛弃。笔者对未来“七夕”的愿景,是一个既吸纳外来文化的优长,又有更多中国元素的奇妙融合。必须说明的是,如果真有一天愿景化为现实,七夕节获得更大发展,其内涵已远不能为“情人节”所涵盖,我们仍不能忘记它蜕变为情人节的这段历史。因为正是这一蜕变,使七夕节从式微的困境中走出,并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作者: 狄道流珠    时间: 2013-8-16 15:29     标题: 乞巧民俗的起源、演变和形成的文化内涵

 有专家研究发现,乞巧民俗的形成与远古先民对天象崇拜,牛郎织女故事的演变以及秦人祭祖习俗有着密切关系。
  乞巧民俗源于古人对天象星宿崇拜,秦人祭祀先祖(女修)等风俗融合后演变形成,并流传至今。据文献考究,它形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唐宋时非常盛行。唐人李中在《七夕》诗中写道:“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宋代的乞巧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而西和乞巧不仅保存了各村都有的“乞巧场子”,各场子相互“拜巧(从七月初一到七月初七连续七天)”,村社群众敬奉“巧娘娘”的习俗外,西和县还保存有“五月五、戴手襻,打上火把点高山”的等风俗,而手襻从农历五月五开始一直要带到乞巧期间,用手襻搭桥“迎巧”。可以说是时间绵延两个月,参与人数涵盖男女老少,其场面之大,参与人数之广并不亚于宋人。
  先民精察天象,特别对月相的变化最为重视,依据月亮周期性的变化编制了夏历。以朔日、上弦、望日、下弦四时将“一月四分”,每七天为一段,四个七天为一月。月亮由缺到圆生长,再由圆到缺消落。这样消长不息,盈缺轮回,极合古人生死轮回的理念。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中的起始时刻,是最富期望的时刻。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自己部落的先民最看重这一时刻。七月初七双“七”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更意味着生生长长,因而此日就成为一个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可见“七夕”乞巧是远古人们对月亮崇拜与夏历编制重七之法结合而发端的。
  先秦以前,我国大致有两大时令系统:一种是四时月令系统,一种是五行时令系统。前者发源于西方部落,后者起源于东方部落。时令不仅是农事生活的指南,在古代还是祭祀日与先民社会生活的时间点。从《诗小雅 大东》中可以看出,牛郎织女故事在西周已流传甚广。当时人们对牵牛、织女二星的认识,已经与农耕生活中的牛和织女联系一起。先秦时代,铁器的发明和使用已经极盛,铁制工具和织布机已普遍推广,农业和手工业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男耕女织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人们渴望的,人们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寄托愿望。加之当时的秦人有对女性崇拜的习俗,允许已婚男女一年一度“放牛出栏”,就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那样。但只要七夕一过,就必须乖乖各自回家。先民们为了给自己的放纵找一个依据,便说祖先有如牛郎织女之类的生活。作为秦人的发源地,西和自然而然的传承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和祭祀女祖的遗风。
  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美化成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不仅证明西和远古时代纺织业的发达,同时说明勤劳的西和远古先民对劳动和掌握娴熟劳动技能人的尊敬和崇拜。在西和乞巧活动中,乞巧女儿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和灵巧,因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未出嫁的女子,被历代文人称为“女节”或“女儿节”。


来源: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3-08/16/c_116970489.htm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