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1983年赵无极首办中国画展 观众讥讽“什么都不像”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3-4-16 15:57     标题: 1983年赵无极首办中国画展 观众讥讽“什么都不像”

     和赵无极的名字一起出现的总是那几个人,林风眠、潘天寿、关良……你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很多共性,中西交融的时代造就了他们这一批人。在2010年的胡润艺术榜上,89岁的赵无极位列第一,被称为“目前最有价值的华人画家”。据当时的统计,2009年赵无极的作品公开拍卖总成交额达人民币2.4亿元。如今看2.4个亿实在不算是骇人,这两年近现代书画单幅作品上亿屡屡出现。但从数据分析来看,赵无极的市场呈现出的是一种大师式的稳健上升。


    根据已统计的数据,赵无极目前拍价最高的作品是香港苏富比(微博)所拍得一副1968年的作品(lot.0781),成交价为56,563,600,成交日期为今年的10月。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他的老师林风眠,林风眠拍价最高的作品是香港佳士得在今年的5月拍出的《秋山深居》(镜框,lot.2767),成交价为19,301,220。这并不能完全反应他们的学术成就,可见的是赵无极的市场依旧是受到了西方舆论的影响,西方人对赵无极的推崇无疑对他的市场起到了提升的作用。从香港佳士得国内的拍卖状况开看,没有哪个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在中国有如此待遇。抽象作品在中国藏家中的认知度可谓很低,但是赵无极在中国藏家中得认识度却很高。赵无极的旅法经历对他的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也波及了他的作品价格。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据说他们家族谱可上溯至宋朝的皇族。赵无极是家中7个孩子里的长子。据说,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赵家便摆上传家之宝——赵孟俯和米芾的两幅画。也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赵无极尤其推崇米芾,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是大书法家。”


   赵无极的父亲是业余画家,据说还曾在巴拿马国际画展中获奖。在这种坏境下,赵无极14岁就进入了林风眠任校长的杭州艺专,师从潘天寿和吴大羽。从素描石膏像、模特儿到画油画,从国画临摹到学习西洋艺术等课程,赵无极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那是1935年。1941年,赵无极在重庆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1942年又与林风眠、关良、丁衍庸、李仲生、倪贻德在重庆举办联展。1947年再次在上海举办个展。


     1948年,这一年对于赵无极应该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赵无极在林风眠的鼓励和父亲的资助之下前往法国深造。在法国,赵无极很快成为皮埃尔画廊的签约画家。赵无极流连于巴黎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和画廊,不拘传统、现代,他什么都看。瑞士抽象派大师保罗·克利那些色彩间杂着线条与符号的画作给了赵无极启示,他从此跃入抽象的世界。


     赵无极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赵无极早期酷爱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等古典绘画风格,深受毕加索、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影响,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但自1954年起,他的创作风格转入抽象,作品中不惜使用类似甲骨文或钟鼎文的抽象符号,用虚无空间和变幻色彩表达东方神韵。后来,他的创作表现手法更加自如无矩,笔触自由,大片颜色随灵感而动。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将他的绘画带到另一个阶段。之后,他的画以色彩和空间分配,领着观者进入一个似无形又有形的无限世界。1958年的作品“云”之后,赵无极的作品不再有标题,他仅在画布背面注明创作日期。


    虽然上世纪50年代末,赵无极就已在西方画坛崭露头角,可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80年代初,国内才见到他的作品。那个时候大家都还不知道赵无极是谁。当时赵无极应好朋友贝聿铭之邀,为他设计的香山饭店创作了两幅大型水墨壁画。旅游局方面没有人了解赵无极是何许人物。那两幅被贝聿铭誉为“有点睛之效”的作品被送去托裱,因画面太大,案子上放不下,只能在地上进行操作。赵无极和夫人前去察看时,发现辛辛苦苦画好的画放在满是尘埃的地上,连铺垫的废纸都没有一张。他没表示任何不满,只是让夫人帮忙将画卷起来,自己从门后找来笤帚把地打扫干净。


     赵无极的妹妹为他抱不平,上书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很快,文化部向赵无极发出了回国办展览的邀请。1983年9月,赵无极旅法35年后,终于在自己的祖国举办了画展。然而,画展上,画展当中是不是就有那么一句:“这画的是什么?分明什么都不像。”“到底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画也能在美术馆展出。”这虽然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但是放在今天也一样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赵无极的作品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是在全球信息同步化的今天,国内藏家对赵无极名声的认知度普遍超越了对他作品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典型案例。


    赵无极的单幅作品价格并没有飙升到大红大紫的境地,但是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也有没有明显的跌幅。一直呈现出一直稳健的态势。从拍卖前十的数据来看,除了第一个位和第二位的价格之外(第一,56,563,600,香港苏富比,2011年。第二,40,004,800,香港佳士得,2008年),前十中的三到十的价格差距非常小。第三,34,300,260,第四33,626,603 ,第五32,425,380 ,第六,31,134,400 ……第十26,729,540。今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依旧会主推赵无极,这在一定程度也是对其市场的一种认可。

                                  2013年04月10日 10:14
                                    来源:当代艺术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