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竺可桢:阳历与阴历的合理化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17 23:20     标题: 竺可桢:阳历与阴历的合理化



  敦煌星空图(局部-可见北斗七星相对位置)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3/01/01  来源:原载于《人民日报》1963年10月30日,收入科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竺可桢文集,pp. 439-441,缺末句;也收入竺可桢全集

  摘要:有人以为格里高里历是纯粹阳历,其实不然。它和我们旧历一样也是阴阳历并用,不过以阳历为主罢了。

  关键词: 竺可桢 梁思成 阴历 阳历 农历 格里高里历 历法

  梁思成先生在9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要把现用案头日历上的节气如立春、立秋等从下半页移到上半页去,这倒是一个可以商讨的问题。

  思成先生说做日历的人这样把节气放在下半页,是有点"故弄玄虚",对这点我是有不同意见的。据我个人推想,日历上之所以这样安排,无非是一种传统的习惯。譬如今天是10月30日,日历上面是"-1963-,十月大,30,星期三",这统是西洋历法传进来的数据,可说是新历。下面是"癸卯年,十四(日),九月大,九月二十三立冬",这统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旧历。我们要知道,中国旧历是一个阴阳并用历,不是纯粹的阴历。西洋人只知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没有立春、立秋、寒露、霜降等名目。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所谓二十四节气。从公元前46年,罗马恺撒建立阳历以来,除稍改动外,西洋各国应用已达2000年之外,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统以太阳为转移,所以西洋也没有二十四节气的需要。只有我们旧历以阴历为主,所以才有附设二十四节气的必要,以使农民及时地知道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所以日历如此安排并不是故弄玄虚。

  为了进一步商讨,我们不能不简单地谈一谈新历和旧历的发展过程。

  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我国,最初统是用阴历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所以把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便成为古老国家最初的年历。但是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过10多年,就有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病。古代国家农业慢慢地发展以后,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农业节候配合不上,为了解决这阴、阳历的矛盾,古代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放弃阴历月亮盈亏作为计算月份方法,而以太阳回归年即365又四分之一天为一年,把年分为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这是公元前46年西洋罗马所采取的办法。另一办法是找出阳历年的日数和阴历月的日数两者之间的最小公倍数,这就是我国古代颛顼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因为阴历的235个月的日数却等于19个阳历年的日数。据日本天文学家新城新藏的考据,十九年七闰的办法是我国春秋时代已经应用的。我们古代从早的颛顼历以及汉朝太初历、四分历统是依照此法安排的。但这一安排虽可以调和阴阳历,不至于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闰年384天,一年中节气仍然可以相差一个月,对于农业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够精密,所以到了战国末年又建立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相辅而行。到了东汉时代又发现一节一气尚有15天多的间隔,才又创立一年七十二候。这是我们旧历发展的经过。现在思成先生所提出的问题是: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不应该挂到阴历的账上去。但从历法的发展看,恰恰是我们旧历是阴历才有把节气注明的必要。照思成先生的建议,可以避免一般人以二十四节气为阴历的误会,但却有把旧历和新历混淆不清的缺点。

  从思成先生对于日历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可以进一步来问,我们旧历既已过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完全用新历即西洋现行的格里高里(Gregory)历法呢?困难在于旧历在我国已应用了二千四五百年。首先,我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有了二十四节气已能初步把握农时,没有不便的感觉。在这点上思成先生的建议可以起一定作用,使农民慢慢地了解现行新历比旧历的优点。其次,人民群众从幼年时代朝夕所企望而富有诗意的节日如除夕、春节、上元灯、寒食踏青、端午龙舟、中秋赏月、重九登高等一旦废除,不免可惜。三则各种宗教如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等重要纪念日也是用阴历来计的。四则潮水的涨落是跟阴历为进退的,所以从事渔业和海洋航业的人,阴历还是有用。最后,现用阳历也不是尽善尽美,为了合理化,有彻底改革历法的需要。

