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竹板开合,快书人间百态
[打印本页]
作者:
山人小卧龙
时间:
2013-4-12 15:06
标题:
竹板开合,快书人间百态
竹板开合,快书人间百态
——于派山东快书传人王振鲁
来源:时空杂志
【他是济南市说唱艺术团团长,他是济南市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他登过台也撂过地,他有满腹“春典”与老济南的回忆。他是王振鲁,于派山东快书第三代传人,竹板开合间,句句说尽人间百态。】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这个流传许久朗朗上口的开头,恐怕连三岁小孩都能像模像样的念上几句。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性,今天的山东快书似乎已渐渐走向弱势,更多的隐藏在城市一角的茶楼或关于老济南的记忆中。然而在解放初期,山东快书在济南的火爆程度,似乎并不亚于如今的天津德云社与东北刘老根大舞台。在与于派山东快书第三代传人王振鲁的交流中,我们似乎也窥探到了他声声竹板下讲述的百态人生与奇情趣事。
【山东快书根据风格与特点的不同,自然形成了几个派系:以高元钧为首的“高派”、以杨立德为首的“杨派”和以于传斌为首的“于派”,三家各有所长。其中,“于派”快书虽然在城市中影响较小,但却以“重咬字、讲喷口、惯用方言俚语”等接地气的特点,深受农村百姓的追捧。】
“赖”出来的师徒情分
说起对快书的热爱,王振鲁觉得这也许是一件天生的事。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城有五大戏场,分别是西市场、南岗子(经二纬一)、人民商场、南门菜市场和大观园,说书卖艺、听书听戏似乎是老济南人茶余饭后最爱的消遣。
王振鲁那时只有十几岁,几乎每天都要去家附近的西市场听几段书,“西市场里有八九个书棚子,一个也就五、六个平方吧,我每天都会去听书,经常忘记回家吃饭。”而在众多的演出中,张庆海的竹板山东快书尤其让他痴迷。
张庆海是于派快书创始人于传斌的爱徒,他的书词精炼,出口流畅,慷慨激昂,动作豪放潇洒,演出时身着中山装,手打四块大小竹板,从《武松赶会》到《飞云浦》,一个星期不重复。而王振鲁那时记性极好,张庆海说的这些段子,他听上几次后就全背熟了。
15岁那年,王振鲁终于按捺不住内心对快书的痴迷,决定拜入于派快书门下,正式开始拜师学艺。然而,一直不愿收徒传艺的张庆海却对这个徒弟并不感兴趣。“我那时候几乎就是赖在师傅家里,他不教我,我就自己跟着学,每天都去,风雨无阻。”王振鲁笑说,与师傅的情分是他一天天“赖”出来的:“就这样一直赖了半年多,我终于可以‘摔活’了。”
在卖艺行里,“摔活”就是登台练手,看看本事,基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实习、练习”。没想到的是,王振鲁的第一次“摔活”反响就很好,字正腔圆,贯口流畅,神气十足。看到王振鲁的确是个登台的好苗子,挑剔的张庆海才终于松口,同意收他为徒。“我的拜师仪式一切从简,先拜台,就是在舞台根儿里给舞台磕头,然后请师傅师娘坐在书棚里的条凳上,再磕三个头,就算是成了。”
“赖”了半年的王振鲁,终于成为了于派快书的第三代传人。
【Tips:在规矩森严的快书行里,拜师是很有讲究的,“引师”、“保师”、“代师”缺一不可。“引师”便是需要双方都认识的人做引荐;“保师”是需要行业内有一定威望的人做担保;“代师”则是需要行内人士出面,在师傅有事无法教授时代为授业。拜师当天,三人均需到场,接受叩拜。】
“登台”与“撂地儿”
说山东快书,都以《武松传》为范本。这不到100回,40万字左右“台本”,也就是我们后来常听到的“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的出处。以此为基础,各派都会进行不同的改编,而于派快书创始人于传斌老先生,更是亲自创作改编了很多新词,粗犷中带点荤口,拉腔拖韵,甚是好听。在当时便流传着一个说法:高派的形(形体)、杨派的口(口齿)、于派的词(内容),用来形容三个派系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那个年代,说快书是件很不体面的事情。“那时家里不缺钱,我又是独子,父母本来是很反对我说快书的,实在拗不过我才只好同意了。”就这样,初中毕业后,王振鲁正式开始了与师傅张庆海搭伴说书的生活。
“那时我跟师傅在西市场的杨芳红书场讲书,一般一场能有七八十人,最多不过百人。一场六段,一个人讲,另一个就负责收钱,行话管这叫‘馈杵’。一人给两分,有的五分,再多的给一毛。”王振鲁回忆当时在书棚子登台的经历,至今还记忆犹新。“最多的时候一天挣过20块,最少的时候也有3块。”在60年代,一个鸡蛋只要3分钱,一个工人每月38元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5口人。从这些数字上,不难看出当时快书表演的受欢迎程度。
