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叶涛:信仰、仪式与乡民的日常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娜    时间: 2009-2-14 17:23     标题: 叶涛:信仰、仪式与乡民的日常生活



【摘要】香社(或称香会)是民众由于信仰旨趣相同而自发结成的民间信仰组织。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民间香社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具体描述井塘村香社组织的历史和现实活动的基本状况,展现了香社组织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香社 仪式 日常生活






本文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山东省青州市井塘村民间香社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具体描述井塘村香社组织的历史和现实活动的基本状况,展现了香社组织在村落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井塘村概况




   
青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井塘村在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南面、东面和西面三面环山,村子又被一个当地人称作鞍子口的山脊分为东西两部分,当地老百姓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来概括村庄的基本特点。井塘村是一个行政村,包括井塘和郭沟山两个自然村。井塘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它可以作为鲁中地区山地村落的代表。



井塘村现有人口492户,1557人,其中女778、男779,人均收入在2700元左右(2002年统计资料)。全村现有吴姓、孙姓、张姓三大姓,吴姓占人口的60%70%,孙姓占人口的20%30%,张姓总共才100多人。过去曾有陈、李、蒋、贾、夏、白、赵等姓氏在村中居住,现在这些姓氏已无后人。三大家族及其居住的分布影响着村民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以香社活动为例,村民一般都是到离自己家近的地方去参加活动。吴姓居住在村子的东部,基本在鞍子口以东,孙姓住在鞍子口以西,张姓住在孙姓的西边。鞍子东的四季社一般都是吴姓村民参加,鞍子西四季社则主要是孙姓和张姓村民参与。



在青州市地名委员会与井塘村民委员会共同于1988年树立的村名碑中,这样记载着村庄的历史沿革:井塘距益都镇十五公里,南依玲珑山,明景泰七年吴姓由西吴家井迁此立村。村东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后凿为井塘,故村名依之。民国时期属益都县第二区。一九四六年属珑山区。一九五九年属五里公社。一九八四年属五里镇。吴氏迁来之后,孙氏自临朐县移民至此,住在村庄南边的山岭之下。再后,张氏亦由临朐县迁此。据此推算,村庄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二、村民信奉的神灵与村落中的庙宇






井塘村村民家中普遍供有财神、灶王,逢年节贴门神,供天地。



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村民家中比较普遍供奉的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印刷的财神像,村中画匠吴平昌也画财神,有的村民也从他那儿买财神。



灶王像比较普遍,像分两种,一种是一个灶王爷一个灶王奶奶,另一种是一个灶王爷两个灶王奶奶,这与当地普遍流传的丁香与海棠的传说有关。灶祃上面除灶王和灶王奶奶以外,一般还绘有利市仙官、八仙等。灶王像一般贴在厨房的锅台上,灶王像两侧有的再贴文字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有的不贴对联,贴两幅木版印的画幅。灶王像上面有的还贴有过门笺。



门神像过去多贴民间印制的木版年画,现在也有人家贴印刷的门神。



天地神位主要在春节供奉,过去有春节扎天地棚的习俗,现已不多见。有人家娶亲时,也拜天地神,但只是一种仪式,无具体神位。



井塘村过去还有专门的庙宇供奉一些神灵。这些神灵主要是关公、龙王、无生老母、土地、三官、玉皇等。另外,村民还信奉山神、王母娘娘等。



井塘村过去的庙宇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处在老村的东面、井的西邻,有关帝庙、无生祠和龙王庙;另一处在村子的东北角,有三官庙和土地庙。



下面是老村东面的庙宇复原图(辛灵美根据庙宇现状和村民口述绘制):





该处庙宇过去有围墙,现在南面的围墙还在。在这片院落中,过去有两排庙宇。前面一排是无生祠,供的是无生老母。后面一排有两个庙,东面是龙王庙,西面是关圣祠。三个庙中,关圣祠最大,其次无生祠,龙王庙最小。过去,院内有白杨古树,四人合抱而围。大钟一架,重约500余斤,上铸修庙捐款人姓名及年代,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砸碎。院内还有三通石碑,其一重修碑记记载关圣祠之事;其二兴龙桥碑;其三仪凤桥碑,都记载修桥出工、管饭等事项,现在这些石碑已经被砌到老井的井口上。