  新历即现行阳历的缺点在哪里呢?有人以为格里高里历是纯粹阳历,其实不然。它和我们旧历一样也是阴阳历并用,不过以阳历为主罢了。在我们日历上如今天10月30日便写着"十月大,30,星期三"。这星期三就是从阴历来的。以7天为期的礼拜是与太阳毫不相干的。古代犹太人从新月初上起就数到7天、14天、21天和28天,作为4个周,并要每周休息一天。7天一礼拜制从犹太逐渐分布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各国,在现行格里高里历里,星期仍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格里高里历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这7天为一周的星期。因为7既不能把一个月的数字30或31除尽,也不能把一年的天数365或366除出一个整数。阳历年平年有52个星期多一天,闰年多2天。这样月份牌得每年改印,甚至影响工厂、学校和机关作息时间的安排。若是改成10天为一周或6天、5天为一周,那就便当多了。更可怪的是旧历虽是阴历,但我们节气如清明、谷雨却是阳历。而西洋的若干节气如所谓外国清明(耶稣复活节),因为宗教传统的关系,反而用阴历。

  新历月份大小的安排和月份称呼也是不合理的。在6月以前单月月大、双月月小,7月以后又是单月月小、双月月大,容易引起混乱。同时1月份有31天,而平年2月份只28天,相差3天之多,工厂发工资、计房租,各月平均计算就显得不公平。在统计上,如气象学上计算各月的雨量,1月份和2月份就不能同样看待。目前西洋月名的称呼,从9月至12月,无论英、德、法、俄各国文字均属名不符实。所以如此种种不合理的原因,统是由西洋历史上传统的习惯所遗留下来的。在罗马恺撒皇朝以前,罗马历法原来用的是阴历,一年12个月,月大和月小间隔着。月的名称也是5月、6月、7月、8月和中国一样依次排列,但历法极为混乱。18世纪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曾说:"罗马的将军们常在疆场上打胜仗,但是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许多胜仗是哪一天的。"待公元前46年恺撒当权时,根据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斯的建议改用阳历,把单月作为月大31天,双月作为月小30天,在平年2月份减少1天为29天,并把原来的11月改为岁首,把原来1月推迟成为3月,依次类推,而且把原来的5月的名称(Quintilis)改为(July),即今日之阳历7月,以纪念恺撒(Julius Gaesar)。据传说恺撒死后,其外甥奥古斯都(Augustus即屋大维)执政,当上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把原来的6月(tilis)改称为奥古斯都(August),即今之阳历8月。又以8月原是月小,从2月那边移来一天把8月也变为月大,使2月在平年只剩了28天。又将8月以后的单月改为月小,双月改为月大,但是8月以后的月名依旧保存恺撒改历以前的名称,所以阳历9月至今西文仍称为7月,10月仍称为8月,如英文9月是September,这Sept在拉丁文中是7的意思。

  这样名称错乱、月份大小不齐,又加上不合理的7天为一星期的办法,实在很有改进的必要。过去在西洋曾有成百上千的人主张改历,但始终因为限于习惯,积重难返,加以天主教、耶稣教会种种规章,总无法受到重视。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曾一度改用法兰西共和历。这共和历一年365又四分之一天,以秋分为岁首,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以一句为一礼拜。每年年终平年有5天,闰年有6天为休息日。这是依照法国当时数学家孟箕和天文学家拉葛兰奇的提议而订定的。这比较现行阳历确是很大改进。但法国革命失败后,共和历也只应用了14年工夫,于1806年年初便被废除了。

  在20世纪科学昌明的今日,全世界人们还用着这样不合时代潮流、浪费时间、浪费纸张、为西洋中世纪神权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格里高里历,是不可思议的。近代科学家已提了不少合理的建议,英国前钦天监(皇家天文学家)琼斯甚至写进天文学教科书中来宣传改进现行历法的主张,但是2000年颓风陋俗加以教会的积威是顽固不化的,不容易改进的。

  *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1963年10月30日,文中所叙述的主导思想,作者于《科学》1922年第7卷第6期上有一篇详细文章(《改良阳历之商榷》)可以参阅--竺可桢文集编者。

  &人文与社会: 本文插图系世界现存最古老星空全图,斯坦因从王道士处获得,现存大英图书馆,约绘于649-684年,曾于2009年展出,简单介绍见nature网站.

