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杨树喆 时间: 2013-7-29 00:08 标题: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首批国家文科〔中文〕基地(1995)-第八批中文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
◆联系电话/传真:0773-5846272 ◆学院网址:http://www.cllc.gxnu.edu.cn/
学院概况 文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积淀最为深厚的学院之一,其主体可追溯至1932年10月创办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53年8月,在以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为基础重组的广西师范学院中,中文系是主要系科之一;1983年5月,原广西师范学院升格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建制保持不变;2006年12月,在原有中文学科的雄厚基础上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文学院。 在学院发展的不同阶段,先有陈望道(首任系主任)、夏征农、欧阳予倩、谭丕模、穆木天、沈西苓、吴世昌、逯钦立、冯振、林焕平、贺祥麟等先贤会通开新,彪炳学界;再有欧阳若修、周满江、陈振寰、张葆全、黄海澄、胡光舟、雷锐、张明非、王杰等后继骞翮远翥,弘文励教;而今,在新一届学院党政班子领导下,以胡大雷、张利群、麦永雄等为领军的全院教师开拓进取,稳健求实。80余年来,几代中文人薪火相传,上下求索,在守望学术家园的同时不忘保持现实关怀,在传承中华文化过程中不忘融汇西学新知,积极担当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教育大任,奠定了广西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在广西高校的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及韩国和东盟国家有一定影响。
学科平台 学院学科专业分布合理,拥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中国古代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4个〔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写作学、文学传播学、美学、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人类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语文)〕,以及本科专业点5个(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
学院建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国家文科(中文)基地”〕1个(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中国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广西“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一体化建设”专业1个(汉语言文学),自治区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桂学研究),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八桂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
学人风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广西高校中文系科中名列前茅,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现有教职工85人,其中专任教师74人,在职教授教授36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在职博士生导师11人,在职硕士生导师50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获省部级人才称号4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2人。
学院设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秘书学、文化创意与传播等10个教学团队。其中,国家文科(中文)基地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是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文艺学教学团队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此外,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团队是“广西特聘专家岗”学术支撑团队。
学术优势 学院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外文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学、多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群与流派研究、广西历代文学与文献研究、汉语音韵学与广西语言研究等六个学科方向和领域,形成了普遍性研究与地方性研究相结合、文学及语言研究与文化研究相融汇的学术优势和特色。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胡大雷教授主持的“桂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其他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广西哲社规划基金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10项。出版专著(含教材)50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20多篇,其中CSSCI源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0多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项,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45项。
学子撷彩 80年余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2万余名合格建设者,其中不乏学界翘楚、文坛名家、杏坛名师、商界精英、企业高管、政界英才和海外名流,特别是从学院走出的“独秀作家群”,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
近五年来,学院共招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1806人,授予学位1654人,其中获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篇,应届毕业硕士生考上博士生38人。学生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5篇,其中CSSCI或核心刊源论文45篇;参加“创新杯”和“挑战杯”竞赛获奖40项,其中自治区级奖4项。
目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17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人,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硕士生)660人,本科生1081人。
学院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为指导,以承担“桂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为抓手,以增强学科综合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多出原创性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创建广西重点一级学科为总体目标,在资源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相应的预期标志性成果:
——资源平台:建成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力争建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点;建成自治区级桂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力争使之成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增民族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为自治区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力争使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师资队伍:引进教授、博士10-15名以上,其中领军人才1-2人;新增“八桂学者”岗位1-2个,新增“广西特聘专家”岗位1-2个,培养广西优秀专家1-2名、广西“十百千工程”人才2-3名、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2-3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2名;新增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获公费资助出国访学交流3-5名。
——科学研究: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或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或重大招标项目1-2项、一般项目8-10项,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到账经费400万元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以上;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15部,在CSSCI源刊发表论文30-40篇;主办或承办3-5次国内(际)高水平、高层次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招收培养博士后人员3-5名左右,培养博士生30名以上;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80-10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10篇,力争实现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建成自治区级研究生创新基地、自治区级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各1个,将汉语言文学国家文科(中文)基地班建成自治区级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7-30 22:18
西南民俗重镇!中国民俗学根据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