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火,在这里找到故乡???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17 15:33     标题: 火,在这里找到故乡???

火,在这里找到故乡



作者:孙凯 张诺媛 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更新时间:2009-2-17 8:38:38



庄严的燧皇陵

火祖雕塑

古老的采火仪式

  特别关注

  燧人取火济天下,阏伯司火照神州。
  这里,长眠着“火祖”燧人氏。
  这里,供奉着“火神”阏伯。
  火的精神、火的力量在这里发源,随着黄河的浪头向东方奔腾,激荡起翻滚不息的火文化。
  这里就是——古城睢阳,火文化的源头,火文化的故乡。
  商丘这个地方位于北纬34°23′到34°24′之间,这个是古代的天脐线,这就决定了这个地方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燧人氏在古商丘睢水流域的汤谷阳谷建立了中华第一都。  


  寻章摘句:文明之火在睢阳点燃  
  火,并非从出现之日起就具有文化元素,钻木取火的出现使火正式被赋予文化内涵。因此,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就是火文化的开创者。
  燧人氏是旧石器时期氏族的首领,是伏羲、女娲的“父”族,世代子孙均称“燧人氏”。关于钻木取火的发明人,史料一致公认是中国古代的“三皇之首”——燧人氏。
  《世本·作篇》中说:“燧人造火。”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载:“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拼字),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礼含文嘉》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为燧人。”
  《白虎通·德论》载:“谓之燧人,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
  《三坟》载:“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古史考》载:“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宋代罗泌《路史》载:“上古之人,茹毛而絃血食,果蔬虫鱼,膻腐馊漫,内伤荣卫,殒其天年。乃教民取火,以灼以炳,以熟臊胜,以燔黍捭豚,然后人无腥臊之疾。人民益伙,羽皮之茹有不给于寒,乃诲之苏冬而炀之,使人得遂其性,号燧人氏,或曰燧人。”
  燧人氏与睢阳区有何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专家委员王大有先生在《三皇五帝文化研究》一文中说:“燧人氏以‘风’为姓,确定了人伦,确定了氏族。以‘风 ’命族姓,以‘氏’命族的分支,命族所居住的地方,以族称来命名山川百物。‘氏’指山根、山底,因为古人要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台坝,要按照风向建造水面环绕的方泽坛,又名辟雍坛,来观察天象。现在的商丘古城是典型的‘辟雍’城。‘辟’是观天象的地方,‘雍’字里的‘玄’是指玄女燧人氏,‘隹’是玄女的玄鸟族图腾。”由此可知,现在的睢阳古城,是沿用了燧人氏时代在商丘观天象时建立的辟雍坛而建造的古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文生先生在《火·燧人·商丘》一文中说:“‘燧人上观辰星’,但燧人上观辰星与地上对应的是什么地方呢?《左传· 昭公十七年》说:‘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皆火房也’。古人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郡相对应,宋国是大辰之虚,大辰即大火,当时的宋国即今天的睢阳区(中美联合考古队曾在睢阳区找到了宋国的都城),燧人上观辰星,辰星与睢阳区对应,可见燧人与睢阳区是有联系的。”
  王大有先生在《三皇五帝文化研究》一文中说:“商丘这个地方位于北纬34°23′到34°24′之间,这个是古代的天脐线,这就决定了这个地方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燧人氏在古商丘睢水流域的汤谷阳谷建立了中华第一都。”睢阳因位于睢水之南而得名,所以,“睢阳是燧人氏在东方的发祥地和建立的‘燧明国’都邑之一”。
  睢阳区的历史遗存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明一统志归德府旧志》和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商丘县志》载:“燧皇陵在阏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俗云土色皆白,今殊不然。”又据《商丘县志》载:“阏伯台在城西南三里。高八十八尺,周二百步。”由此可以看出,燧皇陵在睢阳区。
  阏伯台现存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残牌一通,碑文由虞城县儒学增广生员王思撰文并书写,是为“郡东宋家集居民进香”而立的碑。内容记有:“阏伯封于商,业主辰,今在归德城西南隅,其西燧人氏之墓也,其东雷将军之临堞处也,阏伯台岿然之中……”在清朝人看来,燧皇陵也在睢阳区。
  上世纪60年代初,河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杨焕成来到原商丘县考察,拍摄“燧人氏陵”照片一张,证实了燧皇陵的存在。  
  睢阳人基于对火的崇拜,一直保存敬火、崇火、爱火的习俗,沿袭千年,至今未变。因为敬火、崇火、爱火,睢阳人在用火时非常讲究,对火,绝不容许玷污、亵渎。做饭的炉灶、烧香的香炉都看得非常尊贵,任何人不能随意跨越,就是烧火做饭的干柴,都要顺着放整齐,烧时先从柴的一端烧起,不允许乱烧乱燃。  


