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研究系列活动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6-28 14:00     标题: 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研究系列活动

  



  钟敬文先生(1903—2002),广东海丰人,笔名静闻、金粟等。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诗人、散文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956年高教部评定的国家一级教授,1981年国务院授予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办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科学研究部主任、中文系主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我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前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达德学院、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南北多所高校任教。一生创建了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两大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民俗学高级专业人才,建立了中国民俗学派,被国际学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自五四时期起投入新文化运动和北大歌谣学运动,毕生坚持研究中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国家社会文化建设的价值观,曾长期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等职,兼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交流协会理事等多种社会职务。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等多种省部级以上重要奖励。2013年是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将于2013年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同时举行“钟敬文先生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主体与多元”等相关系列纪念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来源:http://www.chinese.bnu.edu.cn/contents/156/7867.html


【相关报道】

·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纪念中国民俗学之父、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提升文化自信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钟敬文全集》
·[王宁]人民的学者、人民的教师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召开
·学界纪念钟敬文110周年诞辰
·“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会场传真(图集)
·北师大纪念“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诞辰110周年
·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暨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研究系列活动

作者: 孟令法    时间: 2013-6-28 18:55

要隆重报道一下的!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3-6-29 11:14

今天上午10时开始,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导们致词后,刘锡诚先生正在发言,题目是《一个愿做泥土的人》。

北师大董晓萍教授代表钟老弟子发言。会议由北师大新晋校長董奇主持。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29 17:39     标题: 会场全景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29 17:45     标题: 会场传真(1)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29 20:29     标题: 会场传真(2)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29 20:48     标题: 北师大纪念“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诞辰110周年

中国新闻网 2013年06月29日 19:36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马海燕)“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纪念这位民俗学科奠基人的初衷。

  现代民俗学产生于五四运动的新文化价值观蓬勃兴起之时。20世纪它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新文化建设联系密切。21世纪它与国家文化权利、文化多样性、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信息管理和对外文化推广战略建设密切相关。钟敬文正是这门学问的主要创建者,并创立了中国民俗学派,堪称“中国民俗学之父”。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表示,钟敬文先生奉献师范教育近80年,生前常以两句诗自勉:“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他是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奠基人,并在北师大完成了这两门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创建了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教育界从事师范教育时间最长的前辈学者和开创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他还在文艺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诗词格律学等多领域有极高造诣,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联荣誉主席周巍峙高度赞扬老朋友晚年参与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志书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的成就,这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童庆炳说,钟先生一生奋斗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学者兼教育家,只有站到了民族自觉的高度,才能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文科教育的本质正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化精英。

  全四十二册的《钟敬文全集》也首次面世。在当天下午举行的钟敬文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表示,钟先生坚持“五四”以来的一个深刻理念,就是要重视社会的底层文化,他的根本立场是要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代民俗学者也应有为民俗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自觉,并参与解决社会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6-30 00:51     标题: “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 2013-06-29 23:02:00

  人民网北京6月29日 由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于6月29日在北京召开。

  钟敬文先生是我国民俗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创立了“民俗学的中国学派”,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先生也是我国五四以来的重要诗人、散文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多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历史成就,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文化大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长达半个多世纪,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培养了大批研究生人才和留学生,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理论和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钟敬文先生一生出版著作近70种,他的散文代表作《西湖漫拾》被称为世纪美文,散文名篇《碧云寺的秋色》被编入中小学课本,广为流传。

  会前播放了纪念会专题电视片《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时展出《钟敬文全集》(全四十二册)的主要著作,首次推出这位学术大师的经典著作全编。

  当日下午,“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召开。(赵婀娜、陈影)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3-6-30 10:22

专题电视片,这个可以看看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6-30 15:37

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3-7-1 13:25

怀念钟老
作者: 凌霖    时间: 2013-7-2 20:12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不知有没在线视频看看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4:42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看到有人摄像,应该是师大或中国民协的人。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4:42     标题: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作家网  2013年07月01日09:49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6月29日在京举行。中国文联荣誉主席、原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原文化部部长王蒙等出席了座谈会。