关圣祠用条石、石灰修砌拱顶而成,祠内塑关帝圣像头戴天平冠冕,身着朝服,手拿《春秋》。左有关平带剑托印,右有周仓佩剑扛刀。粉刷的墙壁上画着桃园结义、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三国故事。关圣祠历经沧桑,虽圣像被毁,但庙宇犹存。村中善男信女于1999年自愿捐资出工,换上红瓦。2000年请人粉刷墙壁,塑像,开光,立碑。



无生祠原来是一大间,面积约有1213平方米,高度约有3米,座北面南。祠内有塑像五尊,中间是无生老母,两边是四季老母。大概在1949年前后神像被毁,1958年无生祠也被毁。



龙王庙最小,约有2米高,有半米左右的一个门,小孩可以钻进去。有一座神像,高一米左右,是用一块石头刻成的。前面有个供上香用的石台子。过去祈雨时要到龙王庙1980年代后期举行过最后一次求雨。那一年天气特别干旱,有的村玉米绝产。张家峪的村民抬着纸扎的轿,里面放着龙王牌位,来龙王庙求雨。求雨结束后,又抬着轿回去了。张家峪在井塘村东面,离井塘六里路。



2005年底,只有关圣祠修好了,无生祠尚存屋框子,龙王庙只剩下两块石板。据村民介绍,关圣祠还没有全毁,比较好修,其他几个庙都毁了,原想一起都修起来,资金不够,就先修了关圣祠。



过去,村东南也有一个院落是三官庙和土地庙,院落北屋三间供奉三官,西屋是土地庙。如今,院落和庙宇已全部塌毁,只有过去的土地庙,因还发挥着功能,才没有被人们忘记。土地庙原址还存有土台,村民逢丧事时还要到这里来送大纸送盘缠



除村内这两处比较集中的庙宇所在地外,过去村西南玲珑山上有玉皇庙和瑶池,玉皇庙今已不存,瑶池还在。村民逢上香的日子也有去玲珑山的。村北有凤凰山,过去有三官殿、观音堂等,今已全部塌毁,山上尚存10余通石碑,多为清代碑,颇有价值。



村内南面老屋密集处,还有一处仙家庙,一米见方,红砖垒砌,有一小庙门,上写金山二字。据说供的是狐仙,狐仙是给家里运财的。





三、民间香社组织及其仪式





井塘村现有三个香社组织,其中两个四季社,一个玉皇社。



1、四季社的历史与沿革



四季社的历史比较悠久。在调查中,我们于井塘村北面的凤凰山上发现了一通民国八年的碑刻,碑头题额为四季社碑,碑文如下:民国八年岁在己未,孟秋之初会于凤凰山之三官庙前当四季社也,群友毕至,少长咸集。游览古人之会社,皆有碑碣以志之,吾人立社业已有年,能不立石以昭来世乎。故亦列序时人,勒诸贞珉。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以将有感于斯碑。该碑的题名中便有井塘村的村民。



井塘村原来只有一个四季社,至1980年代中期,随着村民从山上陆续往山下道路两旁迁移,村庄逐渐形成了沿着山边道路、以鞍子口为分别的东西狭长的形状。原来的一个四季社也根据活动方便的需要分成了鞍子口东和鞍子口西两个香社。



四季社供奉无生老母和四季老母(四季老母的说法不一,一种解释是:春季为观音老母,夏季为清凉老母,秋季为文殊老母,冬季为普贤老母)。每逢四季交接之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举行接季活动。接季时供奉有神轴,神轴上面从上至下依次绘有观音老母、无生老母和四季老母的神像(两个四季社新绘制的神轴中都没有了观音老母)。神轴两边挂的条幅为八仙的画像。