  访风探俗:拜火崇火在睢阳盛行  
  在睢阳区,火神台庙会是民间最具代表的拜火崇火风俗,庙会之源是火神阏伯的祭祀仪式。
  阏伯是帝喾高辛氏之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封于商。他司火、祭火,终日操劳,不但发明了“篝火法”,有效保存了火种,还教人们用火取暖、照明、做饭、制陶、冶炼、铸铜等。他去世后,人们就把他葬在其生前观星、祀火的高台上,并在阏伯的观星、管火台上建庙祭祀,把阏伯称为火神,把这座土台称作 “阏伯台”、“火神台”、“火星台”、“商丘”,数千年来,睢阳区一带民众把阏伯当作神来供奉,并逐步发展成一种民俗——“朝台”。
  据传说,农历正月初七是阏伯的生日,恰逢农历春节期间。每年此时,火神台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台”活动。周边数百里的民众也来到这里拜祭阏伯,人流络绎不绝,香火昼夜不息,游客多达数十万,阏伯台也成为商丘历史上最优秀、规模最大的庙会场所。
  按照传统的习俗,如今睢阳区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大型的祭祀火神阏伯活动。第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七,这天是阏伯生日,会期一个月。第二次是农历六月二十三,这天是阏伯忌日,会期是10天。每年的古庙会上,舞火龙、耍火狮、跳火圈、吞火吐火、取火种、续香火、烧鸡蛋、烤食品、祭火神、祀火星、放烟火、赛花灯、玩铁花、赛火把等民俗活动,就是睢阳区及周边地区的民众崇火、敬火、爱火、祭火的火文化习俗的展现。像这样规模大、影响广的祭祀活动,在中国民俗活动中比较罕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睢阳人在火神台的朝台大会由原来单一的祭拜火神,逐渐演变为以商贸经营和游乐休闲为主的大型民间活动,也是流传到今天依然红火的原因。特别是每年春节的古庙会,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为期一月有余,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之内的民众、商家、民间艺人都纷纷拥来台前,祭拜火神,听戏赏曲。大家对朝台都十分认真和虔诚,朝台时各带团队,敲锣打鼓,吹弹挥舞,焚香祭拜,既热闹非凡,又肃然有序。
  除了火神台庙会,睢阳区与火有关的民间习俗还很多。
  “取新火”仪式和添新土的习俗。古时候,每当春节来临之际,燧皇陵一带的村民就有到陵前举行“取新火”拜火仪式和“添新土”的习俗。“取新火” 仪式是由族长或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带领专人到各家各户,将旧火全部熄灭,以表示过去的一年已经全部结束,并向每户收取一些旧灰、食盐、粮食及其他食品,送到燧皇陵。在燧皇陵前,由祭司杀鸡酹酒,祭拜火祖,再把鸡血和所有的旧火灰带到陵后深埋,以示送走所有的灾难、不祥。然后,用古老的钻木取火方法取出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各家各户都拿火种到陵前接燃新火,引火回家,以示引来吉祥。为庆祝取回新火,各家各户都要献上祭礼,祭拜火祖。“添新土”即:当地老百姓一直把燧皇陵亲切地称为“老爷坟”。朝拜火祖燧人氏之前先从家中用衣襟、手帕兜一包黄土,撒到“老爷坟”上,算是给火祖燧人氏添坟扫墓、烧香磕头,答谢敬拜,以盼火祖燧人氏保佑全家一年平安。
  钻木取火的习俗。当地的人用脚踩住一根长条木板,双手夹住一根木头钻火杆,让其头部对准长条木板上的凹处,双手用力来回搓转钻火杆,当钻火杆的头部与长条木板凹穴处冒烟起火时用艾绒点燃即可,也可以以此引燃草绒或黄铜纸(草纸)卷成的黄色纸卷。用火塘保存火种,火塘一般放置在堂屋中央或屋门两侧。火塘上有一铁制盆状容器,上面长年保存火种。火塘随时可以点燃火种用,如抽烟等。火塘还有取暖、照明作用,做饭时加入柴草木料,火势很旺。平时用火灰盖住,暗火保存火种。如果需要携带火种外出,就用火媒子,也即火捻子、火纸卷或黄铜纸卷成的黄色纸卷引燃一端,让火种可以较长时间不灭,同时方便携带。
  “赛火把”和“玩铁花”的习俗。 “赛火把”即是用家庭废弃的旧箅子,在里边卷上麦秸,年轻人成群结队跑到野外,一齐点燃玩耍,邻村的人还要进行比赛,看哪个村的火把多,玩的时间长。而“ 玩铁花”更有意思,更好看,就是用套牲口的铁笼嘴,里边放上木炭、裹挟碎铁屑,用木棍或钢叉挑起来,由几名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士轮番摇动,甩出去的烧红的铁屑碰触到地上或事先放好的树枝上,就幻化出一簇簇、一团团、一朵朵漂亮的火花,每当此时,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兴致勃勃地围观,其乐无穷。
  睢阳人基于对火的崇拜,一直保存敬火、崇火、爱火的习俗,沿袭千年,至今未变。因为敬火、崇火、爱火,睢阳人在用火时非常讲究,对火,绝不容许玷污、亵渎。做饭的炉灶、烧香的香炉都看得非常尊贵,任何人不能随意跨越,就是烧火做饭的干柴,都要顺着放整齐,烧时先从柴的一端烧起,不允许乱烧乱燃。用过的火熄灭时,不能打散火堆,不能用唾液灭火,更不能用脏水泼灭火,这些做法被睢阳人认为是对火祖燧人氏的不敬和冒犯。  
  “华夏文明之火”与在南京采集的“科技进步之火”,在北京采集的“中华复兴之火”,汇聚成熊熊燃烧的十运会火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传递。同时也把睢阳的火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科学成功对接。  


