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0后筹备民俗学会 要恢复厦门民俗记忆(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3-7-30 15:57
标题:
90后筹备民俗学会 要恢复厦门民俗记忆(图)
90后筹备民俗学会 要恢复厦门民俗记忆(图)A-A+2013年7月25日18:08厦门网-厦门晚报
评论
黄智毅(左)、李志勇(右)和哪吒三太子大神像。 本报讯(记者 龚小莞)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厦门市民俗学会筹备会上获悉,厦门将成立民俗学会,保护民俗文化。
主持筹备会的李志勇是90后,他说,筹备成立民俗学会的想法是受到台湾同龄人的影响,连续几年去金门参加活动,发现台湾对民俗文化保护得非常好,当地年轻人讲起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头头是道。
“台湾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非常高,和他们交流,我觉得挺丢人的。”李志勇说,希望在长辈的支持下,恢复、整理、总结厦门的民俗记忆,如迎城隍民俗活动。“以厦门旧城城隍庙为首的城隍文化已经消失很久了,当年迎城隍的盛况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只能通过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等老前辈的口述恢复一些零散的记忆。”李志勇表示,筹备中的民俗学会可以将老专家和民俗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学习探讨的渠道。
据悉,厦门市民俗学会拟采用老中青结合的模式,汇集专家学者、社会人士、企业精英和年轻人。学会成立后,将出版两岸民俗文化书籍,培养青少年传承对象,促进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并开展迎城隍巡游活动和妈祖民俗活动。
【相关新闻】
学讲古,擅武术
他们把民俗当成“最大的公益”
在厦门,有一群热爱民俗的90后,他们到鼓浪屿奉茶,到敬老院表演布袋戏等,他们把民俗文化做成了“公益事业”。
1990年出生的李志勇,从小对曲艺感兴趣,喜欢说相声。2008年,他拜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答嘴鼓传承人尤国栋为师,后又跟随“讲古仙”范寿春学习讲古。1991年出生的黄智毅来自武术世家,擅长太极拳,是武当派第十六代传人。他们是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同学,毕业后原本各自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们一帮同学经常在一起做公益的事,后来发觉,民俗就是最大的公益。比如去敬老院表演布袋戏,很有意义。”李志勇说,为了这个理想,他们甚至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但是民俗赚不了钱,还要倒贴钱,曾经有一段空档期他们没有任何收入,凭着执著的信念想做好这件事。
最困难的时候,甚至父母也不支持,认为只是年轻人一时冲动。而遭遇同龄人的不理解,那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没有像样的场地,他们就在街边策划、组织各种活动。最开始有十几个人,后来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有人觉得不现实,一个个走了。最后留下来的7个人,共同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李志勇说,民俗文化如电音三太子的表演,在大陆还是空白,只能到台湾学习模仿,再逐步开创自己的特色,结合木偶、川剧变脸、武术等。现在,他们会到宫庙表演,也接一些商业活动,用这些收入来支持公益活动。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他们的公益组织,有旅游公司的职员、工商业者,也有学生,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接触过民俗表演,从零开始学习。黄智毅白天训练学生,晚上向长辈求教。“刚开始的表演有些不伦不类,我们跟着台湾宫庙的老师傅学习,也请了高甲戏传承人前来指导,还去四川拜师学习变脸。”李志勇说,现在民俗表演慢慢走向专业,也越来越受欢迎,还应邀到金门等地交流演出。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7-30 23:36
民俗?公益?两岸?怎么感觉好奇怪。。。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