当地流行的说法认为,无生老母和四季老母是姐妹,都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其中无生老母最小,她的本事却最大,她能解决人们所遇到的任何问题。郑志明在《无生老母溯源》中指出:无生老母是明代无为教的创始人——罗祖创造出来的一个至上神。她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无生老母又称为无生父母五生母无生圣母真空家乡也是罗祖创造出来的,它是一个永远无灾无难的归宿。就如中国神话里山海经里的昆仑乐园和佛教里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表现了集体潜意识的共同愿望,向往一个可以得到无限长寿永生与社会和谐安乐的乐土世界。这种乐园的追求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的宗教意识,在中国这种宗教仪式一直未曾消退。井塘村的香社活动中所唱的佛经里也有很多关于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词句。不过,村民们对于神灵的认识很模糊,只知道这些都是老辈传下来的,至于属于什么教派,她们也弄不清楚。她们简单而淳朴的思想是:我们信奉这些神灵就是行好(做好事)。



村内原有无生祠,无生祠和四季社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据村里的老人说:有老母庙的时候没有老母轴子,庙毁了之后才画的轴子。(村民称无生祠为老母庙)如此,我们所见到的老神轴应该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另有一种说法,过去的时候也是接老母的,那么,当时接老母是否也在家中举行?是否也有神轴?对此,我们没能够得到明确的答复,人们对50多年的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2、玉皇社的历史与沿革



玉皇社是井塘村村民吴贵兴于1985年发起的。据说,当时是从临朐县冶源镇迟梁峪请来的玉皇轴子,由当地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绘制。是年,全村100多名玉皇大帝案前挂号人为这幅神像举行了开光仪式。所有的善男信女都带着香纸和供品来祭拜。开光仪式之后,香社开始正式举行活动。



关于玉皇社的发起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玉皇社的万民伞上说玉皇社是1985年成立的。但也有村民讲:玉皇神轴是在吴兆银生大女儿吴海霞的那一年请来的,吴海霞是在1980年出生的,因为吴贵兴家里缺男孩,请神佛是为了让神佛保佑扎根传后。



玉皇社供奉的神轴上面共有四位神灵:最上边的神仙是老子,中间是玉皇大帝,下面的两位是秦琼和尉迟敬德。为什么把老子供奉在最上面?按照当地老百姓的解释:先有老子后有天,老子是最大的神。神轴两边的条幅是八仙的画像。



玉皇社一直在吴贵兴家举行相关活动。吴贵兴老两口去世后,现在负责该社活动的是其养女吴兆银。该社每逢农历每月的初一日举行活动,参加香社的社友以本村为主,周围村庄的社友也有来参加的。玉皇社供奉的主神是玉皇大帝和老子。除每月的初一进行祭祀以外,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也要进行祭祀。


    1993年玉皇社社友曾制作万民伞一把,可以作为其活动历史和参与民众范围的史料,现将万民伞的题记抄录如下:




   

尝闻水源木本古之定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世上凡有一事之果。然而井塘村善男信女诚心奉请老子爷玉皇爷社,为了全片保护除灾免难,五谷丰登。竟有邻村二十余处共同襄助,量力捐资。至今已有八年之久,经全体社友共同议论,成立彩伞一把,将各个善信名列伞内,继往开来,遗留纪念云尔。村名备载:


井塘村
南闫村
张家峪
上下院
三刘井村
三石皋
张家洼
郭沟山
黑山村
黄马村
左家河
邓家河
茅峪村
闸口村
高柳村
杜家庄
核桃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中旬吉旦





3、香社组织结构与管理



自从20038月我们对井塘村的香社组织进行第一次调查开始,到20058月总共进行了六次调查,在香社活动中我们所见到的几乎全是女性村民。对此,我们不能只从表面上把这些香社组织简单归属为女性组织。当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探讨时,就会发现,实际上,井塘村的香社是一个全村性的民间信仰活动,其组织结构和管理中都体现出这一特点。