不在书棚演出的时候,王振鲁就跟师傅一起在南岗子“撂地儿”。先用灰在地上画个圈,行话叫“画锅”,然后敲起竹板招揽观众,叫做“圆捻”。遇见同行,还会一起合伙找“杵门子”,也就是挣钱的法门……在撂地演出的过程里,王振鲁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也体会到最真实的人生百态。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快书卖艺在一夜之间被取缔,王振鲁才不得不放下快书去供电局上班谋生。1997年,王振鲁退休后一手创办济南市说唱艺术团,为山东快书的延续与传承,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2007年,于派山东快书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已逐渐引起重视,并开始被自发的保护和传承。
【Tips:春典】
取“唇典”的谐音,也就是“行话”的意思。为小偷方便作案掩人耳目所创,后来演变为打把势、卖艺、混江湖的人的通用语。“满春满典”,就是说一个人张口便是行话。
男子——孙食
媳妇——果食
父亲——老戗
母亲——磨头
头发——苗西
胡须——栅栏
帽子——顶笼
裤子——登空子
衣裳——挂洒
银子——枸迷杵
挣钱的法儿——杵门子
主顾第一次结钱——头道杵
主顾第二次给钱——二道杵
门票卖的钱——迎门杵
吃饭:上啃
喝酒:搬火山
抽烟:搬草山
眼镜:光子
抓紧、放慢:马前、马后(演出时控制节奏)
长篇:拉腕子活
大褂:筒子
鞋:驱土
帽子:顶壳
手表:转枝子
自行车:轮头
【山东快书的起源】
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可靠的一种说法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进京赶考的落第举子三十六人(一说十余人),由运河乘船自京师返乡,乘船遇雨,滞留在临清码头客店。出于落第的失意,旅途的不畅,世道的不公,激起了这帮士子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为出胸中恶气,众举子以当地流行的武松故事为题材,编撰成唱词,借“无稽小说”之谈,大肆嘲讽社会和政府,成《武松传》最初之脚本。在临清编的《武松传》,由作者之一的李长清记录并带回了茌平县南岗子王庄老家,李长清是傅汉章的表叔,李便把书传给了会唱山东大鼓的傅汉章。傅汉章潜心钻研,充实发展,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曲阜林门庙会正式演出,“唱武老二”(即山东快书)遂正式问世。
山东快书产生不久,便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很快传遍全省全国。早在清朝末年,戚永立等名家就曾到上海、南京、苏杭等地演唱。解放前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在上海、南京一带演出因包“袱皮”薄、炸“包袱”多,所以又被称为“滑稽快书” ,1949年高元钧先生才把“唱武老二的”正式定名为“山东快书”。
【于派快书的特点】
1、竹板伴奏
在传统快书采用铜板也就是“鸳鸯板”的基础上,于派快书创始人于传斌自创竹板伴奏,采用四块大小竹板,音清脆悦耳,花点繁多,节奏感强,声音响亮,独具特色。
2、略带荤口,拉腔拖韵
于传斌先生对传统唱词进行了创新,加入许多民间“荤口”,深受百姓欢迎,同时唱腔富有韵律,如同说唱,节奏感强。
【于派创始人于传斌】
·于传斌身材高大,曾练过拳脚,身上功夫厉害,演唱过程中,动作架势豪放洒脱,跳转、飞脚,十分到位,异常优美。
· 于传斌在演唱时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特点,那就是说书时不喝水,身后有一张小条桌,桌上放着一酒盅酒和一小撮花生米,他演唱前把一粒粒的花生米捻去皮,分成两瓣,再把每瓣一分为二,掰成更小的粒,观众不仔细瞧,根本看不出是花生米。演唱中随着说唱动作一回身的同时,一小粒花生米已入口中,手法之快让人叫绝。既不耽误打板和动作,也不耽误说唱。当起了大的包袱或中场休息,他不像别的说书艺人演员一样喝水润嗓,而是拿起身后条桌上的酒盅,以酒润嗓。
· 于传斌有一门绝技,在说到武老二时,他把竹板往腋下一夹,腾出两只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两个有神的大眼睛盯着这两个能弯成三道弯的手指,配合着台词,把武二郎的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三道弯是两个手指和常人一样自然半弯曲,但指尖一节却能向上呈反方向弯曲,他的这门手指三道弯,其他人包括他的徒弟们都不知道他是怎么练成的。
·于传斌在说口上善于运用俏口、喷口和趟口。他重咬字、讲喷口,方言词汇使用较多,于传斌说的是平阿方言,往往把韵母“ie”读成“iai”,前音轻后音重,唱起来拉腔拖韵,韵颂说唱,极富音乐性。
· 于传斌还有一个与别人不同之处,就是赶场说书都是骑驴,这在当时,可说是说书艺人中非常高档的交通工具。据说当时骑驴,能与现在开宝马的身份相比。
[
本帖最后由 山人小卧龙 于 2013-4-12 15:12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