  钟敬文教授是中国民俗学的主要创建者,并在世界范围内创立了了中国民俗学派,是中外公认的“中国民俗学之父”。同时,他也是我国五四以来的重要诗人、散文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教育界从事师范教育时间最长的前辈学者和开创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他满怀爱国理想传播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弟子遍布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国际声望。

  会前播放了纪念会专题电视片《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首次推出这位学术大师的经典著作全编《钟敬文全集》(全四十二册)也同时展出。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文联副主席李屹先生在讲话中说,钟敬文先生是在我国20世纪国家民族建立和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中涌现的学术巨匠,他毕生研究民间文化,关注民生、对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钟先生的主要学术文化工作都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他的卓越学术文化成就影响了北师大几代人。作为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奠基人,他在北师大完成了这两门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创建了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此外,钟先生还在文艺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诗词格律学等多领域有极高的造诣,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人文科学的建设与发展。钟先生奉献师范教育近80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他生前常常以两句诗自勉:“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我们向钟先生学习,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钟敬文的老朋友、中国文联荣誉主席、原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钟先生晚年参与中国民族民间十套集成志书的搜集整理运动取得的成就,今天这项工作已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讲话。钟先生曾于1949年相应党的号召,从香港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成为新中国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即现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实际创办者和长期指导者,罗杨深情回顾和充分肯定了钟先生对中国民间文艺社团建设的历史性贡献。

  继承和发展钟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遗产,前提是要深入研究、正确阐释和创新利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代表、资深教授童庆炳先生在发言中指出,钟先生以一生奋斗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学者兼教育家,只有站到了民族自觉的高度,才能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文科教育的本质正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文化精英。文科教育的另一个对象是文艺。钟先生将理论研究与文艺创作打通,能指出文科各个门类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文化与文艺都是最贴近人性的东西,钟先生在人性上也是完美的。没有了文化与文艺,高校文科所培养的人才就没有了光彩。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北师大资深教授王宁先生在发言中指出,钟先生坚持从五四得来的一个深刻的理念,就是要重视社会的底层文化。他提出将中国上中下三层文化进行整体研究和创新建设。他的根本立场,是要提升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科学的重要地位和未来价值。钟先生满腔热情地投身教育事业,精心培养后学,让知识成为改造社会、强盛国家的伟大力量。他正是在潜心研究和奉献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了中国民俗学派,成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传统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保存功能,古代语言文字学的建设也要关注民俗文化对解读上层经典的补充性,并找到合适的突破点。

  钟敬文的弟子、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董晓萍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作为钟先生的弟子,应该有一种自觉,即为民俗文化而建立文化自信,而这正是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本质。要把钟先生传下来的学术良知传下去,提升人格境界、追求卓越。在现代社会中,还要注意研究如何激发优秀民俗文化的内生机制,参与解决国家社会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钟先生对国家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有一辈子的学术担当,是将学者形象、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学者典范,这些都值得广大后学去不断地学习,继承和发扬。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还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中国民俗学会的领导、钟敬文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几代弟子和其他多学科的同事、后学,钟先生的生前好友、亲属与家乡代表。

  当天下午,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继续在北师大召开。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4:44     标题: 学界纪念钟敬文110周年诞辰

中国文艺网 时间:2013年07月0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董大汗




  本报讯(记者 董大汗) “钟敬文是我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事业上非常尊敬的师长,亲密的战友和知心的朋友。他一生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正是在他的引领下,我国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才得以建立和发展。我们今天所开展的很多文化保护事业正是受益于钟敬文等一批老先生所开创的领域和所积累的经验。正是他们持之以恒、求真务实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轰轰烈烈、热闹非凡的文化事业。学问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开展传统文化研究,更要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坚持;少一点忽悠,多一点实干和学习,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纪念钟敬文的意义所在。”6月29日,由中国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协主办的“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暨钟敬文高等教育与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97岁高龄的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的一席感言,引起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和强烈共鸣。

  钟敬文是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是我国民俗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创立了民俗学的中国派,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晚年参与主持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担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在领导编撰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中通过以全面清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文艺资源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素质人才梯队基础。钟敬文一生出版专著近70种,他的散文代表作《西湖漫拾》被称为世纪美文,散文名篇《碧云寺的秋色》被编入中小学课本。