华北地区乡村社会中,香社的组织者有多种称呼,或称为领袖,或称为社首香头会首等。在我们见到的玉皇社1995年农历八月初一书写的一份供单上,玉皇社有三个领袖人:孙全宝、吴稳兴、吴庆禄(其中孙全宝是村委会主任)。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供单上的69人全部为男性。我们还看到玉皇社2003年农历八月初一的收支帐单,其中的社友名单全部为女性。对于这种现象还有待于我们去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四季社的负责人称为社首,我们从四季社1994年的一把万民伞上,可以窥见其组织形式,万民伞的题记为:盖闻:木本水源古之定理,事有始终人之常情。本村成立四季社以来已有数十年之久,社友共议装备彩伞一把,以为承先启后留作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荷月落款为:社首:吴门:张子英、张美芳、张修真、吴广云、赵桂芹、姜兴兰、王开兰
孙门:陈秀英
井塘村。以下是社友61人的名字(全部为女性)。这把彩伞有一个伞盖,从上边到下边垂下一条条彩色的布条,每一个布条上写着一行字,比如:蓝色的布条上有毛笔写的社友:吴门:孙孝美
井塘村。除名单或文字上出现的香社负责人以外,香社活动的实际操办者则为:鞍子口西四季社由孙全兰和吴秀花负责,鞍子东四季社由孙全香负责。玉皇社由吴兆银负责。



玉皇社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几乎完全照搬四季社,所不同的主要是活动的日期有差别。四季社每年的四个日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举行接季活动。活动的地点在村民的家中。一般来说,村民若有新盖房屋的,其家中就会把老母请过去(即把神轴拿回家)举行接季活动,接季活动可以接一次,也可以连续接三次。一家接过后,另一家再接着请过去继续进行。玉皇社的活动主要在吴兆银家里举行。如果有愿意在自己家里接的,也可以把玉皇轴子拿去。吴兆银自己说:在临朐到现在还是坚持一月接一次玉皇。当时请回来的时候,老年人也很少,我妈不去地里干活,一个月一次自己收拾,农忙的时候来的人很少,拿着钱粮来烧完就走。现在因为都比较忙,每月一次比较频繁,有时候两、三个月才接一次玉皇。现在正准备改为一年四次,分别是三月、六月、十月、腊月。



四季社和玉皇社都有专门的账本和专门的记帐人。香社一次每人只收五毛钱。收钱主要是用来买布做号布,或者买香、钱粮等公用的东西。作为社友在账上有名字就等于是在香社挂号了。四季社每两个闰月年收一次钱,发一次号布。有了号布才算是社友。四季社两边的社友大约有100人。闰月年发号布,是因为村民认为闰月是天增的岁数,可以长寿。以前当社的时候,都要把号布挂在身上,现在都不讲究了。



号布是社友在社的标志。号布的格式如下:社友
玉皇大帝(或老子爷无生老母)案前挂号人
信女
某门某某某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
合社同具



参加四季社和玉皇社的社友各有一百多人,其中多数是重复的,即:他们既可以是四季社的社友,同时也可以是玉皇社的社友。社友并不局限在井塘村,周边村庄的村民也可以成为香社的社友,上引玉皇社的万民伞题记落款中,就有井塘周边21个村庄的署名,大体上可以反映出该香社活动的地域范围。有时参加活动的人员也会大大超出社友的总人数,据玉皇社的社友讲,
有一年六月初一当社的时候,竟然来了260多人,那一天还下着大雨,周边下院、张家峪、石皋等村都有人来。



4、当社与仪式



村民在自己家中举行香社活动称为当社。当社有固定的仪式。后起的玉皇社在活动方式上完全借鉴已有的四季社,在仪式方面几乎看不出四季社和玉皇社的差别。



1) 准备阶段



当社的地点在村民的家中,神轴大多挂在堂屋的正中间,神轴下面摆放着神案。请神轴的时间并不固定。四季社的神轴有当社的当天去请的,也有这家接社完以后,下面接的那家就把神轴请回去。神轴平时并不挂在外面,只在当社这天才挂出来。



玉皇社的神案上摆着的供品有:八盘菜、八个茶碗、酒盅,五枝烟,还有馒头、水饺、香蕉、桔子、苹果、面包、炸鱼、炸肉、方肉、方豆腐、整鸡等。桌子两边的椅子上都铺着红色的垫子,是给老子和玉皇准备的。老子和玉皇有位置上的尊卑。老子在上座,玉皇在下座。村民的解释是:先有老子后有天。虽然玉皇的官职大,但是老子的岁数大。神案桌子上围着桌围子。在紧挨着神案的地上放着一个茶盘,里面放有香炉、供品、酒水,专门给地藏老母准备的。据社友们说:因为万物生长都是依靠地下,所以每次上供的时候都有地藏老母的份。



