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王铭铭]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3) [打印本页]

作者: 代启福    时间: 2009-2-17 11:30     标题: [王铭铭]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3)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3)
                                        作者:王铭铭
五、结语

回顾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类学在中国的演变进程,我们看到,人类学这门西学的“中国化”是随着世界格局和国家形态的演变而展开的,它基本上经历了(1)19世纪末到1927年人类学启蒙知识的传播、(2)1927年到1949年国族建设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及(3)1950年以后“冷战”背景下国家制约力量的增强和人类学进一步“内部化”这三大阶段。倘若我们将关注点集中于学科的总体发展脉络,而将特例和细节的多样性忽略不计,就可以认为,这三阶段的发展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学科国家化随时间推移而得到不断升级的趋势。华勒斯坦及其支持者认为,“社会科学即使不是国家的造物,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国家一手提携起来的,它要以国家的疆界来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容器”(华勒斯坦等 1998:28)。我在前文中也指出,在欧洲的语境中,这一社会科学的国家品质论,虽可能符合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特性,但却似乎不符合人类学的基本论述特性:在西方,人类学学科更多地带有“走向世界”、否定民族—国家疆界的世界主义色彩。相比之下,在汉语世界,人类学的国家根源论却完全符合事实:19世纪末,古典人类学之引进,与建立强大的中华民族—国家的努力一致;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汉语人类学所具有的实证主义态度,与民族—国家境内民族关系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问题有着密切关系;五十至七十年代,尽管台湾海峡两岸人类学命运遭遇十分不同,但其服务于国家的品质,却在借用美国文化人类学和苏联民族学的不同风格中得到同样的增强。

笔者在论述过程中已经指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七十年代汉语人类学“国家的社会容器”特征的形成,与民族—国家概念同中华文明体系之间的张力有着莫大关系。这里有必要重申,在世界格局中,中华文明属于一个文明体系;而若以文明体系而非民族—国家体系的疆界来考察这个文明,则在后殖民的时代,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自有它的“文明独特性”。相比部落基础上建立的后殖民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原来所包括的文化类型及生活方式要远为多元。在这样一个类似于帝国的体系当中,不同文化的原有历史纽带与被期望成为主流的汉语文化有着更深刻的差异性。人类学专注于这样的内部差异性的研究与治理,显然不无它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根源。这门学科长期以来对于文明内部文化和族群差异性的关注,是以失去人类学本来怀有的海外文化研究旨趣为代价的;而现实中,这样一种代价或许是必然和必要的。然而,从文明的内部“异化”衍生出来的大量偏狭的文化自我论证,却已经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中的他人和自我产生巨大的障碍。那么,这样一种内部化和国家化的人类学,是否一定应继续作为新时期学科建设的前提存在下去?

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中国人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民族学研究者而言,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首先表现为作为学科的民族学重新得到了重视。同时,恢复三四十年代初步得到发展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框架并以此为基础上重新建构人类学,也成为中国学界的主要动向。与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地位的恢复不无关系地,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出现了走出少数民族研究、朝向汉族本土社会研究的趋向,这一趋向结合了与西方汉人社会与文化的研究的直接对话,它的作用在于促成汉语世界人类学者对于三四十年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继承及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门的打开,大量西方人类学论著也被翻译为中文在大陆地区出版,这些论著包括分析性的原著及教材,涉及面已经不局限于个别概念的介绍,而于九十年代进一步涉及到人类学学科及研究品质的实质性问题。然而,二十年来汉语学术界人类学令人乐观的情状,不能掩饰历史和当前社会科学语境的制约给身处其中的学者们带来的困境。事实上,除了学科恢复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之外,人类学者尚未清醒认识到他们自身与20世纪汉语人类学的历史及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与世界文明体系的转型之间可能构成的关系。西方人类学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个重大的人文思想革命,这个革命的成就在于将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改造成为一个试图透过非西方文化的镜片来窥视西方文明体系的局限性和现代命运的知识体系。相比之下,无论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人类学者当中,还是在台湾、香港、以至移民到西方和日本的汉语人类学者当中,从西方学习来的人类学知识体系,却长期缺乏这种对于异文化的自我反思意义的追求。尽管汉语世界的人类学理论大多来源与西方,但20年代开始在西方呈现出起精神面貌的人类学“文化良知”,却向来未在汉语世界占主要地位。我们所谓的“文明社会的人类学”,除了个别例外,集中地表现汉语世界对于自身文明体系的边缘社区及体系内部的少数民族族群文化的关注。从跨文化认识的角度看,对于边缘社区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本来也应当可以属于“异文化研究”的一种类型(如:黄应贵、叶春荣主编 1997;乔健 1998)。然而,当边缘社区、少数民族文化与新成立的民族—国家(及其象征体系)构成关系时,其“异文化”的色彩即因可能拥有主权合法性的权力体系需要对社会加以治理,而转变成为治理的对象。即使如此,人类学在其间的角色,本来也应当可以包括从边缘社区和少数民族来反思国家化的文明体系之主体这一面。然而,这种有限的“文化良知”,时常为民族—国家的社会治理需要所冲淡。

