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闪电式拜年:民俗与效率之争
[打印本页]
作者:
Robot
时间:
2013-4-14 09:25
标题:
闪电式拜年:民俗与效率之争
2013年02月18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18日第416期 作者:张春海
【核心提示】生活提速了,更便捷了,而民俗却被简化了、流失了。对于拜年,是“速战速决”,还是慢慢来,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这个春节,小赵自嘲地说自己拜年“简直是活在轮子上的”。现在普遍的拜年方式是自驾车或包上一辆出租车,按照一定路线挨家挨户拜年,严格控制在每家停留的时间,一般都在10分钟之内。这样的紧追慢赶不乏“闪电战”的风格,过去需要8—10天才能完成的拜年,如今只需2—3天。
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普通村庄中,记者见证了这种闪电式拜年的高效率。每一回的情节都相似:
嘀嘀!汽车在一家大门口停下,年轻的来客拎着礼品,踩着门口散落的爆竹碎纸屑走进院里。
“姑姑、姑父,过年好!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
“快快,屋里去。”
一行人被让进屋后在炕头落座,开始例行的问答。大约10分钟后,来客便说,“我们该走了,您先歇着吧。”长辈请客人留下吃饭,被照例婉言谢绝之后,只好送客出院门。来客于是奔赴下一家,去上演几乎同样的情节。
过去春节假期见面,人们一般都会相互询问“拜完年了吧”,将到各家拜年作为一件大事。现在,答案几乎都是“早拜完了”。比如,乡村教师小孙今年拜年用时不到3天,其中一天还是去岳父、岳母家,其余各家则都一扫而过。
此种状况令人感慨,这也是“年味儿淡了”的一种表现形式?生活提速了,更便捷了,而民俗却被简化了、流失了。对于拜年,是“速战速决”,还是慢慢来,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对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态。
对年轻人来说,既然拜年是每年不得不去的,那便要讲求效率,不会也无法像往日一样盘桓。一是没有必要留下来。年轻一辈告诉记者,他们与长辈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比较机械,流于形式,每年见面所谈往往是客套话,内容都相似而重复,无非在哪里做什么工作,拿多少工资,买房了吗,是否结婚生子等问题。除了这些年年重复的老话题,由于没有共同的生活基础,双方缺少共同语言,缺少新话题。二是没时间。春节放假不过寥寥几天,在外地工作的人假期更为有限,不得不缩短在每一家停留的时间。他们与大多数长辈每年不过见一面,虽然明知这一面很短暂,也很肤浅,但终是无可奈何。
此外,近年来汽车在乡村的普及,也为拜年的提速提供了客观条件。以往,拜年依靠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摩托车;而今,汽车在乡间不再是奢侈品,普通的年轻工人等都加入了“有车一族”。
对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而言,这种拜年方式则显得空洞,甚至反映了情感上的疏远、缺失。对他们来说,现代生活像一柄双刃剑,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活节奏过快、情感疏远等负面效应。过年时,他们更希望年轻人能坐下来拉拉家常,一同吃饭。“人老了,更希望看着已经长大的下一代,聊聊天、吃吃饭,这样能够感到家庭的温暖。”一位老人有些遗憾地向记者表述他的不习惯。不过,他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快节奏的拜年方式,虽然不太理解,但也有些无可奈何。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红红火火地吃吃喝喝、聊聊家常的日子越来越少。“吃了再走吧”,逐渐蜕变为一种纯粹停留在口头的客套。这位老人不无落寞地给记者算了笔账,“年轻人与一些长辈见面的时间每年也就10分钟,即使按照20年算下来也仅有200分钟,聚在一块儿的时间只有3个多钟头。多留给老人一点时间吧。”
记者也未成为例外。临近离开家乡返回城市之际,一位表姐给记者发来短信,“以后有时间多回家吧,我们的父母都老了”。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