  当日,来自民间文艺界、民俗学界、教育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纪念和缅怀钟敬文,研讨其为新中国文艺事业作出的贡献,重温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学术思想。大家认为,钟敬文毕生致力于教育和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研究,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理论和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钟敬文在倡导并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工作工程中的学术思想和奉献精神再次体现了他将学术发展与国家社会重大文化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思考的境界,他的许多论断闪烁着进步思想和时代人文智慧的光芒,至今仍影响和指导着中国民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实践。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表示,钟敬文是传统文化的奠定守护者,人民文化的坚强捍卫者,不愧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宗师和楷模,在钟敬文身上我们领略了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他的精神和品格在当今文艺事业发展中仍然熠熠生辉,是我们不断学习和继承的宝贵财富。当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民间文艺事业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代人的时候,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每一位有志于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奋斗终身的同志都应该学习钟敬文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发扬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忘我精神和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学风;秉承严谨坚毅的治学态度和博学强记的本领;恪守他持之以恒、开拓探索的勇气和敢舍弃、有担当的精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贡献。

  自1949年钟敬文响应党的号召从香港来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开始,他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传统文艺的保护和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就和当时的民间文艺研究会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民协紧密相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表示,钟敬文一生致力于学者与民众的对接,专家与草根的对接,书本与田野的对接,民族与世界的对接。在民间文艺特别被人们忽视和忘记,我们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又特别需要民间文化作为民俗文化复苏底蕴的今天,民间文艺不是钻进象牙塔里研究,最重要的是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像钟敬文那样不断揭示民间文化的真谛,去完成钟老及老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未竟的事业,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民间文艺的新的辉煌。

  钟敬文将他一生的学术理想融入到教育事业,而他这些理想的实践绝大部分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的。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缅怀和追思钟敬文,总结和梳理他的学术思想就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他的卓越成就和人格境界,学习他心系祖国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献身真理的追求,学习他与人民同心、为时代立言的学术追求。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用“一个愿做泥土的人”来形容他心目中的钟敬文。他感言:“钟老在上世纪30年代第一个提出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到了80年代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并为这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心目中,钟敬文一生痴迷于艺文,艺、文这两个字在钟老那里既包含了创作,又包含了学问。总结钟老留给我们的宝贵教育思想和学术遗产,有利于加强对高校文科教育及其规律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表示,13年前,在钟老的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关注了中国文化典籍对民俗文化的保存作用,关注了民俗文化对解读上层经典的作用,培养了从上中下三个层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使钟老的学术理念在前进中有所延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晓萍表示,钟老从早年到晚年为我们树立了将学者形象、文化形象和国家形象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历史典范。钟老传给我们两样东西非继承不可,那就是做好学科的文化定位和恪守学术良知。

  会上,为传承钟敬文学术思想,总结钟敬文学术成果做了大量工作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有关负责人也分别作了发言。

  当日,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展出了《钟敬文全集》的主要著作。据悉,该全集共42册25卷,1600余万字。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国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协、教育部等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钟敬文亲属和生前友好。座谈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主持。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4:54

引用:
原帖由 silver 于 2013-7-3 04:44 发表
中国文艺网 时间:2013年07月01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董大汗
当日,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展出了《钟敬文全集》的主要著作。据悉,该全集共42册25卷,1600余万字。...
书影扫描:
  
作者: silver    时间: 2013-7-3 06:27     标题: 学界纪念钟敬文诞辰110周年

《中国文化报》2013-07-02

  本报讯 (记者于帆)6月29日,由中国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文联荣誉主席周巍峙高度赞扬钟敬文晚年参与《中国民族民间十部集成志书》搜集整理工作取得的成就。这项工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表示,钟敬文以一生奋斗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学者兼教育家只有站到了民族自觉的高度,才能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文科教育的本质正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文化精英。

  我国五四运动的新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标志是产生了现代民俗学。钟敬文正是这门学问的主要创建者,并在世界范围内创立了中国民俗学派,是公认的“中国民俗学之父”。现代民俗学在20世纪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联系密切;在21世纪,与文化多样性、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信息管理和对外文化推广战略建设密切相关。同时,钟敬文也是我国教育界从事师范教育时间最长的前辈学者和开创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

  座谈会上首次推出了钟敬文的经典著作全编——《钟敬文全集》(全42册)。当天,北京师范大学还举办了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