四季社神案上摆的供品与玉皇社不同,老母吃素,不吃荤,都供素碗,供品一般为芹菜、豆芽、油菜、黄花菜、豆腐等,而且都是生的。豆芽和油菜多用红绳捆称一把,上边放上菜头。季节不同,供品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有荤菜(鱼、肉等)那也是为老母之外的其他神灵准备的。四季社接季时用彩纸叠连花盆,分三层,最底下一层是个墩子,贴有剪的红纸花,上边两层是花瓣,最上边是一个中间有黄色花心的大红花,花瓣上挂着成串的小元宝。莲花盆手工扎制,做工精致,造型美观,是上好的手工艺品。供品中还有用彩纸叠的五色元宝:黄的、红的、宝蓝的、黄金的、白金的。在元宝上还贴有剪的红纸花,中间的叫团花,两个角上的叫角花。四季社接老母神案上,放着盛有素菜的八个碗,再加上苹果、桔子,一共十个碗,再放上八个茶碗、酒盅,八双筷子。在条几上把五个莲花盆字摆开。在神案前面的地下,也为地藏老母专门准备有供品。



四季社接季时很多家庭还要上平安供。。上平安供的桌子摆在天井的正中间,摆了和老母神案前一样的十个碗,再加上鱼和肉,一共十二个。放上十个茶碗、酒盅,十双筷子。每张桌子上放一个香炉,香炉里边装的是小麦。



按照传统的做法,应该早上给老母吃面片,中午吃馒头,下午送的时候吃水饺。现在嫌麻烦一般只供馒头。



2) 请神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要请神了。请神的时间一般是在上午八九点钟。


四季社的请神仪式比较正规。社友们把供品摆好以后,就开始点香,准备请老母。先在院子里,领头的点上一把香,插到桌子上的香炉里,手中还剩下三根。五个老年妇女站成一排,领头人站在中间,两边各两个。她们面朝着南方,开始唱佛,请神仙下来。唱完就算请下来了,领头人再把手中的三根香插到香炉里。



然后她们五个又站在堂屋门口,还是原来的顺序,这次面朝老母像。先把香点好,放到香炉里,手拿三根。开始唱请老母的佛。




请老母




三柱真香举在空,俺请老母下天宫。老母一听心想到,急急忙忙下天宫。


铺头凤缯头上戴,八卦仙衣穿身中。百褶罗裙腰中扎,脚下穿上登云鞋。


老母打扮完备了,吩咐轿夫抬轿来。老母上了八抬轿,金扇银扇龙凤扇。


金灯银灯龙凤灯,金瓜钺斧朝天镫。扎子吹的是好听,一对佛手耀眼明。


一驾云头来好快,众位善人来接迎。俺把老母接到家,全体弟子来点茶。


俺请老母上边坐,金童玉女相陪着。许许金碗第一盅,许许金碗第二盅。


酒后一日回家去,花姐童子来接迎。


阿弥陀佛。




唱到老母来到大门厅,就让开路,让老母进来。



在唱的同时在椅子上铺红垫子,挂上桌帘子。先奠酒,说是酒,其实是白糖水,因为老母不喝酒。然后点灯,拿出一盏比较原始的豆油灯,点上。这些做完了,佛也唱完了。这样就算请下老母来了。专门找了一个垫子,磕头用的。请下来后,每个人都磕头。



玉皇社的请神仪式比较简单。由于玉皇社主要是在村民家的室内活动,请神仪式也是在供奉有神轴的堂屋举行。社友们只是通过念佛,请下玉皇、老子等神仙,然后再烧香即可。



3) 求愿与还愿



求愿和还愿活动是当社的重要内容。村民们来向神灵求愿的内容非常广泛,用社友们自己的话说:现在没有求吃穿的了。一般不是求儿子,就是求媳妇。但是最多的是求平安,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心满意足了。社友祈求的内容大多写在自己带来的钱粮(即烧纸黄裱纸)上,也有专门请人书写文书的。