从蔡元培的“说民族学”起,人类学的“中国化”发展,即缘起于试图在一个宏大的文明体系基础上建立多文化民族—国家的努力。必须承认,这样的努力对于发挥文明社会的本土人类学研究之优势,是有它的裨益的。然而,它对于文化意义上的“非我”的意义发掘,却也不无阻碍作用,它至少能因为使人类学者满足于民族—国家或区域性政权内部的“异文化”(边缘社区和少数民族)的“本土人类学”研究,而造成跨文化人类学理解的缺失。我们不应否认,汉语世界人类学者对于身处其中的文明体系及其内在的复杂性进行本土人类学的探究,将有助于促使世界体系形成以后西方世界观的二元化向一个更为复杂的观念形态转变,或者至少可以说,在西方—非西方之间加进一个相对模糊的形态;但若站在20世纪西方主流社会人类学的立场来体会对于研究者自己文化之外的文化的研究旨趣,则对于汉语世界自身文明的边缘—与中心关系的探索,虽不无历史必然性地成为20世纪汉语人类学的总体特征,却不应继续作为唯一的知识体系支配学界的探讨,因为尚待我们探索的问题,还应包括如何在一个文明多极化的世界中延伸在文化中心主义的自我反思中确立起来的社会人类学世界观。要从事这项工作,就要求汉语世界的人类学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展开对于“非我”的文明体系的广泛研究。这一点,正是笔者依据汉语人类学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有关学科未来发展的倡议。

