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雪域拉萨的关帝庙 [打印本页]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3-5-12 19:26     标题: 雪域拉萨的关帝庙

雪域拉萨的关帝庙[ 来源:中国宗教 | 发布日期:2013-05-12 | 浏览( 133)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桑吉扎西
        如果你参观了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那么,不妨往西步行几分钟,就到了藏语称之为“帕玛日”的磨盘山下,沿着一个矮小的并不起眼的小门,拾阶而上,那便是在拉萨无人不晓的关帝庙。
不过,拉萨的藏族人习惯称之为格萨尔庙。而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则亲切地称它为“关公庙”。


唐卡中的关云长形象

        每到夏季,高大的树木葱绿遮阴,笼罩着蜿蜒而上的石阶。台阶上布满了苔藓,一股清新的草木和湿土的气息,让你感到一丝清凉和幽静。这里没有布达拉宫的宏伟与威严,也没有大昭寺川流不息的香客和热闹繁华的场面。这里有的,只是清净幽深的感觉。
        与其他寺院相比,关帝庙算是十分冷清了。建筑在山顶的殿堂只剩几间,主殿两边的配殿早已坍塌破损,蒿草丛生,塌陷的屋脊、横梁、青瓦和残垣断壁,展示在你的面前。环顾四周,你无法想象昔日这个依山而建的庙宇,营造得是如此玲珑小巧,中原庙宇建筑高超的营造手法,在青藏高原的雪域拉萨施展得如此完美精湛。无论从建筑的视角、手法、材料,还是营造艺术和风格特色来说,都堪称是拉萨庙宇建筑中难得一见的艺术杰作。
       走进庙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尊高大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主角英雄格萨尔,而在这位藏族英雄的下面,则供奉着来自中原汉地的大英雄关云长的几尊塑像。出乎大多数人的想象,汉藏文化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位英雄,居然被藏族人供奉在同一座寺院里,受到汉藏民族的共同朝拜与纪念。
主殿里除了供奉格萨尔和关云长的塑像之外,还有藏传佛教历史上著名的莲花生大师,以及四大天王像。然而,当探究这个寺庙的起源时,我却惊异地发现,这个寺院原本并不是供奉藏族英雄格萨尔的庙宇,也不叫格萨尔庙,而是供奉汉族历史上忠、孝、义的化身关羽的关帝庙。
        乾隆五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92年夏天,拉萨城着实热闹了一阵,因为驻守拉萨的清军统帅福康安要率军出征,前去征讨廓尔喀人对后藏日喀则的入侵。出征之前,福康安曾到关帝庙祭拜战神关云长,以保佑战事顺利。但“见其堂皇湫隘,不可以瞻礼”。为了“缅神御灾捍患,所以佑我朝者”,于是福康安命人在磨盘山破土动工修建关帝庙,为其击溃廓尔喀人而祈祷祝福。凑巧的是,福康安胜利班师之时,恰好是关帝庙落成之日。现存的《磨盘山新建关帝庙碑》详细记载了这段建庙的缘起和经过。
当时的拉萨人,并不了解关云长是何许人。到了乾隆五十八年,这座关帝庙竣工后,拉萨的藏族人才开始逐渐了解到一些关云长的故事,而在寻常藏族百姓的观念中,则常常把这个关云长,看成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化身,被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寺院看成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灵。而这部藏族著名的英雄史诗也被汉族学者们形象地称为《藏三国》,意思是藏族历史上的《三国志》。
        记得小时候,在玛曲老家邻里有位藏族老妈妈,每天清晨都诵念佛经或格萨尔王传。那时,我曾问过,她每天都唱的是什么?她说:“那是我们藏人的英雄和战神,格萨尔。长大你就知道了。”待我1977年考入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读书时,才开始真正了解格萨尔是何许人也。那时藏语系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是格萨尔专家王沂暖教授,另一位是藏学家段克兴教授,我有幸向他们请教过有关格萨尔和藏学的问题。
        如今,伫立在残破的小庙当中,遥想英雄何在?不免感慨世事的无常与人生的虚幻,而一部民族的历史,则往往由这些残破的瓦砾和片段模糊的记忆缀串而成,相续而生。