求子的多为婆婆带着年青媳妇一起来,求子者在自己带来的烧纸外边再包以红纸,还要用红线拴上枣和花生。也有娘家是井塘村而由村里人代嫁出去的媳妇求子的(多为娘代女儿),如: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南闫家峪村信女吴美菊善男闫大,为求一聪明男孩特请玉皇大帝老子爷恩赐
保人张春云、吴兆银



求媳妇的比较多,求媳妇多是母亲瞒着儿子来的。求媳妇者在自带的烧纸外面再包以红纸,然后在上边贴一个大红的双喜字。



四季社接社时,有很多老人前来烧香是为了给孩子拿课程。有的小孩由于生病,请有神的人看,就叫拿课程,一拿需要连续三年,三年满了就写个文书,发给老母。孩子是什么时候生的就在哪个老母名下。如果是春季生的就是观音老母名下,如果是夏季生的就是清凉老母名下,依此类推。在文书上会写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信女吴广银之女丽丽,在春季老母名下拿秋季课程。如果三年拿满就会写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信女吴广银之女丽丽,在春季老母名下拿课程三年已满。



如果家里有在外边开车的人,就会在当社时写给车头老爷,如: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信女吴广平之子在青岛开车,拜请路神、车头老爷保佑一路平安



还有的是给孩子求上学的,如: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信女吴广银之女丽丽,在青州市五里镇中学初一上学,拜请至圣先师孔圣人名下,求学业有成



还愿仪式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发起玉皇社的吴贵兴家夫妇没有子女,收养的养女吴兆银招本村吴景昌为婿,吴兆银夫妇又只生育了三个女儿,依旧没有男孩。吴兆银吴景昌夫妇的大女儿吴海霞1980年出生,2003年招昌乐人姬忠坤为上门女婿,2004年农历六月底,吴海霞夫妇生了一个儿子,这对于三代无子的一家人真是大喜事,到八月份孩子满两个月了。因此,2004年农历九月初一玉皇社当社的时候,吴兆银一家就特别予以重视。这次当社就在吴兆银家里举行。为了答谢神恩,吴兆银特意做了两件挂里子的袍,给老子爷做了一件蓝色的袍,给玉皇大帝做了一件黄色的袍。如果是平常的当社很少有社友做袍,除非有特别的事情。


为了特别感谢神灵给吴兆银家添了一个孙子,在当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就发了袍和喜钱(发钱粮通常是在下午)。袍在升(即烧掉)以前在两个肩膀处撑上一根用钱粮缠的高梁杆,目的是像人穿上一样好看一些。还请村里的退休教师孙全道写的答谢神灵文书。文书在升以前由孙全道向神灵诵读,文书全文抄录如下:





答谢神恩文疏



谨具疏人系山东省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信女吴兆银弟子吴景昌系子姬忠坤命媳吴海霞,为感谢玉皇大帝老子爷亲赐一聪明学生,今乘良辰吉日佛堂敬备一炉信香、茶酒,供献荤素两席,金银宝锞若干,奉献给玉皇大帝锦袍一袭,奉献老子爷锦袍一袭。恳祈默佑年年身体康泰,四季出入平安,疾病不生,灾星不临,福星永照,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坎坷为平坦。



公元二零零四年岁次甲申九月初一




4) 念佛



所谓念佛,实际上是唱佛,是社友们对唱诵与神灵有关的所有内容的通称。是社友们对所有神灵的概括性称谓,在这里又代表了他们唱诵的歌词内容。



既然是唱,就要有曲调。据社友们讲,他们唱佛时主要有两种调子,即小放牛调和黄梅调。



社友们唱诵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赞颂神灵的,二是劝诫人们行善。常唱的曲子有《请老母》、《送神佛》、《赞观音》、《赞老母》、《赞师傅》、《三行善》、《五棵苦菜》、《三两男三两女》、《八仙观灯》、《蒸馍馍》等。



念佛是香社当社活动时的重要内容,村民们平时虽然也有零星的传唱活动,但佛曲的传唱主要是在当社的时候进行。在当社的仪式中,还有一些需要唱诵和舞蹈一起进行的场面,虽然边舞边唱的舞蹈非常简单,但其表演性还是很强的。