参考文献
汉文版论著
蔡元培 1926:<说民族学>,《一般》,第1卷,第12期。
1930:<社会学与民族学——在中国社会学会成立会演说词>,《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
乔健1986:<从西方人类学的演变说到中国学术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1995:<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998:<人类学家与原住民研究>,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第105-119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陈其南 1975:<光复后高山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总第40期。
陈奇禄 1981: <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陈奇禄《民族与文化》,第115—131页,台北:黎明书店。
陈平原 1998:《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永龄、王晓义 1981:<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民族学研究》,第1辑,第261—299页,北京:民族出版社。
埃利亚斯(Elias, Norbert) 1998[1976]: 《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
费孝通 1984:《外访杂写》,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5a[194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1985b:《社会调查自白》,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7:《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
-------1998:〈在第三次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课插话〉,《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45—46期。
顾颉刚 1984[1919]:<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的变迁观>,《中国哲学》,第11辑。
萧新煌 1982:<社会学与中国化的结构问题:世界体系中的范型分工初探>,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第69—90页,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十号。
黄 平 1994:<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15卷。
黄应贵 1984:<光复以来台湾地区人类学的发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总第55期。
-------1995:<人类学与台湾社会>,《分析社会的方法论文集》,第1—20页,台湾:分析社会的方法论文集》,国立空中大学、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国立屏东师范学院。
黄应贵、叶春荣主编 1997:《从边缘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江应樑 1983:<人类学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列维—斯特劳思(Levi-Strauss, Claude) 1995[1963]: 《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国祁 1994:<满清的认同与否定:中国近代汉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第91—130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 强 1996:<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变>,《中国书评》,第9期。
李亦园 主编 1981: 《文化人类学选读》,台北:食货出版社。
_______1992:《文化的图像》,台北:允晨丛刊。
_______1993:<民族志与社会人类学——台湾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若干趋势>,《清华学报》,总第23,第69—90卷,第4期。
梁启超 1920:<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时事新报》,1920年3月25日。
梁漱溟 1933:《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只最后觉悟》,上海:中华书局。
梁钊韬 1994:《梁钊韬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林惠祥 1934:《文化人类学》,北平:商务印书馆。
_______1935:《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林耀华 1936:<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社会学界》,第9卷。
刘小枫 1998:《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罗久蓉 1994:<救亡阴影下的国家认同与种族认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第67—90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潘光旦1951:<检讨一下我们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文汇报》,1951年12月27—28日。
钱 穆 1994:《中国文化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
汤志钧 1989:《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
汤恩比(Toynbee, Arnold) 1997[1955]:《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华勒斯坦等(Wallerstein, Immanuel, et al) 1998:《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
汪 晖 1997:《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建民 1998:《中国民族学史,1903—1949》(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王明珂 1994:<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认同与国家》,第249—274页,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铭铭 1997a:《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_______1997b:《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_______1999a:“他者的意义: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51期。
_______1999b:《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吴文藻 1926:<民族与国家>,《留美学生季报》,第11卷,第3号。
_______1935:<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第66期。
_______1942:<边政学发凡>,《边政公论》,第1卷,第5—6期。
_______1990:《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萧功秦 1997:<近代中国人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历史后果>,《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熊月之 1994:《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雅彬 1987:《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杨 堃 1984:《民族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
杨国枢、文崇一 主编 1982:《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十号。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1991:《梁钊韬与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钟敬文 1998:《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英文版论著
Anderson, Benedict. 1983. The Imagined Community. London: Verso.
Asad, Talal. 1973. Anthropology and the Colonial Encounter. London: Ithaca Press.
_____________1991. Afterword: From the history of colonial anthropology to the anthropology of Western hegemony. In Colonial Situations: 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 Stocking, George. ed. pp.414-24.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Duara, Prasenjit. 1995.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and Lond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vans-Pritchard, E.E. 1962.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abian, Johnnes. 1983. Time and the Other: 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ei, Hsiao-tung. 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Yangtze Valle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Fischer, Michael. and Marcus, George. 1998. 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reedman, Maurice. 1958. Lineage Organis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London: Athlone.
__________1962.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62:1:1.1-19.
Geertz, Clifford.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llner, Ernest. 1990.ed. Soviet and Western Anthropology. London: Duckworth.
Guldin, Gregory. 1994. 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 New York: Sharpe.
Hsu, Francis L.K. 1949. Under the Ancestral Shadow.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Kuper, Adam.1991. Anthropology and Anthropologists: The Modern British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Leach, Edmund. 1982. S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Fontana.
Lemoine, Jacuqes. 1989. Ethnologists in China. Diogenes. 137:83-111.
Levi-Strauss, Claude.1972.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__________1974 [1955]. Tristes tropiques. New York: Atheneum.
Li, An Che. 1931. Zuni: Some observations and queries. in Amrican Anthropologist. 39.1.62-76.
Lin, Yueh-hwa. 1948. The Golden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London: Kegan Paul.
Malinowski, Bronislaw. 1939. Preface to Peasant Life in China by Hsiao-Tung Fei. London: Routledge pp.xix-xxvi.
Marcus, George. and Fscher, Michael. 1986.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Said, Edward. 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 and London: Penguin.
Stocking, George. ed. 1991. Colonial Situations: Essays on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Ethnographic Knowledge.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Wallerstein, Immanuel. 1974. The Modern World-System: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__________1997. Social science and the quest for a just socie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2.5:1241-57.
Wolker, Robert. 1993. From l’homme physique to l’homme moral and back: Towards a history of Enlightenment anthropology. History of Human Sciences. 6.1.:121-38.
Yang, M.C. 1948. A Chinese Village: Taitou, Shantung Province. London: Kegan Paul.


文章来源:耿娟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12890174_3_1.html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