        从关帝庙的建筑风格来看,这座寺庙为典型的汉式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整个建筑为抬梁式建筑结构,歇山式屋顶。最初屋顶上方铺红琉璃瓦,屋顶的四角及屋脊两端装饰了红绦鸟尾,主殿的东西墙上镶嵌着一个“大石且”,据说是为了保佑建筑的安定和稳固。早期的关帝庙还设有文殊殿,方形庭院,庭院东西两侧建有两层楼房,底层是僧舍,上层是办公用房。建筑材料也颇为讲究,比如使用了大板瓦、简瓦、平瓦等;瓦当的装饰图案也是典型的汉式风格,比如瓦当上烧制有“寿”字图形,其造型基本上延续了中原的传统。据载,原先的关公殿内,供奉有红脸关羽塑像,手持大刀,骑枣红马,还有50多块悬挂在殿内颂扬关羽的金字匾额,其书法刚劲有力,刻技阴阳具有。如今这些匾额大部分遗失,据说只有13块被文物部门收藏。
        就在关帝庙竣工后的第二年春,作为倡导者之一的清朝大将军福康安等驻守军官为了炫耀建庙的功德,名垂万世,便铸造了一口铜钟。铜钟的外围有一圈篆体铭文:“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
       此外,还有官员的姓名和头衔。当然,最显赫的则是:钦差御前大臣、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一等嘉勇公大将军福康安。
当年由福康安撰写的《磨盘山新建关帝庙碑》,历经了多年的风雨沧桑,已变得有些漫漶不清,至今依然保留在庙内。碑文中的阴文篆刻“万年不朽”,却已被历史与时光侵蚀得模糊不辨,并未做到“万年不朽”。
        从清朝政府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来看,清朝初期关羽就逐渐成为满族人崇拜的战神,备受帝王和王公大臣武将们的推崇,特别是在三世章嘉国师的倡导下——他亲自为关老爷写了一卷祭祀祈愿文,以藏文、满文和蒙古文版本发行。由此,自汉朝以来汉民族崇信的战神关羽又被清政府宣布为中国皇帝的大守护神,并且与藏传佛教格鲁派三位一体护法神集密、胜乐、大威德金刚结合在了一起,而《祭祀护法神关老爷的全部仪轨》则成了关羽被藏传佛教化的一个标志。诚如著名的东方学家海西希在《西藏和蒙古的宗教》一书中所说:“早在中国前朝明代几位皇帝执政年间,尤其是在明神宗皇帝临朝年间,便开始传播对3世纪时中国英雄关帝的崇拜。继此之后,满族人也奉关帝为战神。从18世纪末一直到19世纪末,尤其是在嘉庆和道光等大清皇帝执政年间,清朝政府安定了中华帝国的边界省份及其本族的故乡manz**,他们在这些领土上遍修关帝庙,关帝作为一种国家的守护神和战神,而受到清朝兵卒和官吏的崇拜。仅仅在甘肃、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就为此目的而建立了66座关帝庙,并且由国库补贴,同时也终于实现了由喇嘛教把国家保护神、中原古老的战神关帝纳入了喇嘛教万神殿的计划。关帝被当成了财神,而过去早就有人把喇嘛教中的格萨尔汗当成了此神。他们作为战神,在肖像方面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边疆地区的关帝庙中,便把伟大的关圣帝当成关氏家族神圣的格萨尔汗,这完全符合嘉庆和道光时代的宗教民族融合政策……稍后不久,关帝的神祇不仅仅被当成了战神,而且还被说成是格萨尔汗。”
        随着清朝的灭亡,驻藏大臣以及清军驻防的撤离,这座著名的关帝庙,逐渐失去了汉人的朝拜与供养,改成了供奉格萨尔的寺庙。尽管这座将近300年的汉式建筑大部分已经破损倒塌,但是,它依然留下了人们对关羽和格萨尔,这两位汉藏英雄的怀念、追忆和赞美。

(编辑:彭凤平)

本文来自: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98826-1.htm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3-5-12 21:37

英雄崇拜和英雄叙事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表现。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巨大的助力,也是神话原型的重要意象。将格萨尔和关羽进行比较研究,这个地点无疑是绝佳田野点。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5-20 23:12


作者: strouble    时间: 2013-10-18 23:24

身為仰慕者
與有榮焉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3-10-19 09:52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已经有全国百优博士论文了哟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