5) 发钱粮



所谓钱粮,就是社友们自带和当社人家准备的烧纸(亦称黄裱纸),因为其具有阴间金钱的作用,故以钱粮称之。村民拿来的钱粮没有固定的数目,有的拿一刀,有的拿两三刀(刀是烧纸的计量单位),只要心意到了就行。有的社友因事来不了,也可以让参加活动的其他人捎来,同样也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



发钱粮是当社仪式中最重要、也是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



发钱粮的时间一般在下午三四点钟。玉皇社发钱粮时,社友们先点上香,拿着钱粮,向四下里拜,然后将钱粮扔到火盆里。有几个社友手里拿着树枝不停地翻动火盆中的烧纸,让它们充分燃烧。与此同时她们一边念佛,还要从每一样供品中拿一部分出来和酒、水一起倒在地上,目的是让神仙们吃饱喝足了再走。钱粮烧完之后大家都抢着喝剩在茶碗里的水,尽管里边已经落进去很多钱粮灰,但大家都说是神水,喝了可以治病。



玉皇社在发钱粮的时候要唱《送神佛》:





送神佛


一杯茶斟又斟,俺请全神起了身。先茶后酒用了饭,金钱银钱带在身。


两杯茶黄又黄,俺请师傅出佛堂。三杯茶红又红,俺送师傅出门厅。


四杯茶手中提,俺送师傅整十里,再送十里不嫌远,保佑俺全家得平安。


五杯茶手中端,俺送老师回高山,高山以上落了坐,保佑老少得团圆。


阿弥陀佛





四季社发钱粮也是在下午。发钱粮时,要把给老母的莲花盆拿到院子里,依次摆开,烧掉(发了)。同时一边念佛,一边发送钱粮。四季社的社友还会到大路口去烧纸,她们说是烧给路神的,如今有车的人家和在外谋生的村里人多了,在家的老人们祈求路神保佑在外的家人平安。




四季社接季时如果同时摆平安供,那么要中午吃饭前发平安供的纸。



发完钱粮,整个活动就结束了。一般情况下,参加活动的社友们还会再多停留一会,互相之间叙叙家常,或者借此机会向唱曲好的社友多学一点佛曲。





四、余论





井塘村的香社组织及其仪式活动,既有传统的影响,又有社会转型期新的变化。以传统而论,四季社的接季活动,反映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乡民们对四季时令的重视;社友们传唱的佛曲,有许多内容是在华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曲目,经过社友的口耳相传保存到了今天,其价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谈到香社活动所反映出的新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社友们对神灵祈求的内容方面;其次是在仪式活动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如参加活动的社友中午时分大多各自散去,这是因为作为活动主体的老年妇女们同时还肩负着照料家务的任务。由于现在年轻父母多在村外打工,留在家中的孙子辈就由老人照料,中午常常需要去学校接孩子,为孩子准备午饭,下午送孩子上学后,他们再转回来继续参加香社的活动。



有的学者把香社的活动当作一项艺术活动来看待。我以为,在井塘村这样的香社活动中,虽然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如念佛、发钱粮时的边唱边舞等),但从本质上讲,这些活动还是信仰层面上的仪式的一部分,其表演的成分微乎其微,绝不能简单地把这些内容当作艺术活动来看待。



通过对井塘村香社活动的考察,我们基本可以认定,香社这类信仰组织是中国乡村民间信仰组织的基本形式,通过对这类香社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乡村民间组织的了解,从而也有助于我们对乡村基层结构的把握。在村民看来,这些信仰仪式就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村民的生活,了解村民的所求所愿,了解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农民的思想状况,不去了解香社及其香社中活动着的村民们,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把握问题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讲,井塘村的香社及其仪式活动,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当代中国华北乡村民间信仰状况的个案,为今后进行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参考资料: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0310月编印:《青州市五里镇井塘村民俗资源调查报告(初稿)》(叶涛主持调查,报告撰写者为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2001级硕士生李凡、马婕、荣新、曲洪祎,2002级硕士生辛灵美、秦荣艳。)


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以井塘村的香社组织为例》(作者:辛灵美;指导教师:叶涛教授)。





作者: bonana    时间: 2009-2-17 10:46     标题: 井塘的配图

井塘的配图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