  上下努力:火之故乡在睢阳定格  
  火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始祖和渊源。睢阳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建设燧皇陵景区,借助各种活动,打响火文化品牌,为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2年,原商丘县委、县政府曾对燧皇陵进行重修。2004年春,睢阳区委、区政府对燧皇陵再次进行大修,扩建了陵园,重修了陵冢和神道,增建了五拱石雕牌坊、仪门和阙门等,新修建了火文化广场,绿化土地百余亩,并栽植翠柏数百株。在陵冢四周的汉白玉护栏间,18幅精美的诗配图石刻浮雕记述了自远古至今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重大文化事项,解读了博大精深的火文化精髓。五拱石雕牌坊上镌刻着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先生所书的“燧皇陵”题字。陵园规模宏大,建筑之雄伟,气势之磅礴,景色之幽雅,堪称空前。它与阏伯台一起组成燧皇陵火文化景区。2005年12月,燧皇陵火文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4A级旅游景区。2007年5月,燧皇陵火文化景区的火神祭祀被河南省文化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睢阳区是中华文明圣火之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河南省的一些重大经济、政治、社会活动的庆典都把点火、采火启动仪式选在燧皇陵火文化景区。早在1992年,原商丘县就在火神台成功举办国际旅游观光年“黄河之旅”首游式取火仪式。当年9月,河南省第七届运动会取火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2000年,“黄河杯”申奥点火仪式在火神台举行。2003年12月,“诚信河南”经济论坛的“信用河南圣火”在火神台点燃。最让睢阳区80万人民难忘的是2005年7月15日,就在这天,全国十运会“华夏文明之火”火种采集仪式在燧皇陵前的火文化广场成功举行。一群用树叶遮体的燧人氏后裔再现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情景。“华夏文明之火”与在南京采集的“科技进步之火”,在北京采集的“中华复兴之火”,汇聚成熊熊燃烧的十运会火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泛传递。同时也把睢阳的火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科学成功对接。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保护火文化,从1987年起,原商丘县就成立了火文化研究会,由当地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从事火文化现象的研究。研究会从成立之日起,就从火文化的起源、民俗、内涵、现存建筑、年代考证、历史沿革、民间故事传说、社会影响、专家评价和商丘人对崇火、尊火、拜火、祭火的习俗与传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2006年4月,睢阳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火文化研究会,通过了章程。与会的33位专家、学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人类生活、制陶、冶炼、军事、科技等方面探讨了燧人氏对人类的贡献,充分肯定了商丘在传承、弘扬、发展火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随着火文化品牌的打响,睢阳区迫切需要一种权威声音为火文化之乡定位,于是,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申报正式启动。区委书记刘沛明确要求:“睢阳区必须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必须成功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睢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杨继民任组长的申报领导组,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为撰写申报材料,睢阳区文联有关工作人员三上北京、两上郑州,多方查阅资料,恳请专家修改指正,9易其稿,最终形成《睢阳区关于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和成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的报告》,并及时上报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08年5月 13日,省民协二位专家在听取睢阳区申报工作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睢阳区为火文化事业所做的工作。2008年6月25日,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豫民协字 [2008]10号文正式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起草了关于命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并成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的请示。2008年8 月30日,中国民协、省民协的领导和专家一行8人,对睢阳区人民政府申报“中国火文化之乡”并成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实地检查和验收。今年1月 2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下发《关于同意命名商丘市睢阳区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的决定》,这是全国第24个文化之乡,这也是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唯一被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
  睢阳区被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后,其材料将编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河南》手册,向全国宣传、推介睢阳区的人文、历史、名胜、物产等内容,届时,睢阳区作为火文化的发源地将享誉全国,这对于睢阳区进一步提高整体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打响文化品牌,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目前,睢阳区委、区政府正抓住被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这一机遇,积极进行筹划规划,进一步研究火文化,发掘火文化,宣传火文化,促进睢阳区文化资源原产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大做强火文化品牌。透过这些,我们已经看到,曾经让祖先告别茹毛饮血生活的华夏文明之火正在指引睢阳区80万人民迈向新的辉煌。(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忠摄)
作者: admin    时间: 2009-2-17 15:37

做大做强火文化品牌……

呵呵,童鞋们也可以做大做强火文化论文啦啦啦~~~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