  该简介译文见下,仅供参考,译者佚名,欢迎提供:

  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東南方二十五公里處的鳴沙山,也在過往連接東西方的絲路途中。莫高窟開鑿於西元四世紀至十四世紀之間,做為佛教廟宇供往來旅人祈求一路順風。

  西元一九○○年,道士王圓籙因為在第十七號窟意外發現藏經閣,讓莫高窟成為考古熱點,其中存放主題各異的手稿逾四萬件,涵蓋宗教、歷史、藝術、文學、數學、醫學與經濟,這些文件是十一世紀的佛教僧侶封存在洞窟之中的。眾多手稿內包括一份精緻的星象圖,記錄中國可見的星空全圖,以紅黑墨水細膩描繪於長四公尺的卷軸上。一九○七年,匈牙利考古學家史坦因(Marc Aurel Stein)帶走了星象圖及逾七千份手稿,送交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圖書館國際敦煌計畫主任懷菲爾德(Susan Whitfield)指出,這張星象圖繪製於西元六四九年至六八四年,是現今尚存最古老的星圖。國際敦煌計畫準備將這些文物資訊與圖像公佈於網路上,為慶祝國際天文年,大英圖書館去年夏天也展出這幅星圖集。

  這幅星圖集分為兩塊,一為二十六張形狀各異的雲圖,附隨文字說明在占卜上的意義,另一塊為十二張星象圖,每張都由東至西描繪三十度線的夜空景象,再加上一張極地天空的星象圖,星空觀測位置應為北緯三十四度,可能是過去長安(今稱西安)或洛陽的觀測台。

  星象圖將一三三九顆星劃為二五七個星群,其中兩個與大北斗座及獵戶座一致,還包括不易以肉眼觀察的微弱星星及幾顆南半球的星星。星點樣式與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前三世紀戰國 時期發展出的三套傳統天文學皆不相同,對星群皆有不同稱呼與描述。

  莫高窟一景。藉由保留大量的佛教文物,古代的文化也被封存在此。

  這份星象圖將一三三九顆星劃為二五七個星群,其中兩個與大北斗座及獵戶座一致,還包括不易以肉眼觀察的微弱星星及幾顆南半球的星星。星點樣式與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發展出的三套傳統天文學皆不相同,對星群皆有不同稱呼與描述。

  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天文學家畢達(Jean-Marc Bonnet-Bidaud)指出,圖中最耀眼的星星位置相當準確,只比正確位置相差幾度。近地平線的星空則依據圓筒狀式投影,子午線依據等距的垂直線繪 製,緯度則與水平線相符;近天極地區使用方位角投影,保留星空原有方向,這些方式仍沿用至今日的地理繪圖。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體劃分為十二個區塊,以追蹤木星(古稱歲星)公轉,木星大約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這也是中國舊曆一年十二個月的計算基礎。在敦煌星象圖上,每張星圖旁都附有文字說明名稱、隱含寓意,以及據說會受這個天體區域影響的中國疆域。

  這張星象圖可能是摹繪自過去的作品,因為圖中沒有座標網格,其中文字也與西元前三百年的《月令》部分內文相同,不過這仍是現存最古老的北半球星空全圖,較世界其他文獻還要早幾百年。過往星象圖只描繪局部星空,波斯天文學家蘇非(Abd al-Rahman al-Sufi, 903-986)撰寫一部阿拉伯作品《恆星之書》,雖然描繪個別星座,但未呈現相對位置;歐洲最古老的星象圖為維也納手稿,繪於西元一四四○年,從黃道極 角度記錄北半球少部分星空。

  這份星圖也可能是用來卜卦問天、預測世事。天文學在中國古代屬皇室科學,御用天文學家與星象學家更早自西元前五世紀,便開始繪製星圖。歷代帝王做政治或征戰決定之前,也會求助於天象,重視占卜功能也讓星象圖早已相當準確。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 壁畫4.5萬平方公尺、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近代以來又發現了藏經洞,內有5萬餘件古代文物,並衍生出專 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敦煌學。但莫高窟在近代以來受到許多人為的損傷,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嚴重破壞。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何這份星圖安置於莫高窟,而非存放於皇帝的國庫中?懷菲爾德表示,「這仍是個謎」,星圖做為政治及秘密文件,或許是做為軍事用途,而非旅行者的指南;道士王圓籙當年發現這座隱密的藏經洞時,肯定不會想像,自己因此大敞了古物世界之門。

  星图详细内容: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9JAHH...12...39B